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史记》从未提及秦始皇的皇后?扶苏、胡亥的母亲是谁呢?

为何《史记》从未提及秦始皇的皇后?扶苏、胡亥的母亲是谁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丹宝说文史 访问量:2938 更新时间:2024/1/21 9:16:14

秦始皇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不仅建立了家天下的皇帝继承制度,也创建了第一个封建王朝,可以说秦始皇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同时也伴随着很多的谜团,而且因为年代久远了,关于他个人以及与之相关人物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其中有一点让人疑惑的便是秦始皇贵为皇帝,但是他生平去没有设立皇后。

要知道自古以来很多帝王都会选择一位合适的或者是自己最爱的女子将其封为皇后,哪怕是没有心仪的女子也会尽量挑选符合条件的,毕竟这关乎皇室的尊严,同时也涉及政治统治,但是秦始皇并没有这样做,而且在《史记》之中也未曾提及有关于秦始皇的皇后的事情,随着这一问题的提出,人们也疑惑扶苏和胡亥的母亲会是谁呢?

子女众多,一生未立皇后

秦始皇在年少时过得并不安逸,反而因为当时秦国的弱小经历了很多的磨难,甚至当时还被楚国当做人质看压,后来有机会逃回秦国这才继承了王位,到那时的秦始皇也已经二十二岁了,在他亲政之后开始招贤纳士,大力的发展秦国的经济提高整体的军队作战实力,目的就是有一天能够让秦国重回往日的辉煌,不在沦为他国欺压的对象。

经过了商鞅变法,又任用李斯、张仪蒙恬和王翦等人,秦国一度成为当时诸侯国之中实力排名靠前的国家,后来又采用纵横捭阖的方法大败六国。

可以说秦始皇的人生故事还是很励志的,如此雄韬伟略着实让人佩服,而在统一天下的同时,秦始皇也没有忘记传承香火,虽然很多史书这种并没有明确记载秦始皇到底有多少个妃子,分别叫什么姓名,但是从他有三十三个子女来看,秦始皇的妃子应该不在少数。

而且这些妃子应该来自各个诸侯国甚至是其他的少数民族,可是这么多的妃子秦始皇并没有从中选择一个将其立为皇后,这件事的确是很让人疑惑。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没有立皇后,秦始皇可却有重点培养的继承人,这个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扶苏,据说扶苏深受秦始皇的器重,甚至还有意让蒙恬以及李斯等人辅佐他,很明显是想自己在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他。

想来扶苏的母亲应该是秦始皇比较喜欢的,毕竟他子女那么多,不输扶苏的公子也不少,偏偏看中扶苏应该是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母亲,只可惜后来扶苏惨遭陷害,皇位被胡亥所得,但是无论是扶苏还是后来夺位的胡亥,都没有明确的记载,这就很让人疑惑,这两人的母亲会是谁呢?

关于扶苏和胡亥母亲的猜测

我们先来看看扶苏的母亲可能会是谁,根据一些线索分析,扶苏的母亲很有可能是楚国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来是因为早年间秦始皇曾被楚国扣留当作人质,而恰巧当时有一位心地善良的楚国女子负责照顾他,具体的名字和信息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可能秦始皇也是为了保护她,并未收录相关信息。

二来就是等到后来扶苏被杀后,项氏一族以及曾经的楚国人联合起来,借着陈胜吴广起义,打着为扶苏报仇的名义起兵造反,这样来看扶苏的母亲是楚国人的可能性很大,而且还是可能和项氏一族有关系,想来就算是非楚国皇室成员,怎么也得是贵族出身,要不然秦始皇也不会如此重视扶苏。

而胡亥的生母身份就很模糊了,有的说法称胡亥的母亲是赵国人,因为赵高就是赵国人,他又愿意辅佐胡亥,那两人可能出自同一国家,而且赵国人在当时的社会地为确实是不高,从胡亥的待遇和受重视程度来看也确实是符合。

但也有人说胡亥的母亲可能是胡人,因为胡人的地位也同样低下,胡亥的名字估计也是和胡人有关的,至于到底是哪一方的始终无法断定,不过胡亥的出身肯定是没有扶苏好的。

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原因

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来看,秦始皇生平肯定是没有立皇后的,其他的史书同样也没有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要是秦始皇是忘了那肯定是不成立的,怎么说他都活到了五十岁,也不是英年早逝,来不及立皇后,应该是是出于自己的想法不愿意立皇后,那他究竟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首先,人们根据秦始皇的亲身经历猜测应该是年少时的心理阴影让他不想立皇后,这个心理阴影和他的母亲赵姬有关,在秦始皇年少时,吕不韦把持朝政,而且还和赵姬是老相识。

秦庄襄王去世的早,赵姬寂寞难耐,和吕不韦可能存在私情,但是吕不韦是个聪明人,他才不想因为一个女人把自己推进火坑,于是就找了一个“替死鬼”,也就是他手下的一个门客嫪毐,此人仪表堂堂,相貌英俊,赵姬一眼就看中他了。

后来这两人在后宫厮混,过上了属于他们的二人世界,赵姬也全然不顾自己身为皇太后的身份,实在是有失皇室尊严,秦始皇对此也是没有办法,毕竟是他的母亲,总不能呵斥禁止,这只会带来更不好的影响,更何况他当时还忙于政事,实在是没精力管这些事。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后来赵姬怀了嫪毐的孩子,她还想生下来,要知道这也是天大的丢人现眼,身为皇太后守寡多年居然生了孩子,这让外人怎么看,这让秦始皇脸面往哪放,更可气的是,赵姬和帮着嫪毐暗中谋反,想要把自己的儿子推下台,还好秦始皇早早察觉,将嫪毐行车裂之刑,将自己的母亲软禁一生,此事才就此了结。

但是这件事也让秦始皇心有余悸,他没想到自己的母亲会这么狠心,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种地步,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他可能也就不愿意设立皇后,这样的话就不会出现因权力过大而导致的棘手问题。

结语

除此之外,也有人说秦始皇是压根不想立皇后,他认为自己的才是至高无上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思想下,他不认为有那个女子能够和自己平起平坐,骨子里的高傲让他选择放弃立后,当然,这些都是人们的猜测,具体的原因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相关的记载也早早就遗失或是被抹除了,如今已是一个迷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嬴政秦二世扶苏皇后赵姬秦国

更多文章

  • 秦二世篡位后,名声好、能力强的扶苏为何不起兵,状况根本不允许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中外历史说标签:秦二世,扶苏,秦国,嬴政,赵高,蒙恬

    公元前210年,东巡路上的秦始皇突然病逝。秦始皇去世后,在李斯和赵高的帮助下,胡亥继承皇位,被称为秦二世。对于秦二世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秦朝的灭亡他要付很大的责任。在秦二世逼死的兄弟姐妹中,扶苏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很多人觉得,如果不是秦二世,扶苏应该继承皇位,秦朝也不至于灭亡。更有人觉得扶苏当年应该起兵

  • 秦始皇的决定没能实现,秦朝灭亡得怪扶苏过于听话

    历史解密编辑:吉吉嗑普标签:嬴政,扶苏,秦二世,赵高,秦朝,皇位

    思来想去,秦始皇断不可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二儿子胡亥,相比于二儿子,公子扶苏各方面都要强于自己的弟弟,可能唯一不足的就是眼里缺少杀气。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一直在寻求长生不老之术,努力了很久,却没有任何收获。等待将死之时,他也深知,自己还是没能逃脱“死字”。在秦始皇将死的时候,叫赵高写好盖了玉玺的传位诏

  • 假如扶苏在北疆起兵勤王,他是否可以挽救大秦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扶苏,项羽,刘邦,章邯,蒙恬,韩信

    扶苏:我要是不死,项羽你得掉一身皮!蒙恬:还得我跟他硬钢!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要是扶苏督蒙恬30万长城军南下,能否延续大秦帝国的年限?我们先来理顺一下逻辑,假如扶苏不死,蒙恬挂帅,30万大军南下要面对哪些敌人?蒙恬有没有胜算的可能?我们知道大秦灭亡,主要是因为三股势力在起作用,其中项羽的西楚军,大概兵

  • 北大3346枚汉代竹简,里面记载:秦始皇死前指定的继承人并非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酒城森哥S标签:扶苏,史记,李斯,北大,先秦,周朝,秦二世,司马迁,汉代竹简,秦始皇嬴政

    我们知道《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也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司马迁曾经记载过“沙丘之变”事件的经过,在始皇37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前最后一次出巡,不料却在沙丘病死。病重时,命令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让其参加丧事处理。但诏书一直在赵高处,没有使者送出。太监赵高不怀好意,为了自己的权利,和丞相李斯沆瀣一

  • 秦二世处死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留下了扶苏的儿子子婴没有杀?

    历史解密编辑:乐观探历史标签:子婴,扶苏,赵高,先秦,周朝,秦二世,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东巡途中病逝驾崩,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王朝——秦朝,短暂的失去了统治者。在古代帝王驾崩可是大事,但是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并没有第一时间被王公大臣等人知晓,而是被赵高、胡亥、李斯三人合谋封锁消息。想来秦朝刚刚建立天下还未稳定,始皇帝去世的也突然,

  • 如果是扶苏继位,秦朝会改变它二世而亡的结局吗?

    历史解密编辑:搜狐说娱乐标签:扶苏,秦朝,嬴政,蒙恬,秦二世,孔子,扶苏继位,先秦,周朝

    秦朝做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创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但是却只存活了二世。秦朝的二世而亡,让很多人疑惑的同时又提出了假设:如果继位的是公子扶苏,秦二世而亡的结局会改变吗?秦朝灭亡原因如果要讨论这个话题,首先需要讨论的是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一个王朝的灭亡一般可以分为两个原因,一种情况是由于社会原因,

  • 如果秦始皇驾崩后,扶苏接到伪诏直接杀回咸阳,结果会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嬴政,扶苏,秦国,蒙恬,秦二世,秦王朝

    虽然秦始皇是一位很伟大的君王,但是,秦王朝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却很短,只有短短十五年,共经历三位皇帝。其实,有非常多的史学家提出疑问,如果秦始皇过世后,不是胡亥继位,而是秦始皇长子扶苏继位的话,那秦王朝的结局会不会改变呢?历史又会不会不一样呢?(一)历史的假设一我们先从一个大的假设说起,即扶苏在接到伪

  • 公子扶苏身边有蒙恬和三十万大军,为何仅凭一纸诏书就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蒙恬,公子扶苏,扶苏,嬴政,秦二世,赵高

    古语有云“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秦始皇的长子扶苏也听说过这句话吗?这无法考证。但无论扶苏是否听说过,却是按照这一说法去实施了。虽然后人对扶苏的这一做法很不理解,试图从扶苏的成长经历来挖掘其真实想法。我们毕竟不是扶苏本人,也不会真正了解其在生命最后一刻的真实想法,但史官的记录却会成为我们还原事件经过

  • 扶苏的愚孝愚忠,葬送了大秦几百年基业,还连累了蒙恬

    历史解密编辑:清竹雅韵标签:蒙恬,扶苏,嬴政,秦二世,赵高,李斯

    历史上,短命的朝代不少,若论起熟悉的程度,那么秦朝当排在首位。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仅仅历时了14年的时间就灭亡了。扶苏的愚孝愚忠,葬送了大秦几百年基业,还连累了蒙恬本来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为子孙开创了一个恢弘的基业,可惜的是,一场沙丘之变彻底地扭转了秦朝的大好局势走向,大秦帝国的

  • 秦国公子扶苏, 没能被立为太子, 竟与楚国外戚组织的一场叛乱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小雷的娱乐标签:楚国,秦国,嬴政,魏国,楚王,王翦,先秦,周朝,昌平君,公子扶苏,四大名将

    春秋战国时代,秦国与楚国可谓是相爱相杀的一对。春秋时期,秦国曾出兵相助楚国对抗吴国。而到了战国时期,秦国与楚国之间不光有战争,更有联姻,更有甚者,秦国的一些丞相和大臣更是出自楚国,如秦昭襄王时期一生四任秦相的魏冉,与秦始皇统一六国前的丞相昌平君熊启等等。由于秦楚长期联姻和楚国宗室在秦国长期掌权,故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