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带着如月慌忙离开?

《雍正王朝》里,邬先生被田文镜解雇后,为何带着如月慌忙离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掠影后有感 访问量:4523 更新时间:2024/2/16 10:01:55

自古以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多了,邬思道何许人也跟了四爷那么多年还不清楚他的为人?从四爷大位已定急匆匆回来的那个晚上起,他和四爷的情分算是走到头了。

十七爷带兵前来府,邬思道便知道也许这位皇帝容不下自己了,最终邬思道的一句“天子无私人事”让四爷无话可说。

在皇上说你的身份容我慢慢想时,邬思道知趣的说自己有三不可用,躲过了功高震主的危险。

又道自己用的是阴谋上不了台面四爷如今贵为天子行的当然是光明磊落的阳谋。

但自己毕竟在潜邸多年,如果突然离开皇上自然有些舍不得,所以提出了“半隐”的方式。

邬思道的这“半隐”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是可以一石三鸟。

其一留下邬先生可以让自己看中的十三爷等追随者不会心寒,其二半隐不会让皇上找不到,自己还在皇上的手掌中,其三邬先生不愿为官,不会让皇上为难。

就这样邬先生开始了摆脱皇上的第一步,离开京城跟着皇上的心腹李卫

临别之际十三爷前来送行,还送来了可能是监视邬先生的如月姑娘。

不过随着李卫的官越做越大,皇上生性多疑的性格深谙帝王之道的邬先生不会不知道,当年四爷娶秋月恐怕也是怕他和年羹强强联合。

因此当邬先生看了朝廷的邸报后,知道李卫很快就要成为封疆大吏,便谋划着摆脱皇帝控制的第二步。

李卫上人任途中路过田文镜那,看到田文镜为山西藩库的事情头疼时,顺水推舟的推荐了绍兴师爷邬先生,面对八千两每年的幕宾费田文镜有病乱投医只能答应。

想必邬先生这“八千两”就是要彻底摆脱皇上掌控的伏笔,刚开始跟着田文镜的时候,邬思道还是很对得起八千两银子的幕宾费的,出谋划策替田文镜解决了不少难题。

替田文镜解决了诺敏案,给西北年羹尧送粮等等事情。

离开朝廷的这几年里,邬思道替皇上干了不少事情,西北之行提醒年羹尧最终西北大捷。

间接的帮皇上解决了不少问题,如今朝廷已经稳定自己也该真的“功成身退”了。

所以在田文镜担任河南巡抚的时候,邬先生开始怎么让田文镜不舒服怎么来。

“咄咄逼人”的要钱让田文镜受不了,最终“轰走”了邬先生这条狮子大开口的大鱼

为何邬思道会选择在河南连降暴雨田文镜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向田文镜讨要四千两幕宾费?

因为邬先生从朝廷邸报中察觉到,皇上会在河南发生天灾之际,前来考察田文镜“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效果。

如今自己皇上根基已经稳固,天下也差不多稳定,邬先生也没必要再留下来了。

因此设计让对自己和皇上关系的田文镜把他解雇,这样一来邬先生便可以名正言顺地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邬思道还要叮嘱了田文镜一句:东翁,这可是你说的。

所以当后来皇上问田文镜,邬先生怎么样时田文镜一脸懵逼,回家后邬先生便催着如月快快离开,嘴里还说了句“得马上走,明儿就来不及了”。

他知道自己得赶快走,不然碰到皇上就尴尬了,他们是什么身份什么关系,昔日主仆关系又怎能让人知晓

所以邬先生匆忙的离开是避免相见的尴尬,带着皇上赏赐的如月过他的隐居生活去了,或许邬先生并没有完全摆脱皇上毕竟还有个如月。

所以当田文镜提出要去把邬先生追回来的时候,雍正说不用了。

标签: 田文镜皇上年羹尧雍正邬先生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图里琛为什么扬言要“参”田文镜

    历史解密编辑:茅塞盾开本尊标签:田文镜,图里琛,雍正,佟佳·隆科多,雍正王朝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话说山西官员以诺敏为首,联合山西票号商人串通一气造假,欺瞒朝廷,谎称半年时间追回了外欠的三百万两银子,实则是山西官员从票号商人那边借来了二百七十万两银子临时凑数。原本这一切做得天衣无缝,眼看诺敏收获了雍正御赐的“天下第一巡抚”的牌匾,下一步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就在这时候,同样有

  • 雍正王朝:田文镜为人尖酸刻薄,为何可以得到雍正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好女孩也疯狂标签:巡抚,乾隆,田文镜,张廷玉,宫廷片,古装片,历史片,雍正王朝,小说改编片

    一部雍正王朝,不知多少职场套路。如果打一个比喻,每一部电视剧都是一个小世界的话,那么雍正王朝这部小世界无疑是很完美的。在这里你不会看到无脑的傻白甜,不会看到没有逻辑的宫斗。而是会看到人世沧桑,看到古代官场上的权谋之术,看到各色人物的亮点,可谓是处处是套路,处处有感悟的。可以说雍正王朝中每一个人物都有

  • 雍正最器重的大臣田文镜,为何死后却被乾隆推平了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趣故史标签:康熙,清朝,诗人,田文镜,乾隆帝,小说家,雍正王朝

    夹在两个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间,雍正皇帝显得很悲催,不过,雍正虽然在位仅有13年,他的功绩在清朝诸帝中却绝对算得上出类拔萃,他为清朝开创了一个君清吏廉的时代,而这一切,当然也少不了在雍正新政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田文镜、李卫、鄂尔泰等忠臣良将。田文镜是雍正时期三大“模范督抚”之一,以铁腕闻名于天

  • 历史上的田文镜是个怎样的人?他的结局又是如何得?

    历史解密编辑:三炮讲故事标签:田文镜,雍正,总督,康熙,巡抚

    《清史稿》曰:“卫、文镜受上眷最厚,卫以敏集事,文镜以骄府怨;然当时谓卫、文镜所部无盗贼,斯亦甚难能矣”。雍正评价田文镜是“老成历练,才守兼优,自简任督抚以来,府库不亏,仓储充足,察吏安民,惩贪除弊,殚竭心智,不辞劳苦,不避嫌怨,庶务俱举,四境肃然”。在清朝观其评价,田文镜的确是位能臣干吏,虽他为官

  • 《雍正王朝》:从胤禛起用田文镜看他的驭人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茅塞盾开本尊标签:雍正,田文镜,年羹尧,康熙,知县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胤禛奉康熙之命,前往江南筹款赈灾,随行人员只有他最亲密的兄弟十三阿哥。虽然胤禛是以钦差的身份去到江南,然而想要完成这样一件大事、难事,单靠一个兄弟显然是不够的。更何况,整个江南的官、商,都是九阿哥的门人。这些人上下串通一气,早已经想好了如何让胤禛“吃个闭门羹”。胤禛为了在八爷

  • 《雍正王朝》:漫谈田文镜“羞辱”老状元陈文盛的背后

    历史解密编辑:茅塞盾开本尊标签:康熙,知县,田文镜,陈文盛,年羹尧,历史片,古装片,宫廷片,雍正王朝,小说改编片

    话说胤禛接下康熙老爷子安排的追比国库欠款差事后,心中着实犯了难。因为拖欠这些银两的人,既有皇亲国戚,也有立过功劳的老臣。还有相当一批官员是因为康熙发的那点工资根本不够家庭开销,不得已才从国库里借钱养家,此时向他们追讨欠款,无异于是逼他们走上绝路。然而,为了完成康熙交代下来的任务,为了get到康熙许诺

  • 清朝名臣田文镜,康熙冷落雍正重用,乾隆评价:比李卫还要差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田文镜,李卫,雍正,康熙,乾隆,巡抚

    乾隆五年(1740年),河南巡抚奏报朝廷:(田)文镜在豫(河南),百姓至今怨恨不已。河南地方官员和士绅带头,请愿将田文镜从河南地方贤良祠中迁出去!乾隆皇帝为了照顾雍正帝的颜面,不动声色地压下了这个提议。图|乾隆帝田文镜是雍正的宠臣,是雍正时期的“模范督抚”,对雍正皇帝无比忠诚,是他各项改革决策的坚定

  • 雍正王朝:邬思道离开田文镜之际,为何会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历史解密编辑:张兵谈科技标签:邬思道,田文镜,雍正,年羹尧,巡抚,李卫

    其实当时最真实的处境,就是邬思道所说的这句话,真的等到雍正带着新科探花刘墨林来到河南,微服私访田文镜“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新政效果的话,那可能邬思道就真的很难脱身了。 总而言之,邬思道堪称是整部剧当中最为聪明绝顶之人,他所做的一切决定,至少在剧情当中姑且可以看作是“百战百胜,百战不殆”。纵观邬思

  • 每天了解一位历史名人——田文镜

    历史解密编辑:城市种菜小白标签:田文镜,巡抚,雍正,总督,康熙

    田文镜 (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祖籍奉天广宁,监生出身。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内阁侍读学士。雍正帝即位后,深受宠待。雍

  • 铁腕能臣刻薄酷吏田文镜

    历史解密编辑:循迹故事汇标签:雍正,巡抚,李卫,总督,田文镜,地方官员,佟佳·隆科多

    田文镜,生于康熙元年1662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大臣。雍正帝即位后,深受恩宠,青云直上。雍正元年(1723年),署山西布政使,次年调任河南布政使,擢升河南巡抚。田文镜凭借多年担任地方官的经验,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针,励精图治勤劳务实以整饬弊政。清查积欠,清查国库亏空,不避权贵,实行耗羡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