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滨州百名历史人物】宫廷画师展子虔

【滨州百名历史人物】宫廷画师展子虔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滨州网 访问量:2841 更新时间:2023/12/27 20:26:38

展子虔(550-604),隋朝渤海郡厌次县展家村,即今天惠民县何坊镇展家村人。他的人生道路十分曲折,550年,出生在魏晋南北朝动荡时期的北齐王朝的治下,经历了北周的统治,再入隋朝,应隋文帝杨坚所召,曾任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这是朝廷给社会贤达人士的荣誉官职,地位尊崇,并不理事,后辞职专攻丹青,去世于隋文帝仁寿四年(604年)。他是现在惟一有画作可考、传世的隋代著名画家,其代表作是《游春图》,他与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并列为四大家,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要地位。

展子虔一生足迹几乎遍及大江南北,他多才多艺,对各种画类无所不能,堪称“人物山水,诸体皆备”。宋《宣和画谱》记载的北宋御府藏画中有展子虔的20幅,如《北极巡海图》《石勒问道图》《法华变相图》《维摩像》《古实人物图》《人马图》等,显示了他无与伦比的实力。展子虔曾在洛阳、长安等地的寺院画过许多壁画。《贞观公私画史》载:“江都东安寺,长安灵宝寺、光明寺、天女寺,洛阳云华寺,皆有展子虔画。”另外,镇江、四川等地也有他创作的壁画。展子虔的绘画题材广泛,手法多变,他不仅善画山水,兼善人物、车马、台阁,而且大都臻于精妙,他的画“触物留情,备皆绝妙,尤善台阁、人马、山川,咫尺千里。”在当时,展子虔与另外一位知名画家董伯仁齐名,被时人称作“董展”。

在着色技巧上,展子虔用青绿设色。他的画法为唐代绘画名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所宗法。李思训父子是唐朝宗室,有军职,俗称“大李将军”和“小李将军”。明代书画收藏家的《清河画舫补》称:“展子虔,大李将军之师也。”唐代绘画受展子虔画风的影响极深,后人评价展子虔“可为唐画之祖”,这是极高的赞扬。他所画之马,神采飞扬,十分有神,“立马而有走势,其为卧马,腹有腾骧起跃势,若不可掩复也。”展子虔能够抓住马的瞬间神态,表现出其整个绰约风姿,达到以形传神,以神带形,形神兼备,维妙维肖的艺术效果。对于展子虔的作品,历代均有所品评。唐人张彦远评论他:“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

展子虔是一位创新型的画家。隋朝以前的中国绘画,是人物画的时代,主角主要是神仙、皇帝、仕女,山水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铺衬。人物与山水的比例严重失调;人物画得极其精妙,山水则无比粗陋。至隋朝,展子虔突破前人创作思路,将视角转向作为人物背景的山水木石,以山水为主体,人物为点缀,配以亭台楼榭,并注意客观景物之间远近、高低、大小等关系的处理,把山水画发展成合乎比例的新形式,将绘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开创了“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独立、完整的山水画创作新阶段,创造了青绿山水画,被后人赞誉为“上继六朝传统,下开唐代画风”。

展子虔的作品虽然丰富多彩,可惜多不传。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山水画卷《游春图》,是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画成熟的表现。这幅作品为绢本,高43厘米,长80.5厘米,在不大的画幅里,作者描绘出了广阔的山水空间,表现的是士人在壮丽的山川景物中纵情游乐的情景。

《游春图》有如下特点:

第一,意境高远。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打动人心,是能与欣赏他的人形成共鸣。首先是视觉上的冲击,其次是心灵上的享受。《游春图》正是创作了一种令人向往的闲情逸致、神仙境界,给人以无限的向往,从而打动人心。《游春图》描绘了人们在风和日丽、春光明媚的季节到山间水旁踏青游玩的情景,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人物点缀其间,湖边一条曲折的小径,蜿蜒通入幽静的山谷,人们或骑马或步行,沿途观赏着山青水绿、花团锦簇、湖光山色的胜境,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艘游船在缓缓荡漾,船上女子被四周美丽景色所陶醉而流连忘返,山腰和山坳间还有几处幽静的佛寺令人神往。作者以高远的意境表达了冬去春来、万物萌生的勃勃生机。《游春图》中绘有12个人物,他们以不同造型跃然绢上,其中4个骑马,3个乘船,5个站立,或坐舟中,或乘马,或立于岸边,或置身山间,或昂头仰观,或低头凝思,个个栩栩如生,展示了作者的高超技艺。

第二,构图精妙。古人论画,认为“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即总体布局是作品成功的首要,其次是细节。展子虔的画:“描法甚细,随以色晕。”《游春图》采用全景式构图,整个画面壮丽宽广,作者计白当黑,以大面积的留白表现湖光、天空,左下角的简单与右上角的层峦叠嶂,以不等三角,隔水相望,开合呼应,全画以大青大绿为山水树木主调,又别出心裁地以红装少女点缀在“万绿丛中”。全图设计巧妙,结构合理,有山有水,有树木花草,有人物有鞍马,有桥梁有舟楫,有幽径有平堤,有山庄有寺观,尤其山间白云飘浮,湖中轻波荡漾,岸畔繁花盛开,给人送来一股浓烈的春天气息和浓郁的野游韵味。

第三,技法独运。展子虔是青绿山水画的创始人,《游春图》是代表。展子虔之前的绘画,缺少比例感,人物的大小失衡,突出部分很大而辅助部分极小,甚至于山川树木变形,展子虔的创作合乎生物的本真体貌,画面上的人物富有灵动感,人们神情愉悦,怡然自得,欣赏该画,人们似乎能听到画中人物的游春惊喜和欢笑声。该画以青绿山水为主体,人马山树比例适度,形态宛然。该图以圆劲、密西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在阳春三月、风和日丽的郊野中,达官贵人及仕女骑马泛舟、踏青赏春的场景,建筑物和人物、马匹配以红白褐色,既统一和谐,又富于变化,明丽的色彩烘托出大好河山盎然勃发的早春生机。该画富有体验性、灵动性,如画中的大片水面,由近及远,波光粼粼,与远处的远山融为一体,增加了空间感,似乎观赏者身临其境、融入其中。再如画中的四匹马,一匹缓缓前行,一匹昂首疾步,一匹阔步奔腾,一匹低首紧追。四马姿态各异、生动活泼,为静穆的山水注入了生命的气息;游船上三名女子,其中两人安坐舟中,一人遥指远方,纵目四野,陶醉在春光美景之中,似乎与欣赏者在共同指点美景。

对于此画,宋徽宗赵佶题有“展子虔游春图”6字,此画在北宋时曾被收入内府。入元朝后,为鲁国大长公主所藏。明代时,曾入奸相严嵩之手。清朝时,被宫廷收藏,乾隆皇帝题诗两首。《游春图》共有25方印章,宋徽宗、嘉庆、宣统印各1方,乾隆7方。该画有2个皇帝题款,4个皇帝钤印,其他名家题诗、钤印更多,诗书画印融于一体,珠联璧合,乃无价之宝。

《游春图》能流传下来,还得益于张伯驹。张伯驹是我国著名的书画收藏、鉴赏家和诗词学家,被誉为“收藏大王”,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民国时期,《游春图》几经流落、辗转,落入商人之手,可能流失海外,张伯驹奔走呼吁,变卖房产,又忍痛把夫人的首饰卖了,用24根金条赎回该画。1952年,张伯驹将《游春图》和晋陆机《平复帖》等一批国宝级书画文物无偿地献给了国家。

作者单位:中共滨州市委党史研究院(滨州市地方史志研究院)

原文采自《滨州百名历史人物》,略有修改。

更多文章

  • 展子虔《游春图》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谈标签:展子虔,游春图,山水画,画家,绘画,李思训

    倡导理性阅读提升人文素养展子虔(约531—604前后),渤海人。展子虔在绘画史上地位很高,所谓“顾、陆、张、展”之说即是。展子虔经历过北齐、北周,北周亡后,为隋文帝所召,任过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

  • 隋朝展子虔,还是青绿山水开创者?所绘游春图成为“三最”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展子虔,游春图,山水画,人物画,顾恺之,吴道子

    导语:展子虔《游春图》 是我国传世山水画卷轴中乞今为止发现最早, 保存最为完整的绘画作品。这幅画既保留了早期山水画稚拙、古朴图像特征,又在内容、形式上进行了突破,它的出现,宣告了中国山水画步入了“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新格局。提到展子虔,人们就会想到他的《游春图》。画史称之为最古的卷轴山水画,也是我

  • 被时人盛称为贤妇的独孤伽罗,为什么隋文帝却对她又爱又怕呢?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杨坚,独孤伽罗,独孤信,皇后

    独孤后,复姓独孤,名伽罗,北周官拜大司马爵封河内公的独孤信之女。独孤信是个多女少子之人,他一生有七个女儿,最小的就是后来成为隋朝开国皇后的独孤伽罗。在重男轻女的时代,独孤信又连生七位千金,其不悦之情可以想见。当七女伽罗呱呱落地后,独孤信懊恼异常。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懊恼渐渐消失。这不是因为独孤信的

  • 演义里为隋炀帝报仇后封刀的杨义臣,在正史里更牛,曾横扫河北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隋炀帝,杨义臣,尉迟敬德,杨坚,窦建德,李世民

    提起历史上有名的尉迟将军,估计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大唐开国功臣尉迟敬德。尉迟是一个鲜卑姓,来源于鲜卑族中的尉迟部落,该部后来随北魏孝文帝进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迟为姓,称尉迟氏。由此可知,尉迟是一个少数姓,所占人数不多。而尉迟敬德的名声又实在太响了。尉迟敬德是李世民亲信之一,曾跟随李世民击败王世充、窦

  • 隋末一代名将:杨义臣,深得杨坚喜爱,却被杨广夺了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杨义臣,杨坚,隋炀帝,隋末

    曾经辉煌一时的大隋王朝,到了晚期却已经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但那时,其实还是有那么几位著名将军铁胆忠心,在保卫着隋王朝!其中就有一位隋末最后一位名将杨义臣,要说这杨义臣算得上隋王朝的最后一员猛将和忠臣了。杨义臣是鲜卑人,原姓也并不是杨,而是尉迟,父亲尉迟崇在北周担任仪同大将军,要说这杨义臣的出身,那可

  • 隋朝杨玄感叛乱,李密给他上中下三策,他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下策?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杨玄,李密,杨玄感,隋炀帝,杨素,李渊,关中,隋朝,李密(隋朝),军衔,唐朝

    杨玄感是隋朝重臣越公杨素的儿子,出身名门弘农杨氏。杨素位高权重,文武双全。在北周时代就辅佐隋文帝杨坚篡夺了北周江山,后来攻灭陈朝,统一天下,立下绝世功勋。后来杨素又扶隋炀帝杨广登上皇位,可以说是两朝元老,权倾天下,即使是隋炀帝也对他忌惮不已。杨素生病的时候,隋炀帝暗地里问医生他的病情,总怕他还病死。

  • 官宦子弟李密,为何选择反抗隋炀帝的统治,加入杨玄感谋划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密,隋炀帝,杨玄感,杨素,汉献帝

    出生在隋朝统治时期,这使得李密的经历自小坎坷。好在他也在困境之中不断地磨练自己,逐渐拥有一身才华。再加上他本身就出生在一个显赫的贵族之家,就为他后来反抗隋朝的统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随着局势的变化里面,最终不堪受到隋炀帝的李密与天下豪杰联合,公开反抗隋朝的统治。在军队治理方面,李密也是颇有才华,士

  • 杨玄感的窘境:我想去拿下长安,可我做不到啊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李密,长安,李渊,杨玄感,隋炀帝

    大业九年,杨玄感据黎阳叛隋,聚众万人,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李密前来投奔,对杨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北上涿郡,将东征的隋炀帝堵在辽东。中策袭取长安,下策围攻洛阳。杨玄感深思之后选择下策,李密感慨叹息。杨玄感率军顿兵洛阳城,长时间围攻洛阳不下,隋朝援军蜂拥而来,杨玄感败亡。大业十二年,李密获得瓦岗军

  • 杨玄感:打仗极像项羽的猛人,身先士卒,喑呜叱咤,却死得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杨玄感,项羽,杨素,隋炀帝,李密

    受小说演义的影响,人们对隋唐英雄武力排名极感兴趣,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可惜的是,像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尚师徒这些英雄好汉,全是虚构的文学人物,史无其人。至于那个天下无敌的第一好汉李元霸,历史上虽然有这个人,但他在小说演义里的事迹却也是虚构的,经不起

  • 隋末杨玄感、李密叛乱失败的思考:文化造就圈子,圈子成就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杨玄感,李密,隋炀帝,李渊,平定

    说起隋唐交替这段乱世历史,不得不提三个人:杨玄感、李密、李渊。他们都出身于顶层贵族阶层,在隋末社会动乱中分别为发起者、高潮的领导者和结束者。同样是贵族的身份,在社会动乱中却出于不同的阶段,展现出对事态不同的认识,也收获了各自不同的结局,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仔细分析北周军功贵族及其子弟在隋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