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被腰斩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为李斯求情?

李斯被腰斩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站出来为李斯求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地宫丝绒 访问量:4548 更新时间:2024/2/12 9:00:25

李斯辅佐秦始皇攻灭六国、统一天下而位极人臣,他原本是能够名垂千古的,然而他在秦始皇去世之后的选择却让改写了秦朝的历史,同时也改写了他自己以及儿子的命运。

说起来,李斯的经历也是相当的励志的,他原本只是一名浑浑噩噩的小吏,因为看到了处于不同位置的两只老鼠而悟出了一个道理:“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所谓“诟莫大於卑贱,而悲莫甚於穷困。”只有功成名就得到荣华富贵才算是最大的成功。

他这一开悟,就赶紧辞了职去学习了,等到他学成之后,通过对列国局势的分析,他知道只有到秦国去辅佐秦国的国君才能真正建功立业。

想到就要去做,李斯也是行动派,他先是跑到吕不韦的府中做门客,经由吕不韦的推荐得到了一个小官职,后来又见到了秦王政。

李斯将自己的政治主张告知秦王政,他对秦王政说:“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秦王政一听,这简直就是知己啊,深得他心,于是李斯成了长史,秦王政听从李斯的建议,在列国间该收买的收买、该杀的杀。该离间的离间。随后李斯又成为客卿。

眼看着事业就这样步入正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秦王政要驱逐客卿,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其中。

李斯一下子就惊住了,事业刚刚起步怎么能就这么夭折了呢?到别的诸侯国根本无法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所以他必要说说服秦王政放弃驱逐客卿的做法。

李斯经过深思熟虑,写成了一篇著名的《谏逐客书》,用秦国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客卿包括百里奚范雎商鞅张仪等人在秦国的功绩来说服秦王政。

秦王政看完此文后就撤了这个逐客令,李斯得以继续留在秦国为秦王政出谋划策。后来秦王政能够迅速巩固自己的政权、灭六国和一统天下,离不开李斯的辅佐。

当然,李斯也成为秦朝的丞相,位极人臣,真正的功成名就,《史记》记载:“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於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

然而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物禁大盛,即便是李斯也有了隐隐的担忧,他曾说:“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能有这样的见识,可算是很清醒了,如果能够急流勇退,未必不能善终,然而李斯本来就对名利看得极重,要不然他也不可能追求功成名就了,好不容易到手的东西,即便很危险,他也舍不得放弃,毕竟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侥幸:万一自己就是那个例外呢?

那么,李斯是个例外吗?不是。

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逝,赵高撺掇胡亥继位,并说服李斯站在他们这一边。赵高说服李斯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倘若公子扶苏继位,那蒙恬和蒙毅兄弟必然是扶苏最器重的臣子,而李斯的位置就要往后靠,甚至可能有性命的威胁。

赵高太知道李斯这个人了,他直接说中了李斯的命脉,所以李斯就站在了赵高这一边,先是秘不发丧,将秦始皇运回咸阳,又矫诏让胡亥继位,而让公子扶苏和蒙恬自裁。

等到胡亥成功成为秦二世之后,李斯还是丞相,貌似地位没有发生改变,实际上却不然,因为胡亥只听赵高这个郎中令的。

李斯最初并没有将赵高放在眼中,他以为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还会和秦始皇时期一样备受重用,然而他低估了赵高的能力,也低估了胡亥对赵高的信任。

胡亥几乎是被赵高牵着鼻子走,赵高为了把持朝政,劝说胡亥实行严刑峻法,而且他对胡亥说:“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所以他建议胡亥“灭大臣而远骨肉”。

简单来说,就是排除异己,至于是排除赵高的异己还是胡亥的异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胡亥听从了赵高的建议,先是诛杀诸公子和诸公主,秦始皇的儿子和女儿被胡亥杀了个干净,还有他们的家人,株连无数。

再就是秦始皇时期的旧臣,其实就是不服赵高干政的那些臣子,也都被胡亥杀了,比如丞相冯去疾和将军冯劫也因为被下狱而自杀,这个时候李斯还是安全的。

用现在的话来说,李斯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并不关心胡亥和赵高要杀谁不杀谁,只要不波及到他,不威胁他的地位,随便怎么搞。

但他没有想到,赵高早就盯上他了,赵高先是离间胡亥和李斯之间的关系,让胡亥对李斯厌烦,以至于不再相信李斯,然后对李斯和他的儿子下手,将他们下狱。

即便在狱中,李斯对自己也是自信的,他想用一篇文章为自己辩驳,然而他不知道赵高根本就不会让那文章落到胡亥手中,相反,他有的是办法让李斯开口认罪。

最终的结果就是李斯在咸阳市被腰斩并且夷三族。

那么问题来了,李斯是丞相,而且能力出众,为什么他死的时候,没有人为他求情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其一,就如上面提到的,胡亥继位之后,赵高排除异己,秦朝宗室都被杀了个干净,唯一或者的大约就是子婴了,而朝中重臣也被赵高设计死了,都换上了赵高的心腹。

这样的一个朝廷,还有谁敢站出来为李斯求情?难道不怕波及到自己吗?毕竟赵高已经保持朝政,胡亥深居简出,除了赵高,哪个臣子想见胡亥都难,谁能为李斯求情?

其二,李斯本身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诸公子和臣子们被杀的时候,他也没有站出来说情,大家都不是朋友,没必要为了谁搭上自己的性命,自保还来不及呢。

实际上他也并不是不想求情,只不过他也无法见到胡亥,想要见胡亥,就得经过赵高,而赵高怎么会让不利于自己的事情被胡亥知道呢?

所以李斯被腰斩的时候,没有人站出来为他说情,其实就是不想说清,不能说情,不敢说清。

更多文章

  • 千古第一相-李斯是忠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斯,赵高,秦二世,嬴政,扶苏,吕不韦,皇帝,始皇,千古第一相,书法家,艺术家,秦朝,春秋战国

    《史记李斯列传》开篇就说了李斯年轻时候的一件事情。李斯看到厕所里的老鼠吃着污秽的东西,被狗吓得惊惊恐恐,而仓库里的老鼠吃着优良的粮食,人来也了不惊慌闪躲,发出了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是啊,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这两种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李斯像于是李斯便离开

  • 成也李斯,败也李斯:大秦帝国的奠基者与陪葬人

    历史解密编辑:烟雨绕楼阁标签:李斯,秦国,秦王朝,嬴政,赵高,秦王

    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的历史,对我们的民族来说是一种财富,更是一部吸取经验教训的生动史书。这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在我看来周秦之际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巨大转折点。最为典型的一点就是秦朝从一个边陲小国异军突起,秦始皇一统六国建立王朝,实现了政治制度的全面变革,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全国统治范围内推行专制主义中央

  • 李斯被腰斩时,朝中大臣为何没人为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计划儿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二世,扶苏,丞相

    导语:李斯一直陪伴在秦始皇的身边,他的思想给秦始皇一统天下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和理论指导,所以对于秦始皇来讲,李斯是他的生命中的贵人。而李斯也借着秦始皇,他实现了跻身上流社会的梦想。虽然李斯所做的成就,在整个封建历史时期是功不可没的,可是他的性格仍然有很多的卑劣性。我们所熟知的李斯是一个正直的人,他在

  • 【史海钩沉】李斯究竟是什么人‖庞雨

    历史解密编辑:方志四川标签:李斯,赵高,韩非,蒙恬,秦王,庞雨,秦朝,书法家,史海钩沉,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李斯究竟是什么人庞 雨《史记·李斯列传》载:“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汉书·刑法志》曰“五刑:黥罪五百,劓罪五百,宫罪五百,刖罪五百,杀罪五百,所谓刑平邦用中典者也。”有人认

  • 王翦和李斯对秦朝有大功,为何王翦得以善终,李斯却是凄惨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王翦,李斯,秦王,秦国

    战国后期,秦国的武将王翦、文臣李斯为秦王政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王翦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是秦国开疆拓土的最大功臣,秦灭六国时,除韩国是内史腾所灭之外,赵、燕、魏、楚、齐五国都有王翦家族之人参与,魏国、齐国是王翦之子王贲所灭,其余三国王翦都是直接参与,也是主要功臣,王翦可以说对秦统一天下

  • 李斯:秦国后期最突出的人才,为何在被腰斩时无一人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档案笔记标签:李斯,秦国,赵高,丞相,秦朝,秦二世,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李斯:秦国后期最突出的人才,为何在被腰斩时无一人求情?引子若谈及秦朝时期中国的著名政治家,李斯绝对榜上有名,作为秦国后期最为出色的人才,其传世作品共有四篇,分别为《谏逐客书》、《论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在秦始皇在世时,李斯一直都是始皇的左膀右臂,他的一生坚定维护郡县制度,积极主张维护

  • 名臣李斯被腰斩时,满朝文武为何没有人为他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李斯,赵高,嬴政,秦王朝,秦国,秦二世,满朝文武,书法家,艺术家,秦朝,春秋战国

    李斯,在中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年轻时,李斯仅仅是掌管文书的小吏,为了飞黄腾达,他师从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学成后投奔秦国,成为千古一帝秦始皇最得力的左膀右臂。还在当小吏时,有一次李斯观察到了厕所里和米仓里的老鼠的不同。同样是老鼠,在厕所里的老鼠过得“流离失所”,看到人和狗都惊恐地落荒

  • 秦丞相李斯的人生觉醒:走出小地方,找名师背书,找准机会往上爬

    历史解密编辑:子霄读史标签:李斯,秦国,秦王,秦朝,吕不韦,秦丞相,书法家,春秋战国,秦始皇嬴政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的功绩,包括统一天下、废除封建制度、书同文、车同轨,等等。秦始皇的伟大咱们不用多说,但是,这些事情有一个人一直亲身参与过,那就是李斯。李斯作为封建王朝第一相,可以说非常顶级的一个人时代大才,但是,这个时代大才,却也是一个从小地方走出去,从一介布衣一步步爬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朝丞相

  • 李斯被腰斩,文武大臣无人为李斯求情的,因为李斯已经是人心丧尽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斯,赵高,秦二世,秦国

    这是必然的,自打李斯与赵高在沙丘篡改秦始皇遗诏,逼死扶苏,扶胡亥登基那天开始,李斯的下场就注定了。李斯虽然在政治上,地位上高于赵高,但李斯与胡亥的关系也远远不如胡亥与赵高的关系,李斯立誓做仓房里的老鼠,不做厕所里的老鼠。但最终被腰斩于市。因为李斯忘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老鼠过街一人人喊打。李斯是被打死的

  • 丞相李斯被腰斩时,究竟说了什么预言?竟全部应验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听讲堂标签:李斯,赵高,丞相,嬴政,秦国,秦朝,秦二世,书法家,艺术家,春秋战国

    秦朝壮大的路上,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便是李斯。不管是在经济上、文化上还是政治上,李斯对于秦朝的贡献,那都是不容忽视的。为了秦朝的发展,他一直是尽心尽力,兢兢业业的。为何对秦朝有如此贡献的人,已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丞相的李斯,却背叛了秦始皇。并且最后,李斯还被行了腰斩之刑。那李斯背叛秦始皇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