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被杀真相?或许是有人想杀人灭口,这人是谁?

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被杀真相?或许是有人想杀人灭口,这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的百态 访问量:2753 更新时间:2023/12/21 5:35:22

唐朝武德二年,刚刚称帝没多久的唐高祖李渊就开始杀功臣了,杀的还是唐朝开国功臣中,功劳排在前三,有着"恕二死"特权的刘文静

刘文静被杀时,唐朝建国才两年,李唐仅占有关中、河东、陇西诸郡,天下未平,这个时候就杀功臣,还是李渊钦定的"太原元谋功臣"之一,这其实很不寻常。

刘文静之死,目前比较公认的有两个原因,明面上的缘由是刘文静和裴寂的权力之争,刘文静不服裴寂官做得比自己大,发牢骚被认定谋反。暗中的缘由是因为刘文静和李世民走得太近,李渊不放心了。

先说第一个原因,刘文静和裴寂有权力争斗,对于皇帝来说,其实是好事,即使李渊和裴寂的私交更好,也不足以帮助裴寂杀掉相当于宰相的刘文静,李渊是皇帝,孰轻孰重应该分得清。

至于第二个原因,武德二年时,李世民还不是后来的天策上将,也没有单独开府的权力,和武德四年剿灭王世充窦建德之后的权势差远了,刘文静和这个时候的李世民结交,似乎并不足以让李渊忌惮。

武德二年时的李世民别说对李渊了,就连对李建成,似乎都构不成威胁,所以,因为李世民而杀刘文静?这个理由不太能站住脚。

就算是他支持李世民,也未必一定要杀,贬斥夺权就是,后来李世民公开争夺太子时,支持他的人多了去,哪能一个个都杀掉?

因此,为裴寂和为李世民杀开国功臣刘文静,都不是根本原因,实在是李渊想杀刘文静,以刘文静当时的咖位,也只有李渊真心想杀他,才能杀得掉。

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刘文静在家中酒后扬言"必当斩裴寂耳!",并起厌胜之法捉妖,然后被家中失宠小妾的哥哥告发,李渊和群臣得到刘文静的供词后,态度是不同的:

文静曰:"起义之初,忝为司马,计与长史位望略同;今寂为仆射,据甲第,臣官赏不异众人,东西征讨,家口无托,实有觖望之心。因醉或有怨言,不能自保。"高祖谓群臣曰:"文静此言,反明白矣。"李纲萧瑀皆明其非反。太宗以文静义旗初起,先定非常之策,始告寂知;及平京城,任遇悬隔,止以文静为觖望,非敢谋反,极佑助之。

从刘文静的供词看,他也说得很明白,就是对裴寂不满,而且是酒后怨言,顶多也就是抱怨赏罚不公而已,李纲、萧瑀和李世民也都认为凭这几句话不能定谋反之罪,可李渊一语就定下了谋反。

在李渊表态后,刘文静的死敌裴寂才建议"今若赦之,必贻后患",于是,刘文静被杀,从经过看,很明显是李渊想杀刘文静。那么,李渊为何迫不及待地借虚无的谋反之罪杀刘文静?

说刘文静要谋反,估计天下人都不会相信的,隋唐时期是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有资格对帝王造成真正威胁的,只有可能是顶级门阀和世家。

刘文静并不是顶级门阀和世家出身,否则,不会在隋朝为官时,四十多岁了还只是个县令,没根没底的,他能谋反?满朝权贵有几个会跟着他干?这一点,估计连李渊都心里门清。

所以,谋反罪只是李渊的借口,这个借口别人认不认可没关系,反正,他就是要杀刘文静,至于原因,或许跟李渊太原起兵前后,刘文静担负的职责有关。

李渊当初在太原准备反隋时,因为担心腹背受敌,曾经向突厥称臣,虽然李渊也说了"然逼于时事,不得不尔",但这个事始终是他心里的一根刺,史书上不好交代啊。

而根据史书中的记载,当时建议和办理跟突厥接洽事宜的,就是刘文静,史载:"文静劝改旗帜以彰义举,又请连突厥以益兵威,高祖并从之。因遣文静使于始毕可汗",他是除去李渊的几个儿子外,最清楚李渊和突厥有什么勾当的亲历之人。

其余的臣子知道起兵之初和突厥联手的事,但并不知道详细的因果和李渊到底付出了哪些屈辱,给突厥可汗的文书上有哪些不堪之言,这些,全在刘文静的肚子里装着。

而且,史书上描述的是刘文静建议和突厥联手,也未必就完全准确,也有可能是李渊提出来的,但史官为他遮掩,改成是刘文静建议,这种事终究不好让开国皇帝去背锅,唐朝史官也有改史书的习惯。

但不管是李渊建议的也好,还是刘文静建议的也好,刘文静知道详细的李渊对突厥卑躬屈膝的过程和内容是肯定的,满朝文武中唯他一人。

从李渊的角度来想,当然希望刘文静小心谨慎,把和突厥交易的事瞒到死,但从刘文静被告发一事上,李渊看出来了,刘文静是个大嘴巴,且保密意识欠缺。

重要的是,刘文静已经"出言怨望",这个埋怨不仅仅是对裴寂,也有对李渊,心怀不满,还是个大嘴巴,李渊太不放心了,贬官?他要是在地方上胡说八道怎么办?说别的不要紧,要是乱说突厥的事,李渊就头疼了。

于是,李渊干脆就借刘文静犯事的机会把他杀掉,虽然是开国之初,天下未平,这个时候杀功臣影响不好,可李渊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和突厥勾结一事,朝廷中或许还有不满的,杀掉刘文静后,也可以完全让刘文静去背锅,且刘文静非顶级门阀和世家的出身,也让李渊能放心杀掉他,而不用担心政治上的后患。

综上,身为"太原元谋功臣"前三的刘文静在唐朝武德二年时就获罪身死,不是因为他真能谋反,也并非和李世民关系亲密,或许是没有遵循"臣不密则失其身"而带来的后果,即使不是小编琢磨出来的原因,仅仅是史书上记载的缘由,也同样印证这句名言。

标签: 刘文静李渊裴寂李世民突厥唐朝

更多文章

  • 刘文静是唐朝开国元勋,享有免死特权,为何却被李渊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刘文静,李渊,裴寂,李世民,突厥,隋炀帝

    618年,李渊得知杨广被杀的消息后,在长安称帝,国号大唐,年号武德。与此同时,李渊还加封了一批开国元勋,他们被称为“太原元谋功臣”。在这十七位功臣中,只有三人被授予免死两次的特权,他们分别是李世民、裴寂以及刘文静。然而仅过一年,刘文静就被李渊推上了断头台,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开国元勋刘文静是

  • 李渊为何不顾李世民反对,背信弃义杀害刘文静?刘文静死得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渊,李世民,刘文静,裴寂

    公元918年五月,李渊在忸怩作态数次后,“勉为其难”地换上了龙袍,把小傀儡杨侑送进“待宰区”。大唐帝国建立了,按照惯例,李渊给从龙功臣们派发第一次“分红”,他一口气封了四位宰相:李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刘文静为纳言(侍中),窦威为内史令(中书令)。又册封李世民为秦王,裴寂为魏国公,刘文静为

  • 百家名企预见2023|蓝帆医疗刘文静:中国创新医疗器械迎黄金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经纬标签:蓝帆医疗,刘文静,创新医疗,医疗器械,医药

    中新经纬1月13日电 (王玉玲)“2023年,中国创新医疗器械将进一步迎来黄金发展机遇,一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将有望响应时代机遇和政策红利,成长为一张张引领创新、带动当地、辐射全国的‘中国名片’。”近日,蓝帆医疗董事长刘文静向中新经纬表示。蓝帆医疗董事长刘文静刘文静指出,当前,医疗器械正进入发展黄金期

  • 刘文静被妾诬告,李世民求情,李渊即令诛杀:玄武门之变的诱因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局社标签:刘文静,李世民,李渊,裴寂,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变。后世人们对政变发生的原由、过程、目标等等有许多争议,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李世民感受到了危险。至于这个危险是来自于太子李建成还是皇帝李渊是有争议的,或者就是二者兼而有之。唐高祖李渊对李世民的猜忌之意,早就已经有了。在处理刘文静被诬案时即显露端倪。刘文静早年因父

  • 为唐朝的创建立下不世之功的刘文静,为什么会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刘文静,裴寂,李渊,李世民,隋炀帝,李密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预计阅读本文需要7分钟李渊、李世民父子能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毅然拉起队伍,打出反隋大旗,并很快歼灭群雄,推翻隋的统治,建立唐朝,得力于一个人的帮助。刘文静,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这个人就刘文静。可是李渊在天下未稳的情

  • 刘文静之死仅仅是与裴寂权位之争吗?且看李渊的态度,细思极恐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文静,李渊,裴寂,李世民,萧瑀,皇帝,隋朝,国防部门

    作为大唐立国功臣的刘文静,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盖世功勋,却在建国第二年(大唐于公元618年建立,刘文静公元619年即被处死)即因谋反罪被处死。史书上说,刘文静和裴寂原为好友,同为大唐立国建下不世功勋,但因妒忌裴寂职位在自己之上而心有怨言。本来他抱怨是在自己府邸之中,外人也未必知晓,但由于他有一个小妾因

  • 唐初冤杀刘文静的影响力,李渊都没料到

    历史解密编辑:解压捏捏标签:刘文静,李渊,唐初,裴寂,李世民,李建成

    唐初时期,天下形势极为复杂,江南半壁江山诸多实力割据,中原河北局势纷乱不堪,天下百姓久经战乱,离乱疲敝;虽然外部压力巨大,但随着一个人的冤死,以前因为对外压力大而形成一个薄弱平衡的唐朝内部局势,顷刻间土崩瓦解,继之而起的是矛盾凸显,几大势力斗争形势也变得颇为复杂,甚至达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正所谓一石

  • 刘文静被李渊处死,并不知自己死因,只不断重复淮阴侯韩信的遗言

    历史解密编辑:莹子小趣标签:刘文静,李渊,裴寂,李世民,丞相,萧瑀,淮阴侯,韩信,唐朝,春秋战国

    李世民这次征战洛阳之所以不了了之,是因为长安和太原同时发生大件事了!先说长安的事——传说刘文静要谋反了。刘文静真的要谋反吗?他可是大唐帝国的元谋功臣、开国元勋啊。李渊登基之初,论太原首功,曾下诏书尚书令秦王,尚书左仆射裴寂及纳言刘文静,特恕二死。可以赦免两次死罪。享受着这种至上的待遇,刘文静还有什么

  • 武功县历史文化名人|大唐帝国开国谋臣、宰辅——刘文静

    历史解密编辑:好旺热点标签:刘文静,裴寂,李渊,李世民,唐高祖,突厥

    刘文静(568年-619年),字肇仁,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出身彭城刘氏。刘文静英俊魁伟,才干突出。隋朝时期,授仪同三司、晋阳县令。面对天下大乱,联络裴寂与李世民,支持唐国公李渊晋阳起兵,奉命联络突厥。随军南下,击败虎牙郎将桑显和、河东通守屈突通。唐朝建立后,出任纳言

  • 刘文静:被李渊赐下免死金牌的开国功臣,最后为何被李渊亲手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刘文静,李渊,裴寂,李世民,突厥

    在隋朝末年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情:唐高祖李渊被调到山西做官之后,在当地结交了两个好友。后来,这两个朋友帮助李渊,齐心协力共谋大业,最后成功起兵,一路攻入长安,建立了唐朝。然而再之后,李渊做了皇帝,其中一个做了唐朝的初代宰相。但另外一个,却被那位宰相好友嫉妒,最后被诬陷致死,上演了一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