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僖宗驾崩,李杰继位,新皇帝接手了一堆烂摊子

唐僖宗驾崩,李杰继位,新皇帝接手了一堆烂摊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认真的罗刹 访问量:853 更新时间:2023/12/23 2:50:43

接上篇:大唐王朝的最后岁月:乱军攻长安,皇帝跑路,李氏子孙陷入危机

[月亮]斗转星移,八年后,长安这年,是公元888年,一个看上去十分吉祥的年份,但局势更加动荡。三月初六,风筝飞满天的日子,宫里传出噩耗:二十七岁的唐僖宗在长安灵符殿驾崩。他十二岁即位,刚明白点儿事就迎来国家动乱,两度被撵出长安,天天担惊受怕,精神压力无比巨大。搬回长安不到两个月,便一病不起。这一死,彻底省了心。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烂摊子交给谁?唐僖宗崩得仓促,什么遗言也没留下。他的儿子们尚小,后宫的女人们也没什么准主意,所以,比较合理的安排是,将皇位交给几个兄弟中的一个。挑来挑去,群臣相中了吉王李保。李保是唐懿宗家老六,唐僖宗的弟弟,年纪大,看上去贤明能干,是不二人选。这时候,有人跳出来反对。这个人叫杨复恭。杨复恭是个宦官。宦官,始自秦朝,后来也通称为太监,本是伺候皇帝一家吃喝拉撒睡的服务人员,但因为接近权力中心,经常卷入政治漩涡,成为一种特殊的力量存在。拿唐朝来说,从肃宗时的李辅国开始,到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一代比一代凶猛。这倒不是宦官们练成了啥“葵花宝典”,主要是皇帝不争气,国家制度出现了问题。皇权暗弱,外面的人靠不住,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宝押在旁边人的身上,以为这样能解决问题,到头来多半是饮鸩止渴。杨复恭是现在掌权的宦官。他粗通文墨,头脑灵活,以前在外地做监军,因为功劳,一路高升,前两年代替田令孜当了左神策军中尉及十军观军容使。左右神策军是中央卫戍部队,实际领导就是护军中尉,杨复恭的职位差不多是卫戍司令。他的话,代表着禁军官方的立场,举足轻重。

杨复恭自己心中有个理想人选,是寿王李杰。在杨复恭看来,吉王年纪大,主意正,又贤明能干,肯定不好控制,所以,他倾心寿王。群臣知道,胳膊拗不过十八般兵刃,何况寿王是唐僖宗的亲弟弟,和李保没差几岁,也说得过去。就这样,二十二岁的热血青年李杰即皇帝位,世称唐昭宗,我们也这么叫。李杰没想到一觉醒来,自己市值大涨,成了至尊无比的皇帝,真是又惊又喜。即位后,马上投桃报李:加封居功至伟的杨复恭开府仪同三司、金吾上将军,专领禁兵。开府仪同三司,这是个非同小可的授予,意味着可以按三公的标准来建造自己的办公大楼,自主招收班子成员。鉴于杨复恭先生的出身,这应该算是无上荣誉了。杨复恭心满意足,感觉自己这一宝押对了。干上了皇帝的李杰倒有些迷茫。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坐在皇位上的他审时度势,眼前一黑:俺的娘!黄巢起义的大火倒是扑灭了,但许多节度使在镇压盐贩子的过程中大发横财,个个养得膘肥体壮。他们手里掌握着重兵,根本不拿朝廷当盘菜,而且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天天群殴,拉都拉不开。万乘之尊?徒有虚名而已。另外,过了蜜月期之后,他看杨复恭也不太地道,主要表现在这家伙太不拿自己当外人,比皇帝还豪横,经常越级指挥。不少大臣见风使舵,暗地里在那边入股。少数的忠介之士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身残志坚的杨复恭还利用职务之便,收了一大堆干儿子,派到各地当一把手,比如武定节度使杨守忠、龙剑节度使杨守贞、绵州刺史杨守厚、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等,盘根错节,互为爪牙。老实说,唐昭宗一直对宦官没好感,少年时,田令孜曾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现在,身为天子,杨复恭又每天在面前得瑟,上朝时轿子竟然抬到了太极殿上,好像多走几步会死一样。昭宗恨得咬牙切齿,只是没什么好办法。许多正直的大臣也讨厌杨复恭。这天,唐昭宗和宰相孔纬唠嗑,谈起各地造反的事。

孔纬是孔子的后人,在唐僖宗时就是宰相,嫉恶如仇。一提起目前的局势,他气不打一处来,道:“陛下左右都有造反的人,还说什么地方呢!”唐昭宗揣着明白装糊涂,问是谁。孔纬一指旁边的杨复恭:“他不过是您的家奴,却敢坐着轿子到前殿,还收了很多养子掌管禁兵,不是要造反是什么!”哎呀……杨复恭没想到朗朗乾坤竟然有人敢当面怼他,马上辩解:“我那是为了保卫国家!”哦?昭宗也来了劲,反问:“那为什么不让你的养子姓李,而是姓杨呢?!”把杨复恭噎得够呛。

标签: 唐僖宗李杰皇帝唐昭宗宦官节度使

更多文章

  • 唐朝对外有多了解?唐僖宗的一番交流,让阿拉伯使者大为震惊

    历史解密编辑:姐谈历史标签:唐朝,大为,宋朝,唐僖宗,统治者,官宦世家,阿拉伯使者

    唐朝辉煌的时候究竟有多么强大呢?我们今人想见识唐朝的辉煌,无疑是痴人说梦,毕竟,唐朝已经灭亡这么多年了,即使去回忆唐朝,也只能从典籍里面去回顾了。不过,唐朝在当时的世界地位有多重,咱们能够从阿拉伯人的出使态度上略知一二。根据《册府元龟》记录,在唐朝巅峰时期,也就是天宝年间,阿拉伯差不多每年就要来一次

  • 唐朝昏君唐僖宗,十二岁继位,称呼宦官为阿父?两次被迫逃离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记实标签:唐僖宗,宦官,唐懿宗,唐朝,节度使,黄巢

    咸通十四年(873年)唐懿宗李漼驾崩,太子李儇继位,是为唐僖宗。唐僖宗与他的父亲唐懿宗一样,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昏君。自从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便日益衰败,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朋党之争,这些种种问题都是唐朝衰亡的原因。唐僖宗的爷爷唐宣宗是唐朝的最后一位中兴之主,原本在他的治理下,唐朝已经渐渐回到了正轨。

  • 为什么晚唐已经风雨飘摇,而唐僖宗还是那样不着急呢?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唐僖宗,宦官,唐懿宗,节度使,黄巢,黄巢起义,唐宣宗,晚唐,唐朝

    晚唐既然已经是风雨飘摇,病入膏肓,唐僖宗着不着急都改变不了什么,况且,怎么能指望一个12岁的孩子承担起复兴大唐的责任呢?在唐僖宗的十五年为帝生涯中,他也并非是一直不着急,只是等他着急的时候已经晚了,帝国的崩塌近在眼前了。唐僖宗李儇是唐懿宗的第五子,唐宣宗的孙子。唐宣宗当初在37岁的高龄被宦官扶上皇帝

  • 唐昭宗和他摇摇欲坠的唐帝国:李茂贞的嚣张被李克用的沙陀兵打碎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唐昭宗,李茂贞,李克用,节度使,宦官

    前面我们说到李茂贞成为割据势力,那么他接下来就是要扩张自己的地盘和权势。而且朝廷依旧是掌握在权宦的手中,皇帝没有自主权反而要依靠比自己更有权势的人,而这时候作为皇帝的唐僖宗终于在忍气吞声中死去,而他的弟弟唐昭宗李晔被宦官杨复恭扶持上位。之后就是景福元年李茂贞带着王行瑜等人逼着朝廷去打杨守亮,说他窝藏

  • 门生天子唐昭宗:雷霆手段铲除宦官势力,却在睡梦中被乱刀剁死

    历史解密编辑:爱搞笑的内登标签:唐昭宗,宦官,朱温,昭宗,宰相,皇帝

    风雨晚唐,唐昭宗是个悲剧皇帝,身为"门生天子",他曾以雷霆手段铲除了宦官势力,但最终,还是死于乱刀之下。和晚唐几任皇帝一样,唐昭宗的继位也离不开宦官势力的助推。光启四年(888)三月,正是僖宗弥留之际,由于其子尚幼,朝中执掌权柄的宦官集团开始在懿宗诸子中寻找人选。彼时,当年权倾朝野的大宦官田令孜由于

  • 唐朝末期唐昭宗李晔想要恢复盛世,奈何自己却有心无力

    历史解密编辑:三娃家的彩虹标签:唐昭宗,李晔,宦官,节度使,皇帝,唐僖宗,唐朝,中国军事制度,军事制度

    全文共1698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唐朝自从安史之乱以后,一系列问题开始出现。不管是藩镇割据,还是宦官当权,乃至朋党之争。一代一代的,把当初大唐王朝的底气和优势,一步一步消耗殆尽。在经过了大唐王朝农民的大暴动黄巢起义以后,大唐王朝的灭亡,好像就在眼前。后来,虽然黄巢去世,但是各个战区的矛盾已经更加日益

  • 唐昭宗有只猴子,曾大闹朝堂扯碎龙袍吓皇帝,它是孙悟空的原型

    历史解密编辑:拥有你全世界呀标签:唐昭宗,皇帝,朱温,孙悟空,猴子,吴承恩

    说到孙悟空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他是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虚构出来的齐天大圣,神通广大且嫉恶如仇,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受到几乎所有国人的喜爱,小编小时候还曾幻想自己变成孙悟空,还有铅笔把孙悟空一笔笔画出来呢,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孙悟空是吴承恩完全虚构出来的,其实并非如此,孙悟空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它就

  • 在位16年皇权衰微的悲剧性皇帝唐昭宗李晔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李晔,皇帝,宦官,唐朝,唐昭宗,唐僖宗,中国军事制度

    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姓李讳杰,即位后改名为敏,然后又改名为晔,888年-904年在位,在位16年,享年38岁。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的弟弟。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昭宗在位期间,宦官、朝臣、藩镇为争夺对中央政府的控制权,斗争激烈,藩镇跋扈,战乱不断,皇权

  • 末世天子唐昭宗:尽管十分努力,依旧改变不了唐朝的败亡

    历史解密编辑:廊人标签:唐昭宗,唐朝,唐僖宗,朱温,宦官,唐哀帝

    唐昭宗,是唐朝事实上的末代皇帝。因为虽然唐昭宗被害后,唐哀帝在位三年。但是从本质的角度来说,唐哀帝的这三年时间,不过是过渡时期而已。其实唐昭宗本是一个十分努力的皇帝,也确实为扭转大唐的衰败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改变大唐的败亡。唐朝安史之乱以后,虽然河东等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但是大

  • 唐昭宗一手葬送大唐江山,为什么还能获得后世一致好评

    历史解密编辑:素子花开临窗景标签:唐昭宗,唐僖宗,朱温,李晔,李克用

    唐朝广明元年(公元880年),曾经强盛不可一世的大唐朝,来到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黄巢带领十一万农民起义军,攻破潼关天险,浩浩荡荡直扑唐都长安。唐朝各地守军面对强敌压境,无不望风而逃,一溃千里。唐僖宗见势不妙,在文武百官护送下,带着后宫妃嫔和皇子们一溜烟逃奔四川。在这场变乱中,唐僖宗的弟弟寿王李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