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119 浅水原之战,柏壁之战,刘文静之死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119 浅水原之战,柏壁之战,刘文静之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公子见 访问量:930 更新时间:2024/1/19 14:18:18

上接前文——

可让李世民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薛举,差点让他让他阴沟里翻船,刚出道就险些葬送了一世英名!

事实证明,敢叫霸王的绝非善茬——薛举出身河东薛氏,史称其容貌魁岸,武敢善射。他甫一起兵,便将周围的势力涤荡一空,什么萧瑀、李轨、唐弼之流皆一战而下!

当李世民领兵与其接战之时,西秦的带兵将领是薛举的儿子薛仁杲。年少气盛的薛仁杲自不是李世民的对手,被其杀的大败,斩首千级!薛举闻讯大惊,亲自领兵前来。

可此时适逢盛夏,瘟疫横行,双方的主帅薛举和李世民同时染疾!从二人的应对措施上看,李世民的症状应该更重一些,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二人的症状应该都不轻!

就在两军对峙的档口,李世民已经无法处理军务,只好将兵权暂时移交给刘文静和殷开山,并嘱咐二人:“薛举悬军深入,食少兵疲,若来挑战,慎勿应也!”

而薛举则带病作战,双方于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一带)对峙。刘文静和殷开山都是第一次领兵,二人立功心切,见西秦一方的旌旗稀疏,以为对方兵力稀少,便动了决战的心思,也将李世民的嘱咐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没找到殷开山的图片,就拿秦叔宝凑数吧

结果薛举在浅水原故布疑阵,正面战场只留少量兵士,他亲自领兵埋伏在唐军身后。等到双方交战,薛举从背后杀出,唐军虽奋勇杀敌,怎奈深陷包围圈,兵力又不占优势,不多时便被击溃,刘弘基的一干将领被俘,更是有半数以上的兵士被杀!

薛举遂以唐军兵士的尸首筑京观,以震慑李世民!李世民惊惧,只好拖着病体,携败军退回长安。连己方最强的李世民都为薛举所败,李唐一方更是无人敢迎战薛举,新生的李唐王朝迎来最大的考验!

可幸运的是,此时意气风发的薛举竟突然病故,太子薛仁杲继位为帝,西秦进攻关中的脚步不得不戛然而止,李唐也因此缓过一口气。年底,李世民的身体终于康复,李渊再次令李世民领兵北上,讨伐薛仁杲。

感觉还是这个版本的李世民最帅

从此,李世民正式开始了开挂的人生!十月,李世民领兵四万再次北上,于折址(今甘肃泾川东北)对峙,因为西秦军队此前连战连胜,士气正盛,所以李世民采取坚壁清野的战略,聚城而守一连60日皆拒不出战。

这下西秦军一方受不了了,薛仁杲大军十余万,人吃马嚼,粮草很快见底,急于求战。李世民见时机已到,命麾下将领庞玉领一部偏师,进驻浅水原(今陕西长武县浅水村一带)。结果被等候已久的西秦将领宗罗睺击败,这导致庞玉部几乎全军覆没!

此时,李世民的主力部队忽然从宗罗睺背后杀出,庞玉部也回师抵御,前后夹击之下,宗罗睺部大败,被唐军斩首数千!

这部周星驰早年参演的电影,不知道有没有人看过!

趁着胜势,李世民亲率两千精骑追击敌军,两天追了200余里,人马不歇,直接杀到薛仁杲城下!凭此一战将薛仁杲十余万大军烟消云散,士卒纷纷请降!

薛仁杲亦惊惧难当,竟于次日出城投降!这就是李世民的成名的第一战——浅水原之战!而薛仁杲的结局就比较悲惨了,他本身就是草包一枚,再加上有了李密的前车之鉴,结果被押到长安就被李渊给咔嚓了!

次年,在李渊起兵之前便已起兵反隋的刘武周开始作妖,原因是他得到了突厥的支持,势力开始迅速壮大,兵峰日盛,遂兵犯晋阳。李渊闻之,本着雨露均沾的原则,命四子李元吉领兵讨伐,结果全军覆没!

这一结果导致刘武周迅速占领榆次(今陕西榆次)、平遥(就是著名的平遥古城)、介州(今山西介休)。之后,李渊再派两拨大军讨伐,其中一路甚至还是自己的亲信裴寂领军,没想到这两回竟还是全军覆没!

刘武周的头号大将宋金刚,甚至一度饮马黄河,致使关中震动!刚建立的李唐王朝一时岌岌可危!不得已,李渊只能再次祭出大杀器李世民!李世民领军跨过黄河,故技重施,在柏壁(今山西新绛县一带)跟宋金刚对峙起来!

既然拿了跟上回一样的剧本,战事自然也就变成了跟上回一样的套路——不数月,宋金刚粮草不足,以至军心涣散,士卒开始逃遁,李世民立即出兵,以大将李世勣(即李勣)、程知节、秦叔宝为先锋,抵挡住宋金刚的主力。

李世民则亲率精锐骑兵,就是大名鼎鼎的玄甲军!从小路绕到宋金刚部后侧偷袭。宋金刚所部大败,被唐军撵着屁股追了十余里,一路死伤无算!

但打胜仗都是小事,因为此战,李世民俘虏了他今后最重要的武将——尉迟敬德!宋金刚既破,此后唐军更是摧枯拉朽,一路收复整个太原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柏壁之战!

刘武周和宋金刚狼狈逃逃到突厥,但不久却先后被杀,不知是李唐外交运作的结果还是另有隐情,总之,唐王朝北部的边患,暂时告一段落,关中一带也由此彻底安定下来,在“安史之乱”前再无战事!

但就在两大战役的间隙,李唐朝廷内部,却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变故,就是开国功臣刘文静被杀!还是被他的主子李渊所杀!

自李唐建国以来,刘文静因功被封爵,官拜民部尚书(后因避讳李世民,改为户部),但却因代替李世民做主帅时,为薛举杀得全军覆没,而被削爵为民。虽然后来李渊又恢复了他的爵位,但老朋友裴寂无论是官职还是爵位,都在他之上!

这就引起了刘文静的不满,再加上后来裴寂也来了个全军覆没!李渊却没有没做处置,这就让刘文静的不满情绪更甚!他自然不敢跟老板李渊多嘴,但私下里却经常大放厥词,明里暗里到处跟人诉说自己对裴寂的不满!

结果自然被裴寂怀恨在心,裴寂便向李渊进谗言,说刘文静不满现状,意欲谋反。而李渊一听,说好,直接将刘文静下狱,只象征性地审了一下,便将其问斩,并抄没家产!对李世民等人的求情之请,置若罔闻!

待续……

标签: 刘文静李世民李渊裴寂唐军唐王朝

更多文章

  • 李渊处死刘文静和李世民处死单雄信的根本原因竟然相同,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犹如山中清风标签:李渊,刘文静,李世民,单雄信,裴寂,唐太宗,隋朝

    唐朝武德二年,发生了一起冤案,随唐高祖李渊起兵的太原元谋功臣之一,且大唐建国后得李渊颁发“恕二死”特权(一共三人有此特权,另两个是李世民和裴寂)的开国功臣刘文静因谋反的罪名被公开处斩。刘文静谋反是被他自己的小妾告发的,起因是他在家中发牢骚,认为自己的功劳不比裴寂小,可官位却在裴寂之下,太原起兵时两人

  • 开唐首功谋臣刘文静,为何不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刘文静,裴寂,李渊,李世民,隋炀帝,凌烟阁

    李渊剧照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暴政虐民,朝内又奸臣当道,致使朝政崩坏,民不聊生,叛乱四起。自瓦岗起义后,天下动乱不断,个地军阀纷纷称王称霸,隋炀帝派大军征讨叛逆。天下苦隋已久,因此更为强烈的动乱就此引发。太原李渊,是隋炀帝的表哥,这位表兄不但没有帮助其平叛,反而也起兵反隋,史称晋阳起兵。晋阳起兵,首要

  • 唐朝开国功臣刘文静被杀真相?或许是有人想杀人灭口,这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刘文静,李渊,裴寂,李世民,突厥,唐朝

    唐朝武德二年,刚刚称帝没多久的唐高祖李渊就开始杀功臣了,杀的还是唐朝开国功臣中,功劳排在前三,有着"恕二死"特权的刘文静。刘文静被杀时,唐朝建国才两年,李唐仅占有关中、河东、陇西诸郡,天下未平,这个时候就杀功臣,还是李渊钦定的"太原元谋功臣"之一,这其实很不寻常。刘文静之死,目前比较公认的有两个原因

  • 刘文静是唐朝开国元勋,享有免死特权,为何却被李渊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纵横五千年标签:刘文静,李渊,裴寂,李世民,突厥,隋炀帝

    618年,李渊得知杨广被杀的消息后,在长安称帝,国号大唐,年号武德。与此同时,李渊还加封了一批开国元勋,他们被称为“太原元谋功臣”。在这十七位功臣中,只有三人被授予免死两次的特权,他们分别是李世民、裴寂以及刘文静。然而仅过一年,刘文静就被李渊推上了断头台,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开国元勋刘文静是

  • 李渊为何不顾李世民反对,背信弃义杀害刘文静?刘文静死得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多角镜头标签:李渊,李世民,刘文静,裴寂

    公元918年五月,李渊在忸怩作态数次后,“勉为其难”地换上了龙袍,把小傀儡杨侑送进“待宰区”。大唐帝国建立了,按照惯例,李渊给从龙功臣们派发第一次“分红”,他一口气封了四位宰相:李世民为尚书令,裴寂为尚书右仆射,刘文静为纳言(侍中),窦威为内史令(中书令)。又册封李世民为秦王,裴寂为魏国公,刘文静为

  • 百家名企预见2023|蓝帆医疗刘文静:中国创新医疗器械迎黄金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中新经纬标签:蓝帆医疗,刘文静,创新医疗,医疗器械,医药

    中新经纬1月13日电 (王玉玲)“2023年,中国创新医疗器械将进一步迎来黄金发展机遇,一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将有望响应时代机遇和政策红利,成长为一张张引领创新、带动当地、辐射全国的‘中国名片’。”近日,蓝帆医疗董事长刘文静向中新经纬表示。蓝帆医疗董事长刘文静刘文静指出,当前,医疗器械正进入发展黄金期

  • 刘文静被妾诬告,李世民求情,李渊即令诛杀:玄武门之变的诱因

    历史解密编辑:奇闻局社标签:刘文静,李世民,李渊,裴寂,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政变。后世人们对政变发生的原由、过程、目标等等有许多争议,但有一点是公认的,那就是李世民感受到了危险。至于这个危险是来自于太子李建成还是皇帝李渊是有争议的,或者就是二者兼而有之。唐高祖李渊对李世民的猜忌之意,早就已经有了。在处理刘文静被诬案时即显露端倪。刘文静早年因父

  • 为唐朝的创建立下不世之功的刘文静,为什么会死于非命?

    历史解密编辑:如汝侃娱乐标签:刘文静,裴寂,李渊,李世民,隋炀帝,李密

    建议使用APP语音播报功能,随时随地收听历史故事预计阅读本文需要7分钟李渊、李世民父子能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毅然拉起队伍,打出反隋大旗,并很快歼灭群雄,推翻隋的统治,建立唐朝,得力于一个人的帮助。刘文静,京兆郡武功县(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开国功臣。这个人就刘文静。可是李渊在天下未稳的情

  • 刘文静之死仅仅是与裴寂权位之争吗?且看李渊的态度,细思极恐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刘文静,李渊,裴寂,李世民,萧瑀,皇帝,隋朝,国防部门

    作为大唐立国功臣的刘文静,为大唐的建立立下了盖世功勋,却在建国第二年(大唐于公元618年建立,刘文静公元619年即被处死)即因谋反罪被处死。史书上说,刘文静和裴寂原为好友,同为大唐立国建下不世功勋,但因妒忌裴寂职位在自己之上而心有怨言。本来他抱怨是在自己府邸之中,外人也未必知晓,但由于他有一个小妾因

  • 唐初冤杀刘文静的影响力,李渊都没料到

    历史解密编辑:解压捏捏标签:刘文静,李渊,唐初,裴寂,李世民,李建成

    唐初时期,天下形势极为复杂,江南半壁江山诸多实力割据,中原河北局势纷乱不堪,天下百姓久经战乱,离乱疲敝;虽然外部压力巨大,但随着一个人的冤死,以前因为对外压力大而形成一个薄弱平衡的唐朝内部局势,顷刻间土崩瓦解,继之而起的是矛盾凸显,几大势力斗争形势也变得颇为复杂,甚至达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正所谓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