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文成公主是如何影响藏族文化的?西瓜视频带你重走出嫁路

文成公主是如何影响藏族文化的?西瓜视频带你重走出嫁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说史道明 访问量:3455 更新时间:2023/12/26 16:43:29

说起汉藏之间的关系,就不得不谈文成公主;说起汉族文化如何影响藏族文化,也不得不谈文成公主。那么,文成公主究竟做了哪些有益于汉藏两民族关系的事情呢?

贞观八年(63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见周边的吐谷浑娶了唐朝的公主,在周边各民族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也向唐朝提出了和亲的要求。通过西瓜视频了解到,松赞干布虽然是吐蕃王朝第33任赞普,但实质上是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统一西藏后,松赞干布认识到,吐蕃要想再进一步,就势必要走出高原,可要走出高原,吐蕃最先要迈过的一道坎就是吐谷浑。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请打开西瓜视频,搜索西瓜视频创作人【三维地图看世界】,一起来看看吧!

在当时,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能够娶到唐朝的公主,是被视为一项最为光荣的事情,因为,只要是娶到了唐朝公主,就意味着受到了唐朝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唐王朝的保护,其在周边少数民族中的政治地位就会水涨船高。因此,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也未能免俗,向唐太宗请求和亲,却被拒绝。对此,松赞干布表示不解。

据《旧唐书》记载:

闻突厥及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太宗未之许。

经过事后调查,松赞干布发现,唐朝之所以没有接受和亲,是因为受到了吐谷浑的挑拨离间。

吐谷浑民族本来发源于内蒙的西拉木伦河(今内蒙古赤峰市),在西晋末期,西迁陇上(河西)建立国家。东晋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甘肃等地,与南北朝各国都有友好关系,隋朝曾经与之联姻。

唐贞观九年(634年),六月,唐遣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率军击吐谷浑,唐军打到了青海湖后班师。后来,吐谷浑再次寇扰凉州,唐太宗以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统帅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李道彦、高甑生和归唐的突厥及契苾何力等彻底击败了吐谷浑。吐谷浑从此归附于唐朝,首领伏顺被封为可汗、西平郡王,成为了唐朝的属国。并且,吐谷浑可汗诺曷钵在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娶了唐太宗的宗室女弘化公主,成为了唐朝的女婿。

作为横亘在唐朝与吐蕃之间的吐谷浑是不愿意吐蕃与唐朝和亲的,这其中的缘由很好理解,那就是:

其一、政治方面

吐蕃王朝建立后,实力已经超过了吐谷浑,如果吐蕃和唐朝和亲,那自己就不是在青海地区的民族中和唐朝和亲的唯一了,而是唯二了,自己的政治作用就会被边缘化,在青海、甘肃等地诸民族中的政治地位就会下降。

其二、经济方面

唐朝和吐蕃没有直接的贸易关系,自己可以从转手贸易中获得极大地利益,并且能够在盐、铁、茶叶等方面控制吐蕃。可如果吐蕃和唐朝建交,那就意味着吐谷浑丧失了这块利益。

鉴于此,吐谷浑可汗诺曷钵向唐太宗进言,说吐蕃狼子野心,与唐朝和亲意欲图谋不轨云云。据《旧唐书》记载:

使者既返,言于弄赞曰:“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有相离间,由是礼薄,遂不许嫁。”

发现是吐谷浑在挑拨离间,松赞干布发兵击败吐谷浑国。为了进一步显示自己的实力,让唐朝把公主嫁给自己,松赞干布继续发兵攻打唐朝松州(今四川阿坝自治州的松潘县),被唐将牛进达击败。

出兵攻打松州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松赞干布见唐朝来真格的了,赶紧遣使谢罪,再提和亲要求。唐太宗通过松州一战,也见识到了吐蕃的实力,于是答应和亲。双方约定:唐朝送亲,吐蕃迎亲,约定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相会。

李唐此次派出和亲的并不是李世民的亲生女儿,而是宗室女。可惜的是,文成公主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只是笼统的被称为李氏。而且,就连文成公主究竟是否为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女儿,在史学界也没有明确的说法。

在历史的记载中,文成公主的父亲有说是李道宗的,有说是李神通的,但要从李唐宗室的辈分来分析的话,文成公主应该是李道宗的女儿。因为李神通是李世民的叔辈,而李道宗是李世民的同辈,把一个小辈嫁出去,似乎更加合乎把吐蕃视子侄的这样一种逻辑。就如唐朝外嫁的第一位公主,弘化公主就是李世民名义上的女儿。

文成公主出生在任城,又是宗室,而李道宗在被封为江夏郡王之前是任城王,所以应该是李道宗的女儿。而且,在送亲的时候,是由李道宗亲自护送的,也符合古代王爵之女出嫁由“翁”(即父亲)送亲的礼法。据《旧唐书》:

贞观十五年,太宗以文成公主妻之,令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

在唐送亲使江夏王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文成公主一行从长安出发前往吐蕃,途经西宁,翻日月山,越过清水河,途径歇武、玉树、囊谦、类乌齐、丁青、巴青、索县,长途跋涉到达拉萨。这条送亲路线充满了艰辛,沿途既要翻过那终年积雪的雪山,还要趟过冰凉刺骨的河水和忍受强烈的高原反应,

松赞干布率群臣到河源附近的柏海迎接文成公主,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与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为公主筑城、修建宫室。

松赞干布作为藏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成为了唐太宗女婿,这极大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谊和吐蕃民族的进步。

文成公主是虔诚的佛教徒,在远嫁时携带了大量的佛塔、经书、佛像进入吐蕃。受文成公主影响,松赞干布派人去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创造了藏族文字。正是由于佛教在藏族传播,才形成了藏传佛教,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专门兴建的宫殿就是后世的的布达拉宫。

据历史记载,文成公主进藏为藏族人民带去了大量的典籍以及技术,随同文成公主入藏的文士们又帮助整理吐蕃的有关文献,记录松赞干布与大臣们的重要谈话(类似于起居注),使吐蕃的政治走出原始性,向正规化发展。

松赞干布因娶公主,羡慕中原的风尚,因此派出大量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诗书礼仪,并且还在唐朝境内聘请大量文士为他掌管表疏,又向唐朝请求给予蚕种及制造酒、碾硙、纸墨的工匠,这些事例都可以明证文成公主入藏对吐蕃吸收汉族文化有非常大的影响。

据唐蕃会盟碑记载:

“于贞观之岁,迎娶文成公主……重协社稷如一,更续姻好……舅甥和叶社稷如一统,情谊绵长”

文成公主入藏,唐蕃之间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但巩固了唐朝的西陲边防,更把汉民族的文化传播到西藏,西藏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藉由大唐文化的营养得以长足发展,文成公主功莫大焉!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为得了天花而不治,享年55岁。文成公主的事迹离我们已经有1340年了,可是无论是藏族人民还是汉族人民,都对这位为汉藏民族做出卓越贡献的女性敬仰不已。那棵文成公主亲手栽种的唐柳,至今仍然在诉说着那段往事。

更多文章

  • 文成公主和亲涨国人志气,昭君出塞让人羞愧难当?错,真相正相反

    历史解密编辑:娱乐小武哥标签:文成公主,昭君出塞,王昭君,松赞干布,汉元帝,李世民

    此说法相当不妥!恰恰相反,文成公主和亲有很大的“逼婚”成分,昭君出塞却彰显了大汉国威。不过,无论是文成公主还是王昭君,她们对促进民族和平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既然如此,为何后人会产生“颠倒黑白”的理解了呢?这其中又隐藏了什么历史玄机呢?我们先从两位“和亲大使”的简历说起。王昭君出生于汉宣帝五凤四年(前

  • 唐朝国力强盛,为何还要和吐蕃和亲,而远嫁的文成公主又过得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慢聊的历史标签:文成公主,吐蕃,松赞干布,唐朝,李世民,吐谷浑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唐朝的明明那么强大,为什么还要以和亲的形式维护和其他附属国的政治关系?而当时因和亲远嫁的文成公主,在嫁到吐蕃国后,生活又过得怎样呢?关于以上问题,历史上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文成公主嫁到吐蕃后,过得并不幸福,甚至可以用悲惨两个字来形容。因为文成公主并不是松赞干布的第一个正妻

  • 文成公主: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贡献巨大,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飞雪的涟漪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道宗,吐谷浑,李世民,薛仁贵

    提到文成公主这个名字,相信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曾听说过。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但是,除了文成公主入藏这件事之外,对于文成公主这个人,很多人可能就不太了解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她嫁到吐蕃的时候,到底是一个怎样

  • 文成公主都进藏了,为何大唐和吐蕃还在201年里179场仗?

    历史解密编辑:纯度茶生活标签:吐蕃,唐军,进藏,李世民,侯君集,文成公主,松赞干布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按正规说法,这是大唐正式和吐蕃结成了秦晋之好。但其实,按这个词的本来意思,这绝对不是好话。因为真正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一点都不好。历史上,秦晋两国就是连续数代结亲,连续数代打仗。在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里,方鸿渐的老爹也是这么总结的。▲大胡子吐蕃使臣就是禄东赞文成公主进藏本

  • 超级震撼!《文成公主》实景剧演员多达800多名,380元的票价超值

    历史解密编辑:文艺蜀黍看世界标签:文成公主,实景剧,松赞干布,布达拉宫,拉萨,藏戏

    这一次到拉萨终于实现了观看了《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的愿望,380元的票价不便宜,观看以后却觉得物有所值。这是一场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是一场震撼人心的演出。过去我就听闻《文成公主》实景剧是以拉萨的自然山川为背景,是在圣城璀璨星空下演绎大唐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场面恢宏浩大。真正置身其中的

  • 文成公主是个怎样的人呢?她为什么远嫁吐蕃?

    历史解密编辑:历史的百态标签:文成公主,吐蕃,松赞干布,李道宗,吐谷浑,李世民

    文成公主(?—680年),唐朝宗室女,汉族,汉名无记载,吐蕃尊称甲木萨。唐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李世民封李氏为“文成公主”。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但是

  • 文成公主真的是妾吗,她与尺尊公主谁的地位高?

    历史解密编辑:佳佳很有料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王昭君,吐蕃

    在封建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发生冲突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然而,仗是永远也打不完的,即使是再富庶的国家,也断然不会把全部精力放在战争上。于是为了平息战乱,各自安好,和亲的政策应运而生。不动一刀一枪,只需一桩婚事就能消弭两国之间的矛盾,何乐而不为呢?中国历史上,和亲的例子有很多,如昭君出塞,远嫁南匈奴;文

  • 文成公主寡居藏区三十年,为何不归大唐?看她的使命和现实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读书悟道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吐谷浑,王玄策,大唐

    在唐代历史上,有两位公主为了和平而入藏,一位是我们所熟悉的文成公主,另一位是金城公主,这两位公主先后入藏的时间相隔将近七十年,但她们的入藏都为紧张的唐蕃关系送去了珍贵的和平。所以,她们都是和平的使者。既然是和平的使者,两位公主入藏本身带有使命感,这份使命感也就决定了她们的命运。文成公主入藏7世纪初,

  • 文成公主:人们都知道她入藏和亲贡献很大,她的结局却很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朵朵的资讯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唐王朝,王昭君

    在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社会当中,和亲这行为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亲顾名思义就是两个不同的民族或者国家为了能够使得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于是便采用结婚的方式来巩固双方的利益以及联系。和亲在当时都是作为一项政治决策来进行的,很多女子都充当了政治的牺牲品。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就是被迫参加和亲,并且在

  • 文成公主, 大家只知她入藏和亲, 功劳巨大, 却不知她最后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李林说科技标签:文成公主,松赞干布,李世民,李治,吐蕃,文成公主(2001年电视剧),古装剧

    我国古代王朝中除了明朝以外,多少都出现过派出公主或者是宗室女和亲的情况,一来可以维护两国的和平邦交,二来可以做到文化交流,共同发展,纵观历史,我国为和亲做出巨大贡献的女子有很多,前有王昭君嫁去匈奴当地换来了西汉数十年和平,后有文成公主嫁去吐蕃,为唐朝和吐蕃的和平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其实文成公主虽有公