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近花甲的尉迟敬德?

李世民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近花甲的尉迟敬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无声告白PLUS 访问量:1780 更新时间:2024/3/10 11:34:35

历史上开国之后,没有大杀开国功臣的朝代,一个是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的宋朝,另外一个就是唐朝。

唐朝开国功臣尉迟敬德,武艺高强,能征惯战,在隋末战乱中,开始跟随刘武周起兵,后来投靠了李世民。尉迟敬德跟随李世民东征西讨,英勇杀敌,屡立战功,深得李世民的信任。

玄武门之变中,尉迟敬德更是李世民忠实的拥护者。他为了救李世民,亲手射杀了齐王李元吉。由此得到了李世民更多的信任与重用,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尉迟敬德功勋卓越,不免有些居功自傲,即使对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也是经常言语相讥,不免和这些人关系紧张。因此,尉迟敬德多数时候在京城以外任地方官。但即使如此,尉迟敬德也是抓住机会就得罪其他大臣。

贞观六年,李世民大摆宴席,时任同州刺史的尉迟敬德也回京赴宴。宴席上,尉迟敬德因为不满有人在他的席位之上,愤怒不已,不由骂道:“尔何功,坐我上?”。坐在尉迟敬德下位的任城王李道宗就劝解尉迟敬德。结果,尉迟敬德勃然大怒,“击道宗目,几眇”,尉迟敬德差点把李道宗的眼睛打瞎。

李世民当时很不高兴,但是并未惩罚尉迟敬德,而是规劝说:“……今视卿所为,乃知韩、彭夷戮,非高祖过。国之大事,惟赏与罚,横恩不可数得,勉自脩饬,悔可及乎!”

李世民以韩信彭越被杀为反面教材,警醒尉迟敬德,治理国家必须赏罚分明,额外的恩惠不能太多。让尉迟敬德严格要求自己,不要做后悔的事情。尉迟敬德自此之后,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

到了贞观十三年,尉迟敬德升任麟州都督。有人向李世民举报,说尉迟敬德想要谋反。

李世民就召见尉迟敬德,询问原因。尉迟敬德一听,非常气愤,脱掉了身上的衣服,掷在地上,露出身上的伤疤。尉迟敬德对李世民说,他确实谋反了,但是这个谋反是跟随李世民一起做的。正是在追随李世民征战四方之时,他身上才留下如此多的伤痕。还反问李世民为什么天下一定,就开始怀疑他。

李世民见状,也不由得落下眼泪,让尉迟敬德穿好衣服,并言:“朕不疑卿!”

李世民觉得自己怀疑尉迟敬德谋反,害的尉迟敬德如此悲愤,不免得心生不安,所以,才接着对尉迟敬德说:“朕欲以女妻卿,何如?”

尉迟敬德答道:“臣妻虽鄙陋,相与共贫贱久矣。臣虽不学,闻古人富不易妻,此非臣所愿也。”

尉迟敬德比李世民还年长13岁,李世民未嫁的女儿,至少和尉迟敬德年龄相差30岁以上,尉迟敬德自然不能娶。再加上,如果要娶皇帝的女儿,原配妻子,即使不休掉,也要降低地位。尉迟敬德回答李世民说,贫贱时娶的妻子,富贵了也不可更换。这让李世民觉得尉迟敬德非常念旧情,不会因为环境变化,而产生异心,自然对尉迟敬德会更加的放心。

更多文章

  • 为何秦琼排在凌烟阁第24位,尉迟敬德却排在第7位,

    历史解密编辑:贱议你读史标签:秦琼,尉迟敬德,李世民,凌烟阁,李渊,王世充

    秦琼排在“凌烟阁24功臣榜”第24位,尉迟敬德却排在第7位,足足差了17位。看功绩,秦琼也立功不少啊!这李世民为何如此不公道?1、秦琼,最受前任皇帝李渊的认可和青睐秦琼,是个历史中、演义中都特别出色的男子,为李唐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曾经,秦琼做过隋朝官员,跟随过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这些隋朝的牛逼人

  • 唐俭和李世民下棋差点被杀,尉迟敬德表示:我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史说新史标签:唐俭,李世民,尉迟敬德,李渊,魏征,皇帝,唐太宗,军事政策,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向来是一个很有容人之量的皇帝,他广开言路,将谏官的权力放大,魏征、王珪等都以进谏而知名,而且李世民一直善待大唐的开国功臣,其胸襟非常,但就是这样一位帝王,也有被臣子气的想杀人的时候,而且还是小事引起的。有一次,李世民和唐俭下棋,就被气得差点杀了唐俭。唐俭这个人在唐初是很知名的,他既是太原

  • 尉迟敬德退避三舍,李白王维趋之若鹜:唐朝四种不干净分别是啥?

    历史解密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李白,尉迟敬德,王维,唐朝,李世民,玉真公主

    强汉盛唐确实是美名,脏唐乱宋是否符合史实,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准确的答案了。唐朝是前期是比较强盛的,但是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下的唐朝,就变得比宋朝和汉末三国还乱了:各地节度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皇帝只能百分之百承认并下委任状,如果朝廷反对,那些军阀就老实不客气地起兵反抗。宋之乱,乱在重文轻武

  • 李渊拿出尉迟敬德画像,李世民部将心惊胆战,秦琼为何将其扯过

    历史解密编辑:斯基栀子标签:李渊,李世民,秦琼,尉迟敬德,秦叔宝

    谁是唐太宗李世民驾前第一勇将?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但是我们熟知的秦琼秦叔宝,肯定不在其中:从贞观元年开始,唐朝第一猛将是尉迟敬德,从贞观十八年开始,这个位置上坐的是薛礼薛仁贵。秦琼和尉迟敬德是战友,也是姻亲,但是他们对待李渊的态度,却有着天壤之别,而李世民对尉迟敬德和秦琼的态度,也是迥然不同:玄武门

  • 李元吉指名道姓要与尉迟敬德比武,结果输得恨不能找条地缝钻下去

    历史解密编辑:毛迪说教育标签:李元吉,尉迟敬德,李世民,王世充,秦叔宝,单雄信

    排槊兵是王世充的王牌部队,被李世民的玄甲兵一番猛砍,竟然损失了七八千人!这一仗,让王世充又惊又怕,逃回洛阳城后,继续发扬了龟缩不出的革命作风,死撑着等李世民回心转意或者粮尽后退兵。李世民回营帐后,第一件事就是命人抬来一箧金银赏赐给尉迟敬德,然后当着众人的面说:“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丈夫意气相投,自

  • 秦琼的孙子称爷爷曾生擒尉迟敬德,是他吹牛还是史实?您来判断

    历史解密编辑:雪清爽雪千寻标签:秦琼,尉迟敬德,李世民,说唐,程咬金,魏征

    在演义小说里面,秦琼和尉迟敬德都是一等一的大英雄、大豪杰。按照小说《说唐》所写,秦王李世民登极后,曾让人制作了一别对联,高悬在金銮殿殿门前。上联写:双锏打出唐世界。下联写:单鞭撑住李乾坤。秦琼的兵器是双锏,尉迟敬德的兵器是单鞭,以兵器喻人,意指李唐江山主要是靠他们两位打下来的,并且,维护这江山的稳定

  • 尉迟敬德躲避,李白王维趋附:唐朝四不净除了禄山之爪还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李白,王维,禄山,唐朝,艺术家,尉迟敬德,玉真公主

    强汉盛唐确实是美名,脏唐乱宋是否符合史实,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准确的答案了。唐朝是前期是比较强盛的,但是从安史之乱开始,藩镇割据下的唐朝,就变得比宋朝和汉末三国还乱了:各地节度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皇帝只能百分之百承认并下委任状,如果朝廷反对,那些军阀就老实不客气地起兵反抗。宋之乱,乱在重文轻武

  • 当打之年的尉迟敬德为什么被唐太宗雪藏?原来他犯了一个王朝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灰脸娱乐说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李道宗,李勣,李靖,秦琼

    公元585年出生的尉迟敬德,在公元643年(贞观十七年)就成了闲人一个。细算一下,尉迟敬德靠边站的时候只有五十八岁,对于一个身经百战的将领来说,五十八岁正是当打之年。贞观九年,为了让六十四岁的卫国公李靖去打吐谷浑,李世民送给了他一根手杖,拄着拐棍的李靖攻灭吐谷浑,缴获牛羊二十多万;英国公李勣在唐高宗

  • 美良川龙争虎斗,秦叔宝大破尉迟敬德,评书衍化为“三鞭换两锏”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秦叔宝,尉迟敬德,美良川,李世民,殷开山,大将

    夏县兵败后,作为大唐帝国的王爷,李孝基无论怎么样也说服不了自己去安安静静地去做一名俘虏,于是倾情投入,精心策划惊心动魄的《越狱第二季》。不幸得很,整场运作失败得很,失败得连命也搭上了。于是,他光荣地成为了大唐帝国在开疆拓土一统帝业过程中一名高级牺牲品!败讯传到柏壁,唐营内军心浮动。十二月二十三日,夜

  • 诸将容不下尉迟敬德,李世民的做法真高明,难怪尉迟敬德誓死追随

    历史解密编辑:故事一箩筐标签:李世民,尉迟敬德,王世充,窦建德,李勣,李渊

    世民谓尉迟敬德曰:“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这是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在准备挑战窦建德的时候对尉迟敬德说的话,当时李世民领着500骑兵并李勣、程知节、秦琼和尉迟敬德去挑战窦建德。他将李勣、程知节和秦琼安置在道旁,三人分别领了百余名士兵埋伏好。而李世民则和尉迟敬德领着四名士兵直奔窦建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