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桓楚代晋,入主京师一年,急不可耐的桓玄便开始了篡位

桓楚代晋,入主京师一年,急不可耐的桓玄便开始了篡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调侃历史 访问量:4690 更新时间:2023/12/18 10:31:44

元兴二年,桓玄的哥哥、荆州刺史桓伟在任职一年左右后去世。桓伟一直是桓玄强有力的支持者,他生前为人平实笃厚。桓伟在任期间,深得荆州人心,他去世以后,桓玄再无值得完全信赖的直系亲属了。桓玄起初打算将堂兄、徐兖二州刺史桓修改任荆州刺史。从事中郎曹靖之告诫,桓修兄弟位高权重,桓谦位居中枢,再让桓修执掌荆州,恐怕会有不测。桓玄遂改变主意,任命叔父桓豁之子、南郡相桓石康为西中郎将、荆州刺史。

桓玄还有东晋名士特有的矫情,他的性格特征是色厉内荏和轻佻短视,少了成大事者必备的坚韧和厚重。元兴二年年初,在基本上清除了北府残余势力之后,他对外宣称即将率领大军实施北伐,扫平中原。其实,他根本没有北伐的打算,这一切不过是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而已。不久,他又暗示让朝廷下诏表示不同意。接到朝廷的诏书以后,他又堂而皇之地宣布∶"遵照诏书的命令,停止军事行动。”

桓玄非常贪婪,心理又很阴暗。别人家有好的书法作品、好的绘画、好的庄园府邸,他总是想尽办法搞到手,但又碍于面子,不肯强行夺取或者索要,就采取赌博的方式从人家手里赢取。他还非常喜欢奇珍异宝,平日里珠宝玉器从不离手。桓伟死后,桓玄服丧恸哭失声,官员们劝他要节哀顺变,桓玄立即收泪,脱掉丧服,尽情作乐。在治国上,桓玄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起初,他打算废除货币,改用谷子、布帛进行交易,又打算恢复肉刑,一番折腾后,一件也没有落实。

在哥哥桓伟去世后,桓玄也知道自己的不臣之心天下皆知,与其这样拖延着,导致民怨沸腾,倒不如速速篡位,让民心有所依归。桓玄的姐夫殷仲文、亲信丹阳尹卞范之也都劝桓玄早早接受禅让,于是,他开始命令手下暗中制作九锡册命等各类文件。

为了体现其惠待百官,他提前晋升群臣的官职,为自己接受九锡作铺垫。他解除司徒琅邪王司马德文的职务,晋升其为太宰晋升桓谦为侍中、卫将军、开府、录尚书事;王谧晋升为散骑常侍、中书监,领司徒;桓胤为中书令;加桓修为散骑常侍、抚军大将军。另外,设置学官,教授二百多名二品以上官员的子弟。然后,他又矫诏加封自己为相国、总百揆,封南郡、南平、宜都、天门、零陵、营阳、桂阳、衡阳、义阳、建平等十郡楚王,扬州牧,领平西将军,其原职豫州刺史不变,加九锡之物,并暗示晋安帝司马德宗在正殿正式颁布诏命。

晋安帝司马德宗只得服从,待司马德宗颁布册命之后,桓玄却又反复辞让,司马德宗不得已,只得又下诏命令百官到相国府中劝说。桓玄看戏演得差不多了,这才如愿以偿地接受了其父毕生没有得到的九锡之命。接着,桓玄又矫诏追尊其父桓温为楚王、母南康公主为楚王后;任命平西将军、长史刘瑾为楚国尚书,刁逵为楚国中领军,王暇为楚国太常,殷仲文为楚国左卫将军,皇甫敷为楚国右卫将军等,一共任命了六十多位楚国官吏。桓玄解除了平西将军、豫州刺史一职,将平西将军府的原有文武官员全部划归相国府。

桓玄是在击败司马元显一年半以后得到九锡之礼的。此时,荆州刺史桓伟刚刚去世,桓石康尚未到任。南阳太守、新野人庾仄,本为殷仲堪一党,当他听说桓玄接受九锡的消息以后,认为此时正是起兵讨伐桓玄的良机,遂率军南下,突袭襄阳。雍州刺史冯该被击败,弃城而逃。庾仄有七千之众,他在襄阳城南设置盟坛,祭奠司马氏的祖宗,对外宣称将要讨伐桓玄,闹得江陵一片恐慌。南蛮校尉参军庾彬、安西将军参军杨道护、江安县令邓襄子也都密谋接应庾仄。幸好,桓石康不久就到达了江陵,他与南蛮校尉羊僧寿一起率军北上进攻襄阳,庾仄所部不战自溃,庾仄本人逃奔后秦,庾彬等人均被乱军所杀。

此时,一直被废徙长沙的桓玄二哥桓济之子桓亮,也以讨伐庾仄为名,在罗县(湖南湘阴境内)起兵。桓温死后,桓济曾与大哥桓熙一道密谋杀掉叔父桓冲,反被桓冲废黜,桓冲立桓玄为桓温的世子。对于桓玄而言,虽然桓济是自己的哥哥,却有着利害冲突。而桓亮也是想借机咸鱼翻身,他自称平南将军、湘州刺史。长沙相陶延寿(陶侃的玄孙、陶渊明的族子)因桓亮趁乱起兵,将其逮捕,桓玄下令把桓亮流放到衡阳,并诛杀了他的同党桓奥等人。

庾仄起义与桓亮举兵,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影响到桓玄篡位的步伐。

元兴二年十月,也就是在他接受九锡之命的第二月,他上表要求回到自己的封国楚国。同时,桓玄又替皇帝写了一份挽留自己的诏书,让宫中的使者代替皇帝前来宣布。不久,桓玄又上表坚决要求归国,而后,他又暗示晋安帝亲自写下“手诏”挽留自己。

为了给篡位增添祥和气氛,桓玄开始制造祥瑞,对外宣布钱塘临平湖水满了。临平湖,现在已经淤废,仅存小河。魏晋时期,临平湖十分神奇,当时有句谶言说∶“湖水干涸天下乱,湖水满溢天下平。”东汉末年,此湖干涸,东吴孙皓统治时期,湖水突然满溢,被称为"湖开",结果,西晋统一。到了南北朝末期陈朝时,湖水再度满溢,隋朝统一。桓玄此举也是为了应景,他让百官入朝祝贺。而后,桓玄又以皇帝司马德宗的口吻自己表扬自己∶"祥瑞之事,不是朕敢听的,这全是相国桓玄的德行使然,所以,上天才降下祥瑞。从今往后,天下太平,四海同庆,朕满心欢喜,激动得无以言表!"

元兴二年十一月,桓玄开始穿戴帝王专有的服饰,使用帝王才用的礼乐,称楚王妃为楚王后,世子为太子。十一月十八日,卞范之书写禅位诏书,让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堂侄司马宝威逼司马德宗亲笔照抄下来,并顺便将传国玉玺搞到手。十一月二十一日,司马德宗驾临大殿,命令兼太保与司徒的王谧拿着传国玉玺,将帝位传给桓玄。开始时,桓玄心神不宁,一会儿生怕司马德宗不肯亲自写诏书,一会儿又担心搞不到玉玺。谁知到宣布禅让这一天,玉玺早已被桓玄一党掌握,桓玄得知后,不禁喜出望外。

同月二十三日,司马德宗搬出皇宫,暂住在皇城外的永安宫。

第二天,朝廷将皇城内供奉的历代皇帝牌位迁往琅邪国,晋穆帝的何皇后以及琅邪王司马德文均搬进司徒府。

随后,晋朝群臣从建康来到姑孰,劝说桓玄接受禅让。桓玄按捺着内心的喜悦,假装推让了一番,群臣又再三劝进,桓玄终于接受了。

十二月一日,桓玄下令在姑孰城南的九井山北麓兴建高台。

十二月三日,时年35岁的桓玄举行祭天仪式,正式登基帝位。由于行事疏忽,仪式上没有安排撰写起居注的官员,文告中也忘记了对桓玄称万岁,仍对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名字避讳。举行登基大典后,桓玄宣布大赦,给全体国民赐爵二级,对于孝顺、努力耕田的赐爵三级,对独身老人每人赏赐五斛粮食,并改元建始。尚书右丞王悠之看到诏书草稿后,说∶“建始是赵王司马伦曾用过的年号,不吉利。”又改为永始。其实,永始曾是王莽执政之初的年号。

桓玄即位后,封晋安帝司马德宗为平固王,以南康郡的平固县作为晋安帝的采邑,把司马德宗迁徙到浔阳(江西九江);降晋穆帝何皇后为零陵君,琅邪王司马德文为石阳县公,武陵王司马遵为彭泽县公;追尊其父桓温为宣武皇帝,庙号太庙,号桓温之墓为永崇陵,南康公主司马兴男为宣皇后。

自此,桓玄的楚国取代了东晋。

标签: 桓玄豫州刺史楚王

更多文章

  • 桓玄得势:劝降刘牢之,击败司马元显,入主京师

    历史解密编辑:调侃历史标签:刘牢之,桓玄,司马元显,司马道子,刘裕,豫州

    公元402年,东晋朝廷下令司马元显讨伐桓玄,得知消息的桓玄先下手为强,在双方内部均不很稳定的情况下,先声夺人,取得了初战的胜利。初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西军士气,相反,朝廷方面却显出败象。首先是司马元显没有采纳张法顺诛杀桓玄族人的建议,致使桓玄的族人依然盘踞在京师,他们当然不会与朝廷同心,因此,东军的

  • 桓玄,一个不被士族接纳的妄人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教研室标签:桓玄,士族,司马道子,刘裕,司马元显,桓温

    桓南郡被召作太子洗马,船泊获渚,王大服散后已小醉,往看桓。桓为设酒,不能冷饮,频语左右:“令温酒来!”桓乃流涕鸣咽。王便欲去,桓以手巾拖泪,因谓王曰:“犯我家讳,何预细事!”王叹曰:“灵宝故自达!"桓温少子桓南郡即桓玄,字灵宝,到二十三岁时才被朝廷征召为太子洗马一职。去京城建康奔赴任,船过江陵,停在

  • 晋愍帝司马邺:西晋虽然黑暗,但他却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司马邺,晋愍帝,晋惠帝,司马炎,司马衷,八王之乱

    (汉赵皇帝 刘聪)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成汉皇帝刘聪带兵攻入洛阳,西晋政权在这一刻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按说西晋也是泱泱大国,威武之师,当年收拾魏蜀吴的时候,也是雄兵百万,虎踞龙盘。但如今面对匈奴人建立起来的游牧民族政权,却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只能坐以待毙。原因很简单。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虽然很有能

  • 胡咧两晋(十三)司马邺被拥立为帝,为何西逃长安,而非南逃江东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司马邺,司马睿,晋愍帝,长安,匈奴

    永嘉之乱中前赵大将刘聪率领大军攻破洛阳城,包括晋怀帝司马炽在内的王公大臣被一网打尽,各大门阀世家和勋贵皇族纷纷出逃。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他们绝大多数人出逃的方向是南方,于是形成了大量北方人南逃江东的态势,使得西晋在中原和北方的统治名存实亡。后来这些门阀和贵族在江东拥立琅琊王司马睿为帝,留下了东晋偏安的

  • 司马懿的玄孙司马邺为什么结局会那么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司马懿,司马邺,晋愍帝,晋怀帝,丞相

    首先,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邺最初出继伯父秦献王司马柬为嗣,袭封秦王。永嘉二年(308年),司马邺被西晋朝廷封为散骑常侍、抚军将军。值得注意的是,早在三国时期,司马懿就被曹魏封为抚军将军。现在,对于司马懿的玄孙——司马邺,也担任了这一官职。永嘉五年(311年),前赵大军攻陷洛阳,俘获了晋怀

  • 西晋人物:十四岁登基,十八岁斩首,晋愍帝司马邺的悲催帝王生涯

    历史解密编辑:走走道就疯了标签:太守,刘聪,丞相,刘曜,司马邺,晋愍帝,司马睿,西晋人物

    衣赐履按:这一回,我们讲西晋末帝司马邺。公元311年,六月,汉赵帝国大军攻破洛阳,生擒晋怀帝司马炽,送往首都平阳(山西省临汾市)。八月,汉赵大军围攻长安,镇守长安的南阳王司马模献城投降。汉帝刘聪擢升始安王刘曜为车骑大将军,雍州牧,改封为中山王,镇守长安。晋朝冯翊(陕西省大荔县)太守索綝(读如嗔)与安

  • 晋怀帝司马炽:一个自闭但上进的宅男,一个大难临头的背锅侠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晋怀帝,司马炽,司马炎,司马衷,晋惠帝,分封

    司马炽一生之中最大的疑惑,就是为什么父亲司马炎要把皇位传给那个看起来并不聪明的哥哥司马衷。就凭他是嫡子?就凭他早出生几年?司马炽很不服,但也很无可奈何。没有人能左右皇帝的决定。封建帝制时代,皇帝说的话,做的决定,就像泼出去的水,一旦实施,就绝无再更改的可能。司马衷的的确确是个幸运儿。他也许有一万个不

  • 晋怀帝司马炽:西晋非著名“窝囊皇帝”,为求生机不惜当众学狗叫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皇帝,刘聪,晋怀帝,司马炽,司马炎,司马衷

    他是西晋王朝开国皇帝的儿子;他是西晋王朝中最窝囊的天子。在被对手俘虏以后为求生机,不惜被当众嘲弄,甚至在众人前学狗叫。一代帝王如此窘况,实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就是西汉王朝的第3位皇帝司马炽。众所周知,司马懿一生子嗣众多,前后生了25个儿子,而我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司马炽是这些儿子当中最小的一个。按照

  • 西晋人物 晋怀帝司马炽沦为宫廷宴会服务生

    历史解密编辑:彩虹里的牛奶标签:石勒,刘聪,太守,西晋,晋怀帝,司马炽,司马睿

    衣赐履按:上一回,我们讲到,晋朝太傅司马越病故,汉赵帝国镇东大将军石勒,搞了两个波次的屠杀,干掉了几十个司马家的王爷和几十位晋朝高官,歼灭晋军十余万。身在洛阳的晋怀帝司马炽,又喜又悲,喜的是,压在头上的司马越终于死了;悲的是,大晋朝的干部队伍和精锐士卒,被屠戮一空。没办法,日子还得过,朝廷班子还得建

  • 贵公子卫玠,貌美无双,27岁时却被“粉丝”给活活“看”死

    历史解密编辑:小绿说故事标签:嵇康,潘安,王导,晋书,世说新语,司马光,卫玠

    魏晋时期,那时的美男子属中国历朝历代之最,而卫玠就是当中那颗最闪耀的明珠。卫玠兼具才华和美貌:论及美貌,“珠玉在侧”和“冰清玉润”的两个典故讲的就是他。论及才华,他的谈吐曾令人倾倒,被评为“东晋第一名士”。然而这样的一个集才华美貌于一身的男子,最后的结局却是“看杀卫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璀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