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督抚田文镜受宠的背后 这位传奇师爷功不可没 雍正都回批问候他

督抚田文镜受宠的背后 这位传奇师爷功不可没 雍正都回批问候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趣故史 访问量:2892 更新时间:2024/1/10 20:05:21

绍兴自古广出师爷,天下皆知。

师爷的正式称呼是“幕友”,或者叫“幕宾”、“幕客”,其实就是我们熟悉的“幕僚”。

清朝政治的一大特色,就是官员花钱请师爷当助手,有的甚至全靠师爷处理公务,没有师爷就玩不转,他们或为幕主出谋划策、参与机要,或为幕主起草文稿、代拟奏疏,或为幕主处理案卷、裁行批复。

清朝各大小政府衙门,都少不了师爷,有人做过估计,假设每个衙门请四个师爷,那么全国的师爷总数差不多有两万人,因为全国有1358个县、124个州、245个府,18个行省的布政司、按察司、巡抚、总督衙门,朝廷六部、大理寺、理藩院、詹事府、都察院等中央机关衙门,也都聘请师爷。

这个庞大的群体,不亚于正式官僚团队。

01

雍正时期的传奇师爷邬思道,就是绍兴师爷的典型代表,据说是绍兴师爷的祖师爷,很多典故就在他身上了。

至于他和雍正的关系,雍正王朝自然有加工成分。

我们就选一些其他的来说吧。

讲邬思道,得从另外一个人讲起。

《清代名人轶事》里有一段话:“雍正一朝,汉臣中最蒙恩眷者,莫如田端肃文镜,李敏达卫二公。”

大意是说,雍正最恩宠的汉人大臣有两个,一个是田文镜,一个是李卫

田文镜,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正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是雍正时期最著名的督抚之一。

但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原因是文凭太低,仅仅是个监生出身,未经科举考试入仕,所以在康熙时期一直是个“小爬虫”,而不是什么大臣,康熙二十二年才当了个小县丞,多年来一直原地踏步,过了将近30年,才当了个侍读学士。

他“深受宠待”,是雍正即位以后,而那时,他已是满头白发的老人了。

雍正元年,田文镜得到一个机会,被派去华山致祭,得知山西巡抚瞒报灾情,立即进行了揭发。

雍正最恨贪官污吏了,田文镜一出马就整了一下他的心头恨,自然得到雍正信任,雍正干脆命他当山西布政使。

到了山西,田文镜快刀斩乱麻,很快高质量地处理了多年积压的案牍,“吏治为之一新”,更获雍正信任,对他给予极高评价:“忠诚体国,公正廉明”。

短时间内,田文镜就成为雍正最欣赏的督抚大臣之一,其他两个是李卫和鄂尔泰

雍正还称田文镜为“巡抚中之第一人”,曾感慨地说:“若各省督抚皆能如田文镜、鄂尔泰,则天下允称大治矣。”

雍正对田文镜的喜爱和宠待,甚至到了偏心的程度,哪怕他因为官刻薄先后遭人参劾,雍正对他的“感情”也丝毫未变,反而称其“实心任事”,是“模范疆吏”,田文镜的仕途,丝毫未受影响,甚至还从这种参劾中,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雍正六年,田文镜被任命为河南山东总督,而这个职位,是专门为他而设的,“不为定例”。

田文镜尽心尽力做事,不但不被理解,反而遭到参劾,心中自然很委屈,雍正是这样安慰他的:“此事朕已洞悉原委,你一些不必系念。只要自己信得,乃可对天地神明,小人之流言何妨也?不必气量窄小了。”

雍正对田文镜,甚至还有一种护犊子心态,比如任命沈廷正任河南道后,雍正担心他和性格刚直的田文镜处不好,特意对他耳提面命:“你若不实心协助你上司,稍有他处,请托瞻顾,坏朕地方吏治,夺弄田文镜,你一负恩,朕加罪必倍之!慎之!”

明明白白告诉沈廷正:你若敢动田文镜一根毛,看老子怎么收拾你!

雍正剧照

有人总结说,田文镜之所以获雍正如此信任,是因为他完全符合雍正的用人标准:

一,尽心竭力;

二,勇于任事;

三,不避嫌怨;

四,厉行新政;

五,清廉节俭。

当然他也有很多问题,比如为政过于严苛,为完成任务一味迎合上意,对下属和百姓残酷、刻薄,等等等等。

但这些问题,相比他的优点,在雍正眼里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02

实际上,田文镜的光芒再耀眼,也不过是个月亮,他的背后有一个太阳,这个人就是他的师爷邬思道。

邬思道,浙江绍兴人,虽然自幼喜欢读书,但却不善于应付科举考试,怎么考也考不中,家里又穷,既然长大了,就得自谋生路。

邬思道腿有残疾,走路得拄拐棍,干啥营生好呢?

看来除了给人当师爷,没有更好的选择。

后来,他在河南开封给人当师爷当出了名,田文镜当时是河南巡抚,知道后就去请他。

这人果然不简单,田文镜后来办的那些棘手案件,都是他指点的结果。

得到田文镜信任后,邬思道决定投桃报李,问他“愿为吐气督抚,抑或庸碌督抚”,田文镜说,这是什么话,谁不想更有作为?我又不是混日子的人,邬思道说那好,我可以让你做到这一点,但是有个条件,接下来我将为你做的这件事,你不得干涉,田文镜说,这个可以有,但我可以知道是什么事吗?

邬思道要替他做的事,是替他准备了一道上给雍正的奏章,他说这道奏章非同寻常,一旦送到皇上手里,你的前途将不可限量,但是奏章的内容,你一个字也不能看,因为你看了,肯定要阻拦,事情就搞不成,你若信任我,我就干,不然就当我什么也没说。

仅从邬思道的表情来看,此事一定非同小可,说不定是性命攸关的大事,但他相信他尊敬的邬先生不会害他,再说他年纪这么大了,再不搏一搏就没机会了,于是“慨然答应”。

邬思道做的这件事,的确非同小可,因为他上这道奏章,居然是弹劾隆科多

隆科多可了不得,既是炙手可热的权臣,又是雍正的娘舅,官居大学士,是拥戴雍正即位的最大功臣,可以说,没有隆科多,就没有雍正的今天。

然而,雍正上台,给了隆科多许多特殊的恩宠后,就想除之而后快了,因为他的秘密,这个舅舅知道得太多了!

可是雍正的心思,谁又能看透呢?就算看透了,谁又敢做呢?满朝文武,巴结这个皇上的舅舅还来不及呢。

邬思道却把雍正的心,看了个一清二楚。

这就是异于常人的胆识。

仅仅看准了皇上的心思还不够,还要敢于出手,这又是邬思道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当雍正看到这道弹劾隆科多“目无皇上”的奏章,心里比三伏天吃了冰棍还舒坦,立即交六部核议,六部这才明白皇上想干啥——他若不想办这个舅舅,是不会有如此迅速的举动的,甚至还会想办法压下来。

这叫无声的命令,六部读懂这命令后,自然是按命令行事,办了隆科多的罪。

田文镜剧照

03

做了这件其他人谁也不敢做的事,雍正对田文镜更另眼相看了,对他是“宠遇日隆”。

可是后来,田文镜和邬思道这对“黄金搭档”,却因一点小事产生矛盾,田文镜不知道谦让,自尊心极强的邬思道“愤而辞去”。

背后的太阳没了,田文镜这个月亮,顿时暗淡无光,无论是做事情,还是给雍正的奏章,没有一样合雍正的意,多次遭到雍正谴责:

“自此文镜奏事,辄不当上意,数被谴责”。

据李岳瑞的《春冰室野乘·田文镜之幕客》,邬思道离开后,事事不顺的田文镜只好请邬思道回来,邬思道说回来可以,但我有一个条件,那就是每天必须在我案上放一个五十两重的银元宝,我要看到那个银元宝,才有灵感给你写东西,田文镜只得答应。

但这个桥段只能当小说看,事实上,邬思道离开后就一去不复返,而且从此以后杳无音信,谁也不知其下落,直到田文镜死后,才有人在北京看见过他,据说他给雍正当师爷去了。

失去了邬思道辅佐的田文镜做事越来越笨,在官场也开始走下坡路,雍正也对他越来越不满,竟然在雍正九年说他“近来年老多病,精神不及,为属员欺诳…”——看来老田真是老糊涂了,连属下都能欺骗他!

一年后,雍正的语气更加严厉:“近闻豫东两省,吏治甚有不协……更宜惩贪奖善,纠谬绳愆……否则不亦有忝厥职,大负朕恩耶?”

田文镜再笨,也明白了雍正的意思,算了我还是主动一点,免得到时候死得很难看,于是上疏请求退休,雍正立马批准,没多久他就去世了。

补充一个典故,邬思道为田文镜府幕,声名日重,后来连雍正都知道了。

有次田文镜上一道请安的折子,雍正批道:“朕安,邬先生安否?”

月亮再漂亮,也不要忘了太阳才是核心。

更多文章

  • 雍正宠臣田文镜,死后陪葬泰陵,乾隆:“拉倒吧”

    历史解密编辑:空城遇梦标签:泰陵,康熙,皇帝,清朝,诗人,田文镜,年羹尧,乾隆帝,小说家,雍正王朝

    雍正有一位宠臣,名字叫做田文镜。这位田文镜田大人不简单,是雍正当时最宠爱的四位宠臣之一,其他三位分别是李卫、年羹尧、隆科多。宠臣田文镜田文镜比雍正年龄大很多,整整十八岁。田文镜的仕途,前期波澜不惊,不温不火,从入仕到61岁都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到了62岁,他的仕途出现了巨大改变。田文镜过了甲子之年

  • 雍正王朝:大臣联名弹劾田文镜,雍正看完就撕掉,到底发现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田文镜,雍正,年羹尧,奏折

    《雍正王朝》有这么一幕雍正边对比边骂道:朋党!朋党就是最大的威胁到皇权,只不过这个秘密隐藏的太深了。雍正撕完奏折后才有这一重大发现,既愤怒又懊悔。雍正拿着大臣联名弹劾田文镜奏折看了又看后,觉得这奏折不简单。脑子一闪,突然发现原来这就是一个“套路”,一个隐藏很深的秘密,当年雍正就这样上了一回当,雍正第

  • 乾隆登基之后为何要清算田文镜?发生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信箱标签:田文镜,乾隆,雍正,巡抚,李卫

    清朝的雍正皇帝执政时,其麾下曾有三大宠臣,分别是鄂尔泰、李卫、田文镜。其中,田文镜在雍正还在位时,就病逝了,死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乾隆登基后,已经死去的田文镜被满朝官员狠批,将其描述为“酷吏”,且“百姓至今怨恨”。攻讦和批评田文镜的主力,是以李绂、史贻直、朱轼(乾隆的老师)等为首的科道出

  • 大器晚成的田文镜为何死后会在乾隆朝一落千丈备受批判?

    历史解密编辑:史开淡墨痕标签:雍正,康熙,巡抚,李卫,诗人,清朝,田文镜,邬思道,乾隆帝,小说家,地方官员

    田文镜自康熙朝步入仕途,到了雍正朝受到雍正宠信步步高升,他在雍正一朝并没有失宠,但是在死后他却在乾隆朝备受批评,而且后来还莫名其妙的被乾隆把坟推平了。下面就来说一说田文镜是如何受雍正宠信,又是如何在乾隆朝饱受批判的。康熙朝碌碌无为,雍正朝大器晚成的田文镜田文镜出生于康熙元年(1662年),他属于汉军

  • 田文镜对雍正说:“我要10万两黄金,还要3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七彩铅笔标签:田文镜,雍正,巡抚,康熙,皇上,总督

    1723年,61岁的田文镜对雍正说:“我要10万两黄金,还要3个女人。”说完,雍正把头一抬,眼一眯。田文镜是汉人,生在康熙年间只因祖上入了镶蓝旗,他受荫庇也入朝当了官。大家都知道,康熙帝虽然嘴上说着“满汉平等”,但是用人他还是把满汉分得很清楚。汉人官员在康熙时代基本没有什么受重用的,这一点,雍正和他

  • 《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带着如月慌忙离开?

    历史解密编辑:掠影后有感标签:田文镜,皇上,年羹尧,雍正,邬先生

    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多了,邬思道何许人也跟了四爷那么多年还不清楚他的为人?从四爷大位已定急匆匆回来的那个晚上起,他和四爷的情分算是走到头了。十七爷带兵前来王府,邬思道便知道也许这位皇帝容不下自己了,最终邬思道的一句“天子无私人事”让四爷无话可说。在皇上说你的身份容我慢慢想时,邬思

  • 《雍正王朝》:图里琛为什么扬言要“参”田文镜

    历史解密编辑:茅塞盾开本尊标签:田文镜,图里琛,雍正,佟佳·隆科多,雍正王朝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话说山西官员以诺敏为首,联合山西票号商人串通一气造假,欺瞒朝廷,谎称半年时间追回了外欠的三百万两银子,实则是山西官员从票号商人那边借来了二百七十万两银子临时凑数。原本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眼看诺敏收获了雍正御赐的“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匾,下一步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就在这时候,同样有

  • 雍正王朝:田文镜为人尖酸刻薄,为何可以得到雍正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好女孩也疯狂标签:巡抚,乾隆,田文镜,张廷玉,宫廷片,古装片,历史片,雍正王朝,小说改编片

    一部雍正王朝,不知多少职场套路。如果打一个比喻,每一部电视剧都是一个小世界的话,那么雍正王朝这部小世界无疑是很完美的。在这里你不会看到无脑的傻白甜,不会看到没有逻辑的宫斗。而是会看到人世沧桑,看到古代官场上的权谋之术,看到各色人物的亮点,可谓是处处是套路,处处有感悟的。可以说雍正王朝中每一个人物都有

  • 雍正最器重的大臣田文镜,为何死后却被乾隆推平了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康熙,清朝,诗人,田文镜,乾隆帝,小说家,雍正王朝

    夹在两个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间,雍正皇帝显得很悲催,不过,雍正虽然在位仅有13年,他的功绩在清朝诸帝中却绝对算得上出类拔萃,他为清朝开创了一个君清吏廉的时代,而这一切,当然也少不了在雍正新政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田文镜、李卫、鄂尔泰等忠臣良将。田文镜是雍正时期三大“模范督抚”之一,以铁腕闻名于天

  • 历史上的田文镜是个怎样的人?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得?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田文镜,雍正,总督,康熙,巡抚

    《清史稿》曰:“卫、文镜受上眷最厚,卫以敏集事,文镜以骄府怨;然当时谓卫、文镜所部无盗贼,斯亦甚难能矣”。雍正评价田文镜是“老成历练,才守兼优,自简任督抚以来,府库不亏,仓储充足,察吏安民,惩贪除弊,殚竭心智,不辞劳苦,不避嫌怨,庶务俱举,四境肃然”。在清朝观其评价,田文镜的确是位能臣干吏,虽他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