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四川王朗发现2只金雕,用爪子刺穿岩羊脖子,吃饱飞走后赤狐来了

四川王朗发现2只金雕,用爪子刺穿岩羊脖子,吃饱飞走后赤狐来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雪灵谷 访问量:4409 更新时间:2024/1/21 13:07:41

位于四川绵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朗片区,一年里大概有七八个月的降雪期,春夏季节王朗山上也会下雪,银装素裹,连绵的的山峦仿佛一幅水墨画。

雪后的王朗,犹如美丽的童话世界,同时也很原始,拥有非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大熊猫、川金丝猴、牛羚、金钱豹、云豹、绿尾虹雉等在王朗繁衍生息。

前不久,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回收红外相机数据时,发现罕见的画面——金雕成功捕猎到一只岩羊。具体经过是怎样的呢?

01

金雕忽高忽低地飞着,母岩羊受惊顾不上小岩羊

王朗海拔2800米的山林里,覆盖着皑皑白雪,一群岩羊穿梭在静谧的雪林中,动作轻盈,犹如精灵一般。

忽然,高空中传来不同寻常的叫声,紧接着一个大大的黑影盘旋的上方。原来是金雕,那2米宽的翼展,弯钩一样的爪子,把岩羊吓得慌了,急忙逃跑。

金雕在半空中忽高忽低地飞着,气势汹汹地追赶着岩羊群。每一只岩羊都拼命奔逃,不想沦为金雕的食物。

其中有一只亚成体岩羊,紧紧跟随着母羊,但没一会儿,恐惧、慌乱的母羊就顾不上它了。小岩羊跟不上母亲,落在了队伍后面,暴露在金雕的利爪下。

对金雕来说,亚成体岩羊正好适合捕猎,肉多,但不会太重。如果猎物体型太大的话,不仅容易失手,还可能导致自己受伤,“赔了夫人又折兵”。

02

俯冲下去扑倒岩羊,并用爪子刺穿了岩羊的脖子

毫无疑问,金雕锁定了这只亚成体岩羊,并且直接采取行动,从半空俯冲下去,直冲岩羊而去,利用宽大有力的翅膀与俯冲的力道,一下子就将小岩羊扑倒在地了。

小岩羊惊慌失措,挣扎着想跳起来逃命。但金雕再次出击,整个身体骑到岩羊背上,同时伸出利爪,对准了岩羊的脖子。

金雕的利爪,犹如利刃,锋利且有力,刺穿了岩羊的脖子,并且紧紧扣住了,坚决不松开。

岩羊四肢乱蹬,挣扎着,扑腾着,拖着金雕滑下了山坡,进行着殊死搏斗。然而,在挣扎中伤口被刺得更深,流血更多了。

而金雕呢,右翅用力支撑在地,努力保持着平稳。僵持了好一阵子,岩羊咽气了,一动也不动。又过了一会儿,金雕才松开了爪子,站起来,收拢翅膀,还用鸟喙轻啄了两下,似乎是在梳理羽

成功捕猎一只岩羊,金雕似乎很兴奋,那神态威风凛凛又得意洋洋。

03

吃饱后离开,另一只金雕也飞来进食,夜里赤狐来偷吃

金雕用爪子划开岩羊腹部的皮毛,取食鲜美的羊肉与内脏,大多数时候,金雕都喜欢先吃猎物的内脏,这次也不例外。

即便很饿了,金雕进食还是慢条斯理的,不像秃鹫那般狼吞虎咽。金雕大约吃了半个小时之久,把肚子填满,这才拍拍翅膀离开了。

还剩下大半只岩羊在雪地上,没过多久,另一只金雕也飞来此地,开始进食。第二只金雕,没有帮忙一起捕猎,来吃白食却很积极,心满意足地享受着美味。

吃了一会儿,还换个位置再继续吃,挑拣多肉的部位先吃。第二只金雕进食了20多分钟,填饱肚子就离开了。

当金雕的巢穴没有幼雕需要哺育,它们就没必要将食物“空运”回巢,毕竟抓着重物在空中飞行,是很费体力的。

然而,留在原地的食物,随时有可能被其他食肉动物偷吃。这不,到了夜里,一只机灵敏捷的赤狐跑来了,相当谨慎地左看右看,确认没有危险,才跑了过去。

剩下的食物,也很好吃,赤狐也不挑食,饱餐一顿之后,还咬下一块肉带回洞穴,下一顿也有着落了。

第二天,山林里一片平静,雪地上散落着一只亚成体岩羊皮毛与残骸。

04

金雕为什么能成为猛禽之王?

大家都知道,金雕被称为猛禽之王,也被称为空中霸主,自身条件非常优越:拥有宽大的翼展、弯钩状的鸟喙、以及锋利如匕首的爪子等。

金雕的捕猎能力非常出色,既能捕猎岩羊,也能对付狼,还能抓着山羌飞上天……

之所以如此凶猛,除了自身条件之外,还因为金雕刚一出生,就要接受残酷的考验。通常,金雕一窝产卵2枚,孵出2只小金雕。

如果成年金雕带回来的食物不够充足,年幼的金雕为了争抢食物,就会同胞相残,体弱者会被啄死,甚至被吃掉。

所以,任一只能够平安长大的金雕,都不是“怂货”。这样残酷的生存竞争,也保证了金雕种群的优质繁衍。

结语

金雕是大型猛禽,成年后翼展能达到2米,适合在空旷地区,如草地、荒漠,或者没有茂密树木的高山之上捕猎。但是,宽大的翅膀不利于林下捕猎,这次金雕为何会跑到林中捕猎呢?

雪灵谷自然实验室/出品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王朗对骂,王朗明明句句精辟字字在理,为何却被骂死

    历史解密编辑:时尚的大咖秀标签:诸葛亮,王朗,蜀汉,曹魏,刘备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谋臣虎将人才辈出。而在三国乱世之中,曾有言"卧龙凤雏,得其一者可得天下。"其中的卧龙指的便是诸葛亮。诸葛亮生来足智近妖,虽身在茅庐却仍知晓天下之事。在刘备前去请其出山之时,与其共析天下局势,而留下的《隆中对》,若是后来荆州未失,恐怕三国局势的发展,便真要如诸葛亮所预料的那

  •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句句精辟字字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1949标签:诸葛亮,王朗,刘备,曹魏,魏国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主要角色,他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不管是军事还是政务,或者外交,或者农田水利等都是一把好手,堪称三国第一人。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事情大多极为精彩,如舌战江东群雄,三分天下大计等。不管是诸葛亮是三分大计还有舌战群雄,都表现出他的超高的智慧和口才,让刘备和江东群臣折服。不过诸葛亮有

  • 高原浅梦,游走在王朗的神秘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绵阳旅游标签:王朗,高原,原始森林,岷山,草甸

    你的心里或许也有一个高原梦梦里总有不见边际的湛蓝天空有郁郁葱葱的成片云杉有一汪澄澈平静的湖泊还有高耸巍峨连绵不绝的雪山圣洁之境王朗雪山最美的风景总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王朗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可观赏到雪山,它们静静矗立,冷峻挺拔。@Lemonade岷山山脉是一条南北向高大连绵的山岭,长约200公里,而王朗

  • 诸葛亮与王朗阵前辩论,王朗说得精辟在理,为何却被活活骂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诸葛亮,王朗,曹操,曹魏,刘备

    语言是一门艺术,说话是一门学问,会说话,是一项技能。人与人之间很多的斗争,不存在于武力交手中,而存在于语言辩论中。话该怎么说才合适,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见识和修养;还能表达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他的行动目标。三国时,诸葛亮就靠他的聪明才智和三寸不烂之舌气到了很多人,当然最后他自己也被司马懿气到不行。

  •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强哥说史标签:王朗,曹魏,郭淮,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

    事实上,站在辩论的角度,王朗的一番话根本没有任何问题,反而是句句精辟字字在理,连诸葛亮和蜀军众人听了都深以为然!然而,这不仅仅是辩论,这是战争,诸葛亮成功的把话题上升到了道德层面,对王朗进行人身攻击,结果王朗还真的就按照诸葛亮说的去思考了,被诸葛亮牵制鼻子走,最终气不过一命呜呼了!总结下来,王朗在这

  •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其实王朗说的句句在理,为什么最后还是输了?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诸葛亮,王朗,曹操,司马懿,曹丕,孙策

    在《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骂王朗是其中比较有名的片段。诸葛亮凭借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犀利的语言同曹魏的高级官员——司徒王朗,在两军阵前展开了一番精彩程度不亚于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激烈辩论。平心而论,在这场辩论中,王朗说的句句在理,但是为何他最后不仅输了,就连性命也丢了呢?王朗其人王朗出生在儒家的诞生地山东,

  •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句句在理,竟还是输给了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娱三三三标签:王朗,蜀汉,三国,诸葛亮,天文学家,曹操手下

    在诸葛亮的众多事迹当中,武乡侯骂死王朗,成为了津津乐道的一处事迹,这自然是罗贯中所虚构的故事,其中的台词,却也颇为有趣,但是如果让我们来好好分析这一段话语,却并不难以发现,其实王朗没有说错什么。在《三国演义》当中,劝降的画面并不在少数,而且大多获得了成功,比如李肃劝说吕布,李恢劝降马超,晓之以理,动

  • 诸葛亮口中‘厚颜无耻’的王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史学远征团标签:王朗,曹操,孙策,曹丕,三国,诸葛亮,司马昭,天文学家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当中,很多人对于诸葛亮骂王朗这段剧情,应该都有很深刻的印象。诸葛亮与王朗在阵前,诸葛亮用一大段话把王朗批得体无完肤。而王朗却对此并无招架之力,只是不断重复着‘诸葛村夫’这四个字。最终,王朗被诸葛亮的这番话,活活气死于阵前,沦为笑柄。不过,在真正的历史上,王朗其实并没有被诸葛亮骂死

  • 诸葛亮与王朗对骂,王朗说的句句精辟在理,为何最后还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诸葛亮,王朗,曹魏,三国演义,曹操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深受喜爱,三国时代短短几十年,却成了被中国人最熟知的历史,三国演义的功劳最大。三国演义最大的优点,就是提炼和升华了人物性格,让每个历史人物,都突出地表现他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而且通过对历史的细微调整,做到了七分真实三分虚构,正是通过这种巧妙的组合,三国演义塑造了一个

  • 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句句在理,为何还会被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诸葛亮,王朗,蜀汉,曹魏,汉献帝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算是其中的名场面之一。并且,古往今来,很多人在津津乐道此事的时候,还会赞叹诸葛亮能言善辩,能靠一张伶牙俐齿将王朗置于死地,并在客观上提高了蜀汉将士的士气。不过,如果转过头仔细想想,似乎王朗说的很有道理。反倒是诸葛亮有些强词夺理。那么,为什么王朗明明占理,但还是会被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