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欢跳槽3次,成了北魏掌舵人后,为何被宇文泰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高欢跳槽3次,成了北魏掌舵人后,为何被宇文泰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901 更新时间:2024/2/12 4:35:37

天崩地裂南北朝,出现了一系列猛男,高欢绝对算得上其中的佼佼者。大家都很崇拜枭雄,觉得枭雄有争雄天下之资,那么我们普通人可以从枭雄身上学到些什么呢?

高欢小名贺六浑,他们祖上六代人都是当官的。其中六世祖高隐是晋朝玄菟郡太守。此后五世祖、高祖、曾祖先都是给燕国的慕容家打工的。

一直到了曾祖高湖时期,慕容宝的后燕被北魏打得濒临灭亡,高湖便果断投靠了北魏。因此高欢的爷爷高谧便成了北魏的御史。

按道理说,这么发展下去,高欢再怎么样也是个官N代吧?吃喝不愁不说,肯定还能弄个官职做做。可惜到了高欢的父亲高树生这一代掉链子了。

高树生是个游手好闲的街溜子,把家里那点遗产都给败光了。高欢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也去世了,所以高欢自幼是被姐姐抚养长大的。

这位落魄的官N代小日子过得十分清苦,要不是长大结婚了,女方娄昭君的嫁妆里有一匹马,高欢甚至连自己的坐骑都没有,又何谈征战天下呢?

那些年日子很苦,但是高欢很快乐。因为妻子温柔,儿子可爱。他做梦都不会想到,等到自己打下江山以后,这一切都会发生变化。

一、高欢辗转多地,终于跟对了领导。

如果你没有背景和引路人,那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时候,肯定是要走不少弯路的。谁也不可能一步登天,高欢也一样。

第一,跟随杜洛周。

当时北魏六镇起义十分猖獗,紧跟着杜洛周、万俟丑奴、葛荣等人的农民起义军也如火如荼。高欢手里有一帮马仔以后,果断加入了杜洛周的起义军。

可问题是,高欢一眼就看出了杜洛周成不了大事,刚入职就有了离职的想法。不过办离职手续似乎有点儿麻烦,于是高欢便伙同其他小伙伴,打算把杜洛周给做掉。结果这事儿没能如愿,高欢只好跑路了。

第二,跳槽葛荣。

离开杜洛周以后,恰逢河北地区的葛荣爆发了起义,声势浩大,足有数十万人。高欢觉得葛荣能成事儿,所以果断跳槽到了葛荣那儿。

葛荣倒是混得不错,他兼并了杜洛周集团以后,号称手握百万大军,实则也有30万之众。一度让高欢觉得,自己找到了大靠山。

可问题是,葛荣这家伙不争气啊,压根就没有逐鹿中原的意思,只想着守住河北的一亩三分地过日子,那高欢咋能飞黄腾达呢?于是高欢再次告别了葛荣。

第三,紧跟尔朱荣。

在尔朱荣和葛荣之间,高欢选择了志向远大的尔朱荣。他的一番言论,瞬间就博取了尔朱荣的器重。高欢建议尔朱荣进军洛阳,夺取北魏权柄,尔朱荣也就这么干了。

但是在河阴之变以后,高欢建议尔朱荣称帝时,尔朱荣却犹豫了。恰逢贺拔岳反对尔朱荣这么着急就称帝,还扬言要杀掉高欢以谢天下,所以尔朱荣彻底放弃了这次机会。

但是尔朱荣并没有杀掉高欢,自此高欢和贺拔岳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矛盾。紧接着葛荣的30万大军围攻邺城,尔朱荣立刻带着7000兵马前去救援。双方实力差距相当大,这个时候高欢的优秀表现显示出来了。

他利用自己昔日曾经在杜洛周和葛荣手下干过活的资历,招降了葛荣军中的一堆将领,包括1万多士兵。尔朱荣趁机将葛荣的军队冲散,再收拾他们就容易太多了。

别以为高欢只懂得给人家打工,在尔朱荣击败葛荣以后,高欢趁机收编了葛荣的残部,而且还得到了不少地盘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就连尔朱荣都感叹:日后能取代我的人,肯定是高欢这家伙。

二、灭了尔朱氏,高欢成为北魏掌舵人。

尔朱荣不听高欢的话,没有取代北魏建立自己的帝国。结果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便设计将尔朱荣给宰了。虽说尔朱集团给尔朱荣报了仇,可斯人已逝,又有什么用呢?

尔朱荣死后,尔朱家族再也没有人是高欢的对手了。当时执政的尔朱家族,失去了尔朱荣的禁锢,一个个张牙舞爪,完全不顾法度,为所欲为。可以说是民怨沸腾。

为此高欢打算脱离尔朱集团,自己带着20多万人回到了河北根据地。当然这需要当时尔朱家族的当家人尔朱兆的同意。

当时被扭送到河北的葛荣残部,由于备受欺凌,又没有吃喝,所以再次爆发了26次起义。这可把尔朱兆给头疼坏了,因此高欢建议,应该派遣心腹前去统领他们才是。

尔朱兆觉得是个好主意,可派谁去倒是个问题。于是乎历史上很著名的一场双簧就这么上演了:

尔朱兆询问众人该派谁去,当时跟高欢关系不错的贺拔允不知内情,果断建议高欢去统领这帮人。高欢当场就气炸了,一拳把贺拔允打得满嘴是血,还骂骂咧咧地说:大王还没发话,轮得到你在这儿瞎逼逼?

这可把尔朱兆给感动坏了,认为高欢是个大忠臣,于是就把六镇降卒都交给了高欢来统领。那么好了,高欢起家的资本就这么攒好了。

高欢是个人才啊,在自己的地盘上表现出了爱民如子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赞赏。此后他公然和尔朱家族决裂,并且改立元朗为皇帝,自任大丞相,率军讨伐尔朱兆。双方刚交手,尔朱兆就被击溃了。

高欢以少胜多,击溃尔朱集团以后,将尔朱家族给灭了个干净,顺道冲入洛阳,改立元修为皇帝,自任北魏大丞相、渤海王。自此高欢成了北魏的掌舵人。

三、与宇文泰争雄,北魏分裂。

孝武帝元修并不是个很好控制的君主,这位老兄多次要灭了高欢,重新夺取政权。甚至打算发兵攻打晋阳的高欢。

高欢压根就不把孝武帝当成对手,他更担心的是关中地区的贺拔岳。贺拔岳是尔朱荣手下名将,早年建议诛杀高欢,结果两人结怨。因此贺拔岳不除,高欢的手就伸不进关中。

所以高欢趁着这个档口,派人离间贺拔岳和侯莫陈悦之间的关系,结果侯莫陈悦诛杀了贺拔岳,却没能得到贺拔岳手下们的支持。

这下算是弄巧成拙了,贺拔岳的手下,纷纷推举宇文泰作为他们的新领导,宇文泰灭了侯莫陈悦后一统关陇,自此关陇集团彻底和高欢决裂。

元修逮准了机会,暗中与宇文泰联系,打算依附宇文泰,甚至到了关键时刻,带着一帮宗族亲信转集体移到了关中。

可惜宇文泰也把元修当成傀儡,压根就没打算匡扶北魏江山。自此宇文泰和高欢对峙的局面彻底形成,北魏也在元修被宇文泰杀掉以后,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

四、折戟沉沙,属于高欢的时代过去了。

高欢实力强劲,手里有六镇余部,也有尔朱家族的余部,还有北魏集团的残部,这些力量加起来,对宇文泰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可是双方大战了多次以后,宇文泰却越战越强大,而高欢的实力则在不断受损,这也是够让人吐血的了。

第一战,小关之战,高欢惨败。

高欢打打算三路大军围攻宇文泰。而宇文泰看清情况以后,知道潼关这一路是关键,因此亲自带兵从小关出兵,直奔窦泰大军,击败窦泰以后,高欢这一路人马慌乱,再次被宇文泰的人马击溃。

第二战,沙苑之战,高欢依旧惨败。

小关之战后,高欢很不服气,又带着20万大军从壶口出发进军蒲津。没想到宇文泰早已派人混入了东魏大军中,同时在芦苇荡中设下埋伏,将东魏大军切断成两半。军队一慌,这事儿就好办了。

宇文泰带兵杀出,高欢还想着稳住局面,可惜大军已经四处逃散,不成气候了。这一战高欢损失了8万多人,损失的兵器钱粮更是不计其数。

第三战,河桥之战,高欢挽回了一丢丢颜面。

这回高欢总算找到了机会,他们趁着宇文泰带领西魏文帝元宝炬回洛阳祭拜的档口,突然发出猛攻。双方陷入了混战之中,不断投入援军,压根就没法指挥。期间高欢手下大将高敖曹被斩杀,倒是让高欢痛彻心扉。

不过这回宇文泰也吃了大亏,因为手下人找不到他,所以不少人就先撤了,他自己在损失惨重的前提下,这才逃了出来。

第四战,邙山之战,高欢错失了一统北魏的机会。

双方收拾了一阵子以后,再次交锋。宇文泰为了报仇,带领骑兵偷袭高欢大营,杀得高欢周围的护卫都被俘虏了,甚至连高欢的马都被射死了。

落荒而逃的高欢,再次带领主力大军前来,宇文泰手里兵马不够,被高欢彻底击溃。可惜此时高欢却没了进军西魏的念头。当时宇文泰已经没了还手之力,高欢却给了他恢复元气的机会。

总结:高欢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属于高欢的时代,终于过去了。他灭了尔朱家以后,本来是可以掌控北魏全局的。可惜他过于急躁地用离间计收拾了贺拔岳。

贺拔岳好对付,可宇文泰却很难对付。换了一个更猛的对手上来以后,高欢依旧没有吸取教训。多次战败以后,导致宇文泰越来越强大。

邙山之战时,高欢本可一鼓作气击溃宇文泰,可惜他放过了这次机会,自此再也没有机会完成北魏的统一了。

参考资料:《魏书》

更多文章

  • 高欢实力碾压宇文泰,为何北齐会被北周给灭了?高纬:朕自毁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运动体谈标签:宇文泰,高纬,高欢,兰陵王,北魏,宇文邕

    北魏遭受六镇起义以后,已经濒临灭亡了。尔朱荣把北魏拉回来一阵子,结果孝庄帝元子攸成功暗杀尔朱荣,导致北魏再次大乱。高欢趁此机会,上演高超演技,成功拿到六镇余部兵权,顺带着灭了尔朱家族,夺取了北魏大部分地盘和人口。唯独关陇地区,被贺拔岳和侯莫陈悦把持着。为了统一北方,高欢用反间计,使得侯莫陈悦暗杀了贺

  • 宇文泰为何将权力交给侄子宇文护,而不给儿子,他不怕侄子夺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你的小可哎呀标签:宇文泰,宇文护,宇文邕,朱温,宇文毓,李存勖

    身处太平盛世、政权交接平稳的时候,哪个皇帝老子都得想着把权力交给自己的亲儿子,除非实在生不出,才会从血缘最亲近的宗室中挑选一个中意的继承人。而如果是在乱世,那权利继承则是另一番权衡了,在考虑血缘传承之前,更得先考虑,选择哪个继承人,才能保住权力,并且顺利传承下去。五代十国为何会假子成风,就是要拉拢能

  • 我叫宇文泰,帝相不和拔刀相向,宇文应诏檄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宇文泰,高欢,于谨,尔朱荣,孝武帝

    孝武帝元修为了迷惑高欢,假意密诏,谎称增兵是为了对付刚平定关陇地区,与高欢有旧隙的宇文泰。谁想高欢将计就计,表面上表示愿替元修出兵,实则是对元修发出一种威胁。这下好了,元修真的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眼瞅着高欢就要名正言顺地集结重兵,起兵西进,将元修的两大支柱之一宇文泰给摧毁,元修之前

  • 决战沙苑:宇文泰率1万士兵突袭,高欢20万大军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宇文泰,高欢,尔朱荣,曹操,李渊,北魏

    537年,地点沙苑,宇文泰率1万兵马与高欢的20万大军决战。结果,高欢所部阵亡一万余人,7万人被俘虏,其余溃散,高欢骑着骆驼逃走,在黄河对岸苦不堪言。战后,宇文泰下令将士在沙苑种植柳树,每人种植一棵,以示庆祝。北魏后期,留守北方的六镇鲜卑起义,尔朱荣快速崛起,人称曹操在世。可惜的是,尔朱荣有曹操的军

  • 南北朝时期,众多北方政权尝试民族融合,为何只有宇文泰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宇文泰,北魏,高欢,关陇,西魏

    在湖南卫视播出的纪录片《中国》中,凡是提及南北朝历史的章节,都会探讨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的融合问题。自从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国北方就一直处于民族杂居状态之下,各个民族建立了许多政权,他们想要获得稳定的统治,解决民族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在这些政权中,只有宇文泰及其集团建立的北周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纪

  • 有惊无险,元修顺利入关,书信退敌,高欢另有所图——我叫宇文泰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高欢,宇文泰,元修,李贤

    弘农,城内笼罩着一股紧张的气氛,一群士兵正仔细地盘查每一个进出城的人,越往东走,就越接近高欢,大战随时就会爆发。“大都督,我们何时开拔啊,都在这搁了好久了。”李虎大着嗓门问道。“是啊,大都督,再不前行,这……”侯莫陈崇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眼神中透露着复杂的神色。我明白侯莫陈崇的意思,如今高欢已渡河

  • 侯景不安分,高欢和宇文泰都看出来了,梁武帝就没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哎哎哟呀标签:高欢,宇文泰,梁武帝,侯景,高澄

    南北朝时期的中华大地上,多的是豪杰和乱兵。有一个青年,二十来岁,喜欢骑马射箭、结交兄弟、游走于各个军事团体中间,企图谋划个光明些的未来。此人名叫侯景。《北史》里说,侯景有先天残疾,一个腿长一个腿短,因而对于武艺,虽然懂得,却不自恃。联系到后来的他的作为,大概以才智出众。侯景望了眼天,发现单打独斗难免

  • 只因一个美丽女子,高欢与宇文泰在邙山摆开阵势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宇文泰,高欢,高澄,大军,宇文邕,西魏,邙山,南北朝

    公元543年,东魏和西魏的两大权臣,高欢与宇文泰,率军在河南邙山摆开阵势,第四次两魏之战即将拉开帷幕。而这场龙虎双雄会爆发的原因,竟是一件令后人大跌眼镜的荒诞事件。高欢之子高澄,生性好色,少年时就曾与父亲的侍妾私通,长大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在一次旅程中,高澄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美丽女子,竟当众欲对其施暴,

  • 宇文护一生杀害了三位皇帝,以叔叔宇文泰为偶像,不称帝只做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宇文泰,宇文护,权臣,皇帝,宇文毓,高欢

    南北朝时期,北朝可以说是北魏一家独大的天下,而北魏后期又被两个权臣所玩弄,最后拆为东西两魏。他们就是北齐和北周的奠基者,高欢和宇文泰。而编者今天所讲的就是宇文泰的侄子,北周权臣,宇文护。自高欢独揽北魏大权后,魏孝武帝元修不愿意成为其傀儡,投奔北魏大将宇文泰。谁知道元修眼光有问题,才出狼窝又入虎穴,宇

  • 剿灭侯莫陈悦,平定秦陇内乱——我叫宇文泰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陈悦,侯莫,高欢,平定,笛子,宇文泰,秦陇内乱,中国音乐家,中国传统音乐

    侯莫陈悦弃秦州,退至上邽,是失去战意,还是诱敌深入?我看了看跟在我身后的数百轻骑,不禁开始重新审视现在的战局。之前着急替贺拔岳复仇的强烈心情也随之冷静下来。是进是退?成功与失败往往是一念之间。“如果现在的是贺拔公,他会如何做?”我怀念起贺拔岳,想起跟随他的点点滴滴。似乎贺拔岳很少会去犹豫、纠结什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