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得比较突然,当时他正在巡幸天下,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否则的话,也不可能自己给自己找罪受,重病的情况下,还要四处奔波,所以一般人会认为,秦始皇是突发急症死的,不然的话,死之前毫无征兆,走到沙丘的时候,突然暴病身亡,如果他是病死的,也不可能连即位诏书这样重要的文件都没有留下。
而秦始皇死的时候,胡亥恰好在他身边,另外他身边重要有影响力的重要人物,赵高,李斯,还有章邯等人,这些人之中赵高是胡亥的死党,李斯是投机家。章邯跟胡亥关系不错,唯一支持胡苏的蒙恬远在千里之外。蒙毅在朝中主持朝政,
胡亥这个时候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他才有机会联合李斯等人伪造秦始皇遗诏
而且秦始皇死亡的消息胡亥和李斯对外是严密封锁的,每天秦始皇的饮食都照常送达。后来秦始皇尸体发臭,赵高还竟然在车子里边装上了发臭的鲍鱼,以掩盖尸体的臭味,可以说这个时候,秦始皇死的消息,也只有篡权派的几个核心成员知道。
扶苏被发配到九原戍边,这是秦始皇对他的惩罚,胡苏在心底认为父皇不喜欢自己,准备要放弃自己。圣旨到达,胡苏更加万念俱灰,而不加怀疑
《史记李斯列传》里面明确记载,扶苏准备自杀,被蒙恬劝止了,告诉他有可能是伪诏。然而扶苏在明知道有可能是伪诏的情况下,还是选择自杀了。
并且蒙恬没有再次阻止,如果蒙恬真的执意阻止,扶苏未必能自杀的了。
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为什么明知有诈还要自杀,而且手握重兵的蒙恬为什么只阻拦一次就放弃?他劝止不了,难道不能物理劝止?
何况蒙恬身边的副将王离,就是名将王翦之孙,而王氏家族是关中老秦人的代表,也是军功显赫的将门之家。
当年,王翦纵横天下,打得楚国名将项燕都毫无还手之力,而蒙骜虽然当了秦国上卿,但论军功远不及王翦,偏偏蒙恬又成了王离的顶头上司。秦始皇这人事安排,分明就是想搞事情,让将领之间相互钳制。
更何况关中集团与关东将领本来就不是一派,双方派系之间的种种不对付,注定蒙恬虽然手握三十万兵马,但实力号召能力实在堪忧。扶苏若真脑子一热带着蒙恬造反,说不定还没等走出中军帐,消息早就传到了胡亥那里。
谁让军中士兵的家眷都在秦国,而秦国又素来以法令严厉著称,贸然起兵必然连累家属,而蒙恬又能给士兵们提供多大的优待,让士兵甘愿完成这场高风险行动呢
退一步说,哪怕扶苏与蒙恬真的起兵成功,这几十万人马的后勤保障工作也是个大问题啊。军中粮草全部是秦国国内提供,一旦起兵,国内停止粮草供应,扶苏与蒙恬的驻地在长城附近,并非传统农业产粮区,他们无法就地取材养活士兵,又没了秦国后勤支持,兵败不过分分钟的事。
正因如此,扶苏深知造反难成,只能无可奈何地选择遵命自杀。这也是为什么假遗诏到后,扶苏连真假都懒得过问,就痛快赴死。只因他明白,这诏书既然能送到他面前,再探究真假已经没有意义了,遵命自尽,尚能获得个“孝顺”的名声,保全“秦王长子”的政治遗产,而这已是扶苏唯一能为自己及妻小争取的一丝好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