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灌夫骂座”的主角灌夫本姓张,因父亲张孟是颍阴侯灌婴家臣,得赐姓灌。灌夫在吴楚七国之乱中表现勇猛,屡建奇功,被封为中郎将。战后,又改任代国宰相。公元前131年,安武侯田蚡娶燕王的女儿。灌夫奉王太后的命令前去祝贺,在席间遭到田蚡及他的手下的怠慢,灌夫借酒使性,破口大骂,大闹酒宴,最终招致杀身之祸。
类似的剧情,在唐朝也出现过一次。
这次,扮演“灌夫”角色的是开国功臣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河南洛阳人,曾在隋朝末年应募入伍跟从隋炀帝伐高丽,官至朝散大夫。后追随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造反,于唐武德二年(619年)攻河东,破榆次,拔介休,克太原,成为了新兴唐政权的一大劲敌。武德三年(620年),秦王李世民亲自督军进讨,招降了尉迟敬德收。尉迟敬德归唐后,为唐朝的一统大业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建下了赫赫功勋。
尉迟敬德武艺超群,力大无比,有万夫不挡之勇,多次在冲锋陷阵中一人手杀百人、数百人。他的著名代表作是“单鞭夺槊”:他在东讨王世充的战斗中,与李世民在北邙山遭到王世充万余骑包围。其时,王世充麾下勇将单雄信飞马横槊,直取李世民,尉迟敬德跃马大呼,单鞭把单雄信打下战马,迫使王世充军队退却,使李世民突出重围。
在稍后的在邙山之战中,尉迟敬德紧随李世民冲阵,往返无能阻拦,擒王世充将陈智略,斩首千余级。
李世民感念尉迟敬德数次救驾之恩,“恩眄日隆”。
武德四年(621年)和武德五年(622年),尉迟敬德随李世民分别镇压了窦建德、刘黑闼农民起义,功高盖世。
玄武门事变前夕,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结成私党,“赠金皿一车”,用重金收买尉迟敬德。尉迟敬德断然拒绝。李世民大赞说:“公之心如山岳然,虽积金至斗,岂能移之?”
李建成收买失败,遣刺客前来杀害尉迟敬德。刺客慑于尉迟敬德威名,终不敢动手。
玄武门事变爆发,李世民在混战中马失前蹄,跌落马下,李元吉张弓搭箭,就要射杀李世民。关键时刻,尉迟敬德犹如天兵神降,手杀李元吉。其后又割下李建成的首级,飞驰两军阵前,平息了混乱和骚动。
玄武门事变中,尉迟敬德“论功第一”,赐绢万匹,官至右武侯大将军。
贞观初年,突厥入境掳掠,尉迟敬德被授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前往阻击。
尉迟敬德旗开得胜,击败突厥于泾阳。所获珍宝财物,散送士卒,军队士气大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尉迟敬德如此生猛,到了晚年,不免有些倚老卖老,居功自傲。
某天,唐太宗在庆善宫设宴,宴请文武官员。
尉迟敬德看见有人坐在自己之上,愤愤不平,喝了几杯老酒,趁着酒劲,直言直语地说:“尔何功,坐我上?”
唐太宗的叔叔、任城王李道宗在一旁做和事佬,出面劝解几句,却被气在头上的尉迟敬德连揍了几拳,眼睛差点被打瞎。
唐太宗对尉迟敬德的表现非常不高兴,板着脸对尉迟敬德说:“朕观汉史,曾怪高祖时的功臣很少有保全自己的,今日视卿所为,才知韩信、彭越被戮,并非汉高祖之过,国家大事,只有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请自勉自修,不要有后悔莫及的一天!”
听了唐太宗的话,尉迟敬德的酒意霎时尽去,脊梁涌起一层层冷汗,赶紧顿首相谢,以老辞官。
这之后,尉迟敬德杜门谢客,专事养生,十六年不问政事,善终于显庆三年,年七十四。谥“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