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即拜他为师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一个7岁小孩回答后,孔子当即拜他为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相信命运 访问量:3080 更新时间:2024/1/16 16:30:42

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同时也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地位很高的一位圣人。尽管经过了2000多年的历史,但是孔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却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还被国外人们供奉为圣人。我国古代就有武圣人之说,所谓的文圣人就是孔子,而武圣人就是关羽。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在我国发展过程当中占据的地位是有多么的重要,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儒家思想的创始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子是私人教师的开创鼻祖。他曾经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制定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并且鼓励学生们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特长去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所以现如今我国的很多学校都会建立孔子的雕像,以此来表达对于孔子提出新型教育方法的感激之情。除此之外,孔子还是一位虚心求学的人。他曾提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意思就是三个人在一起行走,那么这三个人身上一定有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孔子说出这番话,不仅仅只局限于和孔子年龄相仿或者是比孔子年长的人,对于那些比自己年轻的人甚至是小孩孔子都会虚心求教。

有一次孔子遇到了一个七岁的小孩,在和这个小孩讨论了一些问题之后,便被小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智慧折服,于是便拜小孩为师。孔子在乘坐马车外出进行讲学的时候,突然看到在马路中间有一个小孩站在那里搭建城堡。马车车夫把马车停在一旁,于是便想要让这个小孩让开,谁知那个小孩却义正言辞地说,自古以来只听说过马车给城堡让路的,还没有听说过城堡因为马车到来而被迫拆除的。孔子在车上听见这个小孩的回答之后,感到非常的惊奇。

于是便下车与这两个小孩交谈一下学问,于是他走到这个说话的孩子面前,对他说,我看你才智过人,不如我们现在各出一道题来考考对方,赢了的人就拜对方为老师怎么样?那个小孩看到孔子之后,没有丝毫的胆怯,于是便答应了孔子的提议。谁知一直以来才思敏捷的孔子却被这个屡屡难住,最终拜7岁的小孩为师,孔子看到那个孩子年龄尚小,于是便想要让那个孩子率先提问。谁知他问孔子,什么地方的水中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完这个问题之后,立刻觉得这个问题非常不合理,于是便对那个孩子说,所有的江海当中都有鱼,有火就有烟,没有叶根本就没有办法长成树木,没有枝哪儿来的花呢,那个小孩听完之后微微一笑,然后说道,井水无鱼,萤火无烟,枯树无叶,雪花无枝。孔子听完小孩的回答之后目瞪口呆,这个回答竟让这个博学多才的孔子找不出一点病,随后这个孩子接连提出了几个问题,但是孔子都没有回答上来。无奈之下孔子只好使出自己的杀手锏,于是问孩子,天上到底有多少颗星星?地上有多少五谷呢?

这个可以说非常的刁钻谁知那个孩子脱口而出,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孔子听完之后完全找不出任何的问题,因为这个孩子所说的确实如此,随后这个孩子便又向工作提了一个问题,他问孔子是否自己知道自己的眉毛究竟有多少。这让孔子非常尴尬,因为他没有办法回答上来,甚至还沉浸在刚才这个孩子回答出的三个问题里,最终孔子在和七岁儿童的博弈当中败下阵来,孔子也遵循之前的约定,非常虚心地拜这个年仅七岁的孩子为师,甚至还对他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之所以能够名垂千古,是因为他身上拥有非常出众的能力,但是他却并不以此为傲,反而虚心求学。面对比自己小上很多的七岁儿童,他仍然能够从孩子身上找到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并且拜其为师。

总结:其实这个孩子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动用了一点小心思,他也不知道天上究竟有多少星星,地上究竟有多少五谷。只是用一天一年一茬这种笼统的方式来巧妙地回答了孔子的问题,可能孔子在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答案究竟是什么。

标签: 孔子儒家关羽江海五谷

更多文章

  • 孔子论君子

    历史解密编辑:何新文史标签:游士,竖子,庶子,宗法,科学家,拨弦乐器,孔子论君子

    何新要论:“君子”与"有教无类”孔子正是来自这样一种边缘人的社会阶层。青年时代,他也是一个四出游荡,寄食于人的“游士”。实际上,于春秋中期出现的这一游士阶层中,孔子应是其中最有名望的一位。由于其有名望,因此他成为了名擅一时的“名士”。其实,先秦诸子百家,除老子是世官世守的史官世袭贵族以外,多数人几乎

  • 孔子被弟子气得说了句脏话,没想到流传2500多年,今成老师惯用语

    历史解密编辑:阿飞文史标签:孔子,曾参,思想家,科学家,弦乐器,历史学家,儒家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思想被称为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孔子的伟大形象背后,有一件很少被人提及的事情——他曾经说过一句脏话。这个故事发生在孔子晚年,他已经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的老师和思想家。当时,他的一位弟子叫做曾参,他是孔子最为得力的助手之一,深得孔子的信

  • 孔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一一《朱子语类》(一)

    历史解密编辑:开心超人呢标签:孔子,论语,贤人,隐士,齐特琴,朱子语类,拨弦乐器,民族乐器,儒家思想

    春秋大佬,教你做人。(孔子 形象)本文篇幅可能较长感谢各位看官耐心阅读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那是中国史上思想最活跃的时候。At that time,东周皇室衰微,诸侯争霸,群雄割据,局势动荡,几乎每天都有战事发生,所以说当时人民的生活情况可想而知。舌辩之士奔走四方,合纵连横搞上一批。(谋士 形象)孔子

  • 儒学研究 | 黄玉顺:人是什么?——孔子面对“攸关技术”的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孟子研究院标签:孔子,孟子,朱熹,荀子,论语,儒学,黄玉顺,齐特琴,历史学家,民族乐器,儒家思想

    在攸关技术的刺激下,一个问题赫然逼显出来:人是什么?所谓“攸关技术”(TCH:the technologies concerning humanity)是指那些关乎人的存在与本质、从而导致人伦忧患的技术。汉语“攸关”通常与“性命”联系在一起,故有成语“性命攸关”。但“性命”并不仅仅指“生命”;“性”

  • 孔子决战春秋

    历史解密编辑:各种矫情各种爱标签:孔子,齐国,卫国,南子,夫子,鲁国,乐器,卫灵公,历史学家,春秋(书),中国古文献

    公元前五百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在鲁国被重用,时任中都大夫,他推行以礼治国。在朝堂之上,他大胆要求鲁定公取消以人殉葬的残忍礼制,并取得君主同意,从而救出从季孙氏府中逃脱出来的男孩漆思弓。彼时鲁国国力初露锋芒,见这一现象,齐国躁动不已,因为数百年来,历代齐君的共同理想就是吞并鲁国。当时齐国的大夫是黎鉏,他

  • 孔子生父是谁?为何孔子母亲至死都不肯说?看后才知母亲用心良苦

    历史解密编辑:东北老刘标签:孔子,儒家,用心良苦,颜氏,鲁国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莫过于孔子了。其创建的儒家学派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甚至对整个东亚地区乃至世界都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其也没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而孔子的儒家学说里,对封建礼教是十分看重的。三纲五常清楚表明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任何社会关系都讲究阶级、长

  • 海昏侯墓出土一画像,孔子形象被“推翻”,难怪3000弟子追随

    历史解密编辑:山景区奇观标签:孔子,墓葬,刘贺,齐特琴,海昏侯墓,拨弦乐器,民族乐器,考古专家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年代中留下了无数思想和艺术的瑰宝。尤其是儒释道这三大家更是对中国文化艺术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佛家典籍、佛堂供奉以及精美绝伦的庙堂都是佛教对艺术的馈赠,而道教也是不甘示弱,制作神像、壁画先河都有着鲜明的道家艺术风格特征。但是在这三家中,儒家的艺术作品相对来说,留存较少,显得过于

  • 写给少年的《论语》解读,讲故事,引原典,读懂孔子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建筑师的非建筑标签:孔子,原典,论语,夫子,子贡,弦乐器,历史学家,民族乐器,春秋战国,儒家思想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从古至今,孔子在中国的地位有多高?“夫子”原指男子、丈夫,当这个称呼被孔子的弟子用作对其的尊称后,这个词的本义也逐渐被世人所淡忘。乃至后世再提“夫子”,一般特指孔夫子。今天看字典,夫子的释义其实就是老师。但你看,似乎从没有哪位老师敢接受这样的称呼。《论语》对中国人有多重要

  • 孔子问天上有多少颗星,七岁小孩的答案引人深思,孔子当即拜师

    历史解密编辑:君臣史记标签:孔子,齐国,甘罗,项橐,孔圣人

    孔子有一句名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我们眼中孔子是备受尊崇的学问大家,但他依然能够做到不耻下问,甚至曾经拜七岁小孩为师!神童项槖项槖之所以能够闻名于世,与他七岁时巧舌如簧,一题难倒孔圣人有分不开的关系。《三字经》中这样描述项橐:“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华民族作为具有

  •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弟子?

    历史解密编辑:豫史档案标签:孔子,儒家,子路,季康子,正卯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先秦时期倡导学术回归到民间,他设坛讲学,广招弟子,教授各种知识,并创立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各种独树一帜的教育方法。孔子为中华民族树立了光辉的教育典型,由于在教育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孔子也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据说,孔子的招生门槛很低,凡是有心向孔子求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