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秦帝国的李斯背影

大秦帝国的李斯背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循迹故事汇 访问量:2538 更新时间:2024/1/21 18:40:37

大秦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王朝,建立了前无古人的国家体系。如此千秋大业,既有老秦人的励精图治,也离不开天下英才的加盟助力,李斯就是其中之一。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就是今天的今河南上蔡县。他不仅聪明好学,而且悟性极高。相传,李斯把粮仓里的老鼠与厕所里的老鼠进行比较,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要干一番事业,外部环境非常重要,从而形成了他的“老鼠哲学”。

李斯的“老鼠哲学”有一定道理,想干成事业必须有个好平台,当下的年轻对此有深刻理解。据报道,媒体采访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几乎都说要留机关,打死不下基层。也难怪,有人测算过,如果一名大学生考进公务员队伍。按照一切顺利的假设,从科员干起,升到厅级至少需要25年。实际上,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干不到厅级。2000多年前的李斯早早就悟出这个道理,不能不说是个奇才。

李斯有干大事业的壮志雄心,辞去“郡小吏”,赴齐国求学,拜荀子为师,与韩非子为同窗。 学成后怎么办?按照他的“老鼠哲学”,必然要找个好环境。他对七国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秦王欲吞天下”,认为这是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便毅然决然地来到秦国。

纵观历史,秦灭六国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春秋战国从上百个诸侯国,逐步兼并成七国,战乱不断,生灵涂炭。七国能和平共处吗?三家分晋,六国分秦。诸侯争霸,战乱不休。百姓渴望和平,各地期待交流。因此,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即使没有秦始皇,历史还会出现赵始皇、楚始皇。秦始皇看清了这个大势,李斯也看清了这个大势,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秦始皇幼年磨难,练就一身坚不可摧的品质。秦被六国觊觎,因而历代秦人有东出函谷的长远战略,秦始皇正是带着统一天下的使命感登上王位。秦人尊崇礼法,唯才是举,吸引六国才俊纷纷入秦。李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进秦国的。

李斯初到秦国投奔到吕不韦的门下,李斯提出“凡是干成事业的人,都必须要抓住时机。如今秦国力量强大,大王贤德,消灭六国如同扫除灶上的灰尘那样容易,现在是完成帝业,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这个建议立即引起了秦始皇的注意,因为与他的思想不谋而合。对于攻打六国的顺序,李斯提出“先灭韩,以恐他国”。这个建议得到了朝廷大臣们的一致赞同,秦王欣喜地发现,李斯确实是个人才,是统一六国难得的人才。

李斯成了秦始皇的心腹大臣后,便有了施展才华的平台。他辅佐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最有名的是李斯的《谏逐客书》。

韩国谋划“疲秦计”,派郑国帮秦修水渠。当秦人发现这个阴谋,立即彻查东方各国来秦的人员,确实发现有许多心存不轨之人,不是搜集情报,就是偷偷搞破坏。在朝廷大臣煽动下,秦始皇下达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不顾个人安危,立即上书进谏,奉劝不要逐客,这就是有名的《谏逐客书》。好在秦始皇明辨是非,理解李斯的良苦用心,取消了逐客令,继续重用李斯,封为廷尉,最终官至丞相。

李斯在推行郡县制时发挥了重要作用,直到今天,国家行政管理体制都有郡县制的影子。郡县制度出自商鞅变法,在统一战争期间,每收一地,立即设立郡县。统一六国后,一些朝廷重臣、秦王宗室以及有军功的大将,纷纷要求仿效周朝分封诸侯。李斯身为廷尉坚决予以抵制,强烈建议推行郡县制,以强化中央集权。秦始皇英明决策,推行郡县制。看似李斯胜了,但与权贵结下了梁子。

李斯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为大秦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结局无比悲惨。史书记载,始皇死后,赵高得势,诬陷李斯谋反,动用五大酷刑,腰斩于咸阳市,诛杀三族。

李斯冤枉吗?历史都是自己写成的,用通俗的话说是因果报应。李斯对秦王朝有不世之功,但也并非完人。

树敌过多。李斯作为法家思想的践行者,辅佐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法典。法家惩罚严苛,轻则残废,重则死亡。焚书坑儒,更让知识分子蒙难。推行郡县制,得罪了权势贵族。虽然是秦始皇的诏令,是执行秦法,但受伤害的往往是冲在第一线的李斯,甚至成为秦王暴政的“替罪羊”“背锅侠”。

有私心。秦始皇非常欣赏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更喜欢《孤愤》《五蠹》等著作。秦始皇召见,韩非子畅谈治国之策。秦始皇非常震惊,有相见恨晚之感,从赏赐驷马轺车就可见一斑。韩非子为保韩国,建议秦始皇先攻打赵国。李斯诬陷韩非子,被打入监牢后,还派人送去毒药,逼其自尽。同为荀子的门生,不但不保护,反而让老同学自尽,似乎太残酷了。他们表面上是观点不合,实际上是李斯嫉妒韩非子。如果秦始皇重用韩非子,自己将被取而代之。

失职渎职。李斯作为丞相,在沙丘之变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秦始皇巡游,暴卒沙丘,宦官赵高诱迫李斯,废公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这就是历史上的“沙丘之变”。《史记》记载: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馀群臣皆莫知也。

李斯身为丞相,确保帝国权力正常交替是他是职责所在,他应该秉公执法,立扶苏为太子。但是赵高威胁引诱,对他说“如今决定谁做继承人,就在你我一句话罢了。不过,你觉得和蒙恬相比,谁更受扶苏公子信任?一旦扶苏公子掌权,你的地位必定受到威胁,到时候只能交出相印回家了。”李斯的“事业心”太重了,他不愿失去手中的权力。于是,在事关帝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为了一己私利,迈出了错误的一步,不仅葬送了大秦王朝,也殃及自身。

李斯也不冤枉,从一介平民到秦朝丞相,实现人生辉煌。在统一文字的时,创立了“秦小篆”。如今,当人们欣赏“秦小篆”的时候,自然会联想起秦丞相李斯,李斯与他的“秦小篆”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里源远流长。如果李斯有灵,定当含笑九天。

标签: 李斯嬴政秦国赵高秦王朝秦王

更多文章

  • 李斯与蒙恬相比,谁才是嬴政身边最大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梦回遇景标签:李斯,蒙恬,嬴政,赵高,丞相

    李斯到秦国,从客卿到廷尉再到丞相,伴随秦王嬴政到秦始皇,中间花有二十余年时间,可谓是大秦帝国的功臣。史书中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此时之李斯已是大秦帝国的最大权臣了。此时之大秦帝国,举凡国之策略,皆有李斯之影子。“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

  • 秦国李斯的“老鼠哲学”,我们该如何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李斯,秦王,秦国,吕不韦,赵高,嬴政

    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其智力皆横绝一世——《曾国藩家书》。李斯,秦国宰相,法家重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辅佐秦始皇巩固秦朝一统天下,然而最终又被夷灭三族,自己更是被判了一个腰斩之刑。李斯出生在楚国上蔡,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掌管粮仓的郡县小吏,人微言轻,他的发家史还得从老鼠开始说起。李斯的老鼠哲学李

  • 李斯被腰斩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为李斯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李斯,赵高,秦二世,嬴政,秦国,丞相,腰斩,春秋战国,艺术家,秦朝,书法家

    李斯辅佐秦始皇攻灭六国、统一天下而位极人臣,他原本是能够名垂千古的,然而他在秦始皇去世之后的选择却让改写了秦朝的历史,同时也改写了他自己以及儿子的命运。说起来,李斯的经历也是相当的励志的,他原本只是一名浑浑噩噩的小吏,因为看到了处于不同位置的两只老鼠而悟出了一个道理:“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 千古第一相-李斯是忠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斯,赵高,秦二世,嬴政,扶苏,吕不韦,皇帝,始皇,千古第一相,书法家,艺术家,秦朝,春秋战国

    《史记李斯列传》开篇就说了李斯年轻时候的一件事情。李斯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吃着污秽的东西,被狗吓得惊惊恐恐,而仓库里的老鼠吃着优良的粮食,人来也了不惊慌闪躲,发出了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是啊,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这两种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李斯像于是李斯便离开

  • 成也李斯,败也李斯:大秦帝国的奠基者与陪葬人

    历史解密编辑:烟雨绕楼阁标签:李斯,秦国,秦王朝,嬴政,赵高,秦王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历史,对我们的民族来说是一种财富,更是一部吸取经验教训的生动史书。这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在我看来周秦之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大转折点。最为典型的一点就是秦朝从一个边陲小国异军突起,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王朝,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全面变革,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统治范围内推行专制主义中央

  • 李斯被腰斩时,朝中大臣为何没人为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二世,扶苏,丞相

    导语:李斯一直陪伴在秦始皇的身边,他的思想给秦始皇一统天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和理论指导,所以对于秦始皇来讲,李斯是他的生命中的贵人。而李斯也借着秦始皇,他实现了跻身上流社会的梦想。虽然李斯所做的成就,在整个封建历史时期是功不可没的,可是他的性格仍然有很多的卑劣性。我们所熟知的李斯是一个正直的人,他在

  • 【史海钩沉】李斯究竟是什么人‖庞雨

    历史解密编辑:方志四川标签:李斯,赵高,韩非,蒙恬,秦王,庞雨,秦朝,书法家,史海钩沉,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李斯究竟是什么人庞 雨《史记·李斯列传》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汉书·刑法志》曰“五刑:黥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所谓刑平邦用中典者也。”有人认

  • 王翦和李斯对秦朝有大功,为何王翦得以善终,李斯却是凄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王翦,李斯,秦王,秦国

    战国后期,秦国的武将王翦、文臣李斯为秦王政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翦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是秦国开疆拓土的最大功臣,秦灭六国时,除韩国是内史腾所灭之外,赵、燕、魏、楚、齐五国都有王翦家族之人参与,魏国、齐国是王翦之子王贲所灭,其余三国王翦都是直接参与,也是主要功臣,王翦可以说对秦统一天下

  • 李斯:秦国后期最突出的人才,为何在被腰斩时无一人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李斯,秦国,赵高,丞相,秦朝,秦二世,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李斯:秦国后期最突出的人才,为何在被腰斩时无一人求情?引子若谈及秦朝时期中国的著名政治家,李斯绝对榜上有名,作为秦国后期最为出色的人才,其传世作品共有四篇,分别为《谏逐客书》、《论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在秦始皇在世时,李斯一直都是始皇的左膀右臂,他的一生坚定维护郡县制度,积极主张维护

  • 名臣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为何没有人为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王朝,秦国,秦二世,满朝文武,书法家,艺术家,秦朝,春秋战国

    李斯,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年轻时,李斯仅仅是掌管文书的小吏,为了飞黄腾达,他师从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学成后投奔秦国,成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还在当小吏时,有一次李斯观察到了厕所里和米仓里的老鼠的不同。同样是老鼠,在厕所里的老鼠过得“流离失所”,看到人和狗都惊恐地落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