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轮台一别,从此分途,岑参和武判官同时不同运,人生际遇实难说

轮台一别,从此分途,岑参和武判官同时不同运,人生际遇实难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的百态 访问量:2251 更新时间:2024/2/10 20:45:41

说起岑参,没有不知道《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背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没有不知道武判官的。可是,武判官究竟何许人也?他和岑参有哪些人生交集?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

一、武判官是何许人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妇孺皆知,这句著名的诗句出自岑参的七言歌行体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正是他第二次在西域任职期间所作: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够不幸的了,他的祖上官至宰相,但经过武则天一朝的折腾,气运已大不如前。到他这一代,就只能靠自己了。

玄宗天宝八年(749年)至十年(751年),岑参远赴西域,在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任职。唐朝中后期,很多文人都是通过入幕的方式寻求官运的。岑参原想在高幕觅得高枝,结果高仙芝因讨伐石国战败而被解除职务,岑参作为下属,自然没有好果子吃。他无奈回到长安,一切又要从零开始。

在长安的日子里,岑参没能找到出路。天宝十三年(754年),封常清任北庭都护、伊西节度使,思来想去,岑参还是决定重回北地。是年夏,他抵达封常清幕中,先后任判官及支度副使。直到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五月才东归凤翔(即扶风)。

岑参达到北地不久,另一个人也星驰而来。他就是武就,武判官,也是宪宗朝宰相武元衡的父亲。据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出土文书,天宝十三载(754)七月到九月,武判官在安西、北庭活动过。在他达到西州之前,岑参已经在北庭治所候着他了。

二人一前一后来到西域苦寒之地,成为关系较好的僚友兼诗友。大家都是来西域谋出路的,原本没有多大的不同的。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出奔在蜀,肃宗在宁夏灵武即位新帝。

《大唐荣耀》里,王劲松饰演唐肃宗

天下换了,在政治上将发生新一轮洗牌。如果自己的上司能一举荡平贼逆,那自己也能跟着沾光。然而,不幸的是,封常清和高仙芝因为不敌安禄山的骄兵悍将,被皇帝下令诛杀了!

真是衰到家了!蛰伏西域的岑参闻此噩耗,再一次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悲观,他战战兢兢地等着朝廷的命令。或许这个时候任命书已经下来了,但就算是昼夜星驰,任命最快也得20多天才能达到这里。

历史又放了他鸽子。他没有等到自己的任命,却等来了武就的任命。

至德元年(756年)七月,肃宗任命李岘为扶风郡太守。扶风是长安西北门户,地理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李岘上任后,就开始罗致人才,他上表荐武就为兵曹掾。

756年七月,一道朝命正星驰轮台。大约一个月后,朝命即到达北庭治所。此时还是八月初秋时节,纷纷扬扬的大雪就已将西域笼罩得密不透风了。

岑参为好友武就迁升感到由衷的高兴,同时,一股酸水也涌上心头。这大概是每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心理感受吧?朋友圈里都是大佬,只有自己寂寂无闻,连同学聚会都没脸参加了。

唐制规定,接到朝命即刻动身,不得耽误。岑参强颜欢笑,在中军帐中为武就置酒送行。觥筹交错之间,胡琴声、琵琶声、羌笛声交响于耳,至于奏的是什么乐曲,他已无心去辨。因为,别人的欢歌,是自己的哀鸣。

夜幕慢慢降临,岑参和武就来到营门,再多的话语也道不尽离愁,看着武就坐骑消失在茫茫雪原,雪地上只留下深深浅浅的马蹄印。“自怜弃置天西头”,在这大漠雪域,他就像一个天涯弃子。这场大雪从初秋下到来年春天,厚重得就像岑参的心情。

岑参《岑嘉州诗集》书影

二、岑参和武就的人生交集

在人生的跑道上,岑参和武就原本是以共同的速度在奔跑。但轮台一别,二人从此分途。

岑参生于开元七年(719年),武就当生于开元元年(713年),年长岑参6岁。岑参是天宝三年的进士,而武就也是在天宝三年前后制举登科的。二人在生活中应该是有交往的。

二人年龄相仿,登上仕途的时间也接近,况且所处时代环境也相同,都坐上了大唐由盛转衰的滑梯。要说“时势造英雄”,但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时势的红利。

在岑参的朋友圈里,高适杜甫是至交,李栖筠和武就是自己在西域时的幕友兼诗友。包括王维,也与自己相熟。可是,就属自己和杜甫最惨。

高适做官灵活,他跟着哥舒翰守潼关,被贼军打败,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他马上转头去抱玄宗的大腿。肃宗即位后,又受到赏识,官运亨通。

诗人高适

李栖筠在西域时与岑参多有诗作往还。他还是李岘的布衣之交,几乎和武就同时加入李岘麾下。据《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载:“上又征兵于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发精兵七千人,励以忠义而遣之。”做事不在多而在精,哪怕只做过一件,只要做到点子上,就足以让大老板注意到你。李栖筠就属于这一类,安史之乱时,他选精兵七千赴灵武,护驾有功啊。仕途上既有李岘提携,又有皇帝赏识,官运亨通,官至御史大夫,死后追赠吏部尚书。

武就自从到了李岘麾下,成绩斐然。据《武就碑》云:“宣皇在岐,供待有劳,改永乐令,历河中府户曹。毂下求吏,转万年丞。建陵复土,推择充奉,拜醴泉令。朝廷嘉其才,擢为殿中侍御史。”死后,追赠礼部侍郎。

而王维,安史之乱中还当过叛军的官,但是他的亲弟弟王缙是平叛的功臣,就用自己的爵位保住了哥哥,王维得以躲过朝廷的清算。就连王维最后都做到了尚书右丞,是正四品的官,岑参岂能不心酸?

而岑参在安史之乱前寂寂无闻,在安史之乱后也久处下僚,好不容易才做到嘉州刺史。

文史君说

安史之乱撼动了唐帝国这座大厦,很多人因此而改变了命运。岑参和高适、王维、李栖筠、武就等人,都生活在安史之乱的节点上,高适等人因祸得福得到重用,而皇帝对岑参却始终没有眼缘。几经辗转,岑参才做到了嘉州刺史的位子上,然而好景不长,便客死他乡了。同时不同运,人生际遇实难说啊。

参考文献

孙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系年新证》,《文艺评论》2013年第8期。

孙植:《〈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人物新考》,《文艺评论》2014年第2期。

薛天纬:《岑参诗与唐轮台》,《文学遗产》2005年第5期。

王勋成:《岑参入仕年月及生年考》,《文学遗产》2003年第4期。

(作者:浩然文史·青骢马小史博士)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标签: 岑参武判官高适王维轮台高仙芝

更多文章

  • 山水派诗人的一首边塞诗,气势激昂豪壮,不输高适岑参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高适,岑参,王维,诗人,唐军,唐朝,边塞诗,五代十国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如果说盛唐哪位诗人当得起“全才”二字,那一定非王维莫属。王维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同时还是一位画家。他的画作臻至绝妙,被后人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东坡称其“画中有诗”,钱钟书更是推崇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除了诗、画,王维还工于音律,丝竹管弦无不精通;善书法,其草书隶书

  • 岑参:大唐那么大,带你去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财富网标签:岑参,王昌龄,杜甫,边塞,诗人

    如果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大唐的春江花月,那“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就是大唐的烈烈火山。如果说“春云春水两溶溶,倚郭楼台晚翠浓”是大唐的溶溶春日,那“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就是大唐的荒僻冷夜。如果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大唐英才的神采飞扬,那“虏塞兵

  • 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四大边塞诗人如何客死他乡?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诗人

    大唐盛世,诗词歌赋如瑰宝现世,迤逦而丰富。在这璀璨的瑰宝中,有一部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尤其是边塞诗歌,可以说是走向了历史的波峰,边塞诗的文学和历史成就显一时之盛。诗人王昌龄、高适、岑参、王之涣,被称为四大边塞诗人。读四位的诗词,读不完的情怀。从“北风卷地白草折”到“千里黄云白日曛”的边塞苦寒,从

  • 岑参最简短的一首边塞诗,短短20个字,写出了中华威风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岑参,边塞诗,诗作,诗词,胡人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的这首可谓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虽是为送别而写,却大开大合,豪情纵横,这边塞雪景壮丽无比,读来令人逸兴遄飞。岑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中流砥柱,在他的笔下,有“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的沙场雪海壮阔无比;有“

  • 岑参:我可不止边塞的豪放辽阔,更有初春的小资雅致

    历史解密编辑:高考锦鲤王标签:岑参,诗词,诗人,二战,边塞诗,安史之乱,军事同盟,军事条约,千古名句,初春号驱逐舰

    山房春事岑参风恬日暖荡春光,戏蝶游蜂乱入房。数枝门柳低衣桁,一片山花落笔床。春日可以是碧波浩渺,也是远山晓青,还可以是百花争艳,这些都是远望的春景,举目之间让人心旷,而一座庭院内,一棵杨柳下,一扇东窗下,一间书房内也有春天的微景观,品味细察间令人神清。岑参出生在一个并不幸运的家庭。自他十岁那年父亲走

  • 岑参最好玩的一首诗,调戏一个老头子,却成为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诗人,边塞诗,边塞,岑参,盛唐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宋词有豪放派,慷慨激昂;而唐诗有边塞派,雄壮豪放。边塞派远承魏晋建安风骨,近袭陈子昂遗风。在盛唐时很多诗人以描写描写战争场景、边塞风情著称,风格悲壮,格调雄浑,表现盛唐气象,成为盛唐诗坛一大壮观。岑参便是边塞诗派中的代表诗人之一,岑参最善写塞外之景,其边塞诗往往将西北荒漠风光

  • 岑参两度出塞行迹及其西域写景诗创作

    历史解密编辑:一乙木标签:岑参,出塞,西域,诗人,唐朝,边塞诗,写景诗

    摘要:岑参曾两度出塞,长达六年生活在西域重镇安西和北庭,并且深受边塞地理、人文环境影响,写下了不少边塞诗,而西域写景诗却是其边塞诗中的巅峰,代表了岑参诗歌的最高成就。在安西,岑参着力描写边地苦寒;在北庭,岑参在描写西域奇景的同时融入了西域人文风情,并在丝路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迥别于其他边塞诗的独特诗

  • 岑参最经典的一首诗,结尾是千古名句,却很少有人留意到开头的美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狗子标签:诗人,杜甫,岑参,盛唐,凉州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盛唐诗坛可谓百家争鸣,李白飘逸、杜甫沉郁、王维闲淡、王昌龄之雄美...能在盛唐诗坛名传天下的诗人无一不是一时风骚之主,而岑参便是这样一位独树一帜的盛唐名家。岑参最擅长的是边塞诗,塞上风光如“北风卷地白草折”、“平沙莽莽黄入天”;战争景象如“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俱都

  • 唐诗三百首 |《逢入京使》岑参

    历史解密编辑:喵咪文学标签:岑参,逢入京使,高适,高仙芝,诗人,边塞诗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注释①入京使:进京的使者。②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③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

  • 岑参在凉州城戏弄七旬老者,写下一首千古名篇,诙谐幽默让人捧腹

    历史解密编辑:执笔读春秋标签:岑参,凉州,长安,边塞,诗人,唐朝,高仙芝

    岑参是唐朝最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他一生中曾经两度出塞,戍守边关,写下了大量涉及边塞军旅与风土人情的诗歌,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公元751年,三十六岁的岑参跟随大将高仙芝来到甘肃的凉州城。此时他即将结束三年的随军生涯,从寒冷的边塞回到长安家中。途经凉州繁华地带,又恰逢初春的景色,岑参心情格外愉快。当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