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治要提拔大臣,国舅长孙无忌接连驳回,为了权力甥舅反目?

李治要提拔大臣,国舅长孙无忌接连驳回,为了权力甥舅反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乐享盖生活 访问量:3712 更新时间:2024/2/11 22:11:25

公元654年夏,国舅爷长孙无忌在家中志得意满地接待大臣,次子长孙涣匆匆走来密报李治的行踪,长孙无忌惊讶出声:“雉奴怎敢自作主张?”众大臣闻言心惊,纷纷借故遁走。

据报,李治在岐州九成宫遭遇洪水,险死还生不回长安,反而起驾恒州查看水灾。

长孙无忌又惊又疑:这个老实懦弱的外甥竟往水患更严重的地方跑,莫非不怕死?或者是不知五谷为何物的他突然良心发现关心黎庶了?又或者,是那个一肚子阴谋诡计的武媚娘撺使的?

如果是前者,长孙无忌乐见其成;如果是后者,只怕这后面藏着更大的阴谋!

长孙无忌胡乱猜测着,却见宰相柳奭匆匆走来,从袖中取出一份折子,道:“皇帝銮驾已到汝州,有手诏传来,请太尉提拔大将薛仁贵、汝州长史卢承庆为......”

“范阳卢承庆?光禄卿?”

长孙无忌面色大变,这个人是中原大阀范阳卢氏之后,和关陇集团极不对付。

在唐太宗一朝,卢承庆深受李世民器重,曾任尚书左丞一职。李治登基后,褚遂良诬告之,把他一路贬到司马、长史。不料如今咸鱼要翻身,竟被李治钦点提拔,这个懦弱的外甥到底要干什么?

“坚决不行!光禄卿乃正三品,岂可轻授?最多给卢承庆一个刺史!”

虽然不知李治要做什么,长孙无忌直觉这件事对自己不利,坚决反对。长孙无忌是掌管大唐官员升迁大权的宰相,他若不同意,李治的任命就是一纸空文。

“可是......这样不好吧,太尉,这是陛下第一次做主......”

自柳奭对长孙无忌的乾纲独断心生忌惮后,便开始和稀泥,希望两不得罪,以免日后被清算。可是,长孙无忌却寒着脸一言不发,表示不接受任何意见。

就这样,皇上亲口承诺提拔为“光禄卿”的卢承庆被改任汝州刺史。

正在恒州视察水灾的李治听说后,既没有叹息,也没有哀叹诉苦,而是看着四下向他跪拜叩谢的百姓,冷冷地对武媚娘说:“无忌如此嚣张跋扈,焉不知天怒人怨、人心向背?”

武媚娘笑着一语双关:“元舅自恃功高劳苦,最近又提拔了大量关内子弟,连行文都不发来驾前。人心如此,天意如何?”

“先帝驾崩前曾再三叮嘱事舅如母,兼且无忌有推举之功,昔日,朕念在亲恩屡次忍让,不忍多加指责。但九成宫遇劫,面对天地伟力,生死关头,朕突然明白先帝所言的‘帝无依仗’的含义。”李治像是变了一个人,侃侃而谈。

“先帝曾言,这天下是我李氏的天下,无人可以依仗!是大唐的天子,乃万民之所系,让黎庶安居乐业,令疆域广阔无边,才是真正的帝范!”

看着脱胎换骨一般的李治,武媚娘忍不住泪水涟涟:那个懦弱老实的雉奴终于长大了!

这一年,李治26岁,登基6年尚未亲政!

次日,李治开始摆驾转返京城,一路上不慌不忙地接见各路官员,详细询问稼穑赈灾等民事,并从内库中拨出大量钱财,抚慰百姓、提拔官员。

尚未到京城,当今圣上“仁慈、英明”等隆誉已传到长孙无忌的耳朵里,让他百味杂陈,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长孙无忌并非对李氏江山有二心。

他的妹妹长孙皇后临终前让他照顾李治,妹婿李世民临终前命他为托孤大臣,都证明长孙无忌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长孙无忌也没想过效仿王莽杨素之流,而是殚精竭虑地帮李治打压各路潜在的敌人,比如魏王李泰、吴王李恪......

在长孙无忌眼里,李治一直是那个善良、懦弱的雉奴。

为了不辱妹妹、妹婿的托付,他延续了“贞观之治”的各种制度,萧规曹随,实现了不逊先帝的“永徽之治”。为了让李治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政治生物,他不惜赐死同是亲外甥的魏王李泰......他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为李治保驾护航,扼杀一切可能威胁李治地位的人和势力。

可惜的是,他从没想过自己在打压一切潜在敌对势力的同时,也在汲取权力的养份,成长为一匹堪与皇帝抗衡的政治生物!

自古以来,天无二日。

处于岌岌可危位置的长孙无忌不仅没有自查自省,反而认为李治提拔大臣的行为是滥发滥赏,气得接连行文驳回。

被权力左右的长孙无忌看不清现实,但一向为他马首是瞻的宰相柳奭却越来越心惊,越来越害怕,心中萌生退意。甥舅反目,任何一人只要找“替罪羊”,他柳奭就是最大的那只!

为了权力,自古父子相残的例子就不少,先帝李世民就是例子!作为李世民的儿子,柳奭不信李治能忍住不倾轧权势滔天的舅舅长孙无忌。

当今之际,柳奭必须急流勇退,舍小保大。

公元654年仲夏,刚回到长安不久的李治一改往日的无为,主动召开“大朝会”。

一般来说,没有特别重要的标志性事件,朝廷是不会召开“大朝会”的。皇帝亲自下旨,长孙无忌想阻拦,可消息早已被宫中传了出来:凡京畿之地五品以上官员,受邀后均应参加,不得缺席。

有细心的官员发现,来参加大朝会的大都是一些老臣,而那些幸进的关陇弟子却没受到邀请。

更有意思的是,那个一向喜欢拍马屁、到处钻营、被长孙无忌赶去修国史的前礼部尚书许敬宗也受到了邀请,堂而皇之地站在朝堂上。当然,最惹人注目的是一直宣称闭门养病的宰相李勣,竟然也来了,在朝堂的一角捻着佛珠,低头观心。

此时,所有人的心底都冒出一个念头:大唐朝堂的风向是不是要变了?

连载【武照天下】19

更多文章

  • 长孙无忌的阴谋, 李世民临终前的遗言

    历史解密编辑:夏姐的娱乐标签:皇帝,宰相,嫔妃,唐朝,隋朝,李世民,唐太宗,长孙无忌,历史学家

    李世民是唐朝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的开元盛世底下,国泰民安,文化艺术蓬勃发展,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庶和文明的时期之一。然而,在李世民的离世前,有一段事情远离大众的视野,甚至一度成为了历史的谜团,那就是长孙无忌骗李世民的故事。据传说,当时李世民临终前,一位嫔妃匆匆往厕所走,正巧遇到了长孙

  • 武则天的政治抱负,长孙无忌如何一步步走向深渊?

    历史解密编辑:优秀的付大仙标签:李治,唐朝,李世民,王皇后,科学家,长孙无忌,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要说道武则天最想报复的仇人,那非唐高宗的舅舅长孙无忌莫属了,因为她感到王皇后的主要支持人就是长孙无忌,正是长孙无忌以舅舅的身份干预唐高宗的行为,才使得自己多次处于危险境地,为此,她必须报复这个仇人。只是长孙无忌是一个极有地位的人,由于他的妹妹13岁就嫁给了唐太宗李世民,于是,他从少年时代就和李世民共

  • 长孙无忌作为李泰和李治的舅舅,他为选李治做太子,而不选李泰?

    历史解密编辑:落榜秀才标签:李泰和,李治,李泰,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这个让只要在唐朝说起来大家都是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的人生十分的传奇,出生在隋朝,却是唐朝做官,一生之中经历了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四代皇帝,可以称得上是四朝老臣了,在他的人生之中曾经有过两次豪赌,只要有一次赌错就会使得他身败名裂。长孙无忌第一赌博就是将自己整个 家族的命运都赌到了李世

  • “使天子不近儒臣者”,长孙无忌如何成为大唐心魔?

    历史解密编辑:八卦爱豆秀标签:长孙无忌,李治,李勣,唐太宗李世民,李承乾,李世民

    研究唐朝历史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规律,唐朝的皇帝对朝廷的文武大臣,天然带有不信任感。他们可以将国家的权力交给自己的老婆,比如武则天;也可以将国家的权力交给自己身边的服务人员,也就是传说中万恶的太监;甚至他们都可以将权力交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外族人,如安禄山这样的人。偏偏不信自家人。人

  • 从是长孙无忌的结局,就能看出自古以来权臣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长孙无忌,权臣,李治,王皇后,武则天,李恪

    自古以来权臣只有两个下场,要么如曹丕一样篡位,要么如霍光一样被族灭,但从长孙无忌集团的下场来看,权臣完全有第三条路,可是长孙集团偏偏不走,自己非往死路上走。自己把自己弄死了。唐朝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最高峰不是在玄宗时期,而是高宗李治在位的时候,而李治之所以名声不显,是因为李治前有李世民,后有唯一女皇

  • 唐高宗李治为何非要杀害亲舅舅长孙无忌?难道长孙无忌不是忠臣吗

    历史解密编辑:秀才吃瓜标签:李治,长孙无忌,武则天,王皇后,李世民

    当李治痛哭“我怎么忍心给亲舅舅定罪”时,后人都被他出色的演技迷惑了,于是后人都把杀害长孙无忌的罪责推给了武则天和许敬宗、李义府。唐高宗李治深谙以柔克刚之道,小的时候他在父母面前装弱,在兄弟面前装怂,在大臣面前装嫩,在老婆面前装柔。其实这是个毒辣的家伙,他总能收获美名,同时又把污水让别人带走,比如长孙

  • 长孙无忌看上李世民的宠妃,他用了一个绝招,让李世民亲自送上门

    历史解密编辑:史坛典故标签:李世民,长孙无忌,长孙皇后,李建成,玄武门之变,李渊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当初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于公元643年(贞观17年)二月二十八日,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绘画出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其中排名第一位的功臣,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生于洛阳,很早便与李世民相识,两人非但是布衣之交,之后长孙无忌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李世民,两家结成了姻亲。隋末天下大

  • 凌烟阁系列:长孙无忌如何从唐太宗的功臣,成为唐高宗的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最爱故事标签:李世民,李治,长孙无忌,李勣,尉迟敬德

    公元643年,是唐太宗李世民登基的第18个年头。眼看着整个大唐王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这位仁君不由抚今追昔,想起当年那纵横疆场、金戈铁马的时光,而眼前这些日渐衰老的文武大臣,也让他不只一次地怀念起他们年轻时英姿勃发的身影。此时的李世民,或许不仅仅是出于怀旧心理,他或许是更希望后世子孙能够记住今日基业

  • 长孙无忌的悲惨结局,早在16年前扶持李治为太子时,就已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东湖说文史标签:李治,太宗,魏王,唐朝,李世民,李承乾,唐高宗,科学家,长孙无忌,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

    公元659年,当长孙无忌颤颤巍巍的把一条白娟抛上房梁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想起自己当年的意气风发。时间拉回到十几年前,在太宗李世民说出要封晋王李治为太子后,紧接着对站在一旁的李治说:还不快谢谢你舅舅,是他许了你的太子之位。此时还一脸稚嫩的李治立即向长孙无忌跪地叩首。长孙无忌,字辅机,是李世民发妻的哥哥

  • 长孙无忌作为李泰和李治的舅舅,他为何选李治做太子,而不选李泰

    历史解密编辑:奕布趣闻标签:李治,李泰和,唐高宗,科学家,长孙无忌,历史学家,女皇武则天,李泰(唐朝)

    长孙无忌这个让只要在唐朝说起来大家都是知道这个人的,这个人的人生十分的传奇,出生在隋朝,却是唐朝做官,一生之中经历了隋炀帝,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四代皇帝,可以称得上是四朝老臣了,在他的人生之中曾经有过两次豪赌,只要有一次赌错就会使得他身败名裂。长孙无忌第一赌博就是将自己整个家族的命运都赌到了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