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是扶苏督蒙恬30万长城军南下,能否延续大秦帝国的年限?
我们先来理顺一下逻辑,假如扶苏不死,蒙恬挂帅,30万大军南下要面对哪些敌人?蒙恬有没有胜算的可能?
我们知道大秦灭亡,主要是因为三股势力在起作用,其中项羽的西楚军,大概兵力20万左右。其次是刘邦的汉军,刘邦入关之前,也就本部3万人;最后是六国旧部的兵力,大概有50万左右,不过都是乌合之众。
配图-1
大秦这边的主要力量有章邯、王离的主力秦军,大概有40万,(其中包含了10万左右的奴隶兵团;从上郡召回的王离主力15万左右);其次就是驻上郡遗留兵力15-20万左右,也包含很大一部分是流放修城墙的人。还有一支部队远在南越边境,大概20万左右(有的说50万,个人认为没有达到这个数字,后期所谓的南越50万兵马抵抗西汉10万大军,不过是南越王后期征兵的结果)。
从总体兵力来看,秦军占有绝对的优势。
那么为什么最后秦军还是败了呢?这主要还是因为项羽兵团的战斗力太强了。
在秦国被打败时,最主要的是巨鹿之战和刘邦入关灭秦之战。
巨鹿之战中,王离的领兵能力远不及他的先辈王翦,一战就被项羽打败,并且被活捉。
项羽不愧是战争魔王,他所到之处几乎是没有抵抗能力,秦将章邯在面对项羽进攻时,毫无战力,一路败退到棘原。这个时候章邯手上还有20万大军,损失的大部分是战力比较弱的那部分人,本来可以相持一段时间。可惜秦二世不信任章邯,最终章邯迫于内外压力投降了项羽!
经过巨鹿之战,诸侯兵团看到项羽占了上风,纷纷倒向了项羽,高峰时期项羽可调度兵力达到70万之多!不过他们也就是见风使舵的人,后面楚汉之争就见证了这个判断!
配图-2
而刘邦西进扣关,那个时候刘邦手上只有3万兵马,而秦军还有大概10万兵马守护皇城以及关口,刘邦是怎么入关的呢,还是因为秦国内部出了大问题,守关秦将渎职不作为导致了武关失守,接着又是子婴惧战,导致秦军三战三败!刘邦入关纯属是因为运气,要是换一个稍微能力强一点的将军守关,刘邦都很难打入关中!
刘邦入关之后收编秦军7万人,自此号称10万兵马,占据咸阳!
接下来就是问题假设了,假如扶苏和蒙恬不死,王离没有被召回,30万主力依旧驻守边疆的前提下,他们带领30万驻守边关的长城军南下,他将面临刘邦的10万兵马,韩信的大概15兵马,项羽的40万楚军,以及大概30万的诸侯联军(部分被韩信收编,部分被项羽收编)。
蒙恬军团的战力,可以说是秦国的精锐,他之所以驻守在上郡,主要是为了抵挡匈奴的入侵,是秦国实力最强的一支部队!
首先蒙恬军团要面对的是刘邦的汉军,所谓的10万兵马(7万是秦军投降),那么蒙恬拿下刘邦应该不在话下,刘邦打仗的能力众所周知了。
接下来蒙恬军团的规模应该可以扩大到40万左右(那7万投降的秦兵必然反水,加上章邯投降时逃离的一部分秦兵)。
配图-3
接下来蒙恬40万兵马对决项羽的40万大军!
那肯定又是一场世纪大战,不过此时的项羽如果还没有入关,那会非常麻烦。
因为不管是峣关、武关还是函谷关,都不是那么容易拿下来的事情!何况此时他面对的是蒙恬这样一位沙场宿将?
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是,项羽关外称王,韩信成为一个小诸侯。当然这种局面对秦国来说是一件好事,无非就是把先秦六百年的业绩败光了,但是是关中地区还在自己的手上!
假如韩信有争夺天下之心,韩信与项羽单挑,那么谁会赢?
我想韩信肯定是缩头乌龟缩起来不战,韩信知道自己在兵力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跟项羽硬钢那时必死无疑!他不至于这么傻直接跟他干!
如果俩人相安无事,韩信被招安。那么接下来就是项羽对决蒙恬的事情了,这可能会延续很久,拉锯战拖到什么时候很难预知!
另外一种假设是蒙恬收拾了刘邦,而项羽也进入关中。
这种局面对蒙恬来说最不利,因为此时的民心倒向了项羽。项羽入关,各诸侯国肯定要跟随其一起,因为大家都想着复国。
那么蒙恬将面对项羽40万兵马加上诸侯联军30万兵马,韩信会不会加入另说。就这70万兵马,蒙恬要胜算,概率非常低!
配图-4
我想这种结果最终也是秦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假如韩信背后捅项羽屁股,或者南越兵团长途奔袭,项羽两边受敌,那又是另外一种局面,有可能项羽会放弃硬钢蒙恬,转身收拾韩信,他之前就干过这种蠢事,最后错失了消灭刘邦的好时机!
总之蒙恬军团要是能存活,并且有扶苏和蒙恬指挥,可能会延续秦国的寿命,但是也不能保证秦国就能笑到最后。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这就要看谁能抓住有利战机,赢得先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