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佬,教你做人。
(孔子 形象)
本文篇幅可能较长
感谢各位看官耐心阅读
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那是中国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候。
At that time,东周皇室衰微,诸侯争霸,群雄割据,局势动荡,几乎每天都有战事发生,所以说当时人民的生活情况可想而知。舌辩之士奔走四方,合纵连横搞上一批。
(谋士 形象)
孔子呢好多人觉得他出生就开挂,实际上他也并非一生平安,也有身陷囹圄的时候。
孔子姓子,名丘,自仲尼,出生在山东曲阜,也就是鲁国。祖宗是宋国贵族。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门下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亲笔写了《春秋》一书,这本书是以历史为基础的一部政治性著作,包含很多精辟的思想,受到后人的尊崇,被奉为儒家经典。
《春秋》与《诗》《书》《礼》《易》合称“五经”。
有一个误区,有人一提《论语》就是孔子写的……实际上论语是一部语录体儒家著作,专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是孔子的弟子写的。孔子只作了《春秋》。
(孔子雕刻)
和孔子有一个相关的成语《长沮桀溺》,讲的是两位隐士的故事。
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时,某一天迷路,看见远处有两位隐士正在耕田,他们一人叫长沮,一人叫桀溺。
于是孔子派子路去问路,子路恭敬问他们其中之一。
那人并没有回答他,问:
“马车上的系何人呀?”
子路答:“孔子”。
隐士道:
“他是最熟悉路的人,为何来问我们呢 ?”。
两人继续埋头耕作,不再理会子路。
子路碰了一鼻子灰,并把脸拉长,告诉孔子两位隐士的无理,孔子叹:
“让我躬耕田园我做不到,让我游山玩水我做不到,唉!……”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卒,享年七十三。葬于鲁城北泗水岸边。不少弟子为孔子守墓三年,只有子贡为孔子守墓六年。
以下是孔子的一些名言,出自《论语》: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颜回 形象)
颜回:
颜回是孔子最喜爱的一个学生,据说他天资聪颖,学习勤奋,对待同学的态度又非常诚挚。
孔子认为:自从我有了这个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铁了。
颜回三十二岁就领了盒饭,六十多岁的孔子哭得涕泗横流,连连感叹。
颜回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天天喝瞪眼米汤(瞪大眼睛才能见米的粥),但他从来没有向人抱怨,所以孔子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贤人。
(瞪眼米汤 形象)
于是孔子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大意是:
颜回真是个闲人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样的困苦,颜回也不改变他自由的快乐。
另外讲个小知识,
孔子跑的跟兔子一样快,
史书上记载孔子有2.2m高(可能有虚假成分),但春秋男子平均身高1.6m
(二)继续完善
【未完待续】
文章内容_泽哥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