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的一念之差:成就了大秦霸业,也将秦国送入深渊

李斯的一念之差:成就了大秦霸业,也将秦国送入深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胖的胖子呦呦 访问量:2182 更新时间:2024/2/12 7:14:57

“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王权政治自古都和权臣、重臣脱不了关系。往往兴盛的朝代总伴随着忠臣勇将,而衰落、走向灭亡的朝代总伴随着奸臣佞臣。

许多历史的转折点究其到根本,其实就在那些关键人物的一念之间。“一念生,则百缘起;一念灭,则千缘尽。”一个念头下去之后,世事瞬间变化,在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时候,事情已经走向了再不可回转的方向。

在宋神宗听从秦桧,使得岳飞被冤死的时候,不会看到宋朝最终仍然是被北方少数民族取而代之的结局。在魏惠王听从张仪的和秦国合作,实施连横战略时,不会想到最终会迎来秦国一统天下的结局。

李斯作为大秦帝国的丞相,他对秦国起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秦始皇在他的辅佐之下励精图治,把秦国治理得日益强大。可以说他对秦国的兴盛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可就是同样一个人,在最关键的时刻却犯了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从而使得大秦帝国数年根基毁于一旦。

不甘平庸

“人的一生,总要些追求,不去折腾几下,也不甘心。”李斯原本并不是秦国人,他是在学习了相关的知识后,经过认真分析,意识到秦国未来的无限可能,意识到只有在秦国才有可能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与理想后,毅然决定去秦国发展。

李斯出生于战国末年,实时天下纷乱,各地政权各自称王。他所在的河南上蔡(现河南上蔡)地区属于楚国统治范围内。“年少时,为郡小吏。”当时各个国家下划分出许多郡来分别统治管理,李斯年轻的时候就在一个郡中担任小吏。

小吏的时光闲散且舒适,而李斯却不甘心就这样一辈子平庸下去。他在宿舍的厕所中观察到老是有老鼠们在争相吃一些污秽食物,只要是人来狗吠之时,他们又仓皇逃窜。后来李斯又进到粮仓之中,看到这里的老鼠是吃的粟米,且因为是在大屋子里所以不用担心人狗威胁,过得很好,从而心有所感。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一个人是否有出息就和这些老鼠一样啊,“在所自处耳。”都是由自己所在的环境来决定的。

老鼠一事对李斯的人生选择起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之后,他辞去了原本安稳踏实的小吏工作,转而去往齐国,跟随“荀卿学帝王之术。”

荀卿即为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教出了包括李斯、韩非和张苍在内的许多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弟子。

在学成之后,李斯敏锐地意识到“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因而最后得出了只能去往秦国辅佐秦王成大业的结论。

步步为营

“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现在秦王想要吞并天下,称帝治理,正好是有志之士大展拳脚、游说的人一展长处的时候。

心中有了目标的李斯立即动身前往秦国。作为一个出生于楚国的普通人,想要立马见到秦王并辅佐他成就霸业显然是不现实的。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李斯先投入到吕不韦的门下,利用他的关系想办法接触秦王。

吕不韦当时是秦国的丞相,因为他早期曾将当时的质子、后来的秦王(秦庄襄王)从千难万险之中带回秦国,因此在秦国位高权重。当李斯来到秦国的时候,正是秦庄襄王病逝的时候。“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

在吕不韦门下时,李斯通过自己的才智让吕不韦一步步器重自己。心中早有打算的吕不韦很快就找到了一个机会,趁机对当时的秦王表示“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通过这次机会,李斯不仅表达了愿意帮助秦王统一六国的意愿,同时也表达了统一六国的注意事项和时机的重要性。

李斯的这次进言恰好戳中了秦王的心事,于是立即“拜斯为客卿”。客卿在当时是一种针对非本国人在本国担任官职的一种职位名称。因为李斯本身出身楚国,因此秦王将他封为客卿,以礼相待。

辅佐秦王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虽然李斯明白秦王心事,但当时天下各国蠢蠢欲动,如果能自己称帝,谁也不愿意将这机会拱手让人。

在韩国利用鼓动秦国修建水渠,来削弱秦国的人力物力的事情被发现之后,为了防止继续再有这种事情发生,秦王决定将其他各国的“来客”全部驱逐出去。

作为同样不是秦国土生土长的人,李斯不得不赶紧写了一封《谏逐客书》劝阻秦王。“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时,而勤务强大之名也。”只有得天下英才而重用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李斯的这一封上书不仅救下了许多即将被驱逐的人,同样也为自己争取到了继续辅佐秦王的机会。在这之后,在李斯和其他有能力的人的辅佐之下,秦王成功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一念之差

“许多改变,都是在一念之间发生的。”如果当初没有秦王在看到《谏逐客书》之后的观念改变,自然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李斯官至丞相,和秦王一起壮大秦国。

李斯不仅提出了“书同文字”、“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建议,并且还提出了利用统一全国的车轨,增加全国的道路来增进全国交通便利,方便管辖的建议。在李斯的帮助下,秦国的发展蒸蒸日上。

原本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一切的一切因为秦王的意外身死而有了变化。原本秦王是属意由公子扶苏来继承自己的王位,公子扶苏不仅是始皇长子,且“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性格宽厚仁德,在政治上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因此在变故发生之前,他本来是继承皇位的不二人选。

但因为事发突然所以继位诏令还没来得及发出。在古代,一切都以书面文字为准,始皇的这一突发事件让原本顺其自然的扶苏继位横生了许多变数。

当时,宦官赵高找到李斯,利用延续丞相之位为诱饵,鼓动李斯和自己一同发动政变,让胡亥来当继位。在利益驱使之下,李斯没能控制住自己,因为一念之差,他与赵高合谋发动了“沙丘之变”,“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逼死了公子扶苏,让胡亥成为了秦二世

胡亥缺乏治国之才,他偏信赵高。后来在赵高的劝说之下以李斯谋反为理由,在将他屈打成招后杀死了他。而后不久,赵高又将秦二世逼杀,立子婴为王。秦国在子婴向刘邦投降之后彻底灭亡。

小结:

“诸侯之有冠礼也,有自来矣。”世间的一切事情,按着事情的发生轨迹一路追踪,最后能发现,其实所有事情的发生与发展都是有其缘由的。诸侯之间的冠礼来自于前朝的规定与制度,是有来由可以追寻的,而李斯最后成为了秦朝的陪葬人其实同样是有蛛丝马迹可以追寻的。

李斯当初为了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不惜在秦朝逼死了自己的同门韩非,在帮助秦王一统天下时,面对昔日恩人吕不韦遭遇危险却并未上前帮忙,种种选择之中能看出,从根本上,他追寻的并不是秦朝的发展,而是自己一人的发展。

李斯的过人能力让他在秦朝有了举重若轻的地位,而他的自私本性,让他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在成为大秦帝国的奠基人之后,又成为了大秦帝国的陪葬人。

更多文章

  • 李斯临死之前,为何没有大声鸣冤,反而默默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嬴政,丞相,扶苏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对生死的态度极为奇怪,聂政惨烈毁容之后平静自杀,樊於期为刺秦王自甘奉上首级,白起蒙恬感慨苍天惩罚后淡定自杀.......这些人死前极为平静淡定 ,仿佛不是面临生死之间的大恐慌,而是“挥一挥衣袖,作别人间的云彩”。然而,聂政樊於期等人之死,总归或多或少有客观原因,但作为中国封建历史

  • 赵高能够夺权只是因为李斯太软弱?

    历史解密编辑:大崔谈生活标签:赵高,李斯,扶苏,秦国,周朝,秦朝,秦二世,书法家,秦始皇嬴政

    赵高是秦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太监,作为秦始皇的心腹。在秦始皇死后,他与李斯联手,赐死扶苏,消灭蒙氏一族,彻底掌握秦国大权。更是在之后通过陷害的手段,将能够制衡自己的李斯也赶尽杀绝。最终成为掌握整个秦帝国的强势政治人物。而就赵高夺权的过程来看,他身居要职的确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身为相国的李斯,

  • 李斯作为战国末期的楚国人,是如何成为秦国丞相的?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李斯,秦国丞相,秦国,楚国,嬴政,吕不韦

    李斯本为战国末期楚国人,早年曾在楚国担任过掌管文书的小吏,后辞官拜入荀子门下求学,学习帝王治国之术。然而,在学有所成之后,李斯却并未返回楚国,而是前往秦国求官,并最终出任秦国丞相。而身为楚人的李斯,之所以最终选择入秦求官,主要便是源于其以“老鼠哲学”为立身之本。悟出“老鼠哲学”后拜师荀子,前往秦国通

  • 丞相李斯被腰斩时,究竟说了什么预言?竟然全部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过往烟窗标签:李斯,秦二世,赵高,丞相,嬴政,秦国

    秦朝壮大的路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便是李斯。不管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政治上,李斯对于秦朝的贡献,那都是不容忽视的。为了秦朝的发展,他一直是尽心尽力,兢兢业业的。为何对秦朝有如此贡献的人,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丞相的李斯,却背叛了秦始皇。并且最后,李斯还被行了腰斩之刑。那李斯背叛秦始皇的原

  • 李斯为何背叛秦始皇?在被腰斩前,曾留下10字预言,后来字字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奇案故事本标签:李斯,嬴政,秦国,赵高

    鼠在所居,人固择地。斯效智力,功成名遂。置酒咸阳,人臣极位。一夫蛊惑,变易神器。国丧身诛,本同末异。——司马贞评价李斯在秦朝的历史上,李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甚至可以说没有他,始皇帝统一六国就不会那么顺利,后期的“大一统”更不会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可见李斯的厉害之处。可惜的是,这位重臣却因为种种原因

  • 千古丞相李斯为何斗不过一个小小的赵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疏怀玉说美食标签:李斯,赵高,秦国,周朝,秦朝,秦二世,书法家,千古丞相,秦始皇嬴政

    李斯自从与赵高合谋,将秦始皇之死秘不发丧,矫诏令公子扶苏与大将军蒙恬自杀,就一步步落入赵高的陷阱,最终被赵高害死,落了个一家被绑菜市口斩首的下场。李斯原本是一个小吏,但他心怀大志,他本来是想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工作,一步步升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但在仓库里发现的老鼠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样是老鼠,生

  • 李斯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李斯被杀后,秦朝很快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李斯,秦朝,嬴政,秦国,齐国,赵高,书法家,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208年七月,一代名相李斯,被秦二世胡亥下令处死,同时下令夷其三族。讽刺的是,仅仅两年之前,李斯还刚刚篡改了秦始皇的遗诏,亲手把胡亥送上了皇位。李斯当时大概怎么都想不到,这个被他亲手送上皇位的人,两年之后会杀了他全家。更讽刺的是,李斯的长子李由,此时手里还掌握了秦朝前线最精锐的军队,正在和刘邦

  • 李斯的人品真的有那么差吗?行刑前为何无一人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斯,秦王,赵高,秦二世,扶苏,嬴政

    很多人的一生都无法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去概括,也无法直接地用善恶去分辨,人心都是两面的,有着光明的一面必然也隐藏着邪恶,历朝历代以来能人贤者比比皆是.李斯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对于秦国的制度各方面做了很大贡献,对于后世的各项发展也确实奠定基础,可是他最后的下场非常悲惨,非但没有高官俸禄还被人陷害惨遭腰斩极刑

  • 赵高胡亥要杀李斯,李斯不服,临刑前大喊了一句话,后来一一应验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李斯,嬴政,赵高,秦二世,扶苏,秦国,胡亥,秦朝,春秋战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扫灭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汉代文学家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是“奋六世之余烈”,靠的是秦国历代国君的积累。这样说其实也没错,秦始皇确实是站在秦国历代国君的肩膀上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不过,也不能因此小觑秦始皇的功绩,毕竟前面几位秦王没有成为了秦始皇。在秦国统

  • 千古名相李斯,贪婪成性下场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公子故事会标签:李斯,吕不韦,嬴政,秦国,秦王,赵高

    说到秦始皇嬴政,大家都知道他统一六国,完成了千秋大业,赞颂他的电视剧也是数不胜多,但是却鲜少有人赞颂他背后的千古第一丞相李斯。李斯,从一介布衣逆袭为帝国丞相,可谓是为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立下不世功勋。他出谋划策,强军事,抓外交,协助秦始皇吞并六国;他力排众议,废分封,行郡县,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