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大明宫词剧照
01
李唐皇室有胡人血统,李世民的老妈、老婆都是鲜卑人。
鲜卑风俗,女人当家,所以李唐家的女人都不简单。
像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也和老娘一样,政治上是强人,生活中是豪放女。
这不,某天,长安城一对小夫妻吵架。
这种床头吵架床尾和的闺房闲事,居然被史书记录在案。
吵到高潮之处,妻子骂:“这天下都是我家的。”
老公回怼:“我老爸只是不想当皇帝,不然你老李家早就没份喽!”
妻子大怒:“你这是谋反!罪当诛九族!”
女的叫升平公主,代宗皇帝的女儿;男的叫郭暧,大将郭子仪的儿子。
升平公主回宫里告状,料不着代宗笑了:“驸马说得没错,要是郭大臣想争天下,咱可挡不住。”
正说着,郭子仪绑着郭暧来认罪了。
代宗把小夫妻打发到一边,拉着郭子仪说:“小夫妻吵架,咱们当大人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千万不能认真哟!”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皇帝给这么大面子,因为郭老本来身份重如泰山。
安史之乱,给盛唐拦腰一击,把大唐打成三级残废,从此不再雄起。
灭掉安史,保护大唐龙体的功臣中,郭子仪是第一人。
唐军形象/免胄图 北宋李公麟(传)
02
平定安史之乱后,面对皇帝的封赏,他主动讨要了六位美人入府。
虽然坊间免不了指指点点,老郭的个人形象也打了折扣。
但孰知郭子仪拿捏人心、把控细节的功力,已臻化境。
自古,鸟尽弓藏。
天下太平了,郭大将很自觉将自己高高挂起,当着有名无实的高官,荣华富贵,不问朝政。
郭子仪的祖坟让人挖了,大家都怀疑是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鱼朝恩干的。
代宗也很焦急,怎么给老郭一个交代?
郭子仪自己找上门来,对代宗说:“我带兵几十年,禁止不了军人偷挖别人的墓,今天我家祖坟让人挖了,这个是报应啊!”
郭大人根本不追究。
朝野都松了一口气。
鱼朝恩请郭子仪吃饭,老郭只带几个家人去了。
鱼朝恩很惊异:“就这几个人跟着您啊?”
郭子仪说:“好多人劝我防着你,多带卫士。我相信鱼公公不会害人。”
鱼朝恩感动地流眼泪:“老大人真是太好了,没让我背上不白之冤。”
代宗朝新任宰相杨绾,是个廉洁奉公的人,听说此人上任,正在家里欣赏歌舞剧的郭子仪,立即下令:停止音乐,以后家里不演戏了。
03
卢杞,范阳卢氏,第一门第,爷爷当过玄宗的宰相,官N代,总有机会进入权力的上层。
身份还是老百姓时,年轻的卢杞访郭家,郭子仪正和一群美姬看戏。
听到卢杞来了,立即下令全部撤下,女人们回避,自己带着几个老仆,礼数周全地接待卢杞。
上坐敬茶,聊大事,说笑话,卢杞宾至如归,非常舒服,离开时非常满意。
家人问:“小小一个卢杞,老爷怎么这么上纲上线啊?”
卢杞长得很丑,脸上有一大块青色的胎记,很多人背后叫他青面鬼。
郭子仪说:“你们女人爱笑,见到卢杞的怪相,一定会笑,一定得罪他。以他的才华,将来飞黄腾达是必然的事,到时笑话他的人,只怕没好果子吃哦。”
果然不出所料,宰相杨炎、张益,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等上了卢杞小本本的人统统被他花式阴死。
卢杞唯独对郭子仪家特别好,不但不打小报告,还经常帮助老郭家。
04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10月,吐蕃、党项、吐谷浑等二十多万,由大唐叛将仆固怀恩带路,直指长安。
仆固原是郭子仪手下大将,反叛的最大原因是被权臣猜忌排挤,愤而反国。
朝廷惊慌失措,匆匆忙忙启用退休在家的郭子仪(时66岁)为副元帅(元帅是代宗儿子李适),出镇咸阳,抵御吐蕃。
郭子仪得到诏书,征召老部下,来了二十多人,出发。
郭子仪所率部将兵骑/免胄图 北宋李公麟(传)
那边吐蕃人已经渡过渭水,直逼长安,代宗仓皇出逃,前往华州。
将士、官员全部逃跑,百姓四散逃入山野。
吐蕃人进入长安,立宗室王李承宏为帝。
郭子仪率三十骑往东,对大臣们说:“京城各部现在都在散逃在商州,马上前去收编他们,几天后,吐蕃人肯定退走。”
郭子仪不是在吹牛。
安史之乱时,大唐能够与之抗衡的,就是郭子仪的朔方军——西北边防军。
郭子仪和李光弼合力,几经拉锯,终于把安、史打倒,又击退浑水摸鱼的吐蕃、回鹘,好几次把大唐在颠倒的混乱中拉了回来,功高盖世。
割据河北的李灵曜,对朝廷的命令都不放在眼里,郭子仪的私人物品经过辖区,立即派部队前去护送。
最跋扈的藩镇田承嗣,见到郭子仪的使者,拜下来接待,指着膝盖对使者说:“这个膝盖十几年不拜人了,今天专拜郭令公。”
威望之高,非同小可。
05
如他预计的一样,一路向东,将士们听说郭子仪复出,无不振奋,各路人马纷纷聚拢,几天后,有了四千人。
派一将率二百多人到高山,白天击鼓呐喊,晚上点上千万火把,声势格外浩大。
又一支军数百渡占蓝田,渡过产水,给吐蕃人一种唐军大举反攻的假相。
到处都是传闻:“郭令公从商州率百万大军打回来了。”
一支小分队潜入长安,深夜在朱雀大街上大呼小叫,把吐蕃人吓得心惊肉跳。
吐蕃人撤军,长安空城,强盗王甫手下二千多人占着长安,横行城内。
十一月,郭子仪率三十骑回入长安,派人叫王甫过来!
王甫直接吓跪,郭子仪下令斩首!
清理长安,维持秩序,恢复了旧面貌。
郭子仪凭着威望,空手退敌安国,这水平,说全国第二,谁敢称第一?
十二月,代宗回到长安,慰劳郭子仪:“没早用您,才有这种事!”
06
当然,最能体现他名震天下的,是永泰元年(765年)解长安之围。
763年的危机才过一年多,仆固怀恩再次引吐蕃、回鹘等攻长安。
老天有眼,他才出兵,暴病而亡。
吐蕃、回鹘本来不和,各自为阵,想捞点油水再走。
郭子仪亲自率十几骑直接到回鹘营,大声宣布:“郭令公来了!”
回鹘人大惊,元帅药葛罗拉弓搭箭,站在阵前。
郭子仪脱去头盔、铠甲,下马空手向前,药葛罗一看,真是郭子仪,手下大将全部下马,拜在地上。
回纥大酋跪拜郭子仪/免胄图 北宋李公麟(传)
郭子仪说:“你们对大唐有大功劳(回鹘打安史有功),大唐也没亏待你们,怎么做这种背信弃义的事呢?”
药葛罗说:“我们被仆固怀恩骗了,说大唐天可汗去世,郭令公您也不在人世,所以才来。”
郭子仪与回鹘人盟约,永远是朋友,违约者天诛地灭。
吐蕃听到消息,赶紧退。
郭子仪派将军与回鹘军共同追击吐蕃,狠狠给了吐蕃一下子。
什么叫威武,郭子仪才是威武。
07
公元 781 年农历六月十四,85 岁的郭子仪寿终正寝。
德宗亲自送葬追赠太师,益号忠武,给足了死后哀荣。
称他为“尚父”,就是我大唐的“姜子牙”啊!
一年后,汾阳郡王郭子仪入列武庙,成为历代贤达心向往之的传奇存在。
郭子仪一年工资二十四万贯,他的家在长安城亲仁里,占去这个街区的四个之一,家里儿子女儿一大堆,加上仆人婢姬,一家三千多人。
后人评价: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
一句话,这是个完人。
朱元璋/《朱元璋》剧照
08
这样的郭子仪能在朱元璋手底下善终吗?
老王先抛砖引玉:
朱元璋清理功臣分两个阶段,以朱标的死为节点。
第一阶段(清一代):洪武十三年-洪武二十年
目的给儿子朱标扫路。
第二阶段(清二代):洪武二十六年-洪武三十年
目的是给孙子朱允炆扫路。
长话短说——
要看郭子仪是什么时候加入的。
也就是说,郭子仪是一代功臣?还是二代功臣?
朱元璋对一代还是有感情的。
如果是位于一代的二十四功臣里,善终的几率相对比较大。
行事风格可以参照汤和。
不过,有一点——
汤和只是资格老,但能力不行。
郭子仪能力比汤和强太多了。
参见上文。
如果是二代,善终的几率微乎其微。
朱元璋对二代是没有感情的。
清二代,朱元璋的标准是——他觉得你有威胁,你就得死。不管你有多大的功,多硬的关系。亲家女婿照样不留。
二代,朱元璋只留下4个人。
理由是:
郭英——胆小,能力不强,除了水战其他不会打
耿炳文、吴良——能力不够,只会守不回攻
沐英——朱元璋干儿子,留着镇守云南(那时候算是鸟不拉屎的地方)
所以,郭子仪几乎不能善终,还是因为他能量太大,危险系数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