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不韦与李斯二人谁更厉害?让历史告诉我们

吕不韦与李斯二人谁更厉害?让历史告诉我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背阴里的李子 访问量:2374 更新时间:2024/1/2 13:25:47

吕不韦与李斯,都是与大秦王朝的建立有着密切关系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们二人,一个是促使秦始皇登上秦国国君宝座的关键人物;另一个则全力辅佐秦始皇,为大秦朝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治国理政方案。要问这两个人谁更厉害?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各自的出身以及表现吧。01吕不韦——最具魄力和胆识的战国第一商人吕不韦祖上姓姜,据说他是姜子牙的后代——难怪他的头脑如此灵活发达呢。他以经商发家,通过四处奔波、低买高卖赚得盆满钵满,早已富甲一方。但是,他并不满足于已经获得的财富,还想拥有人生的更大收获。某一天,他经商来到了邯郸。这里当时是赵国首都。他在街上不经意看见了一个穿着粗俗但相貌堂堂的男人。一打听原来此人是秦国公子,叫做异人。他又得知异人正是当下秦国太子安国君的儿子,但却是二十几个庶出王子之一,并不为太子喜欢。目前,异人正作为秦国的人质生活在赵国(当时国与国之间常把对方国君的儿子作为人质抵押)。而且因为赵国与秦国关系不好,两国之间经常打仗,所以赵国人对待异人很不好。他的吃穿用度都很简陋,过得完全不像一个公子哥儿的生活。

吕不韦继续打听,得知安国君最宠爱的是一个叫做华阳夫人的女人。但这个女人恰恰没有生下儿子。于是,精明透顶的吕不韦暗暗思忖——自己的机会来了,他要做一桩大买卖,比先前所有的生意都赚钱的、举世无双的买卖。于是他跑去问父亲:耕田能够获利多少?父亲答十倍。他又问:贩卖珠宝获利多少?父亲答百倍。他再问:拥立一个国家的君主获利多少呢?父亲略一踌躇后答:无数。于是吕不韦就说了异人的事,并说他是''奇货可居''。得到父亲的首肯后,吕不韦立即开始行动。首先他去找异人。异人一听吕不韦要拥立他为未来的国君,自然喜出望外。但他一开始不相信吕不韦能够成功。当吕不韦对他和盘托出自己的计划之后,异人感觉很有道理。吕不韦又给了他一些银两,让他置办衣冠、车马和其他生活用品。然后,吕不韦通过向华阳夫人的弟弟行贿,结识了华阳夫人。他站在华阳夫人的立场上,向她陈述了把异人收为养子的好处:华阳夫人没有生儿子,如果皇上驾崩,她今后的荣华富贵自然难保。这话正戳在华阳夫人的痛处,她连连点头称是。

接着吕不韦又陈述了异人的种种好处,说他是华阳夫人收为养子的最佳人选。华阳夫人终于被打动了,她在太子面前请求认领异人为养子。宠幸华阳夫人的安国君二话不说,立即为异人刻下玉符,又送了很多礼物给他,并让吕不韦去教导他。如此,吕不韦的第一步成功了。他与异人成了至交。异人在吕不韦家看到一位能歌善舞的绝色美女,颇为心动。这个女子原是吕不韦的小妾。吕不韦心想,自己已经为这个''奇货可居''的''商品''异人花了大量金钱与时间,也不在乎这个了,于是慷慨地把小妾赵姬送给了异人。赵姬很快为异人生下了一个儿子——他就是日后大名鼎鼎载入史册的秦始皇嬴政。但是,赵国却不肯放异人回秦国,吕不韦又想办法打通上下说服赵国人。但此时秦国和赵国军队又打起来了。赵国一怒之下想杀死异人。吕不韦立即花重金买通了守城将士,把异人偷偷送出了赵国。他还假称赵姬是赵国富豪的女儿,使她免死并带着儿子藏了起来。

太子安国君终于登上了王位。但他仅做了三天君主就去世了。于是,异人——此时已改名为子楚,立即堂堂正正地继任了皇位。子楚继位后,马上封恩人吕不韦为丞相,并封文信侯。以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吕家单单奴仆就有一万人。他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最大的贵族。子楚继位三年后也死了,于是太子嬴政——也就是秦始皇即位。他尊称吕不韦为''仲父''。至此,吕不韦这个战国第一商人的''奇货''生意终于获得圆满成功。由此可见,吕不韦的目光何其远大,心思何其缜密,手段又是何其精明!02李斯——才华横溢开拓封建社会制度的丞相李斯则是一位典型的政治家。他凭着自己的杰出才华和对时局的正确认知,通过逆袭之路一步步登上了权力高位。战国时代的思想界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于是才有了孔子、孟子等诸多影响后世的思想家。由周朝分封制产生的诸国,在不断的纷争和战乱中兼并着。在这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李斯也是个身怀大志不甘寂寞的有心人。根据《史记》中司马迁的记载,李斯原本是一个楚国的小官吏。他完全可以安贫乐道,在籍籍无名的生活中走完自己的一生。但是,李斯却是个有心之人。他从''仓鼠''和''厕鼠''这两种老鼠的不同处境,联想到作为人类,也应该摒弃地方小官吏的生活,选择到能够发挥自己才干的大地方去,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走上精彩而又辉煌的道路。但是,李斯非常聪明。他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仅凭空想瞎闯蛮干。他知道要干大事者,必须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同凡响之人。除了平日里刻苦读书之外,还要寻求能让自己开阔眼界,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人为师。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他选中了荀子作为自己的老师。荀子是战国时代的宗师,是当时最有学术成就和社会影响的思想家之一。他以孔子的继承人自居,又从的立场上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他不像孟子那样墨守成规,而是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对孔子的儒学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因而很适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荀子的思想很接近法家,也就是研究法术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拜荀况为师,系统学习了战国时代最先进的理论,极大地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学成之后,他便去了当时众多才子都向往的国度——秦国。此时的秦国,正是嬴政开始当政,吕不韦为丞相的时候。李斯凭借自己的才干,首先获得了吕不韦的赏识。吕不韦封了他一个小官,虽然没有多少权力,但可以接近嬴政。可以说吕不韦也是李斯人生路上的一位引路人。

此后,李斯开始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这位年轻的皇帝。嬴政也是一个聪慧而又有头脑之人。李斯的很多想法和主张立即得到了他的赞同。李斯劝嬴政凭借秦国领先的实力兼并六国实现统一,嬴政立即点头同意。李斯又提出用''离间计''使得各国君臣产生矛盾,祸乱他国,并提出了先灭韩的方针。嬴政照此办理果然有效,于是他便提拔李斯为''长史''。由此可知,李斯把帝王术运用得十分精到。当然,此时的六国也不能坐以待毙,他们纷纷派出间谍特工到秦国刺探军情,并且趁机捣乱。比如郑国人明里到秦国修水渠,暗中却以此为契机消耗秦国的人力和物力,使秦国无法东进兼并他国。面对别国如此行径,秦国大臣纷纷上书奏请嬴政下逐客令,把六国的宾客统一驱逐。身为宾客之一的李斯,给嬴政写了一封《谏逐客书》。李斯在文中列举了秦国多个朝代中,从东方诸国来的优秀人才,比如由余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等人。正是由于引进这些人才,秦国才得以发展成为今天强大的秦国。嬴政一看觉得十分有理,于是立即取消了逐客令,还提拔李斯为廷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大秦帝国建立后,李斯顺理成章地成为丞相。他全程参与了新的制度、决策的制定。他的主要成就有:协助嬴政统一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等等。几乎可以说,大秦的帝业有一半是他的功劳。李斯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美梦——走上了人生巅峰。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儿子们娶的是秦国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皇族子弟。李斯在家中设宴为长子接风时,文武百官都前去敬酒祝贺,门前的车马数以千计……此时李斯感慨''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但他同时也想起了老师荀子的话''事情不要搞得过了头,发展到极点就要衰落'',心里不由得惶惶不安……03吕不韦、李斯与秦国的命运关联和自身结局若问吕不韦和李斯谁厉害,我认为他们都是本行业的翘楚——N.01。因为他们经营的是不同行当,所以无法分出伯仲。如果一定要评名次,那他们应该并列第一。唯有一点相同的是,他们都与秦国和秦始皇有着密切关系,对秦国的命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没有吕不韦,公子异人就不可能成为秦国的国君。如果没有吕不韦和他的小妾赵姬,嬴政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吕不韦确实是秦始皇的''仲父'',是大秦帝国的奠基者。虽然他做''奇货可居''生意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但结果''造''出了嬴政这个千古帝王,成就了统一中华的大秦朝。独出心裁的吕不韦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下第一商人。[图片7]而李斯,则是嬴政统一大业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一个两千年前的职场最成功人士——从平民逐级逆袭,最终成为秦国丞相。提请嬴政开始统一大业,建议用离间计瓦解各国政要,写''谏逐客书''阻止遣返各国人才……李斯的每一个提议,都呈现出他的审时度势聪慧过人。嬴政在他的帮助下,顺利吞并了六国。一统天下后,废除分封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车同轨……这些对中华民族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都出自李斯之手。事实证明,他的决定为中华民族开创了封建制的先河。与他同期的许多人,王绾、等大臣都坚持分封制。精明的嬴政最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这是历史性的进步。但是,吕不韦和李斯这两个''并列第一''的秦国大臣,最终的结局却都很惨。吕不韦被迫自杀,李斯则被赵高陷害判了死罪并腰斩。[图片8]如此聪明的两个人为何都不得好死?盖因他们都不懂得急流勇退,见好就收。总期盼着自己的荣华富贵能够永远持续,贪图已经到手的物质利益。财富无数的吕不韦,恣意妄为。他与嬴政的生母赵太后一直暗中淫乱,还送了一个嫪毐给她,把后宫搞得乌烟瘴气影响极坏。最终秦始皇实在看不下去,只好处理了他们。虽然嬴政看在过往的功劳没有处死吕不韦,但他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不得已自杀了。李斯其实早已预感到自己的下场,但他依然贪恋丞相的权高位重。如果秦始皇一直在位,他或许能够寿终正寝。不幸的是秦始皇突然驾崩。在''沙丘之变''后,他被卷入胡亥和赵高的阴谋之中,终于被心狠手辣的赵高借故处死。如果吕不韦稍加收敛,不搞那些乌七八糟;如果李斯有张良和范蠡的情怀,及时激流隐退,他们或许不至于如此惨死。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战国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

标签: 吕不韦李斯秦国嬴政赵高

更多文章

  • 李斯作为秦国一代名相,为何下场如此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斯,秦国,秦王,赵高,秦二世,吕不韦

    李斯是楚国人,年少时就在楚国担任一个小吏。有一次,他无意中发现在办公附近厕所里吃脏东西的老鼠,一旦有人或狗接近就会被惊扰逃跑。而粮仓里面吃粮食的老鼠,他们居住在大仓库里,不会被人或狗惊扰。看到如此情景,李斯感慨说,“一个人是否有能力,就和这些老鼠一样,都是环境决定的。”1、潜龙勿用,拜师荀子于是,李

  • 揭秘:秦国千古一相大功臣李斯,为何最终下场如此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斯,嬴政,赵高,皇帝,丞相,秦国,秦朝,秦二世,书法家,艺术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有助于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大功,为什么丞相李斯最终会迎来惨烈的结局?李斯本算是历史上的聪明人,他师从荀子,法家学派之人才。同样,他也是秦开国功臣之首——可是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声名才学显赫而权倾朝野的人最后却被处以最残酷的刑罚而死,还灭了三族。李斯的悲剧究竟是如何酿成的呢?对于秦朝的灭亡,很多了解秦朝的

  • 李斯的一念之差:成就了大秦霸业,也将秦国送入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不胖的胖子呦呦标签:李斯,秦国,秦王,赵高,始皇,吕不韦,汉高祖刘邦

    “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王权政治自古都和权臣、重臣脱不了关系。往往兴盛的朝代总伴随着忠臣勇将,而衰落、走向灭亡的朝代总伴随着奸臣佞臣。许多历史的转折点究其到根本,其实就在那些关键人物的一念之间。“一念生,则百缘起;一念灭,则千缘尽。”一个念头下去之后,世事瞬间变化,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时

  • 李斯临死之前,为何没有大声鸣冤,反而默默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嬴政,丞相,扶苏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对生死的态度极为奇怪,聂政惨烈毁容之后平静自杀,樊於期为刺秦王自甘奉上首级,白起蒙恬感慨苍天惩罚后淡定自杀.......这些人死前极为平静淡定 ,仿佛不是面临生死之间的大恐慌,而是“挥一挥衣袖,作别人间的云彩”。然而,聂政樊於期等人之死,总归或多或少有客观原因,但作为中国封建历史

  • 赵高能够夺权只是因为李斯太软弱?

    历史解密编辑:大崔谈生活标签:赵高,李斯,扶苏,秦国,周朝,秦朝,秦二世,书法家,秦始皇嬴政

    赵高是秦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太监,作为秦始皇的心腹。在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联手,赐死扶苏,消灭蒙氏一族,彻底掌握秦国大权。更是在之后通过陷害的手段,将能够制衡自己的李斯也赶尽杀绝。最终成为掌握整个秦帝国的强势政治人物。而就赵高夺权的过程来看,他身居要职的确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为相国的李斯,

  • 李斯作为战国末期的楚国人,是如何成为秦国丞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斯,秦国丞相,秦国,楚国,嬴政,吕不韦

    李斯本为战国末期楚国人,早年曾在楚国担任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辞官拜入荀子门下求学,学习帝王治国之术。然而,在学有所成之后,李斯却并未返回楚国,而是前往秦国求官,并最终出任秦国丞相。而身为楚人的李斯,之所以最终选择入秦求官,主要便是源于其以“老鼠哲学”为立身之本。悟出“老鼠哲学”后拜师荀子,前往秦国通

  • 丞相李斯被腰斩时,究竟说了什么预言?竟然全部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丞相,嬴政,秦国

    秦朝壮大的路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便是李斯。不管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政治上,李斯对于秦朝的贡献,那都是不容忽视的。为了秦朝的发展,他一直是尽心尽力,兢兢业业的。为何对秦朝有如此贡献的人,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丞相的李斯,却背叛了秦始皇。并且最后,李斯还被行了腰斩之刑。那李斯背叛秦始皇的原

  • 李斯为何背叛秦始皇?在被腰斩前,曾留下10字预言,后来字字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斯,嬴政,秦国,赵高

    鼠在所居,人固择地。斯效智力,功成名遂。置酒咸阳,人臣极位。一夫蛊惑,变易神器。国丧身诛,本同末异。——司马贞评价李斯在秦朝的历史上,李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甚至可以说没有他,始皇帝统一六国就不会那么顺利,后期的“大一统”更不会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可见李斯的厉害之处。可惜的是,这位重臣却因为种种原因

  • 千古丞相李斯为何斗不过一个小小的赵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疏怀玉说美食标签:李斯,赵高,秦国,周朝,秦朝,秦二世,书法家,千古丞相,秦始皇嬴政

    李斯自从与赵高合谋,将秦始皇之死秘不发丧,矫诏令公子扶苏与大将军蒙恬自杀,就一步步落入赵高的陷阱,最终被赵高害死,落了个一家被绑菜市口斩首的下场。李斯原本是一个小吏,但他心怀大志,他本来是想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一步步升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但在仓库里发现的老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样是老鼠,生

  • 李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李斯被杀后,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李斯,秦朝,嬴政,秦国,齐国,赵高,书法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8年七月,一代名相李斯,被秦二世胡亥下令处死,同时下令夷其三族。讽刺的是,仅仅两年之前,李斯还刚刚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亲手把胡亥送上了皇位。李斯当时大概怎么都想不到,这个被他亲手送上皇位的人,两年之后会杀了他全家。更讽刺的是,李斯的长子李由,此时手里还掌握了秦朝前线最精锐的军队,正在和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