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文静是唐朝开国元勋,享有免死特权,为何却被李渊处死?

刘文静是唐朝开国元勋,享有免死特权,为何却被李渊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纵横五千年 访问量:1540 更新时间:2023/12/21 5:34:44

618年,李渊得知杨广被杀的消息后,在长安称帝,国号大唐,年号武德。与此同时,李渊还加封了一批开国元勋,他们被称为“太原元谋功臣”。在这十七位功臣中,只有三人被授予免死两次的特权,他们分别是李世民裴寂以及刘文静。然而仅过一年,刘文静就被李渊推上了断头台,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开国元勋

刘文静是陕西武功人,因父亲死于王事,所以他承袭了仪同三司的职务。刘文静这个人确实难得,不仅人长得帅气,而且博学多才,“倜傥多权略”。不过,刘文静的仕途却不怎么顺利,在隋朝末年仅担任晋阳令的官职。在此期间,刘文静得到了李世民的赏识,两人一见如故,结为挚友。后来,刘文静因与李密有姻亲关系,一度被关入监狱。

李世民闻讯后,亲自到监狱探视,两人进行了一番长谈,刘文静分析天下形势,力劝李世民起兵。之后,刘文静参与谋划晋阳起兵的事宜。李渊举兵后,刘文静担任军司马,他劝说李渊“改旗帜以彰义举,又请连突厥以益兵威”。刘文静又作为使者前往突厥,得到了突厥可汗的支持。之后,刘文静还参加了平定关中的战役,活捉了屈突通

二、陷入党争

唐朝建立后,刘文静被封为纳言,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裴寂。刘文静原本与裴寂是好朋友,可是在地位发生变化后,两人的矛盾开始凸显。刘文静的功劳、能力都比裴寂要强很多,然而他的职务却比裴寂低,因此刘文静“意甚不平”。每次举行廷议时,两人经常发生争执,“寂有所是,文静必非之”。

有一次,刘文静与弟弟刘文起饮酒,他愤愤地说道:“必当斩裴寂耳!”之后,家中多次出现奇异事件,刘文起非常担忧,“召巫者于星下被发衔刀,为厌胜之法”。这件事被刘文静的一位侧室得知,她让自己的兄长出面举报此事,于是李渊命人进行审问。刘文静承认自己有不满的情绪,但并未承认自己搞巫蛊、要谋反。

三、权力之争

可是李渊却说:“文静此言,反明白矣。”李渊直接将刘文静的行为定性为谋反,这显然是夸大其词。宰相李纲萧瑀“皆明其非反”,李世民也认为“止以文静为觖望,非敢谋反”。裴寂却认为“文静才略,实冠时人,性复粗险,忿不思难,丑言悖逆,其状已彰。”最终,李渊下旨处死了刘文静。刘文静被杀前说道:“高鸟逝,良弓藏,故不虚也。”

从表面上看,刘文静之死与裴寂有关,其实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刘文静是朝廷重臣,但同时还是李世民的亲信。裴寂虽然没什么才能,但却是李渊的亲信,而李渊选定的继承人是李建成。为了维护皇权,李渊必须对李世民进行敲打,刘文静就是因此而死的。贞观三年,李世民将裴寂免职流放,同时恢复了刘文静的官爵,这并不是巧合。

参考资料:1.《旧唐书》;2.《资治通鉴》

标签: 刘文静李渊裴寂李世民突厥隋炀帝

更多文章

  • 李渊为何不顾李世民反对,背信弃义杀害刘文静?刘文静死得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渊,李世民,刘文静,裴寂

    公元918年五月,李渊在忸怩作态数次后,“勉为其难”地换上了龙袍,把小傀儡杨侑送进“待宰区”。大唐帝国建立了,按照惯例,李渊给从龙功臣们派发第一次“分红”,他一口气封了四位宰相:李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刘文静为纳言(侍中),窦威为内史令(中书令)。又册封李世民为秦王,裴寂为魏国公,刘文静为

  • 百家名企预见2023|蓝帆医疗刘文静:中国创新医疗器械迎黄金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经纬标签:蓝帆医疗,刘文静,创新医疗,医疗器械,医药

    中新经纬1月13日电 (王玉玲)“2023年,中国创新医疗器械将进一步迎来黄金发展机遇,一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将有望响应时代机遇和政策红利,成长为一张张引领创新、带动当地、辐射全国的‘中国名片’。”近日,蓝帆医疗董事长刘文静向中新经纬表示。蓝帆医疗董事长刘文静刘文静指出,当前,医疗器械正进入发展黄金期

  • 刘文静被妾诬告,李世民求情,李渊即令诛杀:玄武门之变的诱因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局社标签:刘文静,李世民,李渊,裴寂,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变。后世人们对政变发生的原由、过程、目标等等有许多争议,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李世民感受到了危险。至于这个危险是来自于太子李建成还是皇帝李渊是有争议的,或者就是二者兼而有之。唐高祖李渊对李世民的猜忌之意,早就已经有了。在处理刘文静被诬案时即显露端倪。刘文静早年因父

  • 为唐朝的创建立下不世之功的刘文静,为什么会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刘文静,裴寂,李渊,李世民,隋炀帝,李密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预计阅读本文需要7分钟李渊、李世民父子能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毅然拉起队伍,打出反隋大旗,并很快歼灭群雄,推翻隋的统治,建立唐朝,得力于一个人的帮助。刘文静,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这个人就刘文静。可是李渊在天下未稳的情

  • 刘文静之死仅仅是与裴寂权位之争吗?且看李渊的态度,细思极恐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文静,李渊,裴寂,李世民,萧瑀,皇帝,隋朝,国防部门

    作为大唐立国功臣的刘文静,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盖世功勋,却在建国第二年(大唐于公元618年建立,刘文静公元619年即被处死)即因谋反罪被处死。史书上说,刘文静和裴寂原为好友,同为大唐立国建下不世功勋,但因妒忌裴寂职位在自己之上而心有怨言。本来他抱怨是在自己府邸之中,外人也未必知晓,但由于他有一个小妾因

  • 唐初冤杀刘文静的影响力,李渊都没料到

    历史解密编辑:解压捏捏标签:刘文静,李渊,唐初,裴寂,李世民,李建成

    唐初时期,天下形势极为复杂,江南半壁江山诸多实力割据,中原河北局势纷乱不堪,天下百姓久经战乱,离乱疲敝;虽然外部压力巨大,但随着一个人的冤死,以前因为对外压力大而形成一个薄弱平衡的唐朝内部局势,顷刻间土崩瓦解,继之而起的是矛盾凸显,几大势力斗争形势也变得颇为复杂,甚至达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正所谓一石

  • 刘文静被李渊处死,并不知自己死因,只不断重复淮阴侯韩信的遗言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刘文静,李渊,裴寂,李世民,丞相,萧瑀,淮阴侯,韩信,唐朝,春秋战国

    李世民这次征战洛阳之所以不了了之,是因为长安和太原同时发生大件事了!先说长安的事——传说刘文静要谋反了。刘文静真的要谋反吗?他可是大唐帝国的元谋功臣、开国元勋啊。李渊登基之初,论太原首功,曾下诏书尚书令秦王,尚书左仆射裴寂及纳言刘文静,特恕二死。可以赦免两次死罪。享受着这种至上的待遇,刘文静还有什么

  • 武功县历史文化名人|大唐帝国开国谋臣、宰辅——刘文静

    历史解密编辑:好旺热点标签:刘文静,裴寂,李渊,李世民,唐高祖,突厥

    刘文静(568年-619年),字肇仁,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出身彭城刘氏。刘文静英俊魁伟,才干突出。隋朝时期,授仪同三司、晋阳县令。面对天下大乱,联络裴寂与李世民,支持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奉命联络突厥。随军南下,击败虎牙郎将桑显和、河东通守屈突通。唐朝建立后,出任纳言

  • 刘文静:被李渊赐下免死金牌的开国功臣,最后为何被李渊亲手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文静,李渊,裴寂,李世民,突厥

    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唐高祖李渊被调到山西做官之后,在当地结交了两个好友。后来,这两个朋友帮助李渊,齐心协力共谋大业,最后成功起兵,一路攻入长安,建立了唐朝。然而再之后,李渊做了皇帝,其中一个做了唐朝的初代宰相。但另外一个,却被那位宰相好友嫉妒,最后被诬陷致死,上演了一出好

  • 李渊杀刘文静,是因为刘文静掌握着让李渊感到不光彩的秘密(二)

    历史解密编辑:年华名人汇标签:李渊,刘文静,裴寂,李世民

    二、李渊为什么要杀刘文静1.直接的原因,是刘文静不满好朋友裴寂官职高他半品,两人争权夺利,反目成仇。唉,都是权力惹的祸!2.明面的理由,是刘文静谋反!但谋反应该不是真正的原因,请继续看分析。(接上次)李渊令裴寂、萧瑀审究刘文静案。刘文静上表李渊:“当初太原起兵,臣得陛下重用,愧为大将军府司马,与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