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亚圣”颜真卿,书法在唐朝竟无人问津,是因为大家眼光差吗?

“亚圣”颜真卿,书法在唐朝竟无人问津,是因为大家眼光差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书法网 访问量:4654 更新时间:2024/2/9 13:27:34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书圣”,颜真卿是书法“亚圣”,这是不容争辩的。颜真卿创造了继王羲之之后,最耀眼的书法成就。苏轼也曾经说:“书至于颜鲁公,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尽矣”。

谁能想到,颜真卿在唐朝的书法地位,甚至还不如一个出名一点的抄经生。在整个唐代正史当中,没有任何关于颜真卿书法的记录。只有在五代后晋时编撰的《旧唐书》当中,关于颜真卿的书艺,有孤零零三个字记录:“尤工书”。

颜真卿《祭侄文稿》

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唐人没眼光吗?关于这个问题,历代的专家学者曾经进行过广泛的讨论,也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比如当代书法家朱关田先生认为,颜真卿是“人掩其书”,因为义薄云天的忠臣形象,所以他的书法价值被掩盖了。

颜真卿《祭侄文稿》

又比如颜真卿“不以书自重”,认为在当时书法不过是末流小道,并不受人重视,与现在人们将它视为专门一项传统艺术门类,地位天差地别。

又或者是在当时“二王”书风的统治下,颜真卿宽博雄强一路的书风并不受人欢迎,所以才无人问津,坐了冷板凳。

颜真卿《争座位帖》

但是以上的这些说法都是不严谨的。褚遂良世南在当时也是忠臣,但书法依旧非常受重视;颜真卿宽博一路的书风不受重视,但是当时首创丰腴圆劲书风的徐浩,书法却“满朝士人,皆以为绝伦”。

颜真卿的书法在唐代不受重视,其根本原因在于,颜真卿被排除在了“御用书法家”梯队之外。

徐浩《不空和尚碑》

正史所重视的唐代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柳公权等人,包括我们前面所介绍的徐浩,都是“御用书法家”。

虞世南、褚遂良是李世民侍书,当时“四方诏令,多出浩手”。从欧阳询、虞世南、再到徐浩、柳公权;他们才是主流书法家梯队。

颜真卿《自书告身帖》

其次,安史之乱是大唐的转折点,也是颜真卿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颜真卿颜氏一门,因为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以及赫赫战功,才在安史之乱的战乱中展露出来,被权利核心集团注意到。在安史之乱之前,唐玄宗甚至都没有听说过颜真卿的名字,其书法自然也不受重视。

颜真卿《送裴将军诗帖》

颜真卿书法真正受到重视,地位逐渐提高,是从宋代的蔡襄和苏轼等人学习他的书法开始。人们从他的书法当中,挖掘不同于“二王”的外拓结构,古老的篆籀笔法,以及雄强浑厚的书法风格。

用当代书法家邱振中先生的话来说,颜真卿“是从山的另一面攀上顶峰的”。

滚滚红尘大浪淘沙,帮我们淘出了颜真卿这颗“真金”。

对于颜真卿书法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更多文章

  • 《祭侄文稿》:颜真卿的一气呵成之作,为何成为“天下第二行书”

    历史解密编辑:小琳讲故事标签:颜平原,祭侄文稿,行书,王羲之,书法,争座位帖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唐肃宗乾元元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面对亲人的骸骨,颜真卿悲愤交加,一气呵成写下了传诵千古的《祭侄赠赞善大

  • 颜真卿晚年楷书名作《自书告身》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学府标签:颜平原,自书告身,楷书,董其昌,书法,米友仁

    颜真卿,字清臣,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曾为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颜真卿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代宗时李希烈叛,宰相卢杞“衔恨”唆使皇帝使真卿往劝谕,为希烈所留,忠贞不屈,后为李希烈缢杀。他秉性正直,笃实纯厚,有正义感,从不阿

  • 明朝万历年间的一件圣旨,这楷书太绝了,比颜真卿写得都好!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颜平原,楷书,董其昌,书法

    董其昌《自诰身帖》 楷书长卷董其昌《自诰身帖》 楷书长卷董其昌《自诰身帖》 楷书长卷董其昌《自诰身帖》 楷书长卷董其昌《自诰身帖》 楷书长卷在今天的辽宁省博物院当中,收藏着两件清代之前的圣旨,一件是宋代的《书蔡行敕卷》,作者是宋徽宗,另外一件就是我们今天要谈到的明代万历年间的一部圣旨《自诰身帖》。很

  • 他是唐代书坛领军人,一手带出颜真卿,苏轼学过他却坚决不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楷书,苏轼,记者,颜平原,书法家,虞世南,颜真卿,唐代书坛,拨弦乐器,书法作品

    陕西省西安市南城楼的魁星楼下,因为自古碑石林立被称为“西安碑林”;此碑林始建于北宋元佑哲宗二年(1087年),现藏有碑刻志石共4000余件,是全国所藏志石最多,也是最丰富的碑林博物院。现在在它的西二室当中,有一尊刻石,在碑林始建之初,北宋哲宗五年就被运到了这里,已经在此矗立了900余年。这件作品就是

  • 这是颜真卿最完美的楷书,鉴定完毕!

    历史解密编辑:三生标签:颜平原,董其昌,隶书,楷书,蔡襄

    颜体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的一种字体,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真卿在书学史上以“颜体”缔造了一个独特的书学境界。后世凡成大家者,多半都学习过颜体,而其中有明显成就者,受益的往往不是颜真卿成熟期的《颜勤礼》《颜家庙》,而是壮年时的《多宝塔》。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看看这两位书法

  • 高古苍劲:颜真卿晚年楷书名作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艺术家标签:颜平原,楷书,书法,董其昌,柳公权,书法家

    颜真卿其书法苍劲谨严,沉稳厚重,字里行间可体会出颜书行笔的气韵和结体的微妙变化。詹景风称此书:“书法高古苍劲,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其使转真如北人用马,南人用舟,虽一笔之内,时富三转。”董其昌谓:“此卷之奇古豪放者绝少。”《自书告身》楷书墨迹,传为颜真卿自书,是颜真卿晚年的名作。三十三行,二百

  • 颜真卿一部书法笔记,上书张旭笔法之玄妙,看懂它就明白了书法!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颜平原,张旭,书法,钟繇,书法史

    书法如果真的横全平,竖皆直那就是前人所说的状如算子,完全失去了书法应该有的灵动趣味,好的书法应该是“在不平中求得平,于不直中求得直”。这是沈尹默先生对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中“间不容光”一词做出的论述,揭示了书法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追求一种动态的,全局观之下的平衡。所谓平衡自然不是仅仅做

  • 一件被忽略千年的极品唐楷,这字深得王羲之真传,颜真卿曾拜他为师!

    历史解密编辑:书法网标签:唐楷,王羲之,颜平原,楷书,欧阳询,书法,颜真卿,唐朝,艺术家,国防部门,书法作品

    作为一个将书法作为显学的时代,唐代无疑是整个中国历史上书法名家最多的时期,书法笔法的传承谱序当中,大半都在唐代。唐代的楷书从风格的演变上来看,经历了两个时代,唐楷初期乃是以欧阳询为主的瘦硬风格为主,而后经历了一个重要人物的改革,书风开始变得丰腴和圆厚,此人就是徐浩。在朱长文的《墨池编》当中对于书法的

  • 颜真卿楷书《放生池碑》方严正大,朴拙雄浑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书法网标签:颜平原,楷书,放生池碑,争座位帖,行书,行草书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开元间中进士。安史之乱,抗贼有功,入京历任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开国公,故又世称颜鲁公。德宗时,李希烈叛乱,他以社稷为重,亲赴敌营,晓以大义,终为李希烈缢杀,终年77岁。德宗诏文曰:“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

  • 北京故宫在翻修时,挖出一件颜真卿书法,经核实已尘封了8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书画相约标签:颜平原,大唐中兴颂,书法,北京故宫,书法史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宋拓本 故宫藏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宋拓本 故宫藏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宋拓本 故宫藏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宋拓本 故宫藏颜真卿《大唐中兴颂》宋拓本 故宫藏在今天的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阳明山国级森林公园内,有一处甚为平整光滑的石壁,石壁上赫然写着“湘江东西,中直浯溪,石崖天齐”12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