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扶苏接到胡亥的假圣旨,没有辨别真伪就草率地自行了断?

为什么扶苏接到胡亥的假圣旨,没有辨别真伪就草率地自行了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廊人 访问量:3435 更新时间:2024/1/23 10:17:19

秦始皇死得比较突然,当时他正在巡幸天下,身体并没有什么大碍,否则的话,也不可能自己给自己找罪受,重病的情况下,还要四处奔波,所以一般人会认为,秦始皇是突发急症死的,不然的话,死之前毫无征兆,走到沙丘的时候,突然暴病身亡,如果他是病死的,也不可能连即位诏书这样重要的文件都没有留下。

而秦始皇死的时候,胡亥恰好在他身边,另外他身边重要有影响力的重要人物,赵高李斯,还有章邯等人,这些人之中赵高是胡亥的死党,李斯是投机家。章邯跟胡亥关系不错,唯一支持胡苏的蒙恬远在千里之外。蒙毅在朝中主持朝政,

胡亥这个时候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所以他才有机会联合李斯等人伪造秦始皇遗诏

而且秦始皇死亡的消息胡亥和李斯对外是严密封锁的,每天秦始皇的饮食都照常送达。后来秦始皇尸体发臭,赵高还竟然在车子里边装上了发臭的鲍鱼,以掩盖尸体的臭味,可以说这个时候,秦始皇死的消息,也只有篡权派的几个核心成员知道。

扶苏被发配到九原戍边,这是秦始皇对他的惩罚,胡苏在心底认为父皇不喜欢自己,准备要放弃自己。圣旨到达,胡苏更加万念俱灰,而不加怀疑

《史记李斯列传》里面明确记载,扶苏准备自杀,被蒙恬劝止了,告诉他有可能是伪诏。然而扶苏在明知道有可能是伪诏的情况下,还是选择自杀了。

并且蒙恬没有再次阻止,如果蒙恬真的执意阻止,扶苏未必能自杀的了。

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为什么明知有诈还要自杀,而且手握重兵的蒙恬为什么只阻拦一次就放弃?他劝止不了,难道不能物理劝止?

何况蒙恬身边的副将王离,就是名将王翦之孙,而王氏家族是关中老秦人的代表,也是军功显赫的将门之家。

当年,王翦纵横天下,打得楚国名将项燕都毫无还手之力,而蒙骜虽然当了秦国上卿,但论军功远不及王翦,偏偏蒙恬又成了王离的顶头上司。秦始皇这人事安排,分明就是想搞事情,让将领之间相互钳制。

更何况关中集团与关东将领本来就不是一派,双方派系之间的种种不对付,注定蒙恬虽然手握三十万兵马,但实力号召能力实在堪忧。扶苏若真脑子一热带着蒙恬造反,说不定还没等走出中军帐,消息早就传到了胡亥那里。

谁让军中士兵的家眷都在秦国,而秦国又素来以法令严厉著称,贸然起兵必然连累家属,而蒙恬又能给士兵们提供多大的优待,让士兵甘愿完成这场高风险行动呢

退一步说,哪怕扶苏与蒙恬真的起兵成功,这几十万人马的后勤保障工作也是个大问题啊。军中粮草全部是秦国国内提供,一旦起兵,国内停止粮草供应,扶苏与蒙恬的驻地在长城附近,并非传统农业产粮区,他们无法就地取材养活士兵,又没了秦国后勤支持,兵败不过分分钟的事。

正因如此,扶苏深知造反难成,只能无可奈何地选择遵命自杀。这也是为什么假遗诏到后,扶苏连真假都懒得过问,就痛快赴死。只因他明白,这诏书既然能送到他面前,再探究真假已经没有意义了,遵命自尽,尚能获得个“孝顺”的名声,保全“秦王长子”的政治遗产,而这已是扶苏唯一能为自己及妻小争取的一丝好处了。

标签: 秦二世扶苏蒙恬嬴政秦国赵高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什么要逼迫扶苏?看完可以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体验娱乐说标签:嬴政,扶苏,李斯,周文,秦二世,周文王

    众所周知,秦始皇的长子扶苏是秦朝最好的皇帝继承人。但是秦始皇将自己的长子赶到了遥远的边界。秦代的建立是秦国七代君王数百年的努力,但其灭亡仅用了14年的时间。司马迁的史记载了桑苏族性格和厚厚的气质,经常撞上祖先皇帝,让祖先珍惜子民。如果他下残酷的手就下了严厉的手,你应该软弱一点,还有什么比去边疆杀戮更

  • 如果扶苏不死,中国历史将会这样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阿蟹标签:扶苏,蒙恬,赵高,嬴政,李斯,秦二世

    我们知道,秦始皇死于东巡回归的路上,临死时下诏传位给扶苏。然而赵高伙同李斯,为了个人利益,假传圣旨,赐死扶苏蒙恬,扶植胡亥上位。之后,天下大乱,陈胜吴广,项羽刘邦……那么,加入扶苏不死,中国历史会是怎样的呢?当“圣旨”下达时,扶苏遵命准备自杀,经验老到的蒙恬曾出手阻止,说静观其变。假如扶苏真的听了蒙

  • 为何《史记》从未提及秦始皇的皇后?扶苏、胡亥的母亲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丹宝说文史标签:嬴政,秦二世,扶苏,皇后,赵姬,秦国

    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不仅建立了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度,也创建了第一个封建王朝,可以说秦始皇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同时也伴随着很多的谜团,而且因为年代久远了,关于他个人以及与之相关人物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其中有一点让人疑惑的便是秦始皇贵为皇帝,但是他生平去没有设立皇后。要知道自古以来很

  • 秦二世篡位后,名声好、能力强的扶苏为何不起兵,状况根本不允许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中外历史说标签:秦二世,扶苏,秦国,嬴政,赵高,蒙恬

    公元前210年,东巡路上的秦始皇突然病逝。秦始皇去世后,在李斯和赵高的帮助下,胡亥继承皇位,被称为秦二世。对于秦二世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秦朝的灭亡他要付很大的责任。在秦二世逼死的兄弟姐妹中,扶苏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很多人觉得,如果不是秦二世,扶苏应该继承皇位,秦朝也不至于灭亡。更有人觉得扶苏当年应该起兵

  • 秦始皇的决定没能实现,秦朝灭亡得怪扶苏过于听话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嬴政,扶苏,秦二世,赵高,秦朝,皇位

    思来想去,秦始皇断不可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二儿子胡亥,相比于二儿子,公子扶苏各方面都要强于自己的弟弟,可能唯一不足的就是眼里缺少杀气。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一直在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努力了很久,却没有任何收获。等待将死之时,他也深知,自己还是没能逃脱“死字”。在秦始皇将死的时候,叫赵高写好盖了玉玺的传位诏

  • 假如扶苏在北疆起兵勤王,他是否可以挽救大秦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扶苏,项羽,刘邦,章邯,蒙恬,韩信

    扶苏:我要是不死,项羽你得掉一身皮!蒙恬:还得我跟他硬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是扶苏督蒙恬30万长城军南下,能否延续大秦帝国的年限?我们先来理顺一下逻辑,假如扶苏不死,蒙恬挂帅,30万大军南下要面对哪些敌人?蒙恬有没有胜算的可能?我们知道大秦灭亡,主要是因为三股势力在起作用,其中项羽的西楚军,大概兵

  • 北大3346枚汉代竹简,里面记载:秦始皇死前指定的继承人并非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酒城森哥S标签:扶苏,史记,李斯,北大,先秦,周朝,秦二世,司马迁,汉代竹简,秦始皇嬴政

    我们知道《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也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曾经记载过“沙丘之变”事件的经过,在始皇37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前最后一次出巡,不料却在沙丘病死。病重时,命令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让其参加丧事处理。但诏书一直在赵高处,没有使者送出。太监赵高不怀好意,为了自己的权利,和丞相李斯沆瀣一

  • 秦二世处死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没有杀?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子婴,扶苏,赵高,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驾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短暂的失去了统治者。在古代帝王驾崩可是大事,但是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并没有第一时间被王公大臣等人知晓,而是被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合谋封锁消息。想来秦朝刚刚建立天下还未稳定,始皇帝去世的也突然,

  • 如果是扶苏继位,秦朝会改变它二世而亡的结局吗?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扶苏,秦朝,嬴政,蒙恬,秦二世,孔子,扶苏继位,先秦,周朝

    秦朝做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创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但是却只存活了二世。秦朝的二世而亡,让很多人疑惑的同时又提出了假设:如果继位的是公子扶苏,秦二世而亡的结局会改变吗?秦朝灭亡原因如果要讨论这个话题,首先需要讨论的是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一个王朝的灭亡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原因,一种情况是由于社会原因,

  • 如果秦始皇驾崩后,扶苏接到伪诏直接杀回咸阳,结果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嬴政,扶苏,秦国,蒙恬,秦二世,秦王朝

    虽然秦始皇是一位很伟大的君王,但是,秦王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却很短,只有短短十五年,共经历三位皇帝。其实,有非常多的史学家提出疑问,如果秦始皇过世后,不是胡亥继位,而是秦始皇长子扶苏继位的话,那秦王朝的结局会不会改变呢?历史又会不会不一样呢?(一)历史的假设一我们先从一个大的假设说起,即扶苏在接到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