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炀帝二征高句丽,隋朝大臣杨玄感为什么起兵反抗他?结局如何?

隋炀帝二征高句丽,隋朝大臣杨玄感为什么起兵反抗他?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热爱这个世界 访问量:4726 更新时间:2024/1/24 11:55:54

作者:若梦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杨玄感(不详~613年8月21日),字号不详,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隋朝大臣,司徒楚公杨素嫡长子。

体貌雄伟,须髯漂亮。喜好读书,擅长骑射。凭借父亲勋劳,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迁鸿胪卿、礼部尚书,袭封楚公。声名过盛,受到隋炀帝猜忌,内心不安,策划谋反。

起兵反叛

大业九年(613年)春天,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命杨玄感在黎阳郡(今河南浚县)督运粮草。当时,隋末农民战争已经爆发,义军遍布各地。杨玄感于是与武贲郎将王仲伯、汲郡赞治赵怀义等谋议,想让隋炀帝所在的部队断粮挨饿,因此常常逗留,不按时发运粮草。隋炀帝军缓慢下来,派使者来逼促。杨玄感扬言说:“水路有很多反贼,不可前后而发运。”他的弟弟武贲郎将杨玄纵、鹰扬郎将杨万硕,都随军到辽东,杨玄感偷偷派人召他们回来。

六月,将军来护儿率领水军,将从东莱入海,前往平壤城,部队还未出发。杨玄感无法号令众人,于是派家奴装作使者,从东方来,谎称来护儿因失军期而造反。杨玄感于是进军黎阳县,关闭城门,大搜男夫。于是用帆布作牟甲,设置官署,都按开皇年间(581年―600年)的办法来办。他又送文书到周围的州郡,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让他们发兵,到粮仓所在地相会。李密自长安应召至军,为杨玄感谋主。杨玄感以东光县尉元务本为黎州刺史,赵怀义为卫州刺史,河内郡主簿唐祎为怀州刺史,部众近万人。李密认为:北据幽州,断隋炀帝后路,为上策;西入长安,控制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为中策;就近攻洛阳,胜负难测,为下策。杨玄感以下策为上计 ,将引兵从汲郡(今河南淇县东)渡河,围攻东都洛阳。唐祎到了河内,跑到东都报告杨玄感谋反之事。越王杨侗、民部尚书樊子盖很害怕,调兵防御。修武县百姓一起守住临清关,杨玄感无法过河,于是在汲郡南渡黄河,随之叛乱的人有很多,犹如街市一般。

进逼洛阳

几天之后,驻兵于上春门,人数达到十几万。樊子盖命令河南赞治裴弘策抵抗,裴弘策战败。鏶、洛的父老乡亲们竞相送牛送酒,慰劳杨玄感。杨玄感屯兵于尚书省,经常向众人发誓说:“我身为上柱国,家里黄金巨万,到了既富且贵的地步,我一无所求。现在我不顾破家灭族,只是为了为天下人解倒悬之急,拯救黎民百姓的性命罢了。”众人都很高兴,到他军门请求效力的,每天都有数千人。杨玄感还给樊子盖写信,说明利害关系,希望樊子盖能归顺于他,然后率军进逼东都洛阳。

刑部尚书卫玄,率众几万,从关中来援救洛阳。卫玄用步兵、骑兵二万,渡过鏶、涧来挑战,杨玄感假装失败。卫玄追赶他,这时杨玄感的伏兵冲了出来,卫玄的前军全被消灭。几天后,卫玄又与杨玄感交战,两军刚交战,杨玄感就让人大呼道:“官军已经捉住了杨玄感了!”卫玄军稍稍松懈下来,杨玄感与几千骑兵乘机进攻,卫玄军于是大败,只带了八千人逃走。

兵败自杀

杨玄感骁勇力大,每次作战,亲自挥舞长矛,身先士卒,呼叫叱咤,众敌莫不震骇。时人比作项羽。善于安抚、带领部队,士兵乐意为他拚死效力,战无不胜。卫玄军一天天蹙迫,粮食殆尽。于是,全部上前决战,阵地就摆在北邙。一天之中,交战十几次。杨玄感的弟弟杨玄挺被流箭射死,杨玄感稍稍退却。樊子盖又派兵进攻尚书省,又杀了几百人。隋炀帝派武贲郎将陈棱在黎阳进攻元务本,武卫将军屈突通驻扎在河阳,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发兵继进,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又来增援。杨玄感请计于前民部尚书李子雄,李子雄说:“屈突通晓习军事,如一渡过黄河,那么就胜败难定了。不如分兵拒守黄河。屈突通过不了黄河,那么,樊子盖、卫玄就失去了援兵。”杨玄感认为可行,将分兵赴黄河拒防屈突通。

樊子盖知道他的计谋,几次进攻他的军营,杨玄感不能前进。屈突通于是渡过黄河,在破陵驻军。杨玄感分为两支人马,西面抵抗卫玄,东面抵抗屈突通。樊子盖又出兵,于是大战,杨玄感军频频败北。杨玄感又请计于李子雄,李子雄说:“洛阳的援军到了,我军屡败,不可久留。不如直入关中,打开永丰仓,以赈济穷人,三辅可指挥而平定。占据粮仓,再向东争夺天下,这也是霸主之业。”刚好华阴的各位杨姓请求当向导,杨玄感于是放弃洛阳,西取关中,扬言说:“我已破了东都,要夺取关西去了。”宇文述等部队跟在后面追击。到了弘农宫,父老们拦着杨玄感说:“弘农宫兵力空虚,又有很多粮食,容易打下来。这样,进可绝敌人的粮食,退可占取宜阳的地盘。”杨玄感同意,留下攻弘农宫,打了三天,打不下来,追兵于是追了上来。杨玄感往西到了阌乡,上盘豆,布阵连绵五十里,与官军且战且走,一天几次战败。又在董杜原摆下战阵,诸军进攻,杨玄感大败,独与十几个骑兵在林间逃跑,将奔上洛(今陕西商县)。

追兵追到,杨玄感叱咤一声,吓退追兵。到了葭芦戍,杨玄感窘迫,独与其弟弟杨积善步行。他自知难免一死,对杨积善说:“事情失败了。我不能让人杀辱,你可杀死我。”杨积善抽刀砍死杨玄感,然后自己自杀,但自杀未死被追兵擒获,与杨玄感的首级一起送到隋炀帝的行宫。在洛阳将杨玄感分尸,并暴尸三天,又把他的肉切成一块一块,放火焚烧。余党全被平息。杨玄感的诸弟义阳太守杨玄奖、杨万硕、杨民行皆被杀。公卿请求把杨玄感改为枭姓,隋炀帝下诏同意。

参考资料: 《隋书·卷七十·列传第三十五》

更多文章

  • 杨玄感兵变,李密给出上中下三策,他为什么选择下策?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杨玄,李密,杨玄感,隋炀帝,杨素

    杨玄感兵变是隋朝历史上一次非常重大的事件,此事不仅直接导致了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句丽的失败,同时也极大动摇了隋朝的统治根基,推动了隋末群雄割据的浪潮。不过,作为最终导致隋末天下变革的始作俑者,杨玄感自己却遭遇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那么杨玄感为什么会失败呢?这就得从他的心腹谋士李密给出的三条应对之策开始

  • 杨玄感叛乱:险些颠覆隋朝,起因竟是杨广送错人的一杯毒酒?

    历史解密编辑:青橙拂户标签:杨玄,隋炀帝,杨玄感,杨素,李密,隋军

    613年,隋炀帝杨广第2次征讨高丽,将押运粮草的重任交给杨玄感。当时,天下百姓早就对杨广大兴土木、四处征伐的行为感到不满,朝廷对民力的过度使用,让人们活不下去,只能揭竿而起。转瞬之间,天下义军四起,杨玄感也利用这个机会,号召部下将士起兵反抗杨广。杨玄感出身高贵,他的爸爸便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曾经是杨

  • 杨玄感、李密和李渊,面对同一目标和相同的选择项,为何选择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杨玄感,李密,李渊,隋炀帝,长安

    一、李密向杨玄感献计三策,杨玄感选了下策公元613年6月,杨玄感乘着隋炀帝杨广二次伐辽东的机会,在黎阳(今河南浚县)起兵。杨玄感的目的是要夺杨广的大隋天下,因此起兵是他跨出的第一步,紧接着就面临着下一步怎么办的问题。这时,李密来了。李密是杨玄感特意招来的。因为李密是杨玄感的父亲杨素看中的人,所以杨玄

  • 杨玄感, 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我是老曹标签:军队,楚王,隋朝,杨玄感,隋炀帝,宇文毓,楚庄王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朝代,它的存在不仅标志着北朝和唐朝之间的过渡,也建立了一系列经济与军事繁荣。然而,这个朝代也充满了动荡和内部变革,其中最后一根稻草就是由杨玄感引起的反叛。杨玄感出身于一个不起眼的军官家庭,他在隋朝军队中崭露头角,在隋炀帝的授意下,他扩大了长江和淮河的防御工事,并迎娶了夫人宇

  • 杨素是杨广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他的儿子杨玄感为何要起兵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杨素,杨坚,杨广,诗人,隋炀帝,杨玄感,南北朝

    在历史教科书上,隋朝的灭亡被认为是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开始的。实际上在农民起义大规模爆发之前,隋朝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叛乱问题。其中杨玄感叛乱,才是真正拉开隋朝灭亡序幕的重要事件。这场叛乱不仅让忙于征讨高句丽的隋炀帝杨广受到沉重打击,也使得以门阀贵族集团为主的隋朝统治阶层产生分裂,也为后来的农民起义大规

  • 杨玄感堪称项羽再世,本能推翻隋朝,为何兵败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李密,隋军,杨素,隋朝,汉朝,秦朝,杨玄感,隋炀帝,春秋战国,霸王项羽

    杨玄感出身弘农杨氏,是隋朝功臣杨素之子,别看他出身名门,但却勇武过人,人们甚至说他是项羽在世。613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隋,军队迅速发展到十几万人,按理说凭借他的勇武,应该是可以推翻隋朝统治的。然而,杨玄感却失败了,还引来了灭门之祸。那么,这位隋朝的项羽,为何最终兵败被杀呢?一、项羽在世据史书记载

  • 没有杨玄感兵变,隋朝就不会短命而亡?学者:这是迟早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口说名人堂标签:杨素,隋朝,隋炀帝,来护儿,杨玄感兵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兵变在我国历史上出现的次数不少。且每次兵变的原因多样,从篡位夺权到为民请愿。抛开正邪黑白不言,历来能够举得动反抗大旗的必是勇猛之辈。然而,历史向来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正所谓,成王败寇。兵变所带来的历史发展

  • 杨玄感趁杨广征高句丽时造反,李密献上三策,李密有何隐藏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史阅苍穹标签:李渊,杨坚,杨广,唐朝,元帅,军衔,杨玄感,隋炀帝,高句丽,李密(隋朝)

    公元613年,隋朝大业9年,隋朝开国功臣杨素之子楚国公杨玄感趁隋炀帝杨广二征高句丽之机,率众举旗造反,这是隋朝贵族首次公开站出来要推翻杨家的统治。杨玄感起事后将目标对准了中都洛阳,但久攻不克,后隋朝关中派出的援兵和从高句丽前线派出的援兵双双赶到,杨玄感兵败被杀。在杨玄感起事之初,也曾犹豫起兵之后的作

  • 隋唐第一女将,杀罗士信,生擒程咬金,却在新婚之夜死于丈夫之手

    历史解密编辑:马甲娱骑士标签:隋唐,唐朝,隋朝,罗士信,程咬金,王伯当,新文礼,隋炀帝,程知节,五虎上将

    自古就有英雄,隋唐末年,隋炀帝昏庸无道,战乱四起,民无家园,无数英雄豪杰揭竿而起,誓死推翻隋暴政,其中也出现了许多女中豪杰。新月娥,单杀罗士信,生擒程咬金的巾帼英雄,被称为“隋唐第一女将”。广告连续反弹,你怎么选择逆袭股票? 3月10日免费领取逆回购股票名单她的一生虽然短暂,但非常传奇。 但不幸的是

  • 连嫁父子四人的义成公主,为恢复大隋呕心沥血33年,终被李靖斩杀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靖,突厥,可汗,隋炀帝,颉利,义成公主,隋朝,唐朝,国防部门

    连嫁突厥可汗父子四人的义成公主,再也无力拯救大隋。贞观四年,李靖乘突厥人不备夜袭恶阳岭,俘虏了颉利可汗,东突厥灭国。义成公主被俘后,被李靖当场斩杀,这位为大隋帝国奉献了33年的女人,魂散草原。义成公主是隋炀帝的堂妹,开皇十七年,隋朝第一位和亲公主安义公主病逝,启民可汗向隋文帝请求再迎娶一名公主,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