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是这样骂人的。

孔子是这样骂人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古典读书治学生活 访问量:2162 更新时间:2024/1/26 7:31:05

5.18 子曰:“臧仲居蔡,山节藻棁,如其知也。”

孔子说:“臧文仲为其所藏灵龟建了一座居室,雕梁画栋,装饰得犹如天子祖庙一般,这个人的智慧究竟怎样呢?”

臧文仲是鲁国的大夫,居蔡。臧文仲为其所藏灵龟建了一座装饰得犹如天子祖庙一般的居室,这显然是对礼的僭越。而这样的一个人素来有“知”的名声,真得名副其实吗?孔子曾说过:“择不处仁,焉得知”,“仁者安仁,知者利仁”,樊迟问知的时候,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所谓的“知”,必以仁为本,“务民之义”而后可。

这是孔子在骂人,骂人不带脏字,这是孔子的春秋笔法,玩的很溜。

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对大部分人有有益的,孔子对以礼乐刑政和仁义德道构建起来的社会结构,是比较认可,虽不是绝对完美的社会结构,但是是一个值得他和他的学生们守护、弘扬的一个社会结构。

但是这个社会结构,到了孔子的时代,已经变形了,已经不存在了。孔子的理想的社会结构,存在于西周初期,周公的时期。但是呢,孔子的理想社会结构脱胎于西周的周公,周文,其实已经换了骨,脱胎换骨了,是孔子的理想。在其后期,寄托其理想于未来,于是乎编撰典籍,以留后世,以待后世。

更多文章

  • 孔子问道老子,都聊了什么?道不同,不与深谈,孔子感叹:犹龙也

    历史解密编辑:安阳源易缘标签:老子,孔子,易经,归藏,圣贤,犹龙,太上老君,拨弦乐器,历史学家,民族音乐,儒家思想

    孔子问道老子,都聊了什么?道不同,不与深谈,孔子感叹:犹龙也每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也必有圣人出。春秋时期的孔子出生于鲁国(今山东曲阜),在艰难困苦中,创立儒家学派,修订《六经》,功成名就,成为一代“文圣”,被誉为“大成至圣先师”。历史上的这位集大成者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没有想到,与其生活在同一时

  • 孔子真的不信鬼神吗 ?

    历史解密编辑:白龙王标签:孔子,论语,儒家,神灵,孟子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最注重周礼的。而周礼中,诸多“礼”仪中,祭鬼事神的祭礼、丧礼却是最为重要的。孔子汲汲于恢复周礼,他提倡的儒家学说中那些繁缛的礼节多数和祭礼丧礼相关,他会不信鬼神吗??可以说,不信鬼神,则儒学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论语》述而篇第三十三提到,有一次孔子生病,子路要替他祈祷,孔子反问:「你

  • 孔子问一7岁小孩: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忆丹说文史标签:孔子,大雁,宇宙,莒国,典故,民族乐器,春秋战国,中国传统音乐

    春日的阳光洒满了曲阜,孔子的讲堂里气氛热烈。听完学生们的提问,孔子喊停了讲课,宣布今天的授课结束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孔子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窗外,那里是东边,远方的地方。他听到别人说,那里有一个叫莒国的地方,有很多聪明的人,也喜欢问问题,孔子很好奇,想去看看。孔子决定离开曲阜,前往东方。他的学生们为

  • 孔子、孟子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月色如遇梦标签:孔子,孟子,周礼,周天子,周公旦,民族乐器,民族音乐,儒家思想

    孔子、孟子是儒家两个代表,占据儒家第一第二的位置。我在这里讨论孔子孟子失败的原因,肯定有人不服气——他们何曾失败过?不服气是对的。因为,在中国,除了神仙和佛之外,还鲜有人的地位超过他们俩。简单地说,就是曾经当过人的,死后地位极少有超过孔子孟子的。孔子去世后,不断被追尊封号。经过历代帝王加持,他的封号

  • 孔子问一7岁小孩: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回答后,孔子拜其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吴刚故事汇标签:孔子,贤人,后世,典故

    活维纳格曾说过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成为伟人固然伟大,但成为真正的人更加伟大。这个过程中,我们却少不了一个“领路人”——师傅。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是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师傅恰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的事件,还可能会改变你的人生,然而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心中住着一头野兽,拥有洪荒之力,但它需要

  • 当孔子遇到庄稼汉丨漫画《孔子曰》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标签:儒家,国学,漫画,孔子曰,庄稼汉,范仲淹

    文史课·漫画上一讲,我们讲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旅途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怪人。今天再来看看当孔子遇到庄稼汉时,是什么样的场景。孔子曰·知识拓展儒家的入世精神孔子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面对“天下无道”的大环境,有些人选择归隐山水田园,独善其身,我们将这种人生选择称作“出世”;有些人则选择积极干预现实,在历

  • 孔子问7岁孩童:天上有几颗星星?孩童的答案,让孔子拜其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吕肥肥来搞笑标签:孔子,杜甫,星星,项橐,稚童,后世,孩童,科学家,齐特琴,民族乐器,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杜甫有诗言:“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世人常以长者为师,此乃大谬也。长者实乃年龄长也,非闻识达也。唯有达者为师,方能获取真知。故知识之获取,不以年龄为限,人人皆可为师。在今天,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具有非凡的影响力,真正做到了走向世界。今天的国人依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行事准则都与此有

  • 鲍鹏山:孔子的牢骚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青年出版社标签:孔子,论语,夫子,子罕,雍也

    本文选自光明日报,总计1890字,阅读需约4分钟。《论语》是孔子死后人们编的他的语录,并没有经过夫子自己审定。他的弟子们也很活泼,没有把自己老师塑造得道貌岸然,高大完美。虽然他们在编一本正经,但他们自己却一点也不一本正经,老夫子生前的那些或严肃或调侃,或语重心长或心不在焉,或深思熟虑或随意咳唾,都被

  • 【你好,孔子】打卡孔子博物馆 看儒家思想传承千年的奥秘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山东网标签:孔子,博物馆,儒家,传统文化,馆藏,孔府,孔子博物馆,民族乐器,演奏家,弦乐器,中国音乐家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18日讯 (记者 刘自锐)11月18日上午,“你好,孔子|Hi,Confucius”国际网红尼山研学活动在山东济宁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启动。来自肯尼亚、缅甸、尼日利亚、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青年与中国青年组成研学体验团,在孔子故里探寻先师足迹,感知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 【你好,孔子】穿汉服、拜孔子,在尼山体验朝圣之旅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山东网标签:孔子,尼山,论语,汉服,大学堂,孔子像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11月19日讯 (记者 刘自锐 郝亚松 张侃 程妍霏) 在尼山,踏过泮水桥,入泮启智,立志高远;迈过金声玉振广场,礼拜先师,心怀感恩;登阶大学堂,明大学之道,感悟谆谆教诲。这里更有鼓瑟吹笙、手读论语的场景,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千年文化传承。 11月19日,由山东省网信办联合中央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