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欢实力碾压宇文泰,为何北齐会被北周给灭了?高纬:朕自毁长城

高欢实力碾压宇文泰,为何北齐会被北周给灭了?高纬:朕自毁长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运动体谈 访问量:2179 更新时间:2023/12/9 19:03:48

北魏遭受六镇起义以后,已经濒临灭亡了。尔朱荣把北魏拉回来一阵子,结果孝庄帝元子攸成功暗杀尔朱荣,导致北魏再次大乱。

高欢趁此机会,上演高超演技,成功拿到六镇余部兵权,顺带着灭了尔朱家族,夺取了北魏大部分地盘和人口。

唯独关陇地区,被贺拔岳和侯莫陈悦把持着。为了统一北方,高欢用反间计,使得侯莫陈悦暗杀了贺拔岳。结果贺拔岳的部下推举28岁的宇文泰做老大。

在宇文泰的带领下,贺拔岳旧部成功灭掉了侯莫陈悦,为自己的老大报了仇。此后他们在宇文泰的领导下,占据关陇之地,与高欢势不两立。

此后,宇文泰扶持元宝炬继位,建立西魏。高欢扶持元善见继位,建立东魏。西魏和东魏之间的斗争,就这么拉开了序幕。

再往后,宇文家族的北周取代了西魏,高家的北齐取代了东魏。从实力上来看,北齐远胜北周,为何最后北齐被北周给灭了呢?

一、宇文泰的府兵制改革很成功。

说高欢手里的兵力,十倍于宇文泰,一点儿也不夸张。宇文泰刚创业那会儿,手里能拿得出2万多人马,已经谢天谢地了。可高欢一言不合就是20多万大军出手,那排场实在是太阔绰了。

按照这种比例来看,宇文泰要想在高欢眼皮子底下求生,比登天还难。可宇文泰偏偏做到了这一点,可见这位老兄的个人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西魏和东魏,为了争夺地盘,先后经历了小关之战、沙苑之战,宇文泰出奇制胜,还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高欢这边可谓是损兵折将,但是高欢毕竟家大业大,手底下的鲜卑士兵非常多,战斗力依旧很强悍。宇文泰这边可就惨了,虽然取得了胜利,可他手底下损兵折将,为数不多的鲜卑士兵,也基本都折损光了。

鲜卑士兵,经历了北魏的系统训练,比一般汉人士兵的战斗力强悍得多,所以说从大面上来看,宇文泰还是吃了亏。

这么干下去,西魏早晚要被高欢给活活耗死,人家哪怕每次都打败仗,最后还是能把你给吞了!在这种危急关头,宇文泰想到了改革。

只有进行改革,才能将弱小的西魏,变得强大。自古以来,但凡成功的改革,都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丰硕成果。那么宇文泰是怎么改革的呢?

第一,府兵制改革,重新整合西魏兵马。

府兵制改革的第一步,就是积极吸纳汉人豪强,以及地方乡党的青壮年,到西魏的军队中效力。等于是说,用汉人士兵,取代了昔日的鲜卑士兵。这么一来,西魏的兵源就得到了保障。

第二步则是在全国设立负责选拔、训练府兵的折冲府。这些士兵平时在地方上耕种,农闲的时候,就加紧训练,打仗的时候,就能顺利拉上战场。

这么做的好处,可以充分利用士兵的价值,国家不仅不需要额外花销来养他们,他们耕种的收获,反而能为国家增加税收。

第三步,设立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制度。这是一套系统的管理制度,方便宇文泰对西魏所有军队进行统一管理。

八柱国中,宇文泰是老大,西魏宗室元欣是吉祥物。剩下6位,分别是于谨赵贵、侯莫陈崇、独孤信、李虎、李弼。

这6个人,分别统领12位大将军,每人手底下2位大将军。12位大将军再分别统领24位开府,每人手底下2位开府。每一位开府,带领一支军队,所以共计24支军队。

这么一来事情就清晰多了,无论是管理,还是统一作战,都要比过去规范许多。最关键的是,于谨、赵贵、侯莫陈崇等人,都是宇文泰的嫡系,等于说这24支军队中,有一半都是宇文泰的私人武装。

这一点至关重要,为后来宇文泰的儿子建立北周,奠定了基础。有了统一规范的制度,打起仗来,自然就没那么混乱了。

第二,苏绰六条,彻底改变了西魏的面貌。

过去的西魏和当年的北魏一样,统治阶级已经到了腐烂的地步了。要想国力提升,就必须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除了军事上采用府兵制外,在政务上,宇文泰积极听取了苏绰的六条诏书,这六条分别是: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啥意思呢?

这6条实在是太厉害了,宇文泰不仅自己整天诵读,而且要求地方上的官员,如果不通晓这6条就不能做官。

在苏绰六条的指导下,西魏的实力大增,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与东魏逐渐缩小差距,甚至于反超。这就是后来北周灭北齐的底气所在。

二、北周、南陈的夹击下,北齐难以求生。

在南北朝战争中,很多人只知道北周武帝宇文邕东征,灭了北齐王朝。实际上,在宇文邕东征之前,南陈也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北伐运动,那就是太建北伐。

南朝分为宋齐梁陈4个阶段,宋国实力最强,地盘最大,存在时间最久。南陈的地盘最小,但他们的实力并不弱。

尤其是在陈文帝陈蒨开创天嘉之治以后,南陈实力大增。到了陈宣帝陈顼上台后,为了证明自身实力,他决定发动对北齐的北伐。

公元573年,陈宣帝陈顼派遣吴明彻为主帅,带领10万大军进行北伐。一路上十分顺利,先后拿下了历阳、合肥、秦州、仁州、寿春等城池。

还击杀了北齐大将长孙洪略,生擒王琳、王贵显、扶风王可朱浑孝裕、尚书卢潜、左丞李騊駼等人。

这一战,南陈夺回了淮南地区,对北齐军的重创,其实还算比较严重。所以说4年以后,也就是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南陈北伐的作用不应该被忽略。

一边是南陈在北伐,一边则是北周在东征。穷途末路的北齐王朝,压根就顶不住这两方面的军事压力,被灭了也就不奇怪了。

三、北齐后主高纬,自毁长城。

高纬本人就是个奇葩皇帝,他有一个受宠的妃子叫冯小怜。由于冯小怜长得很好看,因此高纬整天把这位美人请出来各种炫耀。

甚至有一次,高纬还让冯小怜扒光了躺在桌上,收门票请全城达官显贵来看。不看就是不给皇帝面子。

北周正在攻打北齐重镇晋阳的时候,高纬正在和冯小怜打猎。战报传来后,高纬正打算去应对,结果冯小怜娇嗔地说道:要不再打一会儿猎吧!

高纬呵呵一笑,居然真的去跟冯小怜打猎了。打完了以后,晋阳也就这么丢了。因此留下了这句诗: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高纬亲自到前线指挥战斗,打算夺回晋阳。正当北齐将士们用生命打开了晋阳城的一个口子时,高纬忽然想要炫耀一下自己的武力,所以连忙派人去请冯小怜来观战。

冯小怜是个女孩子,出门必须要化妆。结果居然化了2个小时的妆,前线将士们也在即将入城前,足足等了2个小时。

等冯小怜化好妆,一摇一摆地来到前线时,人家北周已经把城墙上的那个窟窿堵起来了。因此又有这么一句诗: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奇葩的高纬,做了很多错事,其中最错的就是杀错了两个人,他们分别是斛律光和高长恭。

斛律光是北齐名将斛律金的儿子,他本人也是一代名将。曾经击败过北周齐王宇文宪、北周柱国辛威、名将韦孝宽,绝对是北周的中流砥柱。

斛律光本人治军严明,总是身先士卒,所以赢得了军队上下的一片赞许。可就是因为他与高纬的奶娘、北齐女宰相陆令萱(陆贞传奇里的陆贞)不和,居然被高纬满门抄斩了。

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来到邺城时,曾经感叹:如果斛律光还活着的话,朕哪里能到得了邺城呢?

高长恭是北齐宗室,他的父亲是高欢的嫡长子高澄。高澄在篡位建立北齐的前一天被自己的厨子给刺杀了。这么一来才便宜了北齐开国之君高洋。

大家熟悉的兰陵王,就是高长恭。这位老兄长得帅,打仗还很猛。由于太帅了,担心对手觉得自己是小白脸,所以高长恭每次出征都要戴上非常凶狠的面具。

不管怎么说,高长恭是北齐为数不多的名将了。结果高纬担心高长恭威望太高,有谋逆之心,所以就派人把他给毒死了。

这下好了,能打的2位名将都被高纬搞死了,剩下的人哪里还愿意死心塌地跟着你干呢?因此北齐战斗力陡降,不是没有道理的。

总结:北齐没有突破性的改革。

这是北齐最为苦恼的一件事,看着北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其实北齐那边也很着急。但是北齐内部矛盾过分尖锐,压根就无法进行改革。

由此可见,北周能灭了北齐,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这是数十年积累下来的结果。时代不断在变,你不变,只有被淘汰的命运了。

参考资料:《周书》、《北齐书》

标签: 宇文泰高纬高欢兰陵王北魏宇文邕

更多文章

  • 宇文泰为何将权力交给侄子宇文护,而不给儿子,他不怕侄子夺权吗

    历史解密编辑:你的小可哎呀标签:宇文泰,宇文护,宇文邕,朱温,宇文毓,李存勖

    身处太平盛世、政权交接平稳的时候,哪个皇帝老子都得想着把权力交给自己的亲儿子,除非实在生不出,才会从血缘最亲近的宗室中挑选一个中意的继承人。而如果是在乱世,那权利继承则是另一番权衡了,在考虑血缘传承之前,更得先考虑,选择哪个继承人,才能保住权力,并且顺利传承下去。五代十国为何会假子成风,就是要拉拢能

  • 我叫宇文泰,帝相不和拔刀相向,宇文应诏檄文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宇文泰,高欢,于谨,尔朱荣,孝武帝

    孝武帝元修为了迷惑高欢,假意密诏,谎称增兵是为了对付刚平定关陇地区,与高欢有旧隙的宇文泰。谁想高欢将计就计,表面上表示愿替元修出兵,实则是对元修发出一种威胁。这下好了,元修真的偷鸡不成蚀把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眼瞅着高欢就要名正言顺地集结重兵,起兵西进,将元修的两大支柱之一宇文泰给摧毁,元修之前

  • 决战沙苑:宇文泰率1万士兵突袭,高欢20万大军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宇文泰,高欢,尔朱荣,曹操,李渊,北魏

    537年,地点沙苑,宇文泰率1万兵马与高欢的20万大军决战。结果,高欢所部阵亡一万余人,7万人被俘虏,其余溃散,高欢骑着骆驼逃走,在黄河对岸苦不堪言。战后,宇文泰下令将士在沙苑种植柳树,每人种植一棵,以示庆祝。北魏后期,留守北方的六镇鲜卑起义,尔朱荣快速崛起,人称曹操在世。可惜的是,尔朱荣有曹操的军

  • 南北朝时期,众多北方政权尝试民族融合,为何只有宇文泰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宇文泰,北魏,高欢,关陇,西魏

    在湖南卫视播出的纪录片《中国》中,凡是提及南北朝历史的章节,都会探讨北方游牧民族与汉族的融合问题。自从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国北方就一直处于民族杂居状态之下,各个民族建立了许多政权,他们想要获得稳定的统治,解决民族问题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在这些政权中,只有宇文泰及其集团建立的北周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纪

  • 有惊无险,元修顺利入关,书信退敌,高欢另有所图——我叫宇文泰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高欢,宇文泰,元修,李贤

    弘农,城内笼罩着一股紧张的气氛,一群士兵正仔细地盘查每一个进出城的人,越往东走,就越接近高欢,大战随时就会爆发。“大都督,我们何时开拔啊,都在这搁了好久了。”李虎大着嗓门问道。“是啊,大都督,再不前行,这……”侯莫陈崇话说到一半,戛然而止,眼神中透露着复杂的神色。我明白侯莫陈崇的意思,如今高欢已渡河

  • 侯景不安分,高欢和宇文泰都看出来了,梁武帝就没看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哎哎哟呀标签:高欢,宇文泰,梁武帝,侯景,高澄

    南北朝时期的中华大地上,多的是豪杰和乱兵。有一个青年,二十来岁,喜欢骑马射箭、结交兄弟、游走于各个军事团体中间,企图谋划个光明些的未来。此人名叫侯景。《北史》里说,侯景有先天残疾,一个腿长一个腿短,因而对于武艺,虽然懂得,却不自恃。联系到后来的他的作为,大概以才智出众。侯景望了眼天,发现单打独斗难免

  • 只因一个美丽女子,高欢与宇文泰在邙山摆开阵势

    历史解密编辑:烨青衣标签:宇文泰,高欢,高澄,大军,宇文邕,西魏,邙山,南北朝

    公元543年,东魏和西魏的两大权臣,高欢与宇文泰,率军在河南邙山摆开阵势,第四次两魏之战即将拉开帷幕。而这场龙虎双雄会爆发的原因,竟是一件令后人大跌眼镜的荒诞事件。高欢之子高澄,生性好色,少年时就曾与父亲的侍妾私通,长大之后更是变本加厉。在一次旅程中,高澄无意间看到了一个美丽女子,竟当众欲对其施暴,

  • 宇文护一生杀害了三位皇帝,以叔叔宇文泰为偶像,不称帝只做权臣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小探长标签:宇文泰,宇文护,权臣,皇帝,宇文毓,高欢

    南北朝时期,北朝可以说是北魏一家独大的天下,而北魏后期又被两个权臣所玩弄,最后拆为东西两魏。他们就是北齐和北周的奠基者,高欢和宇文泰。而编者今天所讲的就是宇文泰的侄子,北周权臣,宇文护。自高欢独揽北魏大权后,魏孝武帝元修不愿意成为其傀儡,投奔北魏大将宇文泰。谁知道元修眼光有问题,才出狼窝又入虎穴,宇

  • 剿灭侯莫陈悦,平定秦陇内乱——我叫宇文泰

    历史解密编辑:小脑袋大历史标签:陈悦,侯莫,高欢,平定,笛子,宇文泰,秦陇内乱,中国音乐家,中国传统音乐

    侯莫陈悦弃秦州,退至上邽,是失去战意,还是诱敌深入?我看了看跟在我身后的数百轻骑,不禁开始重新审视现在的战局。之前着急替贺拔岳复仇的强烈心情也随之冷静下来。是进是退?成功与失败往往是一念之间。“如果现在的是贺拔公,他会如何做?”我怀念起贺拔岳,想起跟随他的点点滴滴。似乎贺拔岳很少会去犹豫、纠结什么问

  • 古代名人智慧:宇文泰善用地利败高欢

    历史解密编辑:闲读与苦读标签:高欢,宇文泰,韩信,甲士

    时光不会辜负读书的你——公元537年,东魏高欢进击西魏宇文泰。当时,高欢率兵二十万,而宇文泰则不足万人。力量悬殊甚大,这仗应怎么打呢?宇文泰思谋良久,首先决定外出迎击,把战场设在都城之外,避免打被动的防守战。宇文泰反复思量高欢进攻路途上,哪里设战场最好。后来,他决定在沙苑(今山西高陵)东背水列阵。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