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并非不重用韩信,韩信为何还要投靠刘邦?原因用四字就可解释

项羽并非不重用韩信,韩信为何还要投靠刘邦?原因用四字就可解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史学听讲堂 访问量:4507 更新时间:2024/1/28 10:48:02

众所周知,“兵仙”韩信曾经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部将,后来才成为刘邦的部属。在很多人看来,韩信之所以逃离项羽阵营,是因为他不受重用。投奔项羽多年,才仅仅只是个持戟小官,因此才弃项归刘。然而笔者仔细阅读《史记》,结合《汉官仪》等书籍的记载,最终发现,项羽其实并没有不重用韩信,相反还十分看好他。

大家都知道,韩信在年轻时曾度过了一段困窘的日子。虽然他身负异才,却终究怀才不遇,整个年轻时代,他都靠着跟朋友蹭饭,向他人乞讨维持着生活。若非秦末乱世,满腹韬略的韩信恐怕要虚度此生。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后,韩信看准了机会,手握长剑,只身加盟项梁的楚军,成为反秦起义军的一员。随后,项梁在定陶惨败给章邯,死于乱军之中,韩信成为了项羽的部下。

按照一般观点,项羽对韩信选择了无视,对这样的异才,却只授予了郎官,他整天拿着长戟,成为了项羽的护卫。因此许多人便吐槽:“项羽怎么那么笨!竟看不出韩信是个天才。”然而,项羽真的没有看出韩信的才能吗?答案是否定的!从现实角度,项羽甚至绝对称得上赏识韩信。

为何这么说呢?首先让我们看看韩信的官职——郎中。“郎中”这个官职虽小,但是非常有前途。这个职位相当于什么呢?实际相当于总裁助理,负责为项羽出谋划策。试问项羽是什么人?他是西楚霸王,是手握40万雄兵的大诸侯。韩信没有背景,也没有财产,仅仅在项羽身边待了一年,便成了他的助理。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一个大学毕业生,加盟阿里巴巴只有一年,就成了马云的贴身助理,请问这种人还不牛呢?你能说他不受项羽待见吗?

和韩信一样,历史上许多名臣都曾当过郎中,其中就包括汉初名臣——娄敬。刘邦夺取天下后,一度为定都何地犹豫不定,娄敬一番劝说,坚定了刘邦定都于长安的决心。而娄敬有这样出色的表现后,刘邦授予娄敬的职务,也是郎中。后来娄敬青云直上,被封为侯爵,享受2000户的食邑。看到这里,读者们大人们,你们还敢说项羽不重视韩信吗?作为上位者,若想提拔一个人,必须要经过既定的流程,如果陡然将人才提升至高位,必然有人不服。项羽将韩信任命为郎中,就是想让他积累经验,积累威信,最终让他独当一面、统帅千军万马。可以说,如果韩信待在项羽阵营,最终还是会成为一方大将。

那么韩信为何还要叛离项羽呢?笔者只有四个字就可解释,那就是“升官太慢”!

韩信是个眼高于顶的人,在这个天才眼中,周围之人大多是碌碌无为之辈。他想一步登天,被破格利用,而不是通过混资历、混履历。在他看来,自己天生就应该是大将。因此,他向项羽提了很多建议,然而项羽却并没有听从。作为一个刚刚走上社会的年青人,韩信要履历没履历、要资没资历,要关系没关系,项羽这种名动天下的实力派,又如何会轻易接受他的建议呢?如果接受了,项羽的老部下又会作什么感想?他们会服气吗?

韩信见自己的建议得不到采纳,也认定自己必然不能快速升迁,因此他放弃大好前途,投奔了刘邦。到了刘邦阵营,韩信的境遇并没有好到哪去,被安排做了个守仓库的小官。后来韩信受到同僚牵连,差点被处死,好在刘邦亲信夏侯婴在临刑前亲自接见了他,并从韩信的话语中听出了不凡的才能,最终韩信逃过一死。在夏侯婴的推荐下,韩信又得到了萧何的接见,而萧何也认为,韩信是个万中无一的天才。

虽然夏侯婴和萧何都很赏识韩信,但最终能够提拔韩信的,只有刘邦。而此时刘邦的想法或许与项羽一致,他不会为了韩信冒险,破坏自己阵营的政治平衡。韩信见刘邦实际与项羽是一丘之貉,不会立即重用自己,因此他又一次选择了叛离,若不是萧何苦苦相追,刘邦必将失去这个绝世名将。萧何见此,认为决不能再绥靖下去了。于是他立即找到刘邦,希望他能直接将韩信封为大将军,而且还大摆仪式,给所有将领看。就这样,韩信以非正常的方式一步登天,成为刘邦帐下的大将,实现了他快速升迁的梦想。虽然项羽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但哪比得上刘邦的登坛拜将呢?韩信成为大将后,刘邦接见了韩信,并从他谈吐中看出了韩信杰出才能,并且放心大胆地将兵权交给了此前没有领兵经验的韩信。

从韩信一步登天的经历,我们不仅能看出韩信的天才,同时也能看出刘邦惊人的魄力。毛主席曾说“刘邦是封建帝王中最厉害的一个”,从任用韩信事件中,就能得到完美的印证。刘邦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他的属下对他均有着极大的信任。他相信自己即使骤然提升韩信,手下人也不会不满,而且还会绝对服从韩信的领导。最终,韩信在刘邦手下,成为了独当一面的统帅。他开辟第二战场,从侧翼包围项羽,最终帮助刘邦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

所谓“不拘一格降人才”,这话说得容易,做到却很难。项羽做不到,最终走向了失败;刘邦做到了,最终成为大汉帝国的开国皇帝。

标签: 项羽韩信刘邦夏侯婴萧何

更多文章

  • 韩信之死是刘邦授意?不,刘邦是背后保护韩信的人,凶手另有其人

    历史解密编辑:浩然文史标签:刘邦,樊哙,萧何,秦朝,汉朝,韩信之死,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关于大汉开国功臣淮阴侯韩信的死,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这是一起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恶性事件。甚至有人认为吕后干的那些事,都是在刘邦的默许下进行的。所以啊,最后杀韩信的其实是刘邦本人。司马迁老先生不也说过吗,刘邦听闻韩信的死讯后,且喜且怜之,你看,他多高兴啊!可说这话的人,大多都对汉初的政治形态有着极大

  • 韩信,“萧规曹随”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看鉴人文历史标签:韩信,刘邦,曹参,樊哙,吕雉,萧何,丞相,汉朝,秦朝,春秋战国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少不了一个成功的女人。吕雉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发妻,毫无疑问是大汉初年这群布衣将相们心目中的“大嫂”。吕雉|《楚汉传奇》剧照她跟着刘邦一路共患难,数次死里逃生,终于熬成了一流的女政治家。在其后,更是展示了她的雷霆手段,尤其是诛杀韩信。01吕后动手的时机韩信作为大汉军方的一号人物,功

  • 如果这两人不死,刘邦根本不敢杀韩信,可惜这二人全被韩信给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饭小妹说历史标签:刘邦,韩信,萧何,齐国,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汉朝柱石级人物韩信的人生可谓大起大落,他出身微寒,却靠着努力一步步登上高位。可正当他意气风发的时候,他又遭到处决,结局悲惨。其实,他的死本可以避免的,只要他当初手下留情,放过这两个人,那么他就能保全自身。韩信是淮阴人,出生在一个已经走向没落的豪强家庭,他的幼年和少年过得并不如意,因为没有工作,也无田

  • 萧何当时为什么不救韩信,却和吕后一起设计杀害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萧何,韩信,吕雉,项羽,吕后,秦朝,汉朝,汉高祖刘邦

    萧何懂人才,但更懂政治。韩信是萧何举荐并且提拔的,在楚汉战争中立下不世之功,这对于萧何来说本应该是好事,因为最高级的政治本质就是裙带关系,韩信的地位提高,对萧何一样有反哺作用。但韩信虽然能力强,功绩大,他的内心和表现却配不上他,他太过自大,也不会审时度势,这让韩信成为了让刘邦忌惮万分的一个人,萧何作

  • 刘邦屡次坑韩信,韩信为何就是不反?原因和项羽之所以失败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故事上集标签:刘邦,韩信,萧何,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刘邦屡次坑韩信,韩信为何就是不反?原因和项羽之所以失败一样战国时代,是一个游侠的时代。在司马迁的《游侠列传》中,曾这样描述侠客:“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困厄。”同时,战国的游侠都恩仇必报,对于他人滴水的恩情,均会涌泉相报。“兵仙”韩信早年出身不详,但从其行

  • 韩信没当元帅的经验,为何打仗却很厉害?韩信的能力从哪来?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韩信,刘邦,项梁,秦国,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收缴了很多违禁品,兵书就是其中之一。韩信大约生于公元前231年,秦国统一六国的时候(公元前221年),他才10岁左右。老秦的法令推行得很彻底,私藏兵书是犯法的事,逮住了就得挨收拾,不排除少年时代的韩信有通过非正常渠道得到兵书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并不是很大。韩信读过兵书,击破赵国之

  • 吕雉将韩信杀害,韩信临死前撂下一句狠话,为何吓得刘邦脊背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博哥故事会标签:吕雉,韩信,刘邦,项羽,萧何

    韩信早年间境遇不太好,虽然身体魁梧,但是跟刘邦一样“不事生产”,虽然腰间配着长剑,但是从不打架斗殴,每天到各处去蹭吃蹭喝,街坊四邻、亲朋好友大多都因此而厌恶他。好在这样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秦始皇暴卒后,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而起,放出一去豪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各地纷纷掀起了反秦的浪潮。韩信趁此机

  • 《楚汉之争》之韩信的抉择

    历史解密编辑:著字以育人标签:韩信,刘邦,齐王,张良,齐国,汉王,汉朝,秦朝,楚汉之争,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蒯彻对韩信说将军你攻下了齐地日后又有什么计划吗,韩信说现在不是很好吗,蒯彻说你现在只是一个大将军是无法名正言顺的地治理齐国的,韩信说你的意思是,蒯彻说将军你应当自荐让汉王封你做齐王,刘邦说汉王能答应吗,蒯彻说现在楚汉之争已到了关键时刻,汉王现在正需要你的帮助,你如果上书汉王一定会答应的,韩信考虑了一

  • 韩信没有谋反,为何却被刘邦废掉?他的威胁实在太大

    历史解密编辑:帝王霸朱标签:韩信,刘邦,齐王,楚王,萧何,秦朝,汉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公元前201年正月,在灭掉项羽后,汉高祖刘邦正式分封诸王,他将立下大功的齐王韩信改封为楚王,以下邳为都城。可是仅仅过了几个月,刘邦就采纳陈平的建议,以伪游云梦的方式,逮捕了韩信,然后废掉他楚王的爵位,贬为淮阴侯。之后,韩信被软禁在了长安。可是事实证明,韩信并没有谋反,可是刘邦为何还要这么做呢?众所周

  • 发现山西一座古墓,仅存头颅,内含韩信遗迹,守护已逾20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小米虫侃娱乐标签:韩信,刘邦,项羽,吕雉,陵墓,萧何,古墓,秦朝,汉朝,山西省,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军事人才,汉朝开国功臣。虽然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敬仰和敬仰,但是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韩信的死讯。被他的“亲师傅”害死了,悲惨至极。大家都知道,韩信是被吕后砍头和尸体分开安葬的。韩信的墓地,成为了2000多年来大家一直好奇的一个谜。直到山西省一处神秘之地,韩信人头下落才出现线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