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肃宗为什么要祭祀“武庙十哲”?哪一个最名不副实?

唐肃宗为什么要祭祀“武庙十哲”?哪一个最名不副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害羞的脸 访问量:1801 更新时间:2024/2/1 4:34:27

武庙十哲是公元760年,唐肃宗为了纪念历代武将,而选出的十名名将(实际上有11名):

中间坐着的是:姜太公姜子牙(吕尚);

左边依次是: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

右边依次是: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宋朝时更改过一次,我们还是以原始的唐朝版本为准。

唐肃宗为什么要祭祀这十大名将?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公元前755年,大唐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安史之乱爆发了。

大唐王朝从此走向了下坡路,安史之乱前后持续了8年。唐肃宗为了平叛,使出了吃奶劲儿,为了鼓励广大将士向前辈学习、奋勇杀敌,就想出了这个主意:提高武将的地位。

以唐肃宗当时的心态,肯定是谁能打,就选择谁。我们以这个思路,简单分析一下,哪一个最名不副实。

我觉得乐毅最名不副实

上面的十一个人,大家可能对李勣不太熟悉,简单介绍一下:李勣文武全才,最先参加的是瓦岗军;后来归顺唐,在平叛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李靖齐名;然后驻守并州16年,突厥不敢轻犯,李世民大加赞扬。李勣还参与编纂了《唐本草》,还写过一部《脉经》(已失传),是当时的风云人物。

我说乐毅名不副实,主要原因在于:

一、乐毅参与了燕国改革,但成就不明显

战国七雄都进行了变法改革,有名的有秦国的商鞅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改革、齐国的邹忌变法。

论知名度,燕国的乐毅变法最没名气,效果也最差(只维持了一代);燕昭王死后,燕国就走上了老路,一天不如一天。

二、乐毅伐齐的主谋是秦国人,乐毅只是执行

乐毅伐齐又称五国伐齐,主谋是秦昭襄王,行动之前秦王频频和其他国君会面协商;开打时,秦、赵、韩、魏、燕共同出兵,联军击破齐国主要防线、得到想要的东西后,才有乐毅率领燕军进行报复。

三、乐毅军事才能有限

五国联军击垮了齐国主力,然后乐毅率领燕军攻齐,按说齐国主力都垮了,很快就能取得胜利,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燕国军队攻打即墨、莒,连续打了五年,愣是没攻下!燕军是憋了一口气,又经过实战训练(攻打东胡等游牧民族),战斗力就算比不上齐军,但应该也差不了太多;怪就怪主将太差劲儿!

有人说乐毅是为了感化齐国人,采取了柔化措施,实际并不是这样:当初燕军攻入临淄后,烧杀抢掠一样都没少干,金银珠宝、祭器往燕国拉了一车又一车。

做了那么多恶,现在又想感化,你当齐国人都是白痴?说到底,乐毅后来降低姿态,主要还是攻不下来,又不能撤兵,那就拖着呗。

论军事才能,乐毅和其他几位名将比,明显差了不少。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更多文章

  • 唐肃宗寿命只比唐玄宗长半月,如果没马嵬兵变,他还能当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文祥说体育标签:唐肃宗,唐玄宗,皇帝,李辅国,武惠妃

    唐玄宗这娶武惠妃以前,就有了三个儿子。李瑛封太子、李瑶封鄂王、李琚封光王。唐玄宗娶了武惠妃后,生了十八子李瑁。武惠妃想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就设计让人搜集太子、鄂王、光王的不利情报。武惠妃的设计让太子兄弟三人穿着甲胄入宫。然后,武惠妃告诉皇帝宗说,陛下你还相信不相信你的宝贝儿子们,他们要造反了。唐玄宗亲

  • 唐肃宗李亨:是“中兴之主”吗?非也

    历史解密编辑:月亮迷路了标签:唐肃宗,李亨,李辅国,宦官,唐玄宗,唐代宗

    李亨,生于大唐711年2月,卒于762年5月,享年51岁,在位6年。李亨是唐朝历史上第一个在长安以外登基称帝的人,他于公元756年7月在灵武即位,次年9月收复长安,10月收复洛阳,在中兴大唐的历史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716年,刚满5岁的李亨被唐玄宗封为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73

  • 唐肃宗李亨当太子时,曾两次离婚,都和父亲唐玄宗李隆基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陌路风景PLUS标签:唐肃宗,李亨,唐玄宗

    肃宗韦妃。……天宝中,宰相李林甫不利于太子,妃兄坚为刑部尚书,林甫罗织,起柳绩之狱,坚连坐得罪,兄弟并赐死。太子惧,上表自理,言与妃情义不睦,请离婚,玄宗慰抚之,听离。妃遂削发被尼服,居禁中佛舍。西京失守,妃亦陷贼。至德二年,薨于京城。——《旧唐书》唐朝的第八位皇帝唐肃宗李亨,在当太子时,曾经离过两

  • 睢阳之战,唐肃宗的战略将睢阳视为弃子,而攻城的叛军成为赌徒

    历史解密编辑:雪球啃史标签:叛军,张巡,唐军,唐朝,唐肃宗,安禄山,安庆绪,睢阳之战,五代十国

    唐朝中期,睢阳保卫战是安史之乱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战役,张巡与姚摐、南霁云、许远几人率万余唐军和十余万叛军相持10个月,虽然最终城破,但是在这段时间张巡等人的坚守,令叛军不敢大举南下,进取江淮的计划破产,可以说没有张巡等人死守睢阳,保住了江南两淮之地不被战火屠戮,没有江南两淮财力支持的唐王朝将更加难以扑

  • 唐肃宗李亨是不是个窝囊废皇帝,被太监压得死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唐肃宗,李亨,皇帝,唐玄宗,李林甫

    唐肃宗李亨,唐朝的第8位皇帝。很多人都把他冠以“窝囊废”的称号,但是实际上这是有一点偏颇的。因为考虑到当时李亨所面对的历史环境,他可以做的其实非常有限,由此我认为李亨其实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皇帝。李亨继承皇位的艰难和曲折按照道理来说,李亨是得不到继位的机会的。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3个孩子,在他的前面

  • 唐肃宗恋父情结,唐睿宗恋母情结,爷孙俩儿还真挺像

    历史解密编辑:听说跟你说谈标签:唐肃宗,唐睿宗,李亨,唐玄宗,宦官,唐朝,五代十国,军事制度

    李亨属于没当皇帝前,心怀万丈豪情的牛人。然而,当了之后所做的事儿,却看出:李亨还不如他爹唐玄宗李隆基呢。(1)肃宗皇帝的历史功绩:空有灭“安史之乱”之功,实际上却是“安史之乱”扩大化、长久化的第一罪人。更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政”的直接责任人。李隆基、李亨、李豫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最大责任人天宝十

  • 两个皇帝是大忌,唐肃宗回长安后,为何还急不可待接回唐玄宗

    历史解密编辑:生活磁场标签:唐肃宗,唐玄宗,皇帝,朱祁镇,安史之乱

    唐肃宗是夺取了唐玄宗的皇位当皇帝的。显然,当唐肃宗在见到唐玄宗的时候,是十分尴尬的事情。而且京城里面有两个皇帝,也是非常忌讳的(虽然唐玄宗已经被唐肃宗封为太上皇,但事实上他还是皇帝)。宋高宗为了避免宋徽宗和宋钦宗回来,想方设法与金国议和。朱祁镇回到明朝以后,朱祁钰也是提心吊胆,把朱祁镇关在南宫,只留

  • 唐肃宗比唐玄宗晚死半个月,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能当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唐肃宗,唐玄宗,皇帝,李亨,马嵬兵变,中国军事制度,军事政策,五代十国

    假如没有马嵬兵变,唐肃宗还有没有机会做皇帝?假如没有安史之乱,唐肃宗李亨也还是有很大概率能够顺利继承皇位当皇帝的,但这是有前提的。前提就是,他必须在他父亲唐玄宗的一次次致命试探、猜疑下夹着尾巴做人,即便他是太子,都不能随心所欲。安史之乱和李亨登基是有着很直接联系的,毫不夸张地说,若不是李隆基后期放飞

  • 权宦李辅国:太监出身的“宰相”,飞扬跋扈,敢给唐肃宗穿小鞋

    历史解密编辑:呆滞粉红葡萄干标签:李辅国,唐肃宗,宰相,宦官,唐玄宗,唐代宗

    李辅国领兵闯入唐肃宗寝宫,当着唐肃宗的面,将张皇后拖出了皇宫,卧病在床的唐肃宗又气又恼,想要阻止,但是又生怕李辅国迁怒于他,只能够眼睁睁地目睹着这一切的发生,经过这一件宫廷事件,唐肃宗病情加重,最终在长生殿忧郁而终!李辅国,原名李静忠,唐王朝第一个封王拜相的宦官,李辅国幼年家贫,为求生计,净身入宫成

  • 唐肃宗是否利用安史之乱篡位称帝?唐肃宗确实为帝位法统建构努力

    历史解密编辑:彦祖普法标签:唐肃宗,安禄山,唐玄宗,杨国忠,安史之乱,节度使

    唐肃宗的皇位是否合法?这个问题在近年引起过一部分唐史爱好者的争议。认为唐肃宗篡位的理由是:当时安史之乱,玄宗皇帝带着文武百官出逃到巴蜀,在马嵬坡附近,禁军发动马嵬之变,玄宗皇帝的宠妃杨玉环遭到诛杀,丞相杨国忠也在这一事变中丧生,有史学家怀疑,马嵬之变的推动者是当时的太子李亨 ——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