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友恭:朱温义子,对朱温忠心耿耿,奉他之命弑君,为何还被处

朱友恭:朱温义子,对朱温忠心耿耿,奉他之命弑君,为何还被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避光草莓 访问量:551 更新时间:2023/12/11 16:13:41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天祐元年(904年),朱友恭奉义父朱温之命,杀害了唐昭宗。随后朱温就以朱友恭怠慢军政为由,将其贬官处死。朱友恭是朱温义子,对他忠心耿耿,还奉他之命弑杀皇帝。那朱温为何还要除掉朱友恭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一,朱温义子

李彦威早年经商,为人轻财重义,喜欢打抱不平,因此被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看重而收为部下。李彦威聪明伶俐,善于揣摩朱温的心意,因此更得朱温喜爱,被他收为义子,赐名“朱克让”,后改为“朱友恭”。

二,东征西讨

朱温创建左长剑都,让朱友恭担任统率,护卫自己。然后朱友恭随朱温东征西讨,参与攻打感化军节度使时溥、泰宁军节度使朱瑾、天平军节度使朱瑄等人,屡立战功,得以升任诸军都指挥使、检校左仆射。

乾宁三年(896年),武昌军节度使杜洪、镇海节度使钱镠、镇南节度使钟传等人不敌淮南节度使杨行密的侵扰,只得向朱温求援。朱温于是派汝州刺史、检校司空朱友恭前往救援。朱友恭于是率军击退杨行密,得胜而还。

光化元年(898年),杨行密再次入侵武昌军,杜洪只得再次向朱温求援,朱温于是派朱友恭率一万多人前往救援。朱友恭率军渡过长江,到达九江,使得武昌军军威大振。随后朱友恭与杜洪联合对淮南军发动攻击,获得大胜,不仅攻克黄州,还斩杀敌将瞿章,俘获大量淮南军士卒。

朱友恭得胜班师,途径安陆,发现安州刺史武瑜与杨行密暗中勾结,图谋反叛朱温,于是将其杀死。朱温听了大喜,封朱友恭为颍州刺史、检校司徒。天复三年(903年),朱温升朱友恭为武宁军节度使。

三,弑杀昭宗

天祐元年(904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让朱友恭担任左龙武统军,和右龙武统军氏叔琮一起守卫皇宫,监视皇帝。这引起了永平军节度使王建的极度不满,他于是发布檄文,联合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等人一起声讨朱温。朱温对此十分害怕,于是率军抵达河中,防御李克用。然后朱温担心唐昭宗逃到其他藩镇,于是派心腹李振到洛阳,向朱友恭和氏叔琮发出密令,要二人杀掉唐昭宗。

八月壬辰(9月22日),朱友恭便与氏叔琮带领一百龙武兵趁夜闯宫,谎称要向皇帝禀报要事。唐昭宗的夫人裴贞一因此打开宫门,问朱友恭等人说:“奏报事情却为何要带兵进宫?”龙武牙官史太于是杀害裴贞一,赶到椒兰殿,询问昭宗在哪?唐昭宗当晚喝了酒,此时被惊醒,只得起身逃跑。史太因此提剑追赶,吓得唐昭宗绕柱而跑。最后史太赶上唐昭宗,将其杀害。然后朱友恭将此事密报朱温。

四,替罪被杀

太祖之弑昭宗也,遣振至京师与朱友恭、氏叔琮谋之。昭宗崩,太祖问振所以待友恭等宜如何?振曰:“昔晋司马氏杀魏君而诛成济,不然,何以塞天下口?”太祖乃归罪友恭等而杀之。(新五代史·李振传)

朱温听说唐昭宗已死,立即从河中赶到洛阳,伏在昭宗的尸体旁大哭说:“朱友恭与氏叔琮辜负了我呀,让我背上了千秋万代的骂名呀!”然后朱温就以朱友恭和氏叔琮怠慢军政,骚扰百姓为由,将二人贬官。朱友恭因此被贬为崖州司户,还恢复原名李彦威;氏叔琮则被贬为白州司户。

不久朱温为了推卸弑君的罪责,于是派张廷范赐死朱友恭和氏叔琮,气得二人死前大骂说:“朱温卖我们来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早晚自己也会被灭族。”随后朱友恭又对张廷范说:“朱温兔死狗烹杀了我,你早晚也会有这一天。”

总的来说朱友恭为晚唐名将,对朱温忠心耿耿,在助其扩张地盘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朱温为了篡夺帝位,彻底掌控唐朝,于是密派朱友恭与氏叔琮弑杀唐昭宗,然后立唐哀帝。但朱温为了推卸弑君的责任,于是拿朱友恭当替罪羊,将其处死。

标签: 朱温朱友恭节度使唐昭宗昭宗叔琮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推翻唐朝的朱温做过哪些人神共愤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李哥妈妈标签:朱温,黄巢,曹操,平定,宦官,唐朝,李克用,张全义,五代十国

    古代帝王中,暴虐荒淫的昏君不少。然而,除了遥远得有些模糊的桀纣外,能配得上“人神共愤”这个头衔的,似乎就只有朱温一个人了。在史家笔下,毫无底线,反复无常,残暴杀戮,荒淫无道,这些词都可以同时集于朱温一身。其实···朱温这个“人神共愤”,更多是被“妖魔化”的结果。从地痞流氓到一方藩镇:反复无常的崛起之

  • 朱温征战二十年夺取唐朝政权,但其连杀二帝遭到后世指责

    历史解密编辑:酒苼清栀标签:朱温,黄巢,唐昭宗,唐军,曹操,唐王朝

    朱温为了改变命运加入了黄巢农民起义军,又觉得黄巢没有前途改换门庭投降了大唐。在成为大唐封疆大吏后,朱温苦战二十年,几乎击败了唐末中原争霸淘汰赛的所有对手,并再一次改变命运篡唐建梁成了皇帝。朱温背叛黄巢投降唐王朝的根本原因朱温家庭出身不好,早年没了爹,到二十多岁也不过是个仗有把子力气横行乡里的混混。王

  • 唐末跟朱温、李克用并驾齐驱的枭雄,在卡通里居然是女人|文史宴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宴标签:朱温,李克用,唐昭宗,昭宗,唐僖宗,节度使

    公元618年,在历史的深海处一艘名“唐”的巨轮徐徐起航。144年后,当历时七年零两个月“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之时,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接下来的吐蕃来犯、宦官专权、大臣党争……在风雨飘摇中大唐天子换了一茬又一茬,昔日强大的唐帝国满目疮痍,正无可奈何地一天天走向它的末日。一公元856年,就在大唐夕阳西

  • 悍将or兄弟?朱温早年创业时,曾无奈地斩杀过这么一个铁哥们

    历史解密编辑:行走的荷尔标签:朱温,李存孝,大将,黄巢,朱珍

    在梁晋争霸之时,河东军车裂了自家的猛将李存孝,后人每每论及此事,往往叹息不已,许多人都认为李存孝的死使得河东痛失股肱,元气大伤,倘若李存孝不死,或许后来汴军在进攻河东之时,也不至于如此肆无忌惮。 其实在朱温早期创业时期,汴军也曾干过相同之事,朱温就曾亲自擒杀了自己的一个铁哥们,比起李存孝这种先锋型

  • 朱温是如何定基汴州扩充实力祸乱唐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朱温,李克用,唐王朝,节度使,黄巢,唐军

    公元880年12月,黄巢在长安称帝,建立大齐政权。作为起义军重要将领的朱温攻克同州后负责镇守。在唐河东招讨使王重荣的引诱下,朱温投降了唐王朝,使整个战局逆转……本文给读者朋友讲讲这段历史。(一)贪图富贵,归顺唐朝廷唐僖宗逃到成都去后,利用唐朝廷原有的影响,号召天下兵马共同进攻失陷的长安。各地勤王的唐

  • 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的枭雄朱温,却被初出茅庐的后辈,一仗打服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大学堂标签:朱温,晋王,唐朝,李克用,李存勖,周德威,节度使,五代十国

    作为唐末农民起义军将领之一的朱温,投靠唐朝后,一步步靠着军事征伐成为天下最强的军阀势力,最终篡夺了唐朝江山,将河东军阀李克用的晋国也是压制得死死的。可是在李克用死后,年仅23岁继位为晋王的李存勖,在潞州一战直接打服了老江湖朱温,让朱温发出“生子当如李亚子”的感慨。李存勖是如何在这样不利的局面下做到逆

  • 朱温连唐朝皇帝都敢杀,却对两个人十分敬畏,被骂也不敢还口!

    历史解密编辑:阴雨天讲故事标签:朱温,张惠,唐昭宗,皇帝,唐朝,唐哀帝

    唐朝末年,朱温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成了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唐昭宗天复元年(901年),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唐王朝的朝廷。天祐元年(904年),朱温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将唐昭宗杀死,并册立唐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又称昭宣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

  • 唐朝时期的刺儿头—河朔三镇,是如何被朱温制服的?方法简单粗暴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朱温,李克用,节度使,魏博

    提起大唐王朝的衰落,很多人都会想起天宝年间那场动摇社稷的安史之乱,大唐王朝当年被这场叛乱给折腾得不轻,差点儿被搞趴下。后来拼人头、拉壮丁、求外援,经过费时费力的死磕,才最终将这场叛乱给按了下去。 但这场叛乱也给大唐留下了一个严重的后遗症,那就是安史叛军虽然名义上投降了,但残部依旧盘踞在河朔之地,

  • 梁帝朱温:以极其残暴的手段终结大唐,又拉开五代乱世的黑暗大幕

    历史解密编辑:雪滿長安道标签:朱温,昭宗,李克用,节度使,唐昭宗,黄巢

    大唐天祐四年(907)三月,洛阳城中花明柳媚、草长莺飞,而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曾经无比强盛的王朝,却在万物复苏的春季,匆匆走向了生命的尽头。在完成对李唐王室的血洗和公卿重臣的残害之后,权倾朝野、只手遮天的宣武军节度使朱温,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傀儡皇帝、唐哀帝李柷的禅位,随即于开封登基称帝,建立后梁。霓裳

  • 朱温敢连杀两个皇帝,却对两个人十分敬畏,这二人有何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飞扬者标签:皇帝,张惠,唐朝,唐哀帝,节度使,唐昭宗,朱温敢,五代十国

    公元904年,朱温派人乘夜杀入皇宫,当军队冲进内宫,先杀了唐昭宗的河东夫人。接着在何皇后的椒兰殿发现唐昭宗,后者仓皇出逃,可还是被追上杀死,时年38岁。公元907年,朱温接受唐哀帝禅位,建国号大梁,改元开平。他将唐哀帝废为济阴王,幽禁在曹州。第二年,朱温派人将唐哀帝杀害,后者年仅18岁。朱温敢连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