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年后再看大明宫词, 终于明白太平与薛绍的婚姻为何会走向悲剧

成年后再看大明宫词, 终于明白太平与薛绍的婚姻为何会走向悲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小德的美食 访问量:1461 更新时间:2024/1/26 2:16:03

一见薛郎误终身,要是太平那天没有溜出宫去,没有遇到薛绍,也许,他们两个人的命运都不会那么悲惨。

在《大明宫词》里,太平是武则天唯一的女儿,是她的掌上明珠,由于不需要为了继承皇位的事情发愁,年少时期的太平公主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武则天十分宠爱这个女儿,给予了她最好的保护,加上公主的身份,周围人也不敢让太平有丝毫不快,因此,年少时期的太平公主是天真单纯的,是善良的,也是纯真的。

说白了,太平公主是一个被富养长大的女孩,而且,得到的还是最顶级的富养。她真的可以要什么有什么,不用担心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不用担心自己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也不用担心嫁人了被欺负,只因谁敢欺负她,她的母亲武则天绝对会让那个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样的女孩子一遇到爱情,就会有可能沉沦下去。

正如《裸婚时代》中有一句台词:“我错误地理解了穷养儿富养女的老话,我竭尽全力给女儿创造富足的条件,就是怕她被一块蛋糕骗走。

但我忘了,这样的女孩被保护得太好,不被蛋糕骗走,却被几句花言巧语骗走了。”

一见薛郎误终身,薛绍的高颜值让太平公主对其一见钟情,念念不忘,既然爱上了他,她自然想要嫁给他,想要让爱情变成婚姻。于是,她跑到了大殿上,请求父皇和母后给她一个驸马。

01.武则天的爱女之心,害死了慧娘,坑惨了薛绍和女儿;

事实上,从太平回宫之后,武则天就注意到了女儿情绪不对劲,查出了事情的经过,也知道了薛绍的家庭情况,包括薛绍有老婆的事情。

武则天明明可以告诉太平薛绍有妻子的事情,虽然太平知道了之后会遭到打击,爱情破碎了,但是,她心地善良,不会强人所难,也不会不顾公主的身份,坚持要嫁给一个有妇之夫,丢尽皇家的颜面,只要给她时间,让她想清楚,她是可以走出来的,可以变得成熟。

之后,武则天可以留意其他青年才俊,介绍给女儿,促成良缘,而不是为了女儿,毁了人家。

可是,武则天太爱太平了,容不得太平有丝毫的数落,更不想看到太平遭到打击,她只希望太平开开心心一辈子。于是,她选择了另一种方式,一种既害了薛绍又害了女儿的方式。

她一边向太平隐瞒了薛绍的婚姻状况,只告诉太平自己会成全她,让太平满心欢喜期待着嫁给薛绍的那一天,一边赐死薛绍的妻子,利用皇权要求薛家抹去慧娘的存在,迎娶太平,成全自己的爱女。

不得不说,武则天虽然是一个智慧超群、魄力十足的女人,在政治觉悟上丝毫不逊于男人,但是,作为母亲,面对心爱的女儿,她还是关心则乱了,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她光想着成全太平,只要女儿想要的,她哪怕手上沾染了鲜血,也要拿到给予女儿,却忘了,她这么做,也让女儿背负上了罪孽,需要为这样的罪孽承担代价。而太平,本来是无辜的,毫不知情,却不得不承担起代价,承受薛绍痛失爱人的怒火。

薛绍反抗不了皇权,若是他只是一个人,他可能会选择陪着慧娘一起去死,可是,他还有家人,还有父母和家族,若是他坚决不要太平,只怕薛家都得跟着陪葬,因此,薛绍不得不想尽办法救出慧娘,让其假死,然后迎娶太平。

太平的新婚之夜,她一生中最开心最期待的日子,却是薛绍心上人慧娘的死期。虽然她直到最后才知道慧娘的存在,从未想过要害死慧娘,但不可否认,她的确是慧娘死亡的推手。若不是她爱上了薛绍,没搞清楚人家婚姻状况就跑去找父母要求赐婚,武则天也不会为了女儿拆散有情人,让慧娘东躲西藏,难产而亡。

成年后再看大明宫词,终于明白太平与薛绍的婚姻为何会走向悲剧,只因他们在错误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中间夹杂着血海深仇,爱恨交织。

02.

薛绍报复太平公主,让其爱而不得,这样的行为看起来是错的,但也不尽然。

的确,太平是无辜的,她只知道自己喜欢薛绍,想要嫁给他,并不知道薛绍的婚姻状况,也从未想过要害死慧娘,夺取人家的家庭。

嫁给薛绍后,尽管遭到了薛绍的冷遇,感到无比委屈,不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但是,太平一直在努力经营婚姻,孝敬公婆,做一个好儿媳妇好妻子。

可是,她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一厢情愿,没有保持冷静。若是她不急着去找父母求赐婚,而是先了解一下薛绍家里的情况,也许,她就会知道,薛绍已经有爱人了,就不会要求嫁给他,就没后面那么多事情了。

薛绍是一个对爱情要求很高的男人,他与慧娘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心心相印,他对待爱情是一心一意的,是容不得玷污的,因此,他无法放下武则天的杀妻之仇,无法面对害死妻子慧娘的中间推手太平。

当他发现自己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善良美好的太平的时候,他要么选择辜负慧娘,选择玷污自己心里神圣的爱情,要么选择继续嘴硬,继续折磨自己和太平,而薛绍既不想对不起慧娘,也不想继续伤害太平,于是,他选择了死路。

若是薛绍选择放下慧娘,善待太平,也许结局很好,但这个人物的魅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网上有一句话说:“人这辈子千万不要马虎两件事,一是找对爱人,二是找对事业,因为太阳升起时要投身事业,太阳落山时要与爱人相拥的。”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要注意,千万别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别爱得太卑微了,不能纯粹因为爱情而活着。

爱,不是伤害,不是你成全一己之私的理由。爱情,是双向奔赴的,一厢情愿的,不是爱情。

今日话题:你对薛绍宁可死也不愿意爱上太平的选择有什么样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更多文章

  • 薛绍:我和太平公主是真爱,我没有前妻

    历史解密编辑:嫋嫋故事会标签:薛绍,太平公主,武则天,李治,城阳公主,李显,李世民,唐朝

    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年幼的太平公主在元宵节灯会上偶遇美男子薛绍,只是因为揭错面具多看了一眼,她就对他恋恋不忘。武则天为了女儿的幸福,强行让薛绍当驸马,还偷偷处死了薛绍原本的妻子。薛绍和太平公主相处几年后,深深爱上了她,从而觉得自己对不起死去的前妻,然后选择了死亡。但历史上的薛绍根本没有前妻,他从

  • 太平公主求情后丈夫薛绍仍然被杀,武则天为何却说“为你好”?

    历史解密编辑:真实有料标签:薛绍,武则天,太平公主,唐玄宗,李显,韦后

    689年,太平公主的丈夫薛绍被判死刑,公主找武则天求情,武则天决定网开一面,但几日后薛绍却惨死狱中,这是咋回事?太平公主是李治和武则天的最后一个子女,或许是武则天多年来一直内疚亲手掐死大女儿的原因,所以武则天对这位太平公主格外得疼爱,从小娇生惯养。在太平公主很小的时候,就给了她很优厚的待遇,而且也比

  • 大唐第一驸马墓现世,隋唐史专家带你解密薛绍墓的背后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水的焱燚标签:李治,南唐,唐朝,唐玄宗,驸马墓,隋唐史,薛绍墓,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女皇武则天

    2019年11月,西安咸阳空港新城,发现了一座唐代墓葬。考古队员在墓中找到了只管重要的墓志铭,拂去墓志铭上的黄土,发现了薛绍这个名字。这是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他这么出名,有赖于《大明宫词》中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考古界经过考证,这座古墓确实是唐驸马都尉薛绍的墓,他的妻子太平公主是一个传奇人物,大家对

  • 武则天如果把皇位传给侄子武承嗣,他能坐稳吗?

    历史解密编辑:瞬间懵懂标签:武则天,武承嗣,李显,武三思,李治,唐中宗

    哈喽大家好,今天又是个阳光明媚的一天,不知道今天的你心情怎么样呢?随小编一起来看看今天要和大家聊的主人公吧。大家发生了什么?大家一起来随小编看看吧。如果武则天是个男人,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广纳天下美女,使劲儿给他生儿子,不愁没有继承人。但是,武则天是个女人,麻烦就来了。而且,武则天称帝时已是个66岁

  • 武则天曾想越子传位给侄子武承嗣,若武承嗣登上皇位,他能坐稳吗

    历史解密编辑:李大脚标签:武则天,武承嗣,李治,皇位,王皇后

    “贞观之治”后,朝臣们认为大唐会顺着原本规划的路线继续稳步发展,但是武则天的出现,打破了朝臣们的认知,也打断了大唐原有的发展道路。从后宫到朝廷,武则天完成了以前后宫嫔妃们完全不敢想的事情:从侍奉皇帝到自己成为皇帝,由此足见武则天的雄心壮志。继承李世民留下来的盛世后,武则天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个庞大的帝

  • 魏王武承嗣:则天亲侄,大周开国功臣,图谋太子位失利,郁闷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武承嗣,魏王,武三思,李旦,武皇,太子

    魏王武承嗣,是热播剧《风起洛阳》中晋王武慎行原型武三思的堂兄,也是则天圣人的亲侄子,因为过早亡故,并没有在《风起洛阳》中获得露脸的机会,反而是他的跟班小弟梁王武三思,在剧中担当反派杠把子。由于武则天的缘故,武承嗣、武三思等诸武,在史料中一直都是打击异己、祸国殃民的邪恶大奸臣形象,但透过表象去勘察历史

  • 武则天欲传位给其侄武承嗣,狄仁杰奋力阻挠,最终天下还是李姓

    历史解密编辑:人间灯火情标签:李显,唐朝,武承嗣,狄仁杰,太平公主,女皇武则天

    谁给你的胆子来管我的家事?武则天想要立自己同姓氏的侄子武承嗣为储君,狄仁杰奋力劝阻,却使得武则天大发雷霆,吓得一众朝臣瑟瑟发抖......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承认的女帝,武则天上位后,将国号改为“周”,创立了武周王朝。然而,作为一位女性,在“一家一姓,万世不移”的思想深入人心的封建

  • 唐朝名将李光弼,为治军怒斩御史,唐肃宗也只好默默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旧闻故史标签:李光弼,唐肃宗,宰相,郭子仪

    唐朝名将李光弼,一向骁勇善战,屡建奇功,刚直不阿,治军严明,与郭子仪齐名,有“李、郭”之称。有关他严于治军的故事颇多,今天来讲讲他怒斩御史的事情。李光弼所斩的御史崔众,不是一般无名之辈,而是一个以皇帝作靠山的大人物。此人仗着得到唐肃宗和朝廷一些要臣的青睐,在军中狂妄自大,不可一世。见到与自己官职相当

  • 大唐一代名臣李光弼,穷奢极欲难掩赫赫战功!

    历史解密编辑:云晓观历史标签:李光弼,郭子仪,平定,战功,节度使,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李光弼(708年-764年),中国唐代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李光弼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初,经郭子仪推荐为河东节度副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乾元二年(759)七月,任天下兵马

  • 李光弼弃守洛阳却成叛军大患,河阳之战斩俘2万,避免唐朝崩盘

    历史解密编辑:小小的雨大大我标签:李光弼,叛军,史思明,河阳,唐军,安庆绪

    安史之乱中期,在安庆绪弑杀安禄山后,叛军局势逐步被动,史思明假意降唐,坐视唐王朝于安庆绪厮杀至筋疲力竭,最终在相州之战时,史思明为了避免安庆绪败亡后,自己成为下一个打击目标,趁机再度反叛唐朝,僭称大圣周王,率部南下救援安庆绪,一举击溃数十万唐军,叛乱再次被史思明推向高峰,唐肃宗想要一举平定叛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