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这两人不死,刘邦根本不敢杀韩信,可惜这二人全被韩信给杀了

如果这两人不死,刘邦根本不敢杀韩信,可惜这二人全被韩信给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饭小妹说历史 访问量:3770 更新时间:2024/3/15 16:32:47

汉朝柱石级人物韩信的人生可谓大起大落,他出身微寒,却靠着努力一步步登上高位。可正当他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又遭到处决,结局悲惨。其实,他的死本可以避免的,只要他当初手下留情,放过这两个人,那么他就能保全自身。

韩信是淮阴人,出生在一个已经走向没落的豪强家庭,他的幼年和少年过得并不如意,因为没有工作,也无田可耕,甚至一度连饭都吃不上,要不是有好心人接济,他恐怕要饿死街头了。秦朝末年,天下大乱,遍地都是反抗暴政的起义军,其中实力最为强劲的当属项羽了。

韩信想在战场搏取功名,遂去投奔项羽,他认为自己饱读兵书,胸中韬略无双,定能得到重用。没想到项羽只给了他一个小吏的职位,他的抱负根本无法施展,这让他十分郁闷,于是离开项羽,转而加入刘邦的汉军。

刘邦一开始也没有重视韩,也是只让他干一些毛糙小事,久而久之,他的耐心被磨光了,再次卸甲而去。萧何是知道韩信的才能的,他得知韩信离开了,马上骑快马去追,费尽心思才又将他带回来。与此同时,他亲自在刘邦面前为其说好话,刘邦也终于松口,拜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领兵后汉军实力大增,汉军很快便通过奇谋突破秦岭天险,由汉中进入肥沃的关中地区,没过多久又兵出函谷,开始征伐天下。楚汉交战的时候,韩信一直在楚军后方袭扰其粮道,分散项羽的注意力,极大缓解了刘邦面临的军事压力。

后来,韩信受命攻打齐国,他很快便夺下了整个齐鲁旧土,彼时的刘邦正遭到楚军围困,形势危险。但韩信却拥兵自重,非但不去救援,反而写信给刘请求加官进爵。这一行为激怒了刘邦,虽然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应允了韩信,但心底里已经起了杀意,这为日后的韩信之死埋下了伏笔。

韩信手下有个谋士是个明白人,一直在劝说韩信自立为王,脱离刘邦,如若不然,一旦项羽被灭掉,失去用武之地的他必然会遭到刘邦的迫害。但韩信不愿意,他认为自己的地位和名利都是刘邦给的,他挂记刘邦的恩情,不愿叛汉。

楚军被击溃,项羽自杀之后,刘邦立即开始提防韩信,慢慢剥夺他的兵权。韩信有个好友名叫钟离眛,曾经在项羽手下服役,楚军败亡,他无处可去,便来投奔韩信。刘邦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准备对韩信动武。此时,在韩面前的有两条路,其一是自立为王,与刘邦分庭抗礼,凭着自己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必然能立于不败之地,其二便是向刘邦服软。

韩信选择了后者,他为了保全自己,居然将好友杀死。但刘邦并未因此而放过他,直接剥夺他的兵权,并将他囚禁在长安城中。韩信终于看清了刘邦的真面目,他决定动用武力为自己争取权益,结果遭到告发,吕后与萧何将他骗进宫里杀死,他的三族也被灭,可谓凄惨!

韩信的悲剧其实是可以避免的,倘若他当初不打败项羽,留着其牵制刘邦,那么自己的地位也能稳固下来。退一万步讲,他当初要是不杀钟离眛,而是选择与他一起举事,与刘邦对抗,那么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可惜韩信只知军事而不懂政治,他高看了刘邦,自己的一腔忠心最终是错付了。不过,韩信的历史贡献是无人能及的,他被誉为古代军事家的典范,确实是实至名归!

更多文章

  • 萧何当时为什么不救韩信,却和吕后一起设计杀害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萧何,韩信,吕雉,项羽,吕后,秦朝,汉朝,汉高祖刘邦

    萧何懂人才,但更懂政治。韩信是萧何举荐并且提拔的,在楚汉战争中立下不世之功,这对于萧何来说本应该是好事,因为最高级的政治本质就是裙带关系,韩信的地位提高,对萧何一样有反哺作用。但韩信虽然能力强,功绩大,他的内心和表现却配不上他,他太过自大,也不会审时度势,这让韩信成为了让刘邦忌惮万分的一个人,萧何作

  • 刘邦屡次坑韩信,韩信为何就是不反?原因和项羽之所以失败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刘邦,韩信,萧何,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刘邦屡次坑韩信,韩信为何就是不反?原因和项羽之所以失败一样战国时代,是一个游侠的时代。在司马迁的《游侠列传》中,曾这样描述侠客:“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同时,战国的游侠都恩仇必报,对于他人滴水的恩情,均会涌泉相报。“兵仙”韩信早年出身不详,但从其行

  • 韩信没当元帅的经验,为何打仗却很厉害?韩信的能力从哪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韩信,刘邦,项梁,秦国,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收缴了很多违禁品,兵书就是其中之一。韩信大约生于公元前231年,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公元前221年),他才10岁左右。老秦的法令推行得很彻底,私藏兵书是犯法的事,逮住了就得挨收拾,不排除少年时代的韩信有通过非正常渠道得到兵书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并不是很大。韩信读过兵书,击破赵国之

  • 吕雉将韩信杀害,韩信临死前撂下一句狠话,为何吓得刘邦脊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博哥故事会标签:吕雉,韩信,刘邦,项羽,萧何

    韩信早年间境遇不太好,虽然身体魁梧,但是跟刘邦一样“不事生产”,虽然腰间配着长剑,但是从不打架斗殴,每天到各处去蹭吃蹭喝,街坊四邻、亲朋好友大多都因此而厌恶他。好在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秦始皇暴卒后,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放出一去豪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各地纷纷掀起了反秦的浪潮。韩信趁此机

  • 《楚汉之争》之韩信的抉择

    历史解密编辑:著字以育人标签:韩信,刘邦,齐王,张良,齐国,汉王,汉朝,秦朝,楚汉之争,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蒯彻对韩信说将军你攻下了齐地日后又有什么计划吗,韩信说现在不是很好吗,蒯彻说你现在只是一个大将军是无法名正言顺的地治理齐国的,韩信说你的意思是,蒯彻说将军你应当自荐让汉王封你做齐王,刘邦说汉王能答应吗,蒯彻说现在楚汉之争已到了关键时刻,汉王现在正需要你的帮助,你如果上书汉王一定会答应的,韩信考虑了一

  • 韩信没有谋反,为何却被刘邦废掉?他的威胁实在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帝王霸朱标签:韩信,刘邦,齐王,楚王,萧何,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公元前201年正月,在灭掉项羽后,汉高祖刘邦正式分封诸王,他将立下大功的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以下邳为都城。可是仅仅过了几个月,刘邦就采纳陈平的建议,以伪游云梦的方式,逮捕了韩信,然后废掉他楚王的爵位,贬为淮阴侯。之后,韩信被软禁在了长安。可是事实证明,韩信并没有谋反,可是刘邦为何还要这么做呢?众所周

  • 发现山西一座古墓,仅存头颅,内含韩信遗迹,守护已逾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米虫侃娱乐标签:韩信,刘邦,项羽,吕雉,陵墓,萧何,古墓,秦朝,汉朝,山西省,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人才,汉朝开国功臣。虽然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敬仰和敬仰,但是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韩信的死讯。被他的“亲师傅”害死了,悲惨至极。大家都知道,韩信是被吕后砍头和尸体分开安葬的。韩信的墓地,成为了2000多年来大家一直好奇的一个谜。直到山西省一处神秘之地,韩信人头下落才出现线索。0

  • 萧何为何出计杀韩信?他不出手帮助吕后清理韩信,他自己就要倒霉

    历史解密编辑:黄昏细雨醉红尘标签:萧何,韩信,吕雉,刘邦,丞相,楚王,吕后,秦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公元前197年,汉高祖十年,“汉初三杰”之一的淮阴侯韩信被家臣告发谋反,当时,汉高祖刘邦在外征战,无法回来亲自处理,于是,坐镇长安的吕后和丞相萧何合谋,将韩信骗至长乐宫擒拿后诛杀,并夷韩信三族,《史记·萧相国世家》中记载:“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配合吕后铲除韩信的萧何,其实算是朝

  • 韩信被杀:自请封王何罪之有?挑动陈豨谋反不可思议!

    历史解密编辑:米薇史小范标签:韩信,陈豨,封王,分封,齐王,秦朝,汉朝,春秋战国,汉高祖刘邦

    公元前196年,楚汉相争的刀光剑影消失才几年,为刘邦坐稳龙廷屡建功勋的大将韩信,却成了刘邦等人的刀下之鬼,甚至被夷三族。对此,历来的史家们虽有异议,但多数人认为,韩信企图谋反,罪有应得。包括司马迁、班固等都持这一看法。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有的研究者不断著文,认为当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虽然再无一兵一

  • 韩信墓前刻有2句诗、共10个字,却写尽其一生,网友:真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国标签:韩信,刘邦,萧何,吕雉,皇帝,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我们都知道典故“飞鸟尽、良弓藏”,表面意思是飞鸟被打完了,好弓箭也就失去作用了。后来多用来指一些开国功臣被皇帝以各种不是理由的理由加害。越王勾践、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等都有过大杀有功之臣的记录。这些被皇帝们无端加害的功臣,人生往往是喜极而悲的。今天小编要说道的就是汉初的一员大将,"汉初三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