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勃“偷”了古人诗句,加入自己文中,却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王勃“偷”了古人诗句,加入自己文中,却成为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荣一尘讲谈 访问量:1421 更新时间:2024/1/6 17:03:20

前言

要说少年成名,就不得不提的是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他们不仅比你我有才华、比你我有钱,还比你我更努力,而在初唐四杰中,最负有盛名的当属王勃。

王勃

王勃出身世家,其祖上好几代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学士。房玄龄杜如晦等朝廷官员都曾受教于他祖父门下;他的伯祖父著有《古镜记》传世;父亲是唐朝的博士,其兄长年仅二十便金榜题名中了进士。出生在这样一个属相门第,基因和环境都是上等,因此王勃自然也是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郎。

出身在这样的名门望族豪,并没有使王勃养成豪吃懒做、养尊处优的坏习惯。相反,书香门第的大环境使得他从小就耳濡目染,也比同龄孩子聪慧机敏。

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据《旧唐书》记载,王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才藻相类,父友杜易简常称之曰:此王氏三珠树也。”也就是说王勃六岁就会作诗,九岁就能对《汉书》进行勘误,十五岁便上书宰相毛遂自荐,表明自己的志向,十七岁那年便中进士。

这样顺风顺水的人生,总会引来许多人的红颜妒忌。许是受人构陷,官府称王勃私藏了一位在逃的朝廷要犯,但是又担心事情泄露,于是杀人灭口。王勃因此下狱被判死刑,好在后来朝廷大赦天下,王勃才死里逃生。

《滕王阁序》

经过生死的重创,王勃心境发生转变,心中的理想抱负也逐渐放弃,对生命也有不同的理解。不再执着于在仕途一展宏图的他,开始沉溺艺术创作,他的诸多作品也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比如那篇广为流传的《滕王阁序》。

那是王勃途径南昌的时候,正巧遇见滕王阁进攻,在滕王阁即兴创作的结果,却不想成为不朽诗篇。这其中最为人知的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莫属了。

但却有人说,其实这位少年才子不过是在熟读前人诗句的基础上,化用了他人的诗句。北周文学家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南朝齐人王俭《褚渊碑文》:“凤仪与秋月齐明,音徽与春云等润”,似乎都能成为王勃作此句的参考。

其实在中国古代,对他人诗句化用的现象还是较为常见的。北宋词人秦观“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便是化用了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与白居易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有异曲同工之妙。“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似乎也是受到陆游“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的影响。

结语

且说王勃去看望父亲途径南昌并完成了《滕王阁序》,不曾想再次程时,却遇见海难溺水身亡,一代文坛巨星陨落哟,年仅28岁。从此与父亲天人永隔,白发人送黑发人。许多从事渔业、航海者悼念王勃,尊称他为“水仙王”,供奉于船上、港口、河边。现今越南乂安省宜禄县宜春乡仍然有王勃墓。而滕王阁也因为《滕王阁序》吸引众多游客,多次修建,至今修建三十次有余。

参考资料

《旧唐书·王勃传》

《王子安集原序》

更多文章

  • 当王勃遇见王维:一个惊艳了时光,一个温柔了岁月

    历史解密编辑:洞见标签:王维,王勃,温柔,滕王阁序,送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作者:洞见CC有人说,读懂了王勃和王维,才能坦然地接受命运的苦难与无常。王勃,一个如流星般璀璨的少年,在大家还浑浑噩噩的年纪,他就已经站在了人生的巅峰。虽然他只活了短短的26岁,却惊艳了后世1300多年。王维,是一个把“温柔敦厚”贯彻到极致的人。他年少扬名,深受命运垂青,奈何

  • 王勃《滕王阁序》名动天下,文末附诗少有人知,同样也是千古名篇

    历史解密编辑:执笔读春秋标签:王勃,诗歌,序文,诗人,唐朝,滕王阁序,滕王阁诗

    《滕王阁序》是初唐大才子王勃的骈文名作,其原文后面本来还有同名诗歌一首,不过在我们的教材中却把这首诗删除了。幸好《古文观止》上保留了这首《滕王阁诗》的原文,因此我们才知道,原来这篇文章后面是有一首同名诗的。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向来有删改文章以适应教学需求的习惯。比如欧阳修的《卖油翁》的最后一句“此与庄

  • 《滕王阁序》背后的故事:要说扮猪吃老虎,恐怕没几个人比王勃强

    历史解密编辑:地宫丝绒标签:滕王阁序,王勃,李贤,乾元殿颂,李治,旧唐书

    高中语文课本里有篇《滕王阁序》,好像还是必背文章。此文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说它是骈文的巅峰似乎也不为过。相对鲜为人知的是,这篇鼎鼎大名的文章背后,其实还藏着一段十分震撼且有趣的历史。《滕王阁序》出自王勃之手,此君名列“唐初四杰”之一,但单论光环而言,其他三位加起来恐怕都没

  • 《滕王阁序》被质疑了1300多年,只怪王勃人品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局小乖简史标签:滕王阁序,王勃,杜甫,李治,李白

    提起王勃,便让人想起天才少年一说,更让人不得不提起《滕王阁序》。一篇骈文响彻文坛,一首佳作流传百世。然而就是这样家喻户晓的佳作却也难逃世人的质疑和争论。他们到底在质疑什么呢?怪你过分美丽——华而不实不得不说《滕王阁序》是骈文界的翘楚之作也,惊艳世人。其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让人陶

  • 唐高宗读到滕王阁序后,决定召王勃入宫见面,宫人:他已落水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米君观察局标签:李治,王勃,滕王阁序,韩愈,贾谊

    唐上元二年(675)九九重阳,24岁的王勃,在新落成的洪都滕王阁上,与都督阎伯舆等人饮酒作赋。盛大的筵席上,落座的都是达官显贵、宿彦通儒,大家都对一件事情心照不宣。阎都督此次宴请大家,除了庆贺滕王阁的落成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夸耀自己的女婿吴子章。当他拿出纸笔请众人作序时,知道其用意的人都推辞

  • “初唐四杰”王勃的20句经典名句,会背一半算你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王勃,唐四杰,滕王阁序,陈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

  • 王勃有多可惜?即兴文章堪称神来之笔,辉煌和坠落皆是流星的宿命

    历史解密编辑:黑蛋文化标签:王勃,李治,杨炯,秋水,唐朝,诗人,滕王阁序,即兴文章,上刘右相书

    导语:他是同龄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是天才中的天才,是初唐四杰的代表,是盛唐时节的黎明之光。他年少成名飞黄腾达,又因不慎沦为死囚,年仅27或26岁就溺水惊悸而亡,却留下了荡气回肠的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流传至今。少时锋芒毕露公元650年,王勃出生在山西太

  • 王勃一首高水平小诗,全诗没有一个“愁”字,但却句句充满了忧愁

    历史解密编辑:豁然书斋标签:王勃,诗人,春事,客心,乡思,唐朝,滕王阁序

    说到王勃,我们第一时间会想他的那篇千古佳作《滕王阁序》,它成就了王勃的一生才情,写得非常的唯美,通篇行云流水,读来更让人赞叹不已,这也就是为什么,王勃能够在这一千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的原因。其实王勃除了这一篇《滕王阁序》之外,他的诗作同样的值得一读,如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就是其中的

  • “初唐四杰”王勃的50首绝句,首首经典,首首都值得品读

    历史解密编辑:云端书馆标签:王勃,唐四杰,滕王阁序,骆宾王,卢照邻

    王勃,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

  • 唐才子王勃, 水平最高的五首诗, 闪耀古今, 值得一读再读!

    历史解密编辑:农民小保哥标签:王勃,滕王阁序,滕王阁,李白,诗人

    王勃,是一个天才。天才中的诗人,诗人中的天才。我脑海中的这个观念不知从何而来,但始终牢不可破。对于王勃的认识,来源于小时候一本不知从哪里弄来的故事书,讲的是他写《滕王阁序》的过程,以及写完之后返程途中,在海上遇到仙人,于是成仙去了。当时就记得他成仙这个情节,后来才知道,所谓的“成仙”,不过是在海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