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欧阳询和虞世南是由隋入唐的书法家,是唐楷的奠基人物,他们的书法也多多少少受到隋代楷书的影响。那么隋代楷书相较于成熟的唐楷到底有何特色?
1997年,在陕西西安市南郊的长安县附近,人们发现了一块隋代大将军墓志《解方保墓志》,书法界为之一震。这一刻大家才感受到,原来唐楷的精细华贵也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和这件《解方保墓志》的古朴天然让众多书法学者耳目一新。
隋代存在的时间很短,只有三十八年,所以在书法史研究上,这个朝代也常常被人忽视,但其实它担负着楷书发展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解方保墓志》楷书字体源自南北朝,但他摒弃了南北朝华而不实的绮糜之风,同时保留了南北朝书法中的多样变化。
这件作品其文字结体挺拔峻峭,方中带圆,初见唐楷之端庄,于端庄严整之外不失秀丽妍美之姿。后来唐代书法讲求文字的舒朗,结构的精细,都是自这部作品楷书。
这件《解方保墓志》也是唐楷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它也因此被称为是“唐楷祖师爷”,以此为代表的古雅书风对虞世南、欧阳询等唐初书法大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件墓志的边缘,环刻着双排连珠和缠枝蔓草纹饰,志石四侧线还刻有十二生肖动物原型图桉。这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件墓志在当时是非常受重视的,印证了它的时代典型性和篆刻水平。在唐代的众多墓志当中,边缘带有众多装饰性纹理,就是受到这件《解方保墓志》的启发。
因为长埋地下,这件墓志也被保存得非常完好。其字迹共十九行,满行十九字,全篇一字未损极为难得。
唐楷雍容华贵固然美丽,但一般人学总容易钻牛角尖陷入板滞,在如今的书坛氛围下,《解方保墓志》像是一股清流,为书坛正本清源。
我们将这件作品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