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权宦李辅国:太监出身的“宰相”,飞扬跋扈,敢给唐肃宗穿小鞋

权宦李辅国:太监出身的“宰相”,飞扬跋扈,敢给唐肃宗穿小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 访问量:4181 更新时间:2024/2/16 6:52:28

李辅国领兵闯入唐肃宗寝宫,当着唐肃宗的面,将张皇后拖出了皇宫,卧病在床的唐肃宗又气又恼,想要阻止,但是又生怕李辅国迁怒于他,只能够眼睁睁地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经过这一件宫廷事件,唐肃宗病情加重,最终在长生殿忧郁而终!

李辅国,原名李静忠,唐王朝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李辅国幼年家贫,为求生计,净身入宫成为宦官,由于李辅国样貌丑陋,因而被安排在御膳房中打杂。

后续,在机缘之下,李辅国得到了皇子李亨的赏识,离开了皇宫,去往皇子李亨的府邸做事,李辅国这个人虽然没有什么学识和文化,但是其情商颇高,知道如何迎合李亨之意,因而深的李亨的欢心。

等到李亨成为未来的储君,成为当朝的太子后,李辅国也水涨船高地成为太子府中的大总管。

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叛军先后攻破洛阳,潼关等重镇,直逼京师长安,唐玄宗见状,当即选择去往川蜀之地进行避难,太子李亨则是按照唐玄宗的旨意率军留守,抗击叛军。

但是叛军势大,太子李亨不得不率部去往灵武,再做打算,到了灵武之后,李辅国见唐玄宗已失民心,便力劝李亨在灵武即位称帝,以此来争取民心,但是李亨考虑到唐玄宗尚在人世,便选择了拒绝,李辅国见李亨不为所动,便找到了太子妃张氏一同进行劝说,就这样,李亨最终被说动,在灵武即位称帝,史称唐肃宗。

唐肃宗即位称帝后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将拥立自己为帝的心腹宦官李辅国进行嘉奖,将其封为元帅府行军司马,令他执掌大唐王朝的军政大权。

一个宦官成为掌握军政大权的权臣,对于一个唐王朝来说,将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李辅国上台之后,便开始任人唯亲,打击异己,将那些与自己唱反调的宗室重臣全部贬官,赶出朝堂之上,自己则是在朝堂之上唱起了“独角戏”。

安史之乱结束后,唐肃宗将唐玄宗接回京师长安来生活,但是李辅国却担心唐玄宗重登帝位,掌控皇权,因而找到了已经由太子妃成为当朝皇后的张氏,将唐玄宗即将返归长安的事情,讲给了张皇后听。

张皇后听后,十分担忧,深怕唐玄宗重登帝位,使得自己的皇后位置不保,因此便与李辅国勾结在一起,将返回长安居住的唐玄宗监禁了起来,使得唐玄宗晚年过的孤苦伶仃,在落寞中病逝。

解决完唐玄宗返回长安的事情后,李辅国又开始着手让自己成为唐朝的第一位宦官宰相,为了能够达成自己的心愿,李辅国多次向唐肃宗“请愿”,表示自己想要成为当庭的宰相,但是唐肃宗考虑到李辅国宦官的身份,唐王朝并没有这样的先例,便将这个事情暂缓。

而当时的宰相萧华听说这个事情后,非常的愤怒,觉得李辅国这是祸国之举,便向唐肃宗上报李辅国的不法行为,但是唐肃宗十分依赖于李辅国,又怎会责罚李辅国,将这件事情大事花小,小事化了。

李辅国知道萧华上告他的事情后,怀恨在心,便开始对萧华进行报复,最终将萧华去职,赶出了京师长安。

赶在了劲敌之后,李辅国通过各种手段,最终登上了宰相之位,让自己成为了大唐王朝历史上第一位宦官宰相,到达了他权力的顶峰。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李辅国与张皇后为了各自的利益走到了一起,结成了同盟,对内互帮互助,对外同仇敌忾,但是这种同盟关系却在唐肃宗病重之时,“土崩瓦解”。

762年,唐肃宗病情加重,一场围绕皇位之争的宫廷内斗也就此展开,当时,李辅国占位于太子李豫,而张皇后则是占位于越王李系,双方为了皇位之争,可谓是剑拔弩张,随时都可能兵戎相见。

于是乎,一天傍晚,张皇后与自己的党羽在宫中进行商议,决定先发制人,诛杀李辅国,拥立越王李系继位称帝。

但是宫中都是李辅国的眼线,这个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李辅国的耳中,李辅国明白现如今已经到了生存存亡之际,于是乎,召集自己的心腹和兵马,在762年4月的一天,领兵闯入唐肃宗的寝宫,当着唐肃宗的面,扯起张良娣(张皇后)的头发将其拖出寝宫,命兵士将其幽禁了起来。

唐肃宗看着眼前的场景,又害怕,又愤怒,使得病情加重,当天夜晚就龙御归天,病逝于寝宫之中。

唐肃宗病逝后,李辅国拥立太子李豫为帝,历史称之为唐代宗,唐代宗登基后,李辅国越发的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在唐代宗面前吹嘘的自己的功德,令唐代宗心升厌恶,下定决心要除掉李辅国,摆脱他的控制。

[图片5]

唐代宗为了不让李辅国起疑心,也为了稳住了李辅国,封其为司空兼中书令,位居人臣,使得李辅国放松了警惕,唐代宗见状,当即通过换帅的手段,下了李辅国的兵权,令李辅国失势,不得不退出权力的中枢。

虽然说李辅国被赶出了朝堂之上,但是唐代宗并不解气,他派出刺客,在夜深人静之时,潜入李辅国的府邸,将李辅国击杀,然后削掉其首级,将其首级扔到厕所中的污水之中,以此来发泄心中的怨恨,就这样,唐王朝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的李辅国最终以这样悲剧的结局结束了他丑陋的一生。

更多文章

  • 唐肃宗是否利用安史之乱篡位称帝?唐肃宗确实为帝位法统建构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唐肃宗,安禄山,唐玄宗,杨国忠,安史之乱,节度使

    唐肃宗的皇位是否合法?这个问题在近年引起过一部分唐史爱好者的争议。认为唐肃宗篡位的理由是:当时安史之乱,玄宗皇帝带着文武百官出逃到巴蜀,在马嵬坡附近,禁军发动马嵬之变,玄宗皇帝的宠妃杨玉环遭到诛杀,丞相杨国忠也在这一事变中丧生,有史学家怀疑,马嵬之变的推动者是当时的太子李亨 ——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 唐肃宗刚刚继位,一权阉甩出一“王炸”,太上皇唐玄宗什么也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浅上胭脂红标签:唐肃宗,唐玄宗,李辅国,太上皇,高力士,玄宗

    公元755年5月,安史之乱爆发,756年唐玄宗向四川逃去,一行人途径马嵬驿,发生兵变,玄宗继续逃向成都,太子李亨则去了灵武,7月继位。757年,随着安禄山被杀,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长安,称太上皇。然而一权阉向唐肃宗放出一“王炸”,玄宗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要啥没啥,最后含恨去世。那么,这一权阉是谁?他放出

  • 民间故事:唐朝唐肃宗是个象棋迷,所以昭告天下象棋高手前来参赛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唐肃宗,唐朝,刘韬,皇上,刘崇

    象棋在中国有着很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战国时期。但在唐代发展到巅峰。上至王爷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他们都喜欢在空闲时玩一些游戏。据说在唐代,国际象棋中的“车”{jū}并没有那么强大。一次只能走三步。为什么后来它变得如此强大呢?这也从唐肃宗李亨开始的。唐肃宗李亨是个象棋迷。他宁愿每天不吃东西、不上早朝,也要

  • 唐肃宗为何出昏招导致邺城之战失利?局势判断失误,提前量打早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柯办公标签:唐朝,唐肃宗,李光弼,史思明,郭子仪,节度使,安庆绪,邺城之战,五代十国

    八年安史之乱是大唐从鼎盛走向衰败的分水岭,其实朝廷有数次提前结束的机会,都被最高决策人唐玄宗、唐肃宗的骚操作给搞丢了。比如邺城之战(也称相州之战),号称60万的唐军,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竟然被史思明的5万人打败了。这场战争的失利,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河北再次沦陷,又间接导致洛阳二度失守,战争机

  • 五分钟了解《昭义军节度使》唐肃宗时期在今山西与河北设置节度使

    历史解密编辑:骑着蜗牛追飞机标签:唐肃宗,昭义军节度使,节度使,魏博

    概述昭义军节度使,是唐肃宗时期在今山西与河北设置的节度使,主要领有古山西泽、潞二州与河北相、卫、贝、邢、洺六州。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叛将薛嵩以相、卫、邢、洺四州投降朝廷,唐肃宗封其为相卫六州节度使。治所在相

  • 李辅国和张皇后为何翻脸,张皇后被抓捕唐肃宗李亨怎么就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辅国,唐肃宗,李亨,张皇后,唐玄宗

    宝应元年(762)四月十六日,唐肃宗李亨静静地躺在龙床上,他如同柔弱的烛光,一阵风就能吹灭。李亨就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月初他已经下旨由太子李豫监国。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作为大唐皇帝,自己居然是被活活吓死的。当晚,大明宫内突然人声鼎沸,马嘶弦响,大唐王朝上演了无数次的宫变大戏又开始了,这一次对决的双方是

  • 亲爹被太监呵斥,皇后被太监杀害,唐肃宗为什么这么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唐肃宗,李辅国,唐玄宗,韦后,宦官,皇后

    唐肃宗李亨,一生命运多舛,光是当太子就当了18年,好不容易把李隆基熬下了台,又落入宦官李辅国的手中。李辅国虽然是个太监,却可以对李隆基大呼小叫,甚至当着李亨的面,亲手杀了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张皇后,那么当时的李亨,为什么丝毫没有反抗呢?忍辱负重,终于登临后位李亨一共有三任妻子,其中张氏是李亨相处时间最长

  • 李泌击溃安禄山,唐肃宗问他要何赏赐,李泌:我想睡在陛下膝盖上

    历史解密编辑:快乐的小秀标签:李泌,安禄山,唐肃宗,唐玄宗

    因曰:“若臣之所愿,则特与他人异。”肃宗曰:“何也?”泌曰:“臣绝粒无家,禄位与茅土皆非所要。为陛下帷幄运筹,收京师后,但枕天子膝睡一觉,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动天文足矣。”这段话是司马光《资治通鉴》中,记载的一段趣闻。这里的肃宗,即唐肃宗李亨,而这里的“泌”乃是唐代名臣——邺侯李泌。当时正值安史之

  •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出逃,乱世天子唐肃宗波折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唐玄宗,唐肃宗,安史之乱,李亨,李辅国,唐朝,五代十国,中国军事制度

    唐肃宗的一生确实是相当波折的,在娘胎中就差点丢了命,后来阴差阳错成了大唐的太子。但是作为唐玄宗的儿子,他这个太子又是很憋屈的,谨小慎微的,不仅被父亲打压,还要和李林甫、杨国忠等权臣周旋。安史之乱的发生倒是给了李亨一个重生的机会,让他勇敢的与唐玄宗分道扬镳,扛起了平叛的大旗。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压下安史之

  • 唐肃宗在灵武称帝后唐玄宗为保证政权安稳主动宣布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阳光路十七号标签:唐肃宗,唐玄宗,安禄山,杨国忠,灵武,高力士

    马嵬兵变,并不是唐玄宗失去权力的核心因素。在很多人印象中,唐玄宗逃离长安,是因为安禄山的叛军已攻破潼关,随时将席卷整个西北。但问题是,在唐玄宗逃离长安后,安禄山仅仅是来长安走了一圈,然后又迅速退回潼关一线。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安禄山实际上是缺乏占据西北的能力。事实上,唐玄宗决定逃离长安城,绝不是因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