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孝庄太后死前留一遗命,孝顺的康熙没遵守,却受到众人赞赏

孝庄太后死前留一遗命,孝顺的康熙没遵守,却受到众人赞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33 更新时间:2024/2/19 8:29:25

古代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是以儒家思想治国,尤其到了清朝,满人尽忠中原统一江山,他们更加学习汉人的化,用汉人的文化治理国家,尤其是康熙皇帝,他对汉人文化非尊崇,儒家文化中孝道是重要一节,比如孝惠帝、孝文帝、孝武帝、孝昭帝等都以孝治天下,康熙皇帝也是个非常孝顺的皇帝。

康熙皇帝早年登基,当时他的父亲顺治帝一节逝世(也有说去当和尚了),他身边的长辈只有孝庄太后,而孝庄太后也是历史上非常精明能干的女性,比吕后、武则天等也不遑多让,孝庄太后为康熙治理江上,扫平了许多障碍。

康熙皇帝一直非常孝顺这位奶奶,晚年孝庄太后身体健康状况差,康熙皇帝的心情也随着孝庄病情的好坏而变,孝庄病情加重,康熙便感到恐惧和担忧,孝庄病情好转,康熙便如释重负,而且康熙皇帝还经常深夜亲自跟奶奶喂药,史料记载“亲侍进药,侍奉至夜半”。

康熙皇帝的孝顺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后已经病入膏肓,这时康熙皇帝“衣不解带,寝食俱废,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塌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孝庄太后疼爱孙子,让他回去休息一下,但他却不愿意。

为了挽救奶奶的性命,康熙皇帝每天在公众焚香祈祷,尽管如此孝庄太后的病情依旧加重,于是他采取了一项令人惊悚的措施,十二月初一凌晨,腊月寒冬,凛风刺骨,康熙率领着公大臣从乾清宫步行走到天坛,为孝庄太后祈福,康熙还在祭文中写到:“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群臣听到无不涕泪喷流。

尽管如此孝庄太后还是逝世了,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自然规律,不过孝庄太后在临终前,却留下一条遗命,她对康熙皇帝说:“我病若不起,皇帝断勿割辫。”原来清朝满人都留下辫子的,若遇到家中长辈逝世,则需要割掉辫子以表哀悼,还需要守孝27个月。

孝庄太后要求自己死后,康熙不需要割辫子,然而康熙并没有遵守奶奶这条遗命,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后逝世,康熙却毅然割辫守丧,并打算守满二十七个月,但他是皇帝,日理万机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后来大臣纷纷表示:“以日易月,二十七日而除。”

康熙皇帝虽然公然违抗了孝庄太后的遗命,但却赢得朝廷上一篇赞赏之声,后世人对康熙的孝顺行为,也十分敬仰,要是我们现代人对待父母,能做到康熙皇帝一半的孝顺程度,父母们都该很欣慰了。

标签: 康熙,孝庄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为何最恨光绪皇帝?为何非要在遗诏加这句话,才肯闭上眼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慈禧

    慈禧太后最恨的人,就是光绪皇帝。原因无他,只因光绪在维新变法中,想借助袁世凯的力量,将慈禧太后囚禁瀛台。可是袁世凯临阵倒戈,反将光绪皇帝抓到了瀛台,并漫漫无期地软禁了起来。维新变法的六君子在菜市口被开刀问斩,可是光绪皇帝因有外国人支持,故此不能杀,慈禧太后就决定用“软刀子”杀人,她孤立光绪,折磨光绪

  • 曾国藩能专心杀敌全靠他,要不是因为他,曾国潘早下台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曾国潘,咸丰,肃顺,

    有清一代,满汉大防。国学大师章太炎在《社会通铨商兑》里说:满人得国几三百年,而满汉种界厘然犹在。朝廷里的重要官职,都安排两个人,但凡有一个汉大臣,就要对等的设一个满大臣。比如六部尚书,就是一个满尚书,一个汉尚书。在这样的政治氛围里,却有一个满族亲贵,虽然自己身为满人还是宗室,却重汉轻满。这个人就在咸

  • 为何三个皇帝轮流登基,却最终让明朝跌入了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万历皇帝

    公元1620年,大明朝万历皇帝咽气了,这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他长达48年的执政时间里,明朝曾经经历过“万历三大征”的辉煌,也经历过“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国家曾经因为张居正变法而一度中兴,也曾经因为万历派遣太监收矿税而弄得民怨沸腾。当然万历皇帝最有名的还是他曾经三十多年不上朝,躲在宫中不与官员

  • 这位将领作战失败将要被斩首,给皇帝上书了8个字,不但没死,皇帝还赏赐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西域

    公元前104年,西汉王朝派出一支以车令为首的使者团,带着金银财宝和一匹用金子制作的马,前往西域大宛国(现土库曼斯坦境内)换取汗血宝马。谈判失败后,大宛国王毋寡杀害了车令等人,掠夺了使者团随带的金银和金马。消息传到汉朝之后,汉武帝刘彻大怒,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决定派兵攻打大宛,以雪此恨。这时,深受武帝宠

  • 司马光砸缸救的是谁?后来还建了一座亭子感谢司马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上官尚光,司马光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基本上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这个故事讲的是,只有七岁的司马光能在这么慌乱的时刻,如此迅速地寻找到解决办法实属不易,的确值的大家钦佩。但在人们都把目光集中在司马光身上的时候,似乎漏掉了什么东西——那就是从水缸里出来的孩子是谁?掉进水缸里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和司马光同岁,是司马光从小

  • 满清名臣孙嘉淦的生平简介,孙嘉淦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乾隆

    初入仕途孙嘉淦早年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孙嘉淦考中进士,自此步入仕途,任庶吉士,随后担任翰林院检讨一职。敢言直谏雍正帝性格喜怒无常,登基之初,大臣们皆不敢直言进谏。孙嘉淦首先上疏建议他“亲近兄弟、停止纳捐、西北收兵”。孙嘉淦的上疏颇有含沙射影的嫌疑,雍正帝闻之,大怒,并斥责翰林院掌院

  • 一个不识字的大老粗李嗣源最后为什么能坐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嗣源

    李嗣源之所以能够当皇帝,那就是一部大戏。唐庄宗李存勖是一代战神,打下一片江山,称帝建立后唐。但是他当皇帝不久,就开始贪图享乐,宠幸宦官,并经常和优伶一起唱戏厮混,朝政渐渐变得非常混乱。比如有一件混乱事,就是派遣魏州军去戍守瓦桥关,戍守期满,士兵本来应当回魏州,却不让士兵回来。结果士兵不干了,以皇甫晖

  • 乾隆那么信任钮祜禄·讷亲,只因一句话就把他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钮祜禄·讷亲,清朝

    清朝名臣钮祜禄·讷亲,是乾隆最为倚重的大臣。虽然年轻,却排在顾命大臣张廷玉之前,可谓显赫之极。但为何乾隆听到一句话后,立刻将他赐死。这是怎么回事呢?讷亲是满洲镶黄旗人,他是清朝开国功臣、恩封一等公的额亦都曾孙,康熙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的孙子。父亲尹德,官居领侍卫内大臣。康熙的教昭仁皇后,是他的姑母。早

  • 叱咤风云一生的君王最后竟然是被饿死的?历史上被饿死的三位“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齐桓公;赵武灵王;梁武帝

    饿死这个词语本来以为是百姓的专属,但仔细梳理历史,被饿死的王者、皇帝竟然多达数十位以上,这一数字实在让人瞠目结舌。起初我想尤其那些最后落得悲惨下场的皇帝无非都是些傀儡,或者毫无政治能力的青年或者儿童,但仔细一看完全不是这样。在饿死的王者之中,赫然写着“齐桓公、赵武灵王和梁武帝萧衍”的名字。这三个人无

  • 足利义满有过篡位的想法吗?足利义满是被暗杀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足利义满,日本

    田中义成、今谷明等学者认为足利义满有篡夺皇位的企图;而受到此说法的影响,作家海音寺潮五郎、井泽元彦等人认为义满是由于皇室为了阻止其篡位而被暗杀的。日本从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期间,曾长期流传着一首名叫《野马台诗》的预言诗。相传这首诗是由中国南朝梁时期的高僧宝志禅师所作,后来由遣唐使吉备真备带到日本。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