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延禧》愉妃练练的气质真好,穿长裙挺冰清玉洁,留短发也不丑

《延禧》愉妃练练的气质真好,穿长裙挺冰清玉洁,留短发也不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云泽点评汇 访问量:2757 更新时间:2023/12/9 23:52:16

#今天穿什么##冬日生活打卡季#

“长裙”是很多女生都会选择的服装,它不光是穿在身上会很美,还能展现出更多的气质与韵味,也能凸显出服装本身的时尚感,穿起来都会显得很优雅。

要说长裙有着什么样的穿搭优势,其实还蛮多的,能够给人带来绝对的安全感舒适度,也有着对身材足够的包容性,以及它的魅力与格调,都很值得大家去尝试。

其实很难拒绝一条长裙,即使它是很基础很平淡的款式,也都能在穿搭上展现出不同的韵味与时尚感,让你穿出与众不同的效果,更不用说那些有设计感且很精致的长裙,更能迎来女生的欢迎。

练练穿一件蓝灰色的长裙,这种色彩的裙子真的很适合30+的女性穿,既不会很老气,但又不会过于的夸花哨,就是在合适的时间以及合适的地点,将那种轻熟又不过于成熟的样子,展现出来,穿在身上也会更加的好看,活动场合以及日穿,都适合。

所以从中也能看出:《延禧》愉妃练练的气质真好,穿长裙挺冰清玉洁,留短发也不丑,还是那么的优雅有韵味,同时穿在身上也更加的端庄温婉。

总体来说,长裙留给我们的,就是一种很有气质的形象,不过不同的长裙确实有着不一样的风格,有些炫酷大气,有些简洁简约,有些活力四射,那么你又适合哪种长裙呢?

长裙的选择以及穿搭

  • 根据场合挑选款式

生活中会有很多种长裙,不过其中还是要根据场合挑选,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款式,就像在一些活动场合或者很重要的活动中,长裙的款式就不能过于单一!

可以在服装上有一些设计感,或者加上一些特别的装饰,都能为裙装平添几分气质与造型感,同时穿在身上也不会很老气,而在平时的日子里,还是推荐大家穿简约素雅的形式,能够凸显其中的高级感,穿搭也很明媚。

  • 色彩清丽不显老

常常听人说,色彩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气质与魅力,同时每一种色彩也都代表了一种语言,就像深层的色彩,大多数表达的都是一种端庄大气之感,也会显得很有气场。

而一切浅色或者饱和度高的色彩的,都是活泼与俏皮的,不过若是30+的女性穿,建议选择饱和度高且明度低的色彩,就像灰蓝色,清新雅致还不老气,穿在身上也都很美很有格调。

  • 用合适的元素修饰

在一些长裙上,总是会看到一些特别的形式,它可以是在款式上有独特的设计,也可以是用特别的元素装饰,就像在灰蓝色的长裙上,亮片印花的形式,就着实的吸睛!

星星点点的在服装上,也显出了服装本身的魅力与设计感,同时这种色彩下的服装,更多的是韵味与时尚感的表达,也很吸睛,很适合在重要的活动场合,很优雅。

  • 薄纱是不可错过的材质

一直都觉得薄纱是很不错的材质,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与各种的裙子进行结合,半身裙或者长裙,都会显得服装很与众不同,穿在身上也都很好看。

当一件裙装中有薄纱的修饰,似乎就会显得很轻盈不厚重,也很显瘦,所以《延禧》愉妃练练穿长裙配短发,看着挺别致的,帅气又挺温婉的。

几组长裙单品展示

  • 白色流苏V领长裙

白色的裙子是有多好看?只有尝试过才知道它的魅力还是蛮大的,而且白裙子也有很多的可塑性,可以在其中加上更多的装饰,例如流苏!它能对服装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不会让白色的裙子显得那么的单调,加上V领以及修身的长度,都是很不错的设计方式,穿搭自然又美观。

  • 蓝色薄纱一字肩长裙

不得不说,偏灰调的蓝色,确实是很吸睛的表现,而且也带着很梦幻的形式,对大多数人都是很友好的。

一字肩的裙子加上长款的形式,也都会在不同层面上展现出女性美,高级与浪漫。

而在服装上,大家能够清楚地看到,蓝灰色与白色的渐变形式,有焦点还很个性,搭配薄纱的材质,超轻盈超甜美。

  • 黑色吊带V领长裙

小黑裙的优雅与时尚感是蛮强的,不管时间过了多久,这种质感都不会变,仿佛是一种烙印,也仿佛是刻在骨子里,而小黑裙真的很值得每一个女生穿。

吊带款式的小黑裙,穿在身上能够很好的表现出肩颈线条,深V领口不会过多的暴露,搭配有质感的面料,显得贵气又端庄。

《延禧》愉妃练练太美了,梳短发英气十足,但穿“长裙”却很温婉,所以也能看出,长裙还是很有气质的服装,怎么穿都会很好看。

标签: 愉妃延禧长裙裙子短发练练身材比例

更多文章

  • 1791年,乾隆翻牌子,为何点名要70多岁的愉妃?

    历史解密编辑:东坡史话标签:乾隆,愉妃,太监,亲王,永琪,后宫

    1791年除夕,年逾八旬的乾隆看着周遭物是人非,心情萧索。敬事房大太监端着一众嫔妃的牌子进来,乾隆摸索了半天,突然说,“让愉妃过来侍寝。”太监愕然,愉妃已经78岁了,要不要换个年轻的。宫内规定,后宫妃嫔过了50岁就不用侍寝了。乾隆为何要点名70多岁的愉妃呢?太监很是不解。太监哪里知道,乾隆想要的并不

  • 乾隆皇帝与愉妃

    历史解密编辑:贝克曼侃球标签:愉妃,永琪,贵妃,亲王,福晋,皇帝,清朝,乾隆帝,艺术家,小说家,后宫佳丽,金庸笔下角色

    1791年除夕夜,81岁的乾隆传召78岁的愉妃侍寝。太监惊愕地张着嘴,半天才回过神,说:“皇上,愉主子已经78岁了,她的牌子早就撤了。”乾隆怒斥道:“废话真多,还不快去。”太监不敢怠慢,边走边琢磨:这皇上到底怎么了,年轻貌美的妃子不召,为何偏要召78岁的愉主子呢?愉妃接到侍寝的传召后,先是一惊,后又

  • 81岁的乾隆突然传召78岁的愉妃侍寝,背后原因令人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挑食的老牛标签:乾隆,愉妃,太监,贝勒,永琪

    1791年除夕夜,81岁的乾隆突然传召78岁的愉妃侍寝。敬事房太监一下懵了,以为自己听错了,想了半天说:“皇上,愉主子已经78岁了,她的牌子早就撤了,要不要重新选个年轻的?”乾隆没有出声,只是盯着桌上的两样东西发呆,一旁的总管太监李玉识趣地带着敬事房太监前去传旨了。桌上的东西是两个精致的包裹,都已经

  • 1791年除夕,81岁的乾隆召见79岁的愉妃侍寝,太监在一旁面面相觑

    历史解密编辑:茅舍品史标签:愉妃,永琪,太监,皇帝,清朝,诗人,乾隆帝,小说家,后宫佳丽

    1791年除夕夜,81岁的乾隆帝召愉妃侍寝,在一旁伺候的太监们面面相觑,却也不敢多说什么。要知道,愉妃此时已经79岁,召她来,还能干什么?自古以来,当皇帝的,身边从不缺美女相伴。乾隆帝向来风流,后宫中光是妃子就有四十多位,到他后来88岁的时候,还纳了一位十多岁的少女为妃。后宫有那么多年轻貌美的妃子可

  • 1791年,81岁的乾隆传召78岁的愉妃侍寝,太监阻拦竟遭到怒斥!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乾隆,愉妃,太监,皇上,雍正,永琪

    1791年除夕,81岁的乾隆传召78岁的愉妃侍寝。太监一下傻了,以为听错了,想了半天说:“皇上,愉主子已经78岁了,她的牌子早就撤了,要不要重新选个年轻的?”没想到乾隆怒斥了太监一顿,说就要愉妃侍寝。这下太监不敢再说什么,立刻照办。愉妃接到传召,十分意外,没想到自己风烛暮年,还被传去侍寝,不免有几分

  • 除夕夜,81岁的乾隆传召78岁的愉妃侍寝,太监以为听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仙仙先生标签:乾隆,愉妃,太监,亲王,清朝,永琪

    文|仙仙前不久听到这样一段清朝时期的故事,觉得很有意思。1791年,除夕夜的时候,当时已经81岁的乾隆帝突然传召太监去叫愉妃过来侍寝,然而听到这话太监却愣住了。这并非是太监耳力不好,而是当时愉妃已经足有78岁的高龄,连侍寝的牌子都撤下来好多年了,她本人满头银发不说,身体也不好,还有一点就是愉妃这些年

  • 81岁的乾隆传78岁的愉妃侍寝,太监劝选个年轻的,竟惹乾隆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乾隆,愉妃,太监,亲王,雍正,永琪

    1791年除夕夜,81岁的乾隆传召78岁的愉妃侍寝,太监一下子惊呆了,以为自己听错了,就劝:“皇上,愉妃娘娘已经78岁了,不如选个年轻的?”要知道乾隆是一个既风流又会享受的皇上,他的后宫嫔妃多达43位,在他88岁时,还纳十五六岁的女人做妃子。谁知太监好心一句提醒,竟惹乾隆怒斥:今晚只要愉妃,吓得太监

  • 2万太平军就想北伐清朝! 杨秀清这步棋未免太冒险, 可惜了林凤祥

    历史解密编辑:陌陌谈游戏标签:清军,大军,杨秀清,林凤祥,太平军,太平天国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杨秀清妄图凭借两万人的北伐力量,就想彻底击败清朝政府,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在南方尚未完全落入太平天国之手前,杨秀清就忙着让林凤祥和李开芳领着两万人前去北伐,结果导致北伐彻底失败,而南方也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我认为,从战略角度上来说,急忙着北伐是一种错误的试探,试探的代价就是

  • 太平军攻克南京, 杨秀清下令善待旗人女眷, 让她们家庭团聚

    历史解密编辑:陌陌说游戏标签:八旗,旗人,清军,杨秀清,太平军,洪秀全,太平天国

    1854年,杨秀清下令:“护送八旗女子出城,让她们回家团聚”。太平军攻克南京后,对八旗家属、女眷照顾有加,没有所谓的杀戮,这点值得肯定。林凤祥、李开芳踹门而入,南京外城陷落,太平军乘势围攻满城,这是清朝驻防八旗及其家属居住的地方,里面没有汉人。10个小时结束战斗,太平军攻克满城,八旗兵丁大多战死、累

  • 太平军北伐:明知获胜概率小,杨秀清也是很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杨秀清,太平军,清军,太平天国,洪秀全,李秀成

    忠王李秀成在监狱中,洋洋洒洒写下了数万言《自述书》,讲述自己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对重要诸侯王进行一番点评,还总结太平天国灭亡的原因。李秀成认为,太平天国灭亡,主要原因有“十点”,其中北伐占了“三点”。林凤祥、李开芳率兵北伐;曾立昌率兵增援北伐;秦日纲再次增援北伐,太平军精锐损失惨重。对于太平军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