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理性阅读
提升人文素养
展子虔(约531—604前后),渤海人。
展子虔在绘画史上地位很高,所谓“顾、陆、张、展”之说即是。
展子虔经历过北齐、北周,北周亡后,为隋文帝所召,任过朝散大夫、帐内都督等职。
《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
画家用青绿重着山水,用泥金描绘山脚,用赭石填染树干,遥摄全景,人物布局得当,开唐代金碧山水之先河,在早期的山水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该画是展子虔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
《游春图》以全景方式描绘了广阔的山水场景,图中除描绘了山水树石外,还描绘了白云出岫,杂以楼阁、院落、桥梁、舟揖,并点缀着踏春赏玩的人物车马,展示出一幅杏桃绽开、绿草如菌、水波粼粼,春风荡漾的春日融融之景象。
此画卷的章法布置则突破了以往的画风束缚,形成了十分有特色的构图方式,结构层次颇有特点。它的画面的右上部主要是山峦的表现,绘有大量的崇山峻岭,展现了一副山峦起伏、峰回百转的形态。
运笔成熟,表现独特。展子虔在绘画创作上十分敢于并善于创新,尤其善于在细节处用笔。在绘画山川石木的时候,他善于运用细节,运用细笔勾勒它们的轮廓。以青绿色以及其他明丽的色彩来展现画面。
青绿重彩,工细巧整。在隋代之前,魏晋时期的山水画不仅仅在构图、形状、用笔等方面都比较单一,而且在整个画面的用色方面也都十分单一。而在《游春图》中,其形状不仅仅充满变化,而且在用色上也更加丰富和大胆。
《游春图》除了对画面中的不同物象进行了十分具有特点的用色之外,在赋色上增加各种晕染等方法,使不同对象在色彩表达上显得更加统一而完善。在描绘松树时,画家并没有以松针来展现,而是用深绿色运笔,在表现其他花木时,画家则运用桃红色、白粉色等来展现,形成单纯而丰富、古朴而艳丽的形象特点。
纵观整个《游春图》,其画面展现的是新绿成荫、繁花盛开、水天一色、深浅莫辨的特点。而在对人物的描绘过程中,展子虔运用山后白云来展现人物所处的背景,并能够以此来衬托人物游春时的心境。而对于人物本身的形象来说,展子虔则也善于用粉色和白色进行点染,使得整个画面更显风格细腻、轻松生动。
总的来说,《游春图》构图壮阔沉静,设色古艳,富有典丽的装饰意味,体现出承上启下的风格,也标志着山水画即将进入成熟期,他在山水画上所达到的成就及其绘画方法,直接开启了唐代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金碧山水的先河。
倡导理性阅读,提升人文素养!
版权声明:图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仅供学术研究和交流。
投稿信箱:✉ i@shuhuat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