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猛将薛万彻,为何最终陨落?

一代猛将薛万彻,为何最终陨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神圣海王殿 访问量:1400 更新时间:2024/1/20 9:16:48

薛万彻是初唐时期著名的大将,唐太宗将其和江夏王李道宗、李勣相提并论。

但是薛万彻没有得到善终。唐高宗时期,他因为牵涉了房遗爱的谋反案,被唐高宗李治下令处死,一代猛将就此结束一生。

不过薛万彻的谋反,也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也都是雾里看花的事件,大概率也是因为政治斗争被冤枉处死的。

那么薛万彻不仅位高权重,而且还是驸马,为什么会有如此惨烈的下场呢?

一介武夫,情商不足

纵观薛万彻的人生履历,也是相当的荣耀。

他出身将门世家,父亲也是隋朝的大将,薛万彻和自己的哥哥薛万钧一起,跟随父亲镇守涿郡。

薛万彻和薛万钧由于武力过人,打仗勇猛,受到了罗艺的重用,成为了幽州的重要将领。

窦建德后来发兵攻打幽州的时候,就在这两兄弟手里面吃了大亏。

公元617年,眼看隋朝江河日下,薛万彻和哥哥连同罗艺一并投靠了李渊,重新谋出路。

降唐之后的薛万彻和薛万钧,因为打败窦建德的事迹传扬四海,所以李渊也是很看好这兄弟二人。

二人在降唐之后,也是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天赋。特别是在青海和突厥的战争中,兄弟二人仅仅以二百余名骑兵以少胜多,大败突厥军队。

这一仗直接让薛家兄弟名扬天下,连李世民和李建成都在极力拉拢。

不过李渊为了平衡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力量,让薛万彻跟随李建成,薛万钧则追随李世民。

之后的兄弟二人战功累累,在唐朝平定天下的战争中表现出色,连战连捷的军功无人可敌,薛万钧的官路也是一路高升。

后来李世民为了笼络他,还把自己的妹妹丹阳公主嫁给薛万彻,他正式成为了皇亲国戚。

但是人无完人,薛万彻这个人头脑不太灵光。

《旧唐书》说“万彻蠢甚,公主羞,不与同席者数月。”

就是说这个薛万彻估计不懂得夫妻情趣,自己的老婆丹阳公主压根瞧不起他,几个月都不和他同房。李世民知道后也是哭笑不得,无奈之下亲自出面想办法摆平了夫妻二人的矛盾。

从这里看得出来,薛万彻就是一介武夫,连夫妻情趣都不懂,自己的老婆都搞不定摆不平,这样的人在政治上,又怎么会是那些人精的对手?

所以薛万彻的下场就和自己“打铁”的脑袋有关,不谨言慎行,我行我素,最后祸从口出。

不懂政治,站队失策

薛万彻第一个问题,是政治站队的错误。

一次是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他站在太子那一边,因为勇敢而被太子李建成视为心腹将领。

玄武门事变的时候,他听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出事,马上调集太子府和齐王府上的精兵两千人,赶到玄武门猛烈攻打。

猛将尉迟恭都不敢和其正面对战,只是据城门死守不动。

薛万彻眼见无法攻破玄武门,便来一招围魏救赵,带兵直杀秦王府。

要不是尉迟恭关键时刻,拿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有罪诏书及时赶到,估计秦王府都即将被薛万彻给攻破。

看到诏书和得知太子和齐王已经被杀,这帮士卒一哄而散,薛万彻害怕被处理,东躲西藏不敢露面。

也是李世民有容人的气量,下诏表扬他的忠义,他才跑出来投降。

另外一次是唐高宗李治在继承皇位时期,他又站错队。

这时候的辅政大臣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势力非常大,而李治又担心自己的皇位不稳,又比较害怕皇室宗亲对自己有威胁,于是展开了残酷的稳定皇权斗争。

此时的薛万彻,最好选择向唐高宗李治或者是长孙无忌靠拢,或者就像李勣那样,选择明哲保身,放弃权力,远离政治漩涡。

不过薛万彻什么都没看懂,依旧是我行我素,无所顾忌,最后牵扯进谋反案,断送自己的性命。

胸无城府,四处树敌

第二个问题是薛万彻统兵有方,但胸无城府。

薛万彻自恃军功累累,经常目中无人,谁也看不上,因此和部下的关系也比较紧张。

公元648年在征讨高丽的时候,就有人给李世民写信状告薛万彻。不过李世民没有计较,只是说“朕录功弃过,不罪卿也”,然后就把信件给烧了。

此时的唐太宗李世民,还是认可薛万彻的,有人告状这也是什么不可原谅的事情,所以李世民只是警告了一下薛万彻,提醒他注意。

但是薛万彻没有领悟到李世民的警告,依然我行我素、不知收敛。

没过多久,薛万彻又被部将裴行方举报说他对朝廷有怨言。当时的朝中很多人,都建议唐太宗将其治罪。这下唐太宗也没有办法,只好把他免官流放。

从这里来看,薛万彻的人际关系实在是太差了。

几次三番被自己手底下的人告状恃才傲物、盛气凌人,可以知道他平时和底下的关系有多么紧张,如此糟糕的人缘,在政治圈里面是极难生存的。

本来这已经是对他管不住自己言行的一次教训了,好不容易遇到赦免回来,但是薛万彻还是没有认识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回到京城的薛万彻和房遗爱关系比较好,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

《旧唐书》里面说薛万彻“入朝与房遗爱款昵,因谓遗爱曰:今虽患脚,坐置京师,诸辈犹不敢动。”

这本来也就是薛万彻自吹自擂的语言而已:你别看我腿脚不方便,但是我的名声威望依旧还在,我在这个地方,别人还是害怕我的。

后来的唐高宗和长孙无忌本来就趁房遗爱谋反案,大肆地打压政敌,薛万彻的这一番“吹牛”的言语,自然就是谋反的证据。

虽然薛万彻不承认谋反罪名,但是耐不住房遗爱死咬不放,不会站队的他,最后自然也没有人出面搭救,不得不面对这个被人诬告的现实,最后身首异处。

更多文章

  • 薛万彻,李建成手下第一猛将,投效李世民后战功赫赫,却含恨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探秘历史标签:赫赫,李勣,军衔,隋朝,元帅,薛万彻,李建成,李世民,女皇武则天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引言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三月的一个清晨,大唐名将薛万彻走到了他人生最后的关头。因牵连谋反,被唐高宗李治下令法场处斩。薛万彻临刑时仰天悲呼:“我薛万彻大好男儿,为国家战死沙场不好吗?岂能为牵连谋反

  • 罗隐的鹦鹉赋|每日一诗

    历史解密编辑:诗词中华标签:罗隐,鹦鹉赋,诗作,名士,咏物诗

    诗词赏析这首诗作于罗隐投靠江东,受到钱镠礼遇之时,尽管如此,他仍然思念唐代国都长安。三国时期的名士祢衡有一篇《鹦鹉赋》,借鹦鹉以抒述自己托身事人的遭遇,罗隐的这首诗命意与之十分相似。这首咏物诗,借用向鹦鹉说话的形式来吐露自己的心声,劝鹦鹉实则是劝自己,劝自己实则是抒泄自己内心的悲慨。文字由好诗词整理

  • 民间故事:桂林山水与罗隐秀才

    历史解密编辑:有史标签:罗隐秀才,渔夫,财主,骑驴,松树

    罗隐秀才原名叫罗牛,是个勤奋好学、追求功名的人。谁知他虽然发奋读书,诗文出众,却只中了秀才,再考就次次落榜了。那些笨如猪,诗文狗屁不通的花花公子,倒反被主考官点验中举,捞到了七品乌纱。罗牛不屈权贵再次赴考,仍然名落孙山,一气之下,就隐姓埋名,逛荡于山水之间,号称罗隐秀才,成了个说什么就变什么的神怪人

  • 唐朝诗人罗隐:曾因行为荒诞无稽,吓退宰相之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暖小故事标签:罗隐,高骈,宰相,谗书,节度使,唐朝诗人,五代十国

    唐朝末年的某一天,淮南节度使高骈有一次去庙里求神拜仙。当他虔诚地跪在地上、磕头、合掌、嘴里念念有词、求神仙保佑他官运亨通的时候,一向沉默不言的神仙突然发出了一声叹息。高骈以为自己的耳朵出现了幻听,赶紧停下口中的念叨。当他再一次准备张口的时候,又一声叹息传入了他的耳中!这一次的叹息声真真切切地使高骈感

  • 罗隐:癸卯年的开始,是大年初一还是立春?

    历史解密编辑:云水终南标签:罗隐,立春,大雁,夏历,初一,癸卯年,二十四节气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唐 罗隐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先问一个问题:癸卯年的开始,是大年初一还是立春?大多数人都认为大年初一。——至于认为从元旦就开始的人,呵呵。这里牵扯一个问题,生肖是按立春为界,还是按农历正月初一划分,那个才是新年的岁首。历史上从夏商周岁首都不一

  • 罗隐《自遣》: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罗隐,自遣,孟郊,悠悠,平儿,登科后,艺术家,五代十国,千古名句,今朝有酒今朝醉

    作者:平儿,我不是《红楼梦》里的平儿,我是聊历史的平儿。若要转载,请联系我授权哦~~~《还珠格格2》中的歌曲《你是风儿我是沙》里,有一句歌词"今宵有酒今宵醉",给人一种既洒脱、又无奈的感觉。我想,这句"今宵有酒今宵醉"应该是改编自晚唐诗人罗隐的"今朝有酒今朝醉",仅仅是把罗隐句中的两个"朝"字,换为

  • 罗隐一生坎坷艰辛,暮年终遇伯乐,还深受当代伟人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罗隐,杜甫,唐才子传,谗书,诗作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句诗被毛主席用来评价梁武帝萧衍。1967年,毛主席在评论其他问题时,再次引用了这句诗。这句诗出自唐朝诗人罗隐的《筹笔驿》:抛却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时来天地皆同

  • 罗隐:“唐朝的鲁迅”

    历史解密编辑:现代出版社标签:罗隐,鲁迅,李商隐,筹笔驿,诗人

    本文选自《笔落惊风雨:大唐诗人风华录》作者:包劲松本书融时代背景、人物传记、诗歌鉴赏于一体,阐明了唐诗的总体发展脉络,叙述了八十多位诗人的人生轨迹,对百余首经典诗作进行了鉴赏品读。力图完整真实地呈现唐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历史背景,让读者在唐诗中读懂诗人的人生,在诗人的快意人生中读懂唐诗。01唐末,除了

  • 罗隐一首《蜂》歌颂了辛勤的劳动者

    历史解密编辑:老树标签:罗隐,歌颂,诗作,诗人,绝句,蜜蜂,五代十国,千古名句

    五一国际劳动节刚刚过去,我想,之所以设立劳动节这个节日,是国际社会对劳动者的认可和赞赏。古往今来,唯有劳动者才能创造价值,人类的文明史也是劳动者创造的。所以,劳动者理应受到尊重和赞扬。现实中,人们常常把劳动者比喻为辛勤的蜜蜂,尤其是他们那种热爱劳动,乐于奉献的精神,总是为人们津津乐道。在我国的古代诗

  • 经典古文 | 唐•罗隐《英雄之言》

    历史解密编辑:自古文人嘰嘰喳标签:罗隐,英雄之言,项羽,刘邦,嬴政,唐•罗隐

    每天读一篇古文试试看,发现不一样的自己!畅读经典,莹目怡心。 刘邦与项羽都是英雄,他们夺取天下的初心,也不过是羡慕觊觎始皇的“位置”罢了。罗隐生活的晚唐,藩镇割据,群雄蜂起,个个都想取唐朝天下而代之,说是“群雄”,实则“群盗”。英雄的本心本性,与常人何异?罗隐用短短二百来字喝出,笔锋凌厉,以警以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