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二世篡位后,名声好、能力强的扶苏为何不起兵,状况根本不允许

秦二世篡位后,名声好、能力强的扶苏为何不起兵,状况根本不允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古今中外历史说 访问量:1725 更新时间:2023/12/11 4:39:25

公元前210年,东巡路上的秦始皇突然病逝。秦始皇去世后,在李斯赵高的帮助下,胡亥继承皇位,被称为秦二世。对于秦二世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秦朝的灭亡他要付很大的责任。在秦二世逼死的兄弟姐妹中,扶苏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很多人觉得,如果不是秦二世,扶苏应该继承皇位,秦朝也不至于灭亡。更有人觉得扶苏当年应该起兵反对秦二世,成功之后就能挽救秦朝。其实,扶苏即使起兵,也一定不会成功,我们看一下大致原因。

先看一下胡亥继承皇位这件事。很多人觉得胡亥是在赵高和李斯矫诏之后,他才能有机会继承皇位。因为秦始皇是想让公子扶苏继承皇位的,他让公子扶苏戍守边疆就是想让他建功立业,之后才好立他为太子。如果不是赵高和李斯,扶苏一定能继承皇位。但事实上,这件事是真是假真的很难确定,因为疑点有很多。

首先,秦始皇有没有让扶苏继承皇位的打算没人清楚。即使真的有这个打算,也只是打算,并没有详细的诏书;其次,秦始皇对扶苏确实是有不满,这一点可以确定。而且秦始皇也很喜欢胡亥,否则他东巡的时候也不会带着他;第三,秦始皇去世后,李斯和赵高确实封锁消息。不过有没有矫诏没人清楚: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段历史多数是《史记》中记载的,这本书虽然影响很大,但有很多不符合史实。

这样的话,扶苏即使起兵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支持的人也不会太多。当然,有人说可以自己编写理由,毕竟历史上很多人都这样做过。朱棣就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进行起兵的,而且也成功的。确实,理由是可以随便编,扶苏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名声让别人相信,这样在舆论上也有利于自己。不过扶苏即使真的有起兵的理由,也完全无法胜利。

我们现在看一下扶苏的优势。首先扶苏名声好,这点就不用说了。要不然,很多人也不会为扶苏的死感到可惜。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在考虑打着谁的口号时,就有想过用扶苏的口号。

其次扶苏有军队支持。扶苏在戍边,他是跟着蒙恬戍边的。秦朝的军队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守卫长城的军队,这些人是蒙恬领导的。而蒙恬是扶苏的师父,他绝对支持扶苏。第二部分是在中央的军队,这部分就是章邯后来带领和项羽对抗的那些。第三部分是镇守岭南的军队,这部分军队一直在镇守百越地区。这三部分军队,镇守岭南的几乎无法调动,而扶苏因为蒙恬完全可以掌控镇守长城的军队。这支部队和章邯领导的军队比起来还是有优势的。

如果只是这样看的话,扶苏的胜算还是很大的。不过我们却忽略了很严重的一点,就是当时百姓是否支持扶苏、统治阶级是否支持扶苏?可以确定地说,百姓绝对不会支持扶苏。而统治阶级即使想支持扶苏,也没有这个能力。

先看一下百姓为何不支持扶苏。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即位的第一年,就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其他起义接连不断,秦国遍地是起义军。这绝对能说明一件事,这些人的起义和秦二世关系不大,毕竟秦二世刚登基还没来得及做什么。即使秦二世真的是十足的昏君,他不可能刚成昏君,做了几件错事,天下这么多百姓都冒着掉脑袋的风险造反。可以说,这些人之所以起义,和秦朝本身有关,和国君没什么关系。

这样看来,即使是扶苏做了皇帝,这些人该起义还是起义。毕竟扶苏不可能刚即位就把秦朝很多方面进行改变,他未必有这个能力。即使有这个能力,也未必敢这样做,这毕竟是乱来的。就是说,不管谁即位,秦朝都不会改变太多,百姓该反对还是要反对。

其次看一下统治阶级的状况。统治阶级在秦朝的统治下,是既得利益者,他们肯定会支持秦朝。 不过他们虽然支持,却没任何能力支持。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六国,原因有很多。可以确定的是,绝对有统治阶级的支持,而且这些统治阶级的能力非常强。如果不是这样,秦国即使制度再先进、军事实力再强大,也未必能统一六国。不过秦国的统治阶级在秦朝建立后状况发生了变化。

秦二世农民起义的时候,秦朝几乎是无人可用。否则,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全国各地都有大规模的起义军。虽然章邯很能打,但终究还是失败了。章邯之所以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能证明秦国统治阶级发生了变化,其战斗力和之前完全无法相比。换句话说,秦朝的统治阶级在统一后战斗力下降,迅速地没落。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当时到处都是起义军。否则,以秦军的战斗,即使有起义,也不会全国到处都是。这能说明全国很多统治阶级都没落了。

在这种状况下,扶苏即使名声再好,军队战斗力再强,作用也不大。毕竟支持他的人没有这个能力,有能力的百姓又都不支持他。即使起兵,到时候也是死路一条。简单的说,就是秦朝的灭亡已经是必然,不管扶苏是否起兵,都没什么用。

参考资料:

《史记》

标签: 秦二世扶苏秦国嬴政赵高蒙恬

更多文章

  • 秦始皇的决定没能实现,秦朝灭亡得怪扶苏过于听话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嬴政,扶苏,秦二世,赵高,秦朝,皇位

    思来想去,秦始皇断不可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二儿子胡亥,相比于二儿子,公子扶苏各方面都要强于自己的弟弟,可能唯一不足的就是眼里缺少杀气。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一直在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努力了很久,却没有任何收获。等待将死之时,他也深知,自己还是没能逃脱“死字”。在秦始皇将死的时候,叫赵高写好盖了玉玺的传位诏

  • 假如扶苏在北疆起兵勤王,他是否可以挽救大秦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扶苏,项羽,刘邦,章邯,蒙恬,韩信

    扶苏:我要是不死,项羽你得掉一身皮!蒙恬:还得我跟他硬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是扶苏督蒙恬30万长城军南下,能否延续大秦帝国的年限?我们先来理顺一下逻辑,假如扶苏不死,蒙恬挂帅,30万大军南下要面对哪些敌人?蒙恬有没有胜算的可能?我们知道大秦灭亡,主要是因为三股势力在起作用,其中项羽的西楚军,大概兵

  • 北大3346枚汉代竹简,里面记载:秦始皇死前指定的继承人并非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酒城森哥S标签:扶苏,史记,李斯,北大,先秦,周朝,秦二世,司马迁,汉代竹简,秦始皇嬴政

    我们知道《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也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曾经记载过“沙丘之变”事件的经过,在始皇37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前最后一次出巡,不料却在沙丘病死。病重时,命令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让其参加丧事处理。但诏书一直在赵高处,没有使者送出。太监赵高不怀好意,为了自己的权利,和丞相李斯沆瀣一

  • 秦二世处死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没有杀?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子婴,扶苏,赵高,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驾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短暂的失去了统治者。在古代帝王驾崩可是大事,但是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并没有第一时间被王公大臣等人知晓,而是被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合谋封锁消息。想来秦朝刚刚建立天下还未稳定,始皇帝去世的也突然,

  • 如果是扶苏继位,秦朝会改变它二世而亡的结局吗?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扶苏,秦朝,嬴政,蒙恬,秦二世,孔子,扶苏继位,先秦,周朝

    秦朝做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创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但是却只存活了二世。秦朝的二世而亡,让很多人疑惑的同时又提出了假设:如果继位的是公子扶苏,秦二世而亡的结局会改变吗?秦朝灭亡原因如果要讨论这个话题,首先需要讨论的是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一个王朝的灭亡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原因,一种情况是由于社会原因,

  • 如果秦始皇驾崩后,扶苏接到伪诏直接杀回咸阳,结果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嬴政,扶苏,秦国,蒙恬,秦二世,秦王朝

    虽然秦始皇是一位很伟大的君王,但是,秦王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却很短,只有短短十五年,共经历三位皇帝。其实,有非常多的史学家提出疑问,如果秦始皇过世后,不是胡亥继位,而是秦始皇长子扶苏继位的话,那秦王朝的结局会不会改变呢?历史又会不会不一样呢?(一)历史的假设一我们先从一个大的假设说起,即扶苏在接到伪

  • 公子扶苏身边有蒙恬和三十万大军,为何仅凭一纸诏书就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蒙恬,公子扶苏,扶苏,嬴政,秦二世,赵高

    古语有云“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也听说过这句话吗?这无法考证。但无论扶苏是否听说过,却是按照这一说法去实施了。虽然后人对扶苏的这一做法很不理解,试图从扶苏的成长经历来挖掘其真实想法。我们毕竟不是扶苏本人,也不会真正了解其在生命最后一刻的真实想法,但史官的记录却会成为我们还原事件经过

  • 扶苏的愚孝愚忠,葬送了大秦几百年基业,还连累了蒙恬

    历史解密编辑:清竹雅韵标签:蒙恬,扶苏,嬴政,秦二世,赵高,李斯

    历史上,短命的朝代不少,若论起熟悉的程度,那么秦朝当排在首位。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仅仅历时了14年的时间就灭亡了。扶苏的愚孝愚忠,葬送了大秦几百年基业,还连累了蒙恬本来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为子孙开创了一个恢弘的基业,可惜的是,一场沙丘之变彻底地扭转了秦朝的大好局势走向,大秦帝国的

  • 秦国公子扶苏, 没能被立为太子, 竟与楚国外戚组织的一场叛乱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小雷的娱乐标签:楚国,秦国,嬴政,魏国,楚王,王翦,先秦,周朝,昌平君,公子扶苏,四大名将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与楚国可谓是相爱相杀的一对。春秋时期,秦国曾出兵相助楚国对抗吴国。而到了战国时期,秦国与楚国之间不光有战争,更有联姻,更有甚者,秦国的一些丞相和大臣更是出自楚国,如秦昭襄王时期一生四任秦相的魏冉,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丞相昌平君熊启等等。由于秦楚长期联姻和楚国宗室在秦国长期掌权,故秦

  • 秦始皇长子扶苏,什么事触怒秦始皇?他为什么被秦二世逼令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世界属于你我标签:嬴政,扶苏,蒙恬,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汉高祖刘邦

    作者:忆香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扶苏(?~公元前210年),嬴姓,名扶苏,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秦朝宗室大臣,秦始皇长子。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直言劝谏父亲,反对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触怒秦始皇。受命前往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扶苏敢于直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