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写出“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为何当官后,却性情大变,祸害百姓?

写出“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为何当官后,却性情大变,祸害百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情感树木 访问量:711 更新时间:2024/4/17 9:11:37

在古代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话,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现在也是人们教育后代的观念,毕竟不论时温饱问题都是大问题,温饱问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

试想一番如若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那么生存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大问题,也正因为生存之于人类极度重要,所以才使得老一辈人很注重劳动成果,比如农民顶着极端天气耕种才得来的粮食。在老一辈人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去浪费,因为每一粒粮食都蕴藏着农民的汗水。纵然很多人未曾参与到耕种的过程中,可是由耕种带来的后果却入无数人的口,享受着农民们的劳动成果,也理应去珍视他们的汗水,于是乎开始出现了教育孩子节约粮食的观念。

这种观念的确值得提倡,不过却鲜少有人清楚作出这句诗的诗人,实际上却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恶人。掩盖本性 出身官宦世家绅在诗作中所展现的勤俭与大气,实际上只不过是掩盖其奢靡本性的一块布罢了。

或许有人觉得这种说法荒诞至极,可真实情况就是如此,李绅并没有出生在一个良好的家庭中,因为原生家庭为李绅带来的怯弱,已被刻入骨血中,也使李绅总觉得,身外之物越多越好。其实李绅的运气也并不好,本是官宦时家中人,却因意外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母亲身体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如此一来供李绅读书的能力自然也有所下降,母子二人甚至有时候还会食不果腹。

当李绅意识到连基本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之际,心中不平衡的情绪也愈发强烈,有句话说得好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李绅因为没能获得一个安枕无忧的童年,所以在功成名就之后,李绅也开始填补曾经的不满。由于家境的贫寒使得人格自卑,一旦当这种极端情绪压抑过久后,李绅心中对于钱权的渴望,自然也一发不可收拾,不过初期的李绅也有着一颗悲悯之心。

自幼便饱尝耕地劳作的辛苦,所以让李绅对农民的经历感同身受,只有当亲身经历过某些事情后,才算是有了对这类事评判的资格,后来李绅怀揣着对耕作的敬畏与尊重,做出了悯农与悯农二两首诗。随后诗中的那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成为了一句佳话,许是李绅通过诗所表达的情绪太过泣血,所以这句诗一出也引来了各路人士的赞颂。毕竟远在皇宫之中的帝,的确无法时时刻刻都对民生百态有所了解,而李绅所作的诗句也算变相对帝王,诉说了农民阶级的辛苦。

农民虽说社会地位并不高,甚至很多人也都不会在乎农民的想法,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民确实勤劳,而封建时代又是农耕社会,究其根本人们若想要让社会高速运转下去,那么势必要重视农民阶层。敲响警钟 粮食的重要性恰好这时候李绅的诗横空出世,也算是为社会众人敲响了警钟,平素忽略了粮食的重要性,就是在无视农民们的辛苦劳作,当然了李绅凭借着一首诗打开知名度之前,个人知识积累也十分优秀。母亲虽然身体并不好,可是也明白知识真的能够改变命运,古代男性如果想要出人头地,只能通过走仕途或是加入军队,李绅则选择了前者。

基于对钱权的极度渴望,让李绅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内驱力,也是得益于这股内驱力,令李绅终于成功,在中了进士后,李绅便拜在了他人门下。只可惜那时候的李绅没能控制住作风,因此获得了一个并不好的结局,后面李绅并没有就此心灰意冷,而是选择远赴长安担任校书郎。李绅其实并不甘心一辈子坐在这个位置上,所以在任职期间,李绅也在提升实力。

功夫不愧有心人李绅也收获了成功果实,然而好景不长当李党一方彻底失利之后,李绅作为同党境遇自然也大不如前。曾经步步高升仿佛也只是昙花一现,稳住心神过后李绅咬牙选择了坚持,暂且不论未来的李绅作风多么令人不齿,单单是这份意志力其实也值得学习,也好在李绅坚持了下去。几年后李德裕居然东山再起,而身为领军人物的李德裕复起,李绅的地位自然也不言而喻。

纵然单看李绅的仕途极为坎坷,也能看出李绅的不肯放弃与执着,可是当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之后,会发现李绅得势期间民间百姓怨声载道,李绅在诗作中创造出来的形象令人神往。相信没有见过李绅放肆作风的人,应该都不会联想到李绅私下里居然奢靡成性,甚至还曾在民事纠纷中掺杂私情。这样的为官者着实令人心寒,然而李绅这种暴虐的形象,也并未维持太久。

人一旦决定装模作样,即便演技再优秀,在细节中也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很快李绅作风暴虐不体察民情的说法传遍街巷,这样的结局对比于悯农这首诗,也令人心中倍感讽刺。李绅的性情大变或许一直是表象,换言之李绅本就是心智不坚定之辈,之前的李绅并未露出獠牙,只不过是碍于处处受束缚的环境而已。变本加厉 不足为奇环境所迫强行逼着李绅前行,而且李绅对于出人头地也十分看重,在穷困日子中浸泡太久之后,李绅的心理会变得扭曲也实属正常。

人并不是只有一面性的生物,由于童年时期的李绅从未得到优渥对待,所以导致在获得成就之后,李绅开始变本加厉。这是在弥补当初因不幸童年所获得的不公。哪怕未来的李绅得到了令人羡慕的名利,但童年带给他的创伤也不能被抵消。

不忿的情绪从童年一直被压抑到成功之时,李绅选择了释放天性也不足为奇。只能说一切都是造化弄人,让李绅学会了体谅农民的艰辛,同时也赋予了李绅压榨百姓的权力。

更多文章

  • 写下《悯农》的李绅,后来成为了怎样的人?教科书不会告诉你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鉴史官标签:李绅,悯农,李德裕,韩愈,刘禹锡,宰相

    《悯农二首》是我们学生时代,在课本里最早接触到的古诗之一。它描绘古代农民在烈日下锄禾田间,辛勤劳作的情形,告诉大家,应当珍惜粮食的来之不易。是少数把目光从田园山水、军旅伤怀,转移到现实的田间,描绘人民生活的疾苦的优秀唐诗。其诗作内容体现了中唐诗人对种田者,难能可贵的同情。但是后来却长时间卷入了“牛李

  • 写《悯农》名满天下的李绅,是爱吃鸡舌的贪官,老师都不愿提他?

    历史解密编辑:博览群书君标签:李绅,悯农,元稹,唐朝,诗人,刘禹锡,李德裕,唐宪宗,旧唐书,千古名句

    中国古代的才子佳人辈出,留下了大量经典的诗词。其中有一首神作叫《悯农》,因为通俗易懂,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辛苦和珍惜粮食的心声,引起世人的共鸣,被称之为千古名句,入选了各大语文课本,为学子们的必背古诗。但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说本诗的作者,其实是个大贪官,以至于现在的老师,都不愿过多地介绍他,往往就三

  • 李绅满怀悲悯写下“锄禾日当午”,为何日后却鱼肉百姓、害同僚?

    历史解密编辑:凌瑶读史标签:李绅,李德裕,白居易,悯农,元稹,刘禹锡

    "当真是酷暑难耐。"李绅擦了擦额间的汗珠,喃喃道。正值中午,日头晒得李绅整个人都蔫了。摸着火辣辣的脸颊,他侧身而望,想看看还有多久才能到达驿站。这一望,却望尽百姓的辛苦:远处田野间耕作的农民,顶着日头一锄又一锄地耕作着,汗水如雨而下,仿佛他们不知疲倦一样。旁边田垄上的水壶歪歪斜斜的倒在地上,可并没有

  • 李绅:悯农诗人的黑化与双标,节俭是别人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李绅,悯农,元稹,诗人,唐朝,刘禹锡,白居易,李德裕,艺术家

    有一首古诗,你打小一定听过,而且多是在饭桌上,你教育不好好吃饭的孩子时,也一定会背过。没错,就是这首《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写下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歌的唐朝诗人叫李绅,看他在诗中感念农民伯伯种地的辛苦,你是不是觉得他象大诗人杜甫一样心忧百姓疾苦,顾念苍生大地。其实,如果

  • 敦煌发现一册《唐人诗卷》,经过研究,发现李绅第三首《悯农》诗

    历史解密编辑:琳子乐园标签:李绅,悯农,唐诗,崔颢,唐朝,金圣叹,敦煌市,艺术家,唐人诗卷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的《悯农》,揭露了广大劳苦群众的困苦,表达了其本人对农民的真挚同情,作为五言绝句,小诗只有二十个字,虽然分有一二两首,但读来朗朗上口,早已成为了传世佳作,近日,在敦煌的“藏书窟”中,又发现了第三首《悯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让我为您揭秘

  • 悯农李绅心怀天下,入仕后却穷奢极侈,为何前后那么"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清竹雅韵标签:李绅,悯农,刘禹锡,韩愈,悯农二首,白居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的这首《悯农》,可谓是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很多人都会通过这个作品,先入为主的认为李绅是一个心系天下的善人。其实,不然他做的很多事情都与“善”无关,而且吃穿用度极为奢靡,根本不会去体谅农民疾苦。也不会悲悯百姓的辛苦劳作,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双面人”。所以说,评判一个人,

  • 为何写出“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凿壁借光的匡衡长大后成为巨贪?

    历史解密编辑:文史鉴赏观标签:李绅,匡衡,宰相,刘恒,孝成皇帝

    李绅是唐朝著名诗人,他写的《悯农》家喻户晓,流传千古,他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诗,是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社会底层,他亲眼目睹了农民艰苦的劳作,艰难的生存状态。所以他有感而发,写出了这样两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在当时的社

  • 写下《悯农》提倡节约,晚年却铺张奢靡,是什么让李绅性情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清风文史标签:李绅,悯农,韩愈,元稹,节约,唐朝,诗人,刘禹锡,李德裕,唐穆宗

    今天我们在形容对一种现象或者一类事件十分熟悉的时候,往往会用司空见惯这个成语,该成语来源于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赴宴时作的一首诗。当时刘禹锡在京城接受了李绅的款待,宴会的奢华场面令刘禹锡震惊不已,便写下“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一句诗来恭维李绅,这令其十分受用,还将自己的歌姬赠送给了刘禹锡。而这个

  • 悯农的李绅,嘴里念叨“粒粒皆辛苦”,其实是个十足的大贪官

    历史解密编辑:长安随谈标签:李绅,刘禹锡,元稹,韩愈,白居易,节度使,悯农,艺术家,唐朝

    李绅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唐朝宰相、中书令李敬玄饿曾孙。1250 年之前,他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祖籍在今天的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李绅的家族势力非常大,他的祖上都是高官。29 岁那年,他到长安应试,高考落第,却得到了韩愈的赏识,因与元稹、白居易因同年考试而相识。34 岁那年,他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封为中书

  • 离谱!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吃一顿饭要杀300只鸡?

    历史解密编辑:斜杠历史标签:李绅,宰相,皇帝,唐朝,李德裕,刘禹锡,吕蒙正,艺术家

    前言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人特别喜欢往某些历史人物身上泼脏水,言之凿凿,以此显得自己有多高深,有多独到。许多好事者并不清楚事情真相就跟着瞎起哄,时间久了,以讹传讹,被泼脏水的历史人物还就真的脏了,他们终于成功地把历史人物给污名化了。写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就是这么一个被今人泼脏水污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