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六国春秋之匈奴刘渊

十六国春秋之匈奴刘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月之后有彩虹 访问量:4749 更新时间:2023/12/7 21:40:37

十六国春秋之匈奴刘渊於恢《魏书》文笔甚烂,即以刘渊、刘聪的事迹作比较,《晋书》中的记载就比《魏书》好过一大截。当晋室分崩之时,匈奴刘渊在谋士刘宣的赞助下,自称汉室外孙,于是以“汉”为国号,且追尊蜀汉刘禅为孝怀皇帝。一、汉化的匈奴虽然刘渊族属匈奴,实则刘渊对于汉文经典《毛诗》《尚书》《左传》《孙吴兵法》《史记》《汉书》、诸子百家等均有涉览,此时的刘渊早已不是只会弯弓射箭的胡族了。在西晋爆发八王之乱时,刘渊趁机起兵,妄图建立中央政权。在刘渊自立为帝之后,就开始着手进攻西晋。但在攻打京城洛阳时,刘渊的部队损失惨重,而刘渊也一命呜呼了。刘渊死后,其子刘和即位。史载刘和:“好学夙成,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及为储贰,内多猜忌,驭下无恩。”由于刘和猜忌手握强兵的诸弟,遂密谋歼灭诸弟。结果刘聪在这次的内讧中获胜,成为新一代的君主。二、儒风化不尽的胡俗刘聪字玄明,在杀害兄长刘和之后,即位做了皇帝。刘聪也是一个深受汉文化熏陶的皇帝,只是身上依然保持着匈奴族的传统。比如北海王刘乂与刘聪同父异母,刘聪尊刘乂的母亲单氏为皇太后时,即与单氏私通。这在匈奴看来并没有什么惊奇,只是现在的刘聪已经进入到汉地,所以刘乂对此极为不满,屡屡向母亲进言,最后单氏惭恚而死。尤其是纳同姓太保刘殷的女孙六人为妃,更是为后人所不齿。三、残暴成性刘聪进兵洛阳,掳掠了晋怀帝以及宫人、珍宝。在攻破长安之时,晋宗室南阳王司马模投降后被儿子刘粲杀害,刘聪知道后大怒,刘粲辩解道:“司马模作为晋朝宗室,不能死难,与晋室同恶,故诛之。”刘聪说:“虽然这样,但杀降不详,我怕你早晚要受灾殃了”。四、宦官干政就在刘聪志得意满之时,前线战斗却屡屡失利。而刘聪就像历代的亡国之君一样,荒淫无度,大兴土木,胡作非为,并且还听不进忠。其后沉迷后宫游宴,政事全部委任给宦官王沈。五、阴险毒辣当时刘聪的异母弟刘乂深孚众望,而刘乂却柔懦寡断,后被刘聪之子刘粲诬陷而死。(注:刘粲使人谓刘乂:“京师将有变,敕裹甲以备之。”刘乂深信不疑,使宫人皆裹甲。刘粲又使人向刘聪告发:“刘粲图谋不轨。”刘聪大惊,遂发兵捉拿刘乂。还有其他酋长十余人皆屈打成招。后刘乂被刘粲杀死。)六、靳准之乱此后境内叛乱四起,蝗虫为灾,宫内屡见妖孽。在大臣们前赴后继的声讨之中,刘聪终于病倒,随即一命呜呼。刘聪死后,刘粲即位。刘粲不光接替了刘聪的帝位,连刘聪的皇后们也一并接收。后来刘粲被大臣靳准杀害,并且刘渊、刘聪的坟墓也被发掘。七、不动声色靳准杀害刘粲之后,就向西晋称藩。此时刘渊的族子刘曜从外地赶来靖难,在众人的推举下,继承了帝位。靳准在这时又派卜泰向羯族石勒投诚,石勒将卜泰囚禁,送到刘曜那里。刘曜对卜泰表示:刘粲胡作非为,靳准把他杀了,做得好。你回去告诉靳准,不要有什么顾虑,如果愿意归顺,一切军国大政由靳准说了算。当卜泰向靳准报告时,靳准犹豫不决(作者曰:其实不必犹豫,你把人家祖坟都给刨了,这么不给自己留余地,你还想好吗?)。众人见靳准犹豫,就一起把靳准给杀了(作者曰:果不其然),接着就推举尚书令靳明做了盟主,然后派遣卜泰向刘曜称臣。刘曜大喜,说道:““使朕获此神玺而成帝王者,子也。”石勒听说之后,就发兵来攻打靳明,靳明只好率众依附刘曜。当靳明来到刘曜的营地时,刘曜二话不说,当场就灭了靳明的全家(作者曰:这就是刨人祖坟的恶劣后果)。八、中兴末路刘曜追尊自己的父祖,改国号为“赵”。刘曜是一个比较合格的好君主,对于大臣提出的正确的意见,刘曜一般也能听从。但越到后来,刘曜就越是刚愎自用,先是鸩杀了一些进谏的大臣,后来就沉溺于醇酒,最终被羯族石勒俘虏杀害。其后,刘曜的太子与大臣也都被石勒屠戮。至此,刘渊的政权彻底覆灭。参考文献:房玄龄《晋书》魏收《魏书》

标签: 刘渊石勒匈奴刘和魏书晋怀帝

更多文章

  • 在刘渊病逝后,刘和的短暂继承具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刘渊,刘和,刘裕,石勒,刘聪,汉国

    永嘉四年(310),刘渊病逝,刘和即位。但仅仅旬月,汉国皇室内部就发生了手足相残的残酷倾轧。这场血腥的皇权之争最终以刘聪的胜利而告终,而导致的结果是刘渊六子仅余刘聪、刘乂二子。可以说,刘渊生前苦心孤诣的布局不但没能阻止这场争端,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出惨剧的发生。刘渊诸子之争不但深刻地影响了汉国的

  • 临汾金殿镇有座一千年前的古桥,尽显沧桑,还跟后汉皇帝刘渊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张旦人文摄影标签:刘渊,皇帝,金殿镇,古桥,平阳

    临汾市尧都区金殿镇有一座1000多年前的古桥叫《沙金桥》,据说是历史上后汉皇帝刘渊在此建都城有关。笔者骑电动车来到金殿镇的桑湾村和杜家庄交界处,见到一条流淌的小河上架着一座石头硿桥,小桥连接着两个村子的通行。这座桥不大,宽约有四米多,高也就是个两米多点,修桥的石头历经了很多年,现在已经是腐朽斑斑,尽

  • 刘渊一统中原,还算“五胡”吗?他会享受李世民一般的礼遇

    历史解密编辑:大魔王的创始人标签:刘渊,李世民,匈奴,匈奴人,中原,司马炎

    引言人们诟病西晋王朝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八王之乱”引来了“五胡入华”,从而使得中原百姓遭受了数百年的战乱之苦。在“五胡”之中,南匈奴人刘渊称得上“名垂青史”,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异族政权的人。曾几何时,刘渊也是个忠于晋室的人,他甚至因为被司马炎和众朝臣猜忌而郁郁寡欢。可以说,如果晋

  • 山东省委台港澳办主任刘渊一行到魏桥轻量化基地调研

    历史解密编辑:大众网标签:刘渊,魏桥,山东省委,滨州市委,港澳办

    10月13日,山东省委台港澳办主任刘渊一行到魏桥轻量化基地调研。滨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周鸿,邹平市委书记吕明涛,以及相关部门领导同志参加活动。在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纺织股份公司总经理魏家坤的陪同下,刘渊一行观看了基地宣传片,听取了工作人员对项目概况的介绍,并实地观摩了各类轻量化结构展示件

  • 1700年前,刘渊建立汉赵始末:身为匈奴人,却借汉高祖之名行事

    历史解密编辑:素意花开标签:刘渊,刘邦,匈奴人,匈奴

    1700年前,刘渊建立汉赵始末:身为匈奴人,却借汉高祖之名行事宇文说史2022-08-1916:49河南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关注刘渊,字元海,新兴匈奴人。十六国时期汉赵开国皇帝,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有名的乱世。许多人认为,这场乱世始于刘渊建政开始。刘渊的政权像一个变数,不同于以往我们认知的匈奴,以游牧

  • 十六国之一的“汉赵”开国皇帝刘渊明明是匈奴人,为何定国号为汉

    历史解密编辑:风尘讲历史标签:刘渊,汉赵,匈奴人,匈奴,石勒

    西晋末年,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中原王朝历经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南下建立数个胡人政权,史称五胡乱华。“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部落,百余年里前前后后建立了前凉、成汉、汉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共十六个政权。而刘渊就是汉赵的开

  • 奴隶出身的石勒,是如何击败刘渊的从子刘曜,建立后赵王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摆渡标签:石勒,刘渊,刘曜,匈奴,石虎

    汉武帝打服了匈奴以后,大多数匈奴人选择西迁,有那么一部分匈奴人南下,在山西北部定居,这就是南匈奴。他们虽然逐渐汉化,可依旧保持着民族的独立性。到了曹操掌权的时候,由于自己长期南下征战,为了防止南匈奴起来闹事,所以就将山西这边的匈奴,分成了5部,选出5个首领来分别管理,他们就是著名的五部帅。有意思的是

  • 五胡乱华时期,刘渊与汉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长得丑活得久PLUS标签:刘渊,匈奴人,汉政权,五胡乱华,八王之乱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为了稳固北方的稳定在匈奴聚集的地方设立了“五部”,这就好似现代的一种特别行政区,由匈奴人自己管理匈奴人。短期内对于中原政权或许有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也促进了匈奴的发展与复兴,西晋时期彼时的“五部”早已不是以前的分散的匈奴部落可以比拟,内部产生了团结力和凝聚力,为动摇汉人的政

  • 无任何关系却追尊刘禅,刘渊的“宗汉立国”究竟意欲何为?

    历史解密编辑:二楼讲故事标签:刘禅,刘渊,宗汉,匈奴,五胡十六国,匈奴人

    公元304年,旷日持久的“八王之乱”已经持续了十三个年头,而也就是在这一年的洛阳郊外,一个中年人自出了洛阳城之后便神色匆匆的向一个名叫“左国城”的地方跑去,此人名叫刘渊,是成都王司马颖帐下的屯骑校尉。在“八王之乱”的局势愈发紊乱之际,奉成都王司马颖之命前去收拢“匈奴五部”的精锐部队前来助战。然而就连

  • 侯旭东 | 天下秩序、八王之乱与刘渊起兵:一个“边缘人”的成长史

    历史解密编辑:新史学 1902标签:刘渊,匈奴,侯旭东,八王之乱

    永兴元年(304年)十月,刘渊(?—310年)在并州离石左国城称汉王,公开与晋廷决裂,此前他已被推举为大单于,四年后称帝。刘渊当皇帝不过两年便去世,他所建立的汉赵国自吕梁山中的离石转徙出击,给了本已摇摇欲坠的西晋王朝致命一击,掀开了各方竞逐天下的惨烈历史。细读《晋书·刘元海载记》,不难发现,起兵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