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展子虔《游春图》

展子虔《游春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画谈 访问量:1901 更新时间:2023/12/27 22:38:55

倡导理性阅读

提升人素养

展子虔(约531—604前后),渤海人。

展子虔在绘画史上地位很高,所谓“顾、陆、张、展”之说即是。

展子虔经历过北齐、北周,北周亡后,为隋文帝所召,任过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

《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

画家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遥摄全景,人物布局得当,开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画中非具有代表性。 该画是展子虔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

《游春图》以全景方式描绘了广阔的山水场景,图中除描绘了山水树石外,还描绘了白云出岫,杂以楼阁、院落、桥梁、舟揖,并点缀着踏春赏玩的人物车马,展示出一幅杏桃绽开、绿草如菌、水波粼粼,春风荡漾的春日融融之景象。

此画卷的章法布置则突破了以往的画风束缚,形成了十分有特色的构图方式,结构层次颇有特点。它的画面的右上部主要是山峦的表现,绘有大量的崇山峻岭,展现了一副山峦起伏、峰回百转的形态。

运笔成熟,表现独特。展子虔在绘画创作上十分敢于并善于创新,尤其善于在细节处用笔。在绘画山川石木的时候,他善于运用细节,运用细笔勾勒它们的轮廓。以青绿色以及其他明丽的色彩来展现画面。

青绿重彩,工细巧整。在隋代之前,魏晋时期的山水画不仅仅在构图、形状、用笔等方面都比较单一,而且在整个画面的用色方面也都十分单一。而在《游春图》中,其形状不仅仅充满变化,而且在用色上也更加丰富和大胆。

《游春图》除了对画面中的不同物象进行了十分具有特点的用色之外,在赋色上增加各种晕染等方法,使不同对象在色彩表达上显得更加统一而完善。在描绘松树时,画家并没有以松针来展现,而是用深绿色运笔,在表现其他花木时,画家则运用桃红色、白粉色等来展现,形成单纯而丰富、古朴而艳丽的形象特点。

纵观整个《游春图》,其画面展现的是新绿成荫、繁花盛开、水天一色、深浅莫辨的特点。而在对人物的描绘过程中,展子虔运用山后白云来展现人物所处的背景,并能够以此来衬托人物游春时的心境。而对于人物本身的形象来说,展子虔则也善于用粉色和白色进行点染,使得整个画面更显风格细腻、轻松生动。

总的来说,《游春图》构图壮阔沉静,设色古艳,富有典丽的装饰意味,体现出承上下的风格,也标志着山水画即将进入成熟期,他在山水画上所达到的成就及其绘画方法,直接开启了唐代画家思训、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先河。

倡导理性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版权声明:图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仅供学术研究和交流。

投稿信箱:✉ i@shuhuatan.com

更多文章

  • 隋朝展子虔,还是青绿山水开创者?所绘游春图成为“三最”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寓书喻画标签:展子虔,游春图,山水画,人物画,顾恺之,吴道子

    导语:展子虔《游春图》 是我国传世山水画卷轴中乞今为止发现最早, 保存最为完整的绘画作品。这幅画既保留了早期山水画稚拙、古朴图像特征,又在内容、形式上进行了突破,它的出现,宣告了中国山水画步入了“青绿重彩,工细巧整”的新格局。提到展子虔,人们就会想到他的《游春图》。画史称之为最古的卷轴山水画,也是我

  • 被时人盛称为贤妇的独孤伽罗,为什么隋文帝却对她又爱又怕呢?

    历史解密编辑:伯爵灬焦点标签:杨坚,独孤伽罗,独孤信,皇后

    独孤后,复姓独孤,名伽罗,北周官拜大司马爵封河内公的独孤信之女。独孤信是个多女少子之人,他一生有七个女儿,最小的就是后来成为隋朝开国皇后的独孤伽罗。在重男轻女的时代,独孤信又连生七位千金,其不悦之情可以想见。当七女伽罗呱呱落地后,独孤信懊恼异常。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懊恼渐渐消失。这不是因为独孤信的

  • 演义里为隋炀帝报仇后封刀的杨义臣,在正史里更牛,曾横扫河北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隋炀帝,杨义臣,尉迟敬德,杨坚,窦建德,李世民

    提起历史上有名的尉迟将军,估计大家第一个想起的就是大唐开国功臣尉迟敬德。尉迟是一个鲜卑姓,来源于鲜卑族中的尉迟部落,该部后来随北魏孝文帝进入中原,被命以族名尉迟为姓,称尉迟氏。由此可知,尉迟是一个少数姓,所占人数不多。而尉迟敬德的名声又实在太响了。尉迟敬德是李世民亲信之一,曾跟随李世民击败王世充、窦

  • 隋末一代名将:杨义臣,深得杨坚喜爱,却被杨广夺了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避光草莓标签:杨义臣,杨坚,隋炀帝,隋末

    曾经辉煌一时的大隋王朝,到了晚期却已经落到人人喊打的地步,但那时,其实还是有那么几位著名将军铁胆忠心,在保卫着隋王朝!其中就有一位隋末最后一位名将杨义臣,要说这杨义臣算得上隋王朝的最后一员猛将和忠臣了。杨义臣是鲜卑人,原姓也并不是杨,而是尉迟,父亲尉迟崇在北周担任仪同大将军,要说这杨义臣的出身,那可

  • 隋朝杨玄感叛乱,李密给他上中下三策,他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下策?

    历史解密编辑:云心似我心呐标签:杨玄,李密,杨玄感,隋炀帝,杨素,李渊,关中,隋朝,李密(隋朝),军衔,唐朝

    杨玄感是隋朝重臣越公杨素的儿子,出身名门弘农杨氏。杨素位高权重,文武双全。在北周时代就辅佐隋文帝杨坚篡夺了北周江山,后来攻灭陈朝,统一天下,立下绝世功勋。后来杨素又扶隋炀帝杨广登上皇位,可以说是两朝元老,权倾天下,即使是隋炀帝也对他忌惮不已。杨素生病的时候,隋炀帝暗地里问医生他的病情,总怕他还病死。

  • 官宦子弟李密,为何选择反抗隋炀帝的统治,加入杨玄感谋划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密,隋炀帝,杨玄感,杨素,汉献帝

    出生在隋朝统治时期,这使得李密的经历自小坎坷。好在他也在困境之中不断地磨练自己,逐渐拥有一身才华。再加上他本身就出生在一个显赫的贵族之家,就为他后来反抗隋朝的统治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随着局势的变化里面,最终不堪受到隋炀帝的李密与天下豪杰联合,公开反抗隋朝的统治。在军队治理方面,李密也是颇有才华,士

  • 杨玄感的窘境:我想去拿下长安,可我做不到啊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李密,长安,李渊,杨玄感,隋炀帝

    大业九年,杨玄感据黎阳叛隋,聚众万人,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李密前来投奔,对杨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北上涿郡,将东征的隋炀帝堵在辽东。中策袭取长安,下策围攻洛阳。杨玄感深思之后选择下策,李密感慨叹息。杨玄感率军顿兵洛阳城,长时间围攻洛阳不下,隋朝援军蜂拥而来,杨玄感败亡。大业十二年,李密获得瓦岗军

  • 杨玄感:打仗极像项羽的猛人,身先士卒,喑呜叱咤,却死得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萌心生活馆标签:杨玄感,项羽,杨素,隋炀帝,李密

    受小说演义的影响,人们对隋唐英雄武力排名极感兴趣,茶余饭后,津津乐道,乐此不疲。可惜的是,像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尚师徒这些英雄好汉,全是虚构的文学人物,史无其人。至于那个天下无敌的第一好汉李元霸,历史上虽然有这个人,但他在小说演义里的事迹却也是虚构的,经不起

  • 隋末杨玄感、李密叛乱失败的思考:文化造就圈子,圈子成就认识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杨玄感,李密,隋炀帝,李渊,平定

    说起隋唐交替这段乱世历史,不得不提三个人:杨玄感、李密、李渊。他们都出身于顶层贵族阶层,在隋末社会动乱中分别为发起者、高潮的领导者和结束者。同样是贵族的身份,在社会动乱中却出于不同的阶段,展现出对事态不同的认识,也收获了各自不同的结局,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仔细分析北周军功贵族及其子弟在隋代的变化,

  • 隋炀帝二征高句丽,隋朝大臣杨玄感为什么起兵反抗他?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热爱这个世界标签:卫玄,隋朝,隋炀帝,杨玄感,来护儿,高句丽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杨玄感(不详~613年8月21日),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凭借父亲勋劳,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