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读《水浒》传的人,都会对书中的武松武二郎印象深刻。武松自幼习武,武艺高强,有一身好功夫。他的成名之战,是在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一只吊睛白额猛虎,从此名扬四海。不过,武松之所以能打死老虎,并非他天生神力,主要是因为他长年习武,拳脚功夫力道惊人,所以才会如此威猛无敌。假若他要没有习武经历,能否打过猛虎就是未知数了。
相比之下,唐朝有个读书人,就比他厉害的多。此人就是唐朝大文豪韩愈,也是文学史上鼎鼎大名的“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很多作品,都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撼动的地位。两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想必很多人都耳熟能详,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高地位。韩愈不仅文章写得好,还有一样特殊的本事。这件本事与一种动物有关。
这种动物就是鳄鱼。鳄鱼的凶猛程度,不比老虎小多少,如果到了水中,更是个罕逢敌手的霸王。鳄鱼所在的水域,常常稳稳高居食物链顶端的地位,很少有其他动物能与它争雄。有很多动物爱好者常常争论鳄鱼和老虎谁更厉害,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鳄鱼主要活动区域在水中,长于水战,让老虎和它在水里交手,老虎必定吃亏。而老虎长于陆战,如果来到岸上,鳄鱼也会吃亏。不过如果是尼罗鳄等大型鳄鱼,恐怕到了陆地老虎也奈何它不得。
而韩愈饱读诗书,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却能战胜凶猛的鳄鱼,并且把一条河里的鳄鱼全部赶跑。并非是小编信口雌黄,韩愈驱除鳄鱼之事,明文记载在正史《新唐书》中,可信度与真实度极高,并非野史笔记之流可以比拟。韩愈虽然文采斐然,但却生性耿直,多次直言进谏,结果得罪了唐宪宗,把他“夕贬潮阳路八千”,贬谪到远离长安几千里的南方潮阳,也就是今天潮州一带。《新唐书》记载,韩愈满怀忧国忧民之心,虽然因为直言获罪,却依然丹心不改,时时处处想为百姓兴利除弊。他在走访百姓时得知,当时潮州境内有一条河,河中盛产鳄鱼。鳄鱼们经常上岸掠食人畜,危害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食民畜产将尽,以是民贫”,老百姓苦不堪言。
韩愈知道后,决心为民除害。他写了一篇文章,还准备了“一豚一羊”,一头猪和一口羊,来到河边,把猪羊投入水中,作为先礼后兵之意。然后他一本正经开读那篇流传后世的“祭鳄鱼文”,简而言之,韩愈声称,自己“受天子命,守此土,治此民”,鳄鱼们却危害百姓,他绝不会“为鳄鱼低首下心”,限定三日内鳄鱼们立即搬走,不然他就要“操强弓毒矢,必尽杀乃止”。堪称义正辞严。鳄鱼们当然听不懂,但韩愈运气不错,三天后风云突变,“有暴风雷起于湫中”,大概是发了一场大洪水,引发河流改道,“湫水尽涸,”没了水鳄鱼们也全部消失,“自是潮人无鳄患”,阴差阳错成就了韩愈一段美名。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史记》,《宋史》,《水浒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