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肃宗恋父情结,唐睿宗恋母情结,爷孙俩儿还真挺像

唐肃宗恋父情结,唐睿宗恋母情结,爷孙俩儿还真挺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听说跟你说谈 访问量:4934 更新时间:2023/12/7 10:26:50

李亨属于没当皇帝前,心怀万丈豪情的牛人。然而,当了之后所做的事儿,却看出:李亨还不如他爹唐玄宗李隆基呢。

(1)肃宗皇帝的历史功绩:空有灭“安史之乱”之功,实际上却是“安史之乱”扩大化、长久化的第一罪人。更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政”的直接责任人。李隆基、李亨、李豫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最大责任人

天宝十五载(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来到灵武后便举行登基仪式,迅速改元至德元年。一般来说,新皇帝改元都是到第二年农历初一。可见,肃宗在六月十四日暗中支持马嵬坡兵变前后已经准备登基了。

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没必要同情李隆基。李隆基已经失去大部分的人心,剩下支持者就是受了玄宗几十年宠信的官员,以及腐儒。在李隆基重用李林甫为相18年、娶了儿媳妇并独宠下,大唐已经被他搞得“高度畸形”。李隆基日后的被人称为“可怜的生活”也是咎由自取。

(2)李亨重用宦官导致日后宦官当政、安史之乱拖延时间太长却是不争的事实

李亨登基后不到半年的至德二年(757年)的正月初一或初五,安禄山被宦官李猪儿所杀,这时,李泌建议迅速攻打,但是李亨竟然没有同意。可以说,这次时机丢失,让安史之乱时间长久化。

更为严重的是,李亨因为“安史之乱”以及自己取得帝位的方式不怎么光明正大,受到一定程度的舆论批评。因此,一方面对武将严防死守权力过大;一方面对文臣也用宦官监视。针对文臣他采用宦官李辅国制衡;针对武将采用鱼朝恩制衡。

在二人祸害下,唐朝的政治清明度并没有提升,反而更加糟糕。李隆基始终成为“心腹大患”,因此,李辅国又成为监视、挤压唐玄宗的人。

在军事上最可惜的就是“相州城大败”。

乾元二年(759年)李光弼郭子仪、王思礼等九大节度使、马步兵六十多万人惨败,北庭行营节度使李嗣业战死于军中。可以说,这次战败,无论是李光弼还是郭子仪或是九大节度使中任何一人指挥的话,此战都不会如此失败。

此战,鱼朝恩几乎把大好局势葬送。

本来“安史之乱”,李隆基如果重用哥舒翰封常清高仙芝等任何一个人,就完全不用出逃。结果,李隆基瞎指挥、受人蛊惑,瞎指挥、乱指挥,导致三人两人被杀、一人被擒。

本来官军在张巡等中低层将领的奋力激战下,在叛军最凶猛的时刻保住了江南粮道,给官军赢得了喘息时间、聚集时间。而且在李郭等人指挥下前景大好。就是因为,李亨惧怕武将权力过大,而重用宦官,这才导致“安史之乱”再次被延长。

(3)唐肃宗和唐睿宗

也就是说,李亨只是在名义上“消灭暗示叛军”的统帅,实际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通过李亨的一生,某种程度上更像唐睿宗。唐睿宗李旦是唐玄宗的父亲,武则天的四儿子。之所以说,唐肃宗很像自己的爷爷唐睿宗,其关键点就在于:他们都成长在“强势阴影”下。

唐睿宗在武宗天“巨大的生命威胁”下,养成了一种“窝囊”的“恋母”情结。因为长期生长在宫廷,所以,唐睿宗一辈子都在“女人”地控制下,先是母亲,后是妹妹。妹妹太平公主因为母亲的喜爱,对唐睿宗的影响非常大。但唐睿宗比唐中宗、自己的三个李显还要更有勇气一些。

唐肃宗则是在“生命受到威胁”“父亲就是圣人就是永远正确”的“恋父”情结下生长。所以,唐肃宗同样有很大大“不安全感”,这时,宦官填补了空虚。

由此,我们可以说,唐肃宗的一生包括死都在追随自己的父亲,一个过于强大、杰出、自私的父亲或母亲无法培养出同样或略差的出色的儿子!

皇宫女官多出大人物,有哪些权力、有哪些翻手为云之人

上官婉儿那么有才,李隆基却要杀她,为己所用岂不更好

请大唐助我国复兴!波斯帝国灭亡前的三次求兵

更多文章

  • 两个皇帝是大忌,唐肃宗回长安后,为何还急不可待接回唐玄宗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唐肃宗,唐玄宗,皇帝,朱祁镇,安史之乱

    唐肃宗是夺取了唐玄宗的皇位当皇帝的。显然,当唐肃宗在见到唐玄宗的时候,是十分尴尬的事情。而且京城里面有两个皇帝,也是非常忌讳的(虽然唐玄宗已经被唐肃宗封为太上皇,但事实上他还是皇帝)。宋高宗为了避免宋徽宗和宋钦宗回来,想方设法与金国议和。朱祁镇回到明朝以后,朱祁钰也是提心吊胆,把朱祁镇关在南宫,只留

  • 唐肃宗比唐玄宗晚死半个月,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能当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唐肃宗,唐玄宗,皇帝,李亨,马嵬兵变,中国军事制度,军事政策,五代十国

    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还有没有机会做皇帝?假如没有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也还是有很大概率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当皇帝的,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他必须在他父亲唐玄宗的一次次致命试探、猜疑下夹着尾巴做人,即便他是太子,都不能随心所欲。安史之乱和李亨登基是有着很直接联系的,毫不夸张地说,若不是李隆基后期放飞

  • 权宦李辅国:太监出身的“宰相”,飞扬跋扈,敢给唐肃宗穿小鞋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李辅国,唐肃宗,宰相,宦官,唐玄宗,唐代宗

    李辅国领兵闯入唐肃宗寝宫,当着唐肃宗的面,将张皇后拖出了皇宫,卧病在床的唐肃宗又气又恼,想要阻止,但是又生怕李辅国迁怒于他,只能够眼睁睁地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经过这一件宫廷事件,唐肃宗病情加重,最终在长生殿忧郁而终!李辅国,原名李静忠,唐王朝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李辅国幼年家贫,为求生计,净身入宫成

  • 唐肃宗是否利用安史之乱篡位称帝?唐肃宗确实为帝位法统建构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唐肃宗,安禄山,唐玄宗,杨国忠,安史之乱,节度使

    唐肃宗的皇位是否合法?这个问题在近年引起过一部分唐史爱好者的争议。认为唐肃宗篡位的理由是:当时安史之乱,玄宗皇帝带着文武百官出逃到巴蜀,在马嵬坡附近,禁军发动马嵬之变,玄宗皇帝的宠妃杨玉环遭到诛杀,丞相杨国忠也在这一事变中丧生,有史学家怀疑,马嵬之变的推动者是当时的太子李亨 ——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 唐肃宗刚刚继位,一权阉甩出一“王炸”,太上皇唐玄宗什么也没了

    历史解密编辑:浅上胭脂红标签:唐肃宗,唐玄宗,李辅国,太上皇,高力士,玄宗

    公元755年5月,安史之乱爆发,756年唐玄宗向四川逃去,一行人途径马嵬驿,发生兵变,玄宗继续逃向成都,太子李亨则去了灵武,7月继位。757年,随着安禄山被杀,李隆基由成都返回长安,称太上皇。然而一权阉向唐肃宗放出一“王炸”,玄宗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要啥没啥,最后含恨去世。那么,这一权阉是谁?他放出

  • 民间故事:唐朝唐肃宗是个象棋迷,所以昭告天下象棋高手前来参赛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唐肃宗,唐朝,刘韬,皇上,刘崇

    象棋在中国有着很久的历史。它起源于战国时期。但在唐代发展到巅峰。上至王爷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他们都喜欢在空闲时玩一些游戏。据说在唐代,国际象棋中的“车”{jū}并没有那么强大。一次只能走三步。为什么后来它变得如此强大呢?这也从唐肃宗李亨开始的。唐肃宗李亨是个象棋迷。他宁愿每天不吃东西、不上早朝,也要

  • 唐肃宗为何出昏招导致邺城之战失利?局势判断失误,提前量打早了

    历史解密编辑:小柯办公标签:唐朝,唐肃宗,李光弼,史思明,郭子仪,节度使,安庆绪,邺城之战,五代十国

    八年安史之乱是大唐从鼎盛走向衰败的分水岭,其实朝廷有数次提前结束的机会,都被最高决策人唐玄宗、唐肃宗的骚操作给搞丢了。比如邺城之战(也称相州之战),号称60万的唐军,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竟然被史思明的5万人打败了。这场战争的失利,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河北再次沦陷,又间接导致洛阳二度失守,战争机

  • 五分钟了解《昭义军节度使》唐肃宗时期在今山西与河北设置节度使

    历史解密编辑:骑着蜗牛追飞机标签:唐肃宗,昭义军节度使,节度使,魏博

    概述昭义军节度使,是唐肃宗时期在今山西与河北设置的节度使,主要领有古山西泽、潞二州与河北相、卫、贝、邢、洺六州。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反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叛将薛嵩以相、卫、邢、洺四州投降朝廷,唐肃宗封其为相卫六州节度使。治所在相

  • 李辅国和张皇后为何翻脸,张皇后被抓捕唐肃宗李亨怎么就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辅国,唐肃宗,李亨,张皇后,唐玄宗

    宝应元年(762)四月十六日,唐肃宗李亨静静地躺在龙床上,他如同柔弱的烛光,一阵风就能吹灭。李亨就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月初他已经下旨由太子李豫监国。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作为大唐皇帝,自己居然是被活活吓死的。当晚,大明宫内突然人声鼎沸,马嘶弦响,大唐王朝上演了无数次的宫变大戏又开始了,这一次对决的双方是

  • 亲爹被太监呵斥,皇后被太监杀害,唐肃宗为什么这么窝囊?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唐肃宗,李辅国,唐玄宗,韦后,宦官,皇后

    唐肃宗李亨,一生命运多舛,光是当太子就当了18年,好不容易把李隆基熬下了台,又落入宦官李辅国的手中。李辅国虽然是个太监,却可以对李隆基大呼小叫,甚至当着李亨的面,亲手杀了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张皇后,那么当时的李亨,为什么丝毫没有反抗呢?忍辱负重,终于登临后位李亨一共有三任妻子,其中张氏是李亨相处时间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