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玄感的窘境:我想去拿下长安,可我做不到啊

杨玄感的窘境:我想去拿下长安,可我做不到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每日看点啥 访问量:2492 更新时间:2023/12/28 0:23:24

大业九年,玄感据黎阳叛隋,聚众万人,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密前来投奔,对杨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北上涿郡,将东征的隋炀帝堵在辽东。中策袭取长安,下策围攻洛阳。杨玄感深思之后选择下策,李密感慨叹息。杨玄感率军顿兵洛阳城,长时间围攻洛阳不下,隋朝援军蜂拥而来,杨玄感败亡。

大业十二年,李密获得瓦岗军敬服,被翟让推为盟主,统领几十万起义军,李密手下谋士柴孝和也给李密提出了两条计策,上策和当年李密献计杨玄感一样,也是迅速袭取长安,不要死盯着洛阳。此时的李密终于知道了当年自己的领导杨玄感的面临的困境,他并非不知道袭取长安的重要性,但是他却去不了。

整整五年时间,他围绕着洛阳苦战不休,眼睁睁看着李渊父子轻松拿下长安,自己不得不吞下败亡的苦果。

李密劝自己的领导杨玄感的时候,他是谋士,等他自己也成为领导后,他才发觉所站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全面性也截然不同。杨玄感和他李密一样,都是聪明人,但是就是破不了面临的窘境。

标签: 李密长安李渊杨玄感隋炀帝

更多文章

  • 杨玄感:打仗极像项羽的猛人,身先士卒,喑呜叱咤,却死得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杨玄感,项羽,杨素,隋炀帝,李密

    受小说演义的影响,人们对隋唐英雄武力排名极感兴趣,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可惜的是,像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尚师徒这些英雄好汉,全是虚构的文学人物,史无其人。至于那个天下无敌的第一好汉李元霸,历史上虽然有这个人,但他在小说演义里的事迹却也是虚构的,经不起

  • 隋末杨玄感、李密叛乱失败的思考:文化造就圈子,圈子成就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杨玄感,李密,隋炀帝,李渊,平定

    说起隋唐交替这段乱世历史,不得不提三个人:杨玄感、李密、李渊。他们都出身于顶层贵族阶层,在隋末社会动乱中分别为发起者、高潮的领导者和结束者。同样是贵族的身份,在社会动乱中却出于不同的阶段,展现出对事态不同的认识,也收获了各自不同的结局,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仔细分析北周军功贵族及其子弟在隋代的变化,

  • 隋炀帝二征高句丽,隋朝大臣杨玄感为什么起兵反抗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卫玄,隋朝,隋炀帝,杨玄感,来护儿,高句丽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杨玄感(不详~613年8月21日),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凭借父亲勋劳,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

  • 杨玄感兵变,李密给出上中下三策,他为什么选择下策?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杨玄,李密,杨玄感,隋炀帝,杨素

    杨玄感兵变是隋朝历史上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此事不仅直接导致了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的失败,同时也极大动摇了隋朝的统治根基,推动了隋末群雄割据的浪潮。不过,作为最终导致隋末天下变革的始作俑者,杨玄感自己却遭遇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那么杨玄感为什么会失败呢?这就得从他的心腹谋士李密给出的三条应对之策开始

  • 杨玄感叛乱:险些颠覆隋朝,起因竟是杨广送错人的一杯毒酒?

    历史解密编辑:青橙拂户标签:杨玄,隋炀帝,杨玄感,杨素,李密,隋军

    613年,隋炀帝杨广第2次征讨高丽,将押运粮草的重任交给杨玄感。当时,天下百姓早就对杨广大兴土木、四处征伐的行为感到不满,朝廷对民力的过度使用,让人们活不下去,只能揭竿而起。转瞬之间,天下义军四起,杨玄感也利用这个机会,号召部下将士起兵反抗杨广。杨玄感出身高贵,他的爸爸便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曾经是杨

  • 杨玄感、李密和李渊,面对同一目标和相同的选择项,为何选择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杨玄感,李密,李渊,隋炀帝,长安

    一、李密向杨玄感献计三策,杨玄感选了下策公元613年6月,杨玄感乘着隋炀帝杨广二次伐辽东的机会,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起兵。杨玄感的目的是要夺杨广的大隋天下,因此起兵是他跨出的第一步,紧接着就面临着下一步怎么办的问题。这时,李密来了。李密是杨玄感特意招来的。因为李密是杨玄感的父亲杨素看中的人,所以杨玄

  • 杨玄感, 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老曹标签:军队,楚王,隋朝,杨玄感,隋炀帝,宇文毓,楚庄王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朝代,它的存在不仅标志着北朝和唐朝之间的过渡,也建立了一系列经济与军事繁荣。然而,这个朝代也充满了动荡和内部变革,其中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由杨玄感引起的反叛。杨玄感出身于一个不起眼的军官家庭,他在隋朝军队中崭露头角,在隋炀帝的授意下,他扩大了长江和淮河的防御工事,并迎娶了夫人宇

  • 杨素是杨广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他的儿子杨玄感为何要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杨素,杨坚,杨广,诗人,隋炀帝,杨玄感,南北朝

    在历史教科书上,隋朝的灭亡被认为是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开始的。实际上在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之前,隋朝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叛乱问题。其中杨玄感叛乱,才是真正拉开隋朝灭亡序幕的重要事件。这场叛乱不仅让忙于征讨高句丽的隋炀帝杨广受到沉重打击,也使得以门阀贵族集团为主的隋朝统治阶层产生分裂,也为后来的农民起义大规

  • 杨玄感堪称项羽再世,本能推翻隋朝,为何兵败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李密,隋军,杨素,隋朝,汉朝,秦朝,杨玄感,隋炀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杨玄感出身弘农杨氏,是隋朝功臣杨素之子,别看他出身名门,但却勇武过人,人们甚至说他是项羽在世。613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军队迅速发展到十几万人,按理说凭借他的勇武,应该是可以推翻隋朝统治的。然而,杨玄感却失败了,还引来了灭门之祸。那么,这位隋朝的项羽,为何最终兵败被杀呢?一、项羽在世据史书记载

  • 没有杨玄感兵变,隋朝就不会短命而亡?学者:这是迟早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口说名人堂标签:杨素,隋朝,隋炀帝,来护儿,杨玄感兵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兵变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次数不少。且每次兵变的原因多样,从篡位夺权到为民请愿。抛开正邪黑白不言,历来能够举得动反抗大旗的必是勇猛之辈。然而,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正所谓,成王败寇。兵变所带来的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