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这娶武惠妃以前,就有了三个儿子。
李瑛封太子、李瑶封鄂王、李琚封光王。唐玄宗娶了武惠妃后,生了十八子李瑁。武惠妃想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就设计让人搜集太子、鄂王、光王的不利情报。武惠妃的设计让太子兄弟三人穿着甲胄入宫。然后,武惠妃告诉皇帝宗说,陛下你还相信不相信你的宝贝儿子们,他们要造反了。
唐玄宗亲眼看着穿甲胄的儿子,想都没有想仔细就让人把他们抓捕,并把他们废为庶人。三个孩子为了自证清白,就自杀了。太子之位就空悬了。
武惠妃行事果断、她把儿子寿王李瑁推向前台,准备当太子。就在这关口上
武惠妃觉得“李瑛的鬼魂”天天在向她索命,很快就离世了。
李瑁的妃子杨玉环,被唐玄宗看上了。杨玉环是被迫进了唐玄宗的后宫的。唐玄宗为了将今后的安全,不想让杨贵妃回到李瑁身边,当然就不能把太子位给李瑁。
于是李亨就浮出水面,成了太子的最好人选。
二,“安史之乱”氏李亨机会提前到来
唐玄宗一行逃到了马嵬驿,发生了兵变。唐玄宗在这里碰上麻烦了。跟随皇帝西逃的人是各怀心思。人性在这里彻底地暴露出来。
陈玄礼为了扳倒杨国忠,就联系太子李亨的身边的太监李辅国和太子妃张良娣。希望太子能够出面诛杀杨国忠。太子李亨却没有胆量干这件事情。李亨就此事先知道这件事而没有报告唐玄宗。后来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把李亨吓呆了。这此兵变死的人都是乃父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李亨觉得如果继续在唐玄宗身边,一旦父亲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太子就连王子也做不上了。
李亨就害怕了,他对唐玄宗说,父亲,灵武是大唐的三大养马基地,马匹极多,军队又广,当年我在那里锻炼过,有基础,可以集合军队与叛军作战。
唐玄宗这时是悲哀过度,可能也是不想当什么鸟皇帝了,他也只好鼓励儿子一番,让他去了。
李亨到了灵武就在李辅国的怂恿下称帝了,这就是唐肃宗。唐肃宗把父亲唐玄宗封为太上皇。太上皇就是退休的皇帝,不再起作用了。要以唐肃宗的命令为依据。
所以说,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提前退位,唐肃宗提前当皇帝的最好或者也是最后的机会。
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太上皇,皇帝,皇后的死都与一个太监有关系
唐玄宗太平天子五十年,他的健康是相当地不错的。如果不是安史之乱,他会是长寿帝王之一。
唐玄宗与姑姑太平公主一起推翻了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再把姑姑太平公主也给杀了。他把自己的一助人提拔起来,搞了个“开元盛世”,足见其是能干的君王。在后宫,武惠妃死后,杨贵妃上来。唐玄宗与杨贵妃应该是一对身心愉快的夫妇。所以,唐玄宗的健康状况一直都是相当地不错。
即使失去了杨贵妃,后来回长安,也慢慢地恢复过来。可见唐玄宗的健康,恐怕比儿子李亨还要好。
这就急坏了李辅国。唐玄宗如果一上台,李亨就玩完了,他要就没有荣华富贵了。所以他背着唐肃宗残害唐玄宗,使唐玄宗的身体或者内心遭到极大的摧残。
唐玄宗失去了杨贵妃,心情郁郁。他的老部下高力士,陈玄礼, 妹妹玉真公主也被李辅国赶走了。与唐玄宗一起生活了许久的宦官和宫女也被调走了。唐玄宗左右就十来个人。唐玄宗伤口上被儿子纵容的李辅国撒盐,心灰一尽,加上年纪大了,又染风寒,不久就生了重病,由于受到李辅国的阻扰,唐玄宗不治,享年78岁。
李亨本来不坏而且软弱无能,他看到父亲被赶走,心头就不忍,落下心病。现在父亲死了,他认为是自己的错。于是他也一病不起。雪上加霜的是李辅国杀李亨的张皇后 张皇后就是前们提到的张良娣。原因就是他们争权。
本来,李亨的病越来越重,无法理政,他让太子李豫去打理。自己在宫中养病。李亨的夫人张皇后与李辅国是一伙的,他们在争权夺利上没有谈到一块儿。张皇后就计划杀死李辅国,但是消息走漏了。李辅国突然搞了政变,李辅国就带领士兵把张皇后杀了。李辅国竟然敢杀皇后,那么,他就可以杀皇帝 。甚至杀任何一国大臣了。 李亨连自己的皇后当保护不了,他活下去又有什么意思?
李亨一听皇后被李辅国杀了,悔恨交加,一声都没有叫出来,就死在龙榻上。
这对父子的死,也就一个月之内。如果把张皇后算在里面,一家三口,贵为太上皇、皇帝、皇后,竟然死在同一个太监手中,也是太奇怪了。
但是,夜路走多了,必然碰上鬼。
太子李豫当了皇帝后,李豫忍了很久,他计划周祥,把兵权从李辅国手中夺走之时,派一个刺客把李辅国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