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子仪起夜,却见小兵抱着马桶睡觉,感动道:你想跟我学兵法吗?

郭子仪起夜,却见小兵抱着马桶睡觉,感动道:你想跟我学兵法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历史档案笔记 访问量:4006 更新时间:2023/12/18 1:59:12

郭子仪起夜,却见小兵抱着马桶睡觉,感动道:你想跟我学兵法吗?

郭子仪,大唐名将,此人功勋卓著,对大唐有再造之恩。郭子仪不仅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同时还有出众的识人眼光,曾为大唐拔擢了多名优秀的将领,其中便包括本文中主角——浑碱。

浑碱的祖先来自漠北草原,属于铁勒诸部中的浑部。唐太宗年间,浑碱的高祖投靠大唐,成为唐朝的属民,经常为朝廷攻城拔寨。浑碱生于军旅之家,他内外兼修,一方面刻苦阅读儒学书籍,另一方面联系弓马武艺,成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少年英杰。

浑碱11岁时,便跟着父亲加入了朔方军,抵抗吐蕃人的入侵。朔方节度使张齐丘摸着浑碱的头,开玩笑道:“你的奶妈在哪?”然而在战斗中,浑碱却勇冠三军,立下了跳荡功。所谓跳荡功,说白了就是陷阵之功。浑碱以孩童之身,在敌群中左突右冲,简直是霍去病式的少年英才。

不久后,浑碱当上了朔方军节度使郭子仪的贴身警卫员,从此走上了飞黄腾达之路。浑碱在侍奉郭子仪时,从来都尽心尽力,唯恐服侍不周。郭子仪曾在夜间饮酒,半夜起来小解,却发现浑碱竟抱着自己的马桶睡觉。于是郭子仪叫醒浑碱,并问他:“小鬼,你干嘛抱着马桶睡?”浑碱回答:“如今天气太冷,我希望把马桶弄暖和点,你上厕所时就不会感觉冷!”对于浑碱的细心,郭子仪非常感动,于是说:“孩子,你愿意和我学兵法吗?”

就这样,浑碱成了郭子仪的学生,开始他的将帅之路。对于郭子仪,浑碱从来都感恩戴德,即使后来当上了王爷,仍将他当做自己的父辈来侍奉。在郭子仪的悉心栽培下,浑碱成长迅速,成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年轻骁将。

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浑碱跟随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在河北平叛,在九门之战中,他一箭射死叛军骁将李立节,并因功升为右骁卫将军。唐肃宗在灵武登基后,浑碱又跟随老上司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并屡次立下大功。之后,史思明发动第二次叛乱,郭子仪被皇帝撤掉官职。浑碱又跟随主帅仆固怀恩镇压史思明叛军,经历了大小数十战,立下的军功在全军中排名第一。

经过了安史之乱的锻炼,具有大将之材的浑碱,已然取代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成为大唐帝国新的支柱。虽然安史之乱已经平定,但唐朝已经元气大伤,面临内外敌人的夹攻。在内部,河北藩镇并没有被彻底消灭,他们仍时常煽动叛乱,反对朝廷;在外部,吐蕃人趁火打劫,在边境兴风作浪,整个陇右地区已经沦入敌手。这些敌人,都是浑碱必须解决的难题。

公元764年,浑碱的老上级仆固怀恩被朝廷逼反,他勾引回纥、吐蕃人大举入寇,给朝廷带来极大震动。当时,叛军已经接近长安,朝廷内外震恐,而浑碱挺身而出,率领200骑兵直突敌阵。面对10万敌军,浑碱手下的骁骑兵所向披靡,将敌人杀得大败,斩首多达5000余级,获得了初步胜利。大历八年(773年)十月,吐蕃军十万入侵泾原、邠州等地,浑碱先胜后败,击杀吐蕃数千人,夺回大批被俘的百姓。唐德宗继位后,对浑碱的武勇推崇备至,并将其封为单于大都护等职位,掌握了精锐的朔方军。

公元783年,唐朝发生泾原兵变,叛军攻占了长安,浑碱护送唐德宗逃到了奉天城。不久后,叛军接踵而至,将奉天围得严严实实。为了攻城,叛军建造了和城墙一样高的移动塔楼,并在塔楼上向唐军射箭。冒着敌人的箭雨,浑碱亲自登城作战,即使中箭受伤,也死战不退。在浑碱的激励下,唐军官兵皆奋力死战,最终烧毁了敌人的塔楼,获得了胜利。泾原兵变平定后,浑碱又率军与叛将李怀光作战,也同样获得了全胜。

浑碱的才能,引发了敌人的极端的仇恨。吐蕃大相尚结赞认为,唐朝只有三个人才:浑碱、李晟和马燧,只要除掉这三个人,就能消灭唐朝。因此尚结赞制定了一条毒计,他假意要和唐朝讲和,约定在平凉举行会盟,而且指明要浑碱作为平凉盟会使。唐德宗不知是计,同意了吐蕃人的请求。然而当浑碱等人到达会场,吐蕃伏兵四起。浑碱一看情况不对,立即夺走一匹吐蕃人的马,逃过了吐蕃人的追捕,然而他的部下却全俘获了。浑碱逃回唐朝后,吐蕃消灭唐朝名将的计谋也落空了。

足智多谋的尚结赞死后,唐朝边境的军事压力减轻了不少。于是,浑碱在边境主持修筑城池,此役完工后,史称“由是灵武、银夏、河西稍安,虏不敢深入”。贞元十五年十二月(公元800年1月),为国征战50年的浑碱去世,唐德宗亲临葬礼,并扶着棺材大哭。德宗追赠浑瑊为太师,谥号“忠武”,以咸宁郡王的身份下葬。作为一个异族,浑碱能够获得封王之赏,实属不易,在旁人看来,他的功绩甚至超过了汉朝的匈奴名臣——金日磾

据说郭子仪很早便看出了浑碱身上的福气。一次,浑碱帮郭子仪洗脚,捧着老上司的脚看了半天。郭子仪问:“我的脚有啥好看的?”浑碱回答:“你脚上有颗黑痣,正好我也有!”郭子仪:“你亮出来看看!”随后浑碱脱去鞋袜。郭子仪看了后笑道:“你这也叫黑痣,比不上我的!如果我有大福气,你顶多就有中等福气!”历史证明,浑碱确实不如郭子仪有福,但是也算不错了。

更多文章

  • 郭子仪打仗得胜归来,得知祖坟被扒,对皇上叩首请罪:老臣活该

    历史解密编辑:明史官标签:皇上,宦官,平定,代宗,唐朝,郭子仪,李光弼,五代十国,官宦世家

    764年,68岁的郭子仪大败吐蕃,3次拒绝朝廷任命的高官,却向皇上讨要6个绝色美人。众臣笑他老不正经,他却坦言:人说多子多孙,臣想要子孙满堂。这次吐蕃叛乱,郭子仪一出手便杀得叛军落荒而逃。大军归朝时,百姓夹道欢迎,唐代宗见此盛况,心中酸溜溜的。出征前,他封郭子仪为尚书令,可老将军却连连拒绝。要知道,

  • 郭子仪被俘后掏出一块金表,47军排长当即怒怼:睁大眼睛看清楚

    历史解密编辑:古今外史传标签:剿匪,土匪,保长,唐朝,郭子仪,五代十国,47军排长

    自古以来,湘西地区长期都是偏远地带,进入近代以后,这里更是长期有大量土匪活动。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谁占据湖南,都拿这些土匪毫无办法。为了一举解决掉这些土匪,从1950年3月开始,47军开始了剿匪工作。湘西武陵山区有一个桃源县,虽然名字非常好,但实际上却并不是桃源,而是土匪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之一

  • 郭子仪晚年不关家门,儿子:家快被偷光了,郭子仪:这样才能保命

    历史解密编辑:阿乐聊文史标签:郭子仪,唐德宗,唐代宗,平定,安禄山,李光弼

    经常看古装电视剧的朋友们想必对“三朝元老”这个词都非常熟悉,所谓三朝元老就是说大臣一共辅佐过三位皇帝,在历史中如果一位臣子能够获得这样的称赞,无疑是对他政治地位的极大肯定。回顾整个封建王朝史,能够成为“三朝元老”的也不过寥寥数人,很多人最后都成了历史名人,盛唐时期有一位大臣却做到了“七朝元老”,称得

  • 郭子仪迎回唐代宗,代宗叹息道:走到这一步,是我任用你太晚了!

    历史解密编辑:金娃趣谈标签:唐朝,郭子仪,唐代宗,唐肃宗,李光弼,安禄山,唐玄宗,五代十国

    公元763年,唐代宗李豫即位的第二年,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被平定,大唐刚从战乱的困境之中挣扎出来,蓄谋已久的吐蕃就乘虚而入。入侵的吐蕃军迅速攻占了十几个州县之后,继续向京城长安逼近。大唐都城岌岌可危。仓促之间,正当壮年的唐代宗做了一个决定,这决定和当年他衰老的祖父唐玄宗选择的一样,那就是:跑!很显

  • 长安十五日记: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郭子仪,老年为何嚎啕大哭?

    历史解密编辑:大米饭故事标签:赫赫,唐军,唐朝,郭子仪,仆固怀恩,五代十国,长安十五日记

    【本文作者:傅毓涛】这段历史,不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历史的眼光里,从来就没有什么胜利者,只有冥冥间为彼此造就的对手。唐与吐蕃,在共存的二百多年中从对峙到和亲,再从联盟走向交恶,直至双双灰飞烟灭。赤岭河源,和战张弛,远非教科书上的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那般简单,也不是靠刻意地回避能够被遗忘或扭曲的。公元七

  • 李靖被查!

    历史解密编辑:微宿州标签:李靖,纪委,违纪,调研员

    利辛县政协三级调研员李靖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利辛县政协三级调研员李靖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亳州市纪委监委)

  • 李靖因病不出征,李世民:司马懿当年也病了!李靖惊恐道:我出征

    历史解密编辑:晓晓聊历史标签:李靖,李渊,李世民,司马懿,唐太宗,书法家,国防部门

    李靖因病不出征,李世民:司马懿当年也病了!李靖惊恐道:我出征李世民是中国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作为君主,他知人善任、心胸宽厚,被称为不杀功臣的君主(除了叛臣,李世民确实没有怎么杀功臣)。李世民不杀功臣,除了性格原因之外,也与其高超的驭下之术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无论多强的臣子,在李世民的帝王心术面前,也只有

  • 《月下独酌·其三》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每日一首古诗词标签:李白,诗人,孤枕,如锦,独愁,唐朝,月下独酌·其三

    月下独酌·其三唐·李白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注释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咸阳借指长安。径须:直须。穷通:困厄与显达。造化:自然

  • 云仙子:小狗李白

    历史解密编辑:没气的打火机标签:李白,狗狗,宠物狗,云仙子

    【图·文原创作者】|云仙子爱写作小狗李白清明那天,从子午峪下山途中,我看到了一只毛发纯正的小宠物狗。它之所以吸引住了我的目光,是因为它的毛色只有黑白两色,而且十分漂亮。我看见它时,它正在道沿边的草地上溜达。东嗅嗅,西瞅瞅,一副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样子。“哎,这只小狗狗还长得蛮好看!”我眼前一亮,惊呼

  • 西塞山诗话1 李白与西塞山

    历史解密编辑:西塞山论坛标签:李白,杜甫,苏轼,陆游,诗话,唐朝,诗人,西塞山,刘禹锡

    作者:黄开才 来源:新东西西塞山,是一座神奇的山,也是一座文化的山。千百年来,流传了多少神奇的故事,千百年来,有多少名人雅士,留下了多少千古绝唱,也留下了多少千秋佳话。李白、陆游、张志和、刘禹锡、苏东坡、黄庭坚、吴国伦等来到西塞山。西塞山诗话之一李白与西塞山 说起唐代诗人李白与西塞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