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初唐四杰”之骆宾王:与王勃相比,他更想建功立业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与王勃相比,他更想建功立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鉴史官 访问量:729 更新时间:2024/2/15 23:30:34

684年,58岁的骆宾王手持大刀,冲入阵中与唐军厮杀。前后波涛汹涌的大海,后有唐朝十万追兵,他只能奋力一搏,求得一线生机。结果,李敬业的部将王那相倒戈,砍下李敬业、骆宾王的首级,然后送去洛阳给武则天。与其他“初唐四杰”相比,骆宾王的进取心更强,更想建功立业,结局也更悲怆。

王勃,山西龙门人,是“初唐四杰”之首,名气比骆宾王更大,主要是因为《滕王阁序》一文,奠定了他在文坛中的地位。早年王勃,聪慧过人,六岁时熟读四书五经,九岁时能指出史学家颜师古《汉书注》中的错误,写出《指瑕》十篇。仕途上,王勃非常不顺,两次被贬官,还差点丢了性命。起初,王勃充当太子李贤的幕僚,写作《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李显的斗鸡。唐高宗看到檄文,痛斥王勃,说他不务正业,并贬官。担任参军期间,曹达犯错误,王勃将其藏起来。后来,王勃担心事情暴露,连累自己,便杀了曹达,因而入狱,按律当斩。幸运的人,此时武则天正有喜,唐高宗大赦天下,王勃躲过了一劫。但是,因为这件事,王勃的父亲王福畴被贬官,去交趾当县令。对此,王勃非常难过,认为是自己害苦了父亲。675年,王勃从洛阳南下,准备去探望父亲,中途在南昌停留,写下《滕王阁序》一文。

676年,王勃来到交趾,看到父亲的住处非常简陋,更是伤心难过。不久,王勃从交趾乘船回来,此时正是夏季,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慎跌落海中溺水,结束了一生。不过,《滕王阁序》名声在外,王勃也值了。卢照邻、杨炯,虽说是“初唐四杰”,但名气太小了。卢照邻,起初给当邓王李元裕当幕僚,后到四川担任官职,因沉迷于饮酒,身体落下很多毛病,后投身颍水而死。杨炯,唐朝县令,在任上累死了。骆宾王,浙江人,“初唐四杰”之一,名气没有王勃大,但他进取心更强,结果更悲怆。起初,骆宾王出任临海县丞,因犯事被罢免,闲赋在家,再也没有得到重用,貌似被朝廷给忘记了。683年,唐高宗驾崩,武则天独揽朝政大权,相继废除中宗李显、睿宗李旦,有了称帝的打算。此时,大将李敬业在扬州起兵,麾下兵马号称十万,让骆宾王看到了希望,他决定投奔李敬业。

李敬业,原本姓徐,因爷爷徐世绩战功赫赫,李世民便授予他们家族姓李。唐朝初年,李靖、李绩被誉为双子星,唐朝一半的江山,都是他们打下来的。骆宾王看来,李绩这么能打,李敬业也不差。为了壮大气势,骆宾王写下《讨武曌檄》一文,痛斥武则天,号召天下兵马起来拥戴李敬业,捍卫大唐江山。檄文传到武则天那里,她不但没生气,还感叹骆宾王跟错了人。此时,骆宾王若是去洛阳,说不定武则天会重用他。《讨武曌檄》发布后,李敬业信心满满,麾下将士也更多,号称二十万。此时,谋士魏思温建议李敬业直奔洛阳,联手山东豪杰,一战定乾坤。可惜,李敬业没有爷爷李绩的谋略和眼光,他只想在江南一带发展。李敬业拒绝率兵北上,转而攻击常州、润州江宁,试图控制东南,这就不对了。李敬业起兵,是打着捍卫唐朝旗帜,如今不北上夺取洛阳,却想着在东南发展,岂不是让广大将士寒心吗?再则,武则天也可以从容调兵,全力应对义军。

684年,李敬业被黑齿常之、李孝逸、魏元忠等击败。此时,李敬业想从海上逃亡,但唐军紧追不舍,他只继续战斗,但部下不乐意了。他们砍下李敬业、骆宾王的首级,然后投降唐军。《资治通鉴》记载:“其将王那相斩敬业、敬猷及骆宾王首来降。”有些人则说,骆宾王没有死,他隐居山林,从此不问世事。司马光,宋代史学家,《资治通鉴》是他的代表作。笔者认为,司马光治学严谨,若没有证据,不会说骆宾王被杀。参考书目:《资治通鉴》

更多文章

  • 初唐四杰诗歌欣赏:王勃七律夸滕王阁,骆宾王五律咏蝉,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骆宾王,王勃,卢照邻,杨炯,五律

    唐朝初年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他们是初唐文坛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主要活动在唐高宗和武后时期。正是从初唐四杰开始,诗歌的题材和内容从宫廷走向市井,由初唐前期的绮靡纤柔风格走向刚健雄浑。被后人称道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正是由他们才开始定型。可以说,初唐四杰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

  • 有说被杀,有说出家,神童骆宾王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宰相,神童,诗人,唐朝,骆宾王,宋之问,徐敬业,武则天,杜审言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PART 0401献诗《帝京篇》之后,或许是裴行俭打过招呼,或许是有诗才加持,骆宾王又升职了,他调任明堂县主簿。明堂县属于京县,级别较高,所以他的品阶也升了两级,从正九品上提至从八品上。公元666年之前是没有明堂县的。由于京都两县“户口盈积,市狱殷繁”,为了能够改变“东西两县,官曹尚

  • 湖南老人模仿骆宾王写《咏鸡》,斩获文学奖,网友们纷纷脑洞大开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骆宾王,咏鸡,咏鹅,诗词,闰土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咏鹅》是家喻户晓的一首古诗词,这首诗是初唐四杰的骆宾王在七岁的时候写的,他也因《咏鹅》而有“神通”之誉,骆宾王因为跟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之后下落不明。古人重读书,特别是儒学和科举制度的发展,诗词歌赋更是被推向了巅峰,所以古人作诗就跟平常吃饭一

  • 骆宾王:7岁能写五绝诗,骂武则天却得她赞叹,晚年下落不明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骆宾王,武则天,徐敬业,李治,曹操,宋之问

    读唐诗的人,可能都会记得这样一首简洁明快的《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五言绝句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还对仗工整,富有动静交替、色彩对比强烈的自然美感,实在难以想象这样的好诗居然出自一个7岁的孩子之手。幼时咏鹅骆宾王的家乡是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在那里他度过了欢快的

  • 骆宾王的故事:因为孝顺,他错过了一生中最好的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杨炯,王勃,骆宾王,裴行俭,帝京篇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PART 0301回到长安后,骆宾王升任武功县主簿。武功县隶属于京畿重地雍州,是唐初的八十二个畿县之一。他的品阶也升了两级,从原来的从九品上升到正九品上。隋唐以前,主簿相当于是各个机构长官的机要秘书,权势还是挺大的。隋唐的三省六部不设主簿,只有御史台、诸寺等几个部门设置,主簿成为这些

  • 好好的京城文职不干,44岁高龄远赴边关,骆宾王为什么这么拼?

    历史解密编辑:中国诗人故事标签:唐军,长安,龟兹,文职,边关,诗人,唐朝,骆宾王,吐谷浑,薛仁贵

    初唐四杰之骆宾王PART 0201将近不惑之年终于端上了国家公务员的饭碗,骆宾王从此就要青云直上了吗?非也,非也!骆宾王在奉礼郎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6年,奉礼郎原名治礼郎,高宗时期为了避讳改成奉礼郎。这个职位古来有之,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朝会、祭祀时君臣仪容仪表的监察官。因为古人等级制度森严,尤其是皇家

  • 1300年前,骆宾王写的《咏鹅》,硬是被眼尖的网友挑出了低级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骆宾王,咏鹅,杜甫,唐诗,诗词,徐敬业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唐诗,几乎每个人小时候都接触过,诗歌并不复杂,读起来也通顺,可能有人想要问,“初唐四杰”的骆宾王,为何会写出这么“普通”的诗呢?其实这就跟年龄有关了,骆宾王写下这首词时,才7岁,小小年纪就这么有才华,难能可贵啊!然而

  • 1300多年前骆宾王写的《咏鹅》,硬是被网友挑出“低级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骆宾王,咏鹅,李世民,杜甫,王勃

    “杠精”这个词在网络上非常火,能被称之为杠精的人都是故意曲解原述逻辑,为了唱反调而唱反调的人,比如你说“xx今天看起来好美”,杠精会故意说:“那你就是说她昨天看起来不美啰!”大家在生活中肯定也遇到过无理取闹的杠精,一般都会拿起书本自动屏蔽杠精的声音,可是现在的杠精无孔不入,连神圣的书本他们都要染指,

  • 骆宾王讨伐武则天失败后,竟然凭空消失了?家谱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看点啥标签:骆宾王,武则天,徐敬业,李显,李治,宋之问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首《咏鹅》家喻户晓,刚入学的儿童几乎都会传诵这首诗,而这首诗也让作者骆宾王成为了妇孺皆知的诗人。骆宾王的名字和表字则来源于《易经》中的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然而,关于骆宾王,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那就是他曾经造反过,但却失败了。骆宾王是“初唐

  • 骆宾王:那个七岁写出《鹅鹅鹅》的神童,用一生诠释何谓尊严

    历史解密编辑:乐享盖生活标签:杨炯,王勃,唐朝,骆宾王,鹅鹅鹅,武则天,艺术家,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有一首小诗,流传了1300余年,至今依然是小学课本里的必备古诗词。这首诗就是《咏鹅》,是一名唐朝的7岁小童所作,读起来童趣十足: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写出这首诗的人,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7岁的某一天,他看到大白鹅在池塘里戏水,于是略加思索,就脱口而出作了这首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